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橋的故事 > 驚·第13章 樵夫的蠟燭橋 >

驚·第13章 樵夫的蠟燭橋

氣色紅潤,一臉福氣相,蓄著白鬍子,圓圓胖胖的身體穿著大紅衣服,沒有比這更惹眼的打扮了。聖誕老人的原型到底是何人?

其原型是公元4世紀小亞細亞(現在的土耳其)的祭司尼古拉斯。因其一生救助了無數人、施惠貧者、給小朋友送禮物而廣為人知,死後被天主教尊為聖人。聖誕老人(Santa Claus)是聖尼古拉斯的荷蘭語讀法,是Sinterklaas(聖尼古拉斯)的諧音。

在荷蘭,12月5日是紀念這位聖人的節日,人們有相互交換禮物的習慣。不久,這個習俗由新阿姆斯特丹(現在的紐約)的荷蘭系清教徒傳到美國,並與耶穌誕生日結合了起來,漸漸形成現在聖誕老人的形象,還統一了裝扮。

將那身鮮艷的裝扮理解為「美國產」的,也就釋然了。另外,帶著裝滿禮物的大袋子,乘著由馴鹿牽引的雪橇飛在空中,去拜訪全世界的小朋友,即使不是基督教徒也禁不住會喜歡上他。聖誕老人的人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高漲。

1927年,芬蘭向全世界高調地宣佈——如今聖誕老人就住在芬蘭拉普蘭德州的耳朵山(Korvatunturi)!

是那個時代太安逸了嗎?既沒有人來證明聖誕老人也就是聖尼古拉斯早已逝世,也沒有人站出來說「聖誕老人是來自我國著名人士」,關於聖誕老人的「芬蘭生存說」也就成了「既定事實」。

1985年,在拉普蘭德州的羅瓦涅米市(Rovaniemi)郊外建成了「聖誕老人村」。這裡曾是軍用地下防護壕,現在已然變為主題公園。據說由於來到這裡隨時都能遇見「聖誕老人」,所以現在每年從世界各地前來觀光的遊客達50萬人。

從振興城鎮的角度而言,這是個巨大的成功。羅瓦涅米雖然是拉普蘭德州的行政中心,但是人口只有6萬。羅瓦涅米是靠近北極的極寒地帶,能夠成為觀光項目的只有白夜和極光。

在聖誕老人之鄉羅瓦涅米和觀測極光的絕佳地點歐納斯山(Ounasvaara)之間,隔著凱米河(Kemijoki),河上架著一座橋,被稱作「樵夫的蠟燭」。這座橋新建於1989年,橋旁豎著一座樵夫的銅像。這是一座頌揚樵夫的橋,以紀念那個因伐木業而繁盛的時代。

在白天,它只是一座毫不出眾,普普通通的吊橋。和紐約的布魯克林橋相比,纜線既少又短,只能給人留下太過樸素的印象。但是,「樵夫的蠟燭」這座橋的特點在那座屹立的主塔上。

芬蘭語的kyuntera譯成日語是「蠟燭」,但它既不是蠟燭也不是松明,準確的意思是「燒火用的柴禾」。它指的是直徑約20厘米,長約1米的針葉樹或者白樺樹的圓木,樵夫和野戰士兵常常帶在身上用來燒火取暖和煮東西。

Kyunfera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圓木的正中間切開一個十字,塞滿點火用的材料(白樺樹的樹皮等),點燃。這樣一來,原木表面由於熱輻射而保持高溫,新鮮的空氣進入縫隙中,正常情況下能連續燃燒好幾個小時,從遠處看宛如蠟燭一般。將其固定在雪或者冰上,吊上水壺,連水也能煮沸。由於圓木的下半部分沒有切開,也可以任其自然熄火。

橋的主塔給人的印象,就是這令人不可思議的「蠟燭」。夜晚點燈的時候,看起來就像是巨大的kyuntera在熊熊燃燒。特別是到了冬天,大部分河流都結冰了,到處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那燈火就成了能讓人感受到炙熱生命的火光。在森林的深處,孤獨作業的樵夫們所感受到的溫暖一定是這樣的吧。

聖誕節期間,在亦真亦幻的美麗極光的襯托下,一身鮮紅的聖誕老人會乘著雪橇飛過蠟燭橋的上空吧。

橫跨凱米河的大橋

樵夫的蠟燭橋 涅米(拉普蘭德)

全長:327米 1989年竣工

鋼筋混凝土製的吊橋

實際上,這富有生氣的圓木蠟燭,在日本也被稱作「樵夫的蠟燭」、「木蠟燭」、「樹樁爐子」等,既可以自己簡單製作,也可以放在柴禾市場銷售。但是,由於日本對室外燃火的管理非常嚴格,所以「圓木蠟燭」並沒有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