讀古今文學網 > 微暈的樹林 > 講話 >

講話

講話

嘴巴的功用有二:一是飲食,一是講話;一進一出,一屬形而下,一屬形而上。當然,造物者設計嘴巴時已經預料人類會非常繁忙,所以,人可以一面吃飯一面講話並行不悖。如何在杯盤狼藉之中化干戈為玉帛,也變成現代人極重要的交際訓練之一。

吃進壞食物,鬧翻腸胃,畢竟事小;說錯話,把朋友得罪光了,簡直是藥石罔效。從前,有個不善言辭的人,在家設席款待賓客,第一句話就說:「要吃夾去吃,免夭鬼假捆致!」意思是,你們這群餓鬼不必裝啦,盡量吃。客人們手足無措,吃了,承認是餓鬼;不吃,又假兮兮的。這話若改成:「家常便飯,沒什麼好招待的,當作自個兒家吧!」就不同了,客人還未十筷,毛孔先吃了人參果。

講話的目的雖不同,大抵分成「官腔」、「私腔」錯不了。凡是「全案正由有關單位積極處理中,近期內將會有令人滿意的答覆」,這是官腔,漂亮極了,講了等於沒講。會打官腔的人愈來愈多,甚至同穿一條褲子長大的朋友,偶爾也來點官腔:「這項計劃,公司目前仍在保密階段,列入高級業務機密。不過,你放心,一旦做出決議,我第一個通知你!」官腔打多了,太不夠朋友,酒足飯飽之餘,一起上化妝室,「私腔」出現了:「剛剛人多不好說,我私下透露給你,你聽過就算了……」第二天,聽的人把業務機密搬到公司的緊急會議桌上,拍胸脯保證:「消息來源可靠!」不過,別高興得太早,有可能中計,這種事《三國演義》裡俯十皆是。可見,「化妝室語言」不能一概相信。

外頭的話鬼眼多,關起門來跟自個兒老婆總可以暢所欲言吧!也——不見得。三更半夜回到家,老婆備了宵夜說點家常話:

「又加班了?」

「是啊!」

「你看了新聞沒有?今晚林森北路失火!」

「沒有哇!我十一點多還在那裡,好得很!」

「我跟你打賭,有就是有,你在哪一帶?」

「錦州街一帶,哪有什麼火警?你輸了?」

輸贏還不敢說,得先交代清楚:「晚上十一點多在林森北路風化區,到凌晨一兩點才回家,做什麼了?」

這時候需要一個會講話的「政治人物」,強作鎮定,出口成章:「唉!說來你都不相信,我去市立美術館看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