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詹·托·法雷爾 《斯塔茲·朗尼根》[1] >

詹·托·法雷爾 《斯塔茲·朗尼根》[1]

出版北美三部曲《斯塔茲·朗尼根》[2]的英國出版人聲稱:這部著作實在太恐怖,人物和事件太複雜、太偉大,以至於一個簡短的、描述性的題解根本無法涵蓋。在我懷著熱情、同情和遺憾,有時甚至厭惡的心情讀完《斯塔茲·朗尼根》這本書以後,對此完全贊同。然而,我還想斗膽談一些我的看法。當然,我說的這些看法絲毫沒有企圖完整地(甚至也不是概括地)分析他那部皇皇八百四十頁巨著的野心。

門肯[3]曾說過,小說家們的基本主題是分解一種性格。《斯塔茲·朗尼根》也遵循了這個原則:主人公是貧賤、虔誠而又規矩之家的子弟,他自認為是個硬漢,是一個喜歡找碴打架的人,有時——很遺憾——也確實如此。漸漸地他被酗酒和結核病所毀滅。這種類型的小說常常誇大主人公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是那些巨人、魔術師、挑戰者和特拉布松帝國[4];另一方面則是那些箴言和棍棒。然而,在《斯塔茲·朗尼根》中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差距並不大。也許斯塔茲的最大悲劇就在於他理想世界的匱乏。圍繞著他的,正如圍繞著我們的,或許比我們還要嚴密的,是一堵看不見的牆。斯塔茲就像七月九日大道或者伯多大街上他毋庸置疑的同類們一樣,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生活的。他代表了強壯的男子漢,一個不怕孤獨的人,一個無憂無慮或者不被別人觀點左右的人。或許這位喜歡找碴打架的人——在美洲任何地方——最現實的一點就是這種根本的非現實性,就是這種錯誤。

我不知道在法雷爾的這部小說中是否有值得記憶的篇章,我只知道它從整體來說是強而有力的。他沒有被憤怒或者嘲笑篡改(就像辛克萊·劉易斯的某些章節,兩者有相似之處)。我要說它是真實事件的一種記錄——說得更確切些,是一種再創作。

芝加哥南區,由意大利組織取代愛爾蘭個人勇氣之前的南區,在這部書中存在,並且將繼續存在下去。

陳泉譯


[1]此篇初刊於1937年1月8日《家庭》雜誌。

[2]美國小說家詹·托·法雷爾(James Thomas Farrell, 1904—1979)的代表作,以芝加哥貧民窟為背景。

[3]Henry Louis Mencken (1880—1956),美國語言學家、諷刺作家。

[4]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拜占庭帝國崩潰後在小亞細亞黑海南岸建立的希臘人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