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拈花菩提 > 自序 >

自序

有一年我到屏東鄉下旅行,路過一座神廟,就進去燒香、抽籤。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我把抽籤當成有趣的事,一點也不稀奇;但那一次在屏東廟裡的抽籤卻是稀奇的,因為抽中的是一張「下下籤」。在我的經驗裡,抽的簽至少都是中上的,很少抽到壞簽,那是我抽中的唯一一張下下籤;尤其是那時我的生活、工作、情感都很平順,因此抽中「下下籤」那一刻,我驚訝得呆住了。

我根本懶得看籤文寫些什麼,走出廟門,隨手把簽揉成一團丟到香爐裡,看它化成一道輕煙,裊裊化去。

但走出廟門時,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不自覺放慢腳步,走在路邊成行的芒果樹下,思考著那張「下下籤」的意義,我不知道它預示了什麼,但我知道,應該使自己有更廣大的心與寬遠的見識,來包容人生偶爾會抽中的下下籤。

一張下下籤的內容是什麼無關緊要,不過,在真實的人生裡,它有如健康的人喝到一碗苦藥,頗有醍醐灌頂的效果,反而能給我一些反省、一些激勵。這樣看,一個人一生抽到幾張下下籤不是什麼壞事。反過來說,我們偶爾會抽中「上上籤」,如果沒有帶給我們光明的力量,只令我們歡喜一場,也就沒有什麼好處了。

我想起從前在日本旅行,看到日本寺廟前面的樹上結滿白色的簽紙隨風飄揚的景象。原因是抽籤的人對簽不滿意,把它結在樹上還給神明,然後重抽,一直抽到滿意為止。

我很欣賞這種習俗,因為來抽籤的人多是在尋求心裡的安慰,大部分是在生活中遭受不幸與挫折而彷徨無措的人,抽中一支壞簽無疑是駱駝背上一根稻草,更覺得難以承擔、無所依靠了。將壞簽掛回樹上,是對命運的一種沉重無聲的抗議。

抽籤雖然是宿命的,但可以把壞簽還給天地,只要好的簽,這是在宿命裡尋找出路,表明不肯受命運安排的意志;如果我們對命運的安排完全沒有抗衡的餘地,那麼也就不需要抽籤了。雖然有一點可悲的是,我們可以把壞簽掛在樹上還給世界,卻往往無法把人生真實的挫敗還給無情的天地,在靜夜無人之際,仍然要默默飲著生命的苦汁,心裡痛苦地吶喊著。

其實一張籤詩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它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們轉個彎,做一次新的思考,因而在順境時抽到下下籤、在逆境時抽到上上籤,格外有意義。前者是「居安思危」,後者是「反敗為勝」。人生的際遇從更大的角度看,不也是這樣嗎?

當我看見日本寺廟前樹上結滿白簽紙,在風雨中沉默地舞動,感覺那是人世間的好風好景,表現了人的傲骨與尊嚴。但我看見台北民權東路恩主公廟裡,靜靜飄飛的香煙裡,許多正在抽籤的虔誠的面容,也感覺那是人世間的真情真意,裡面燃燒著人的祈願與期待。從遠景看,一張簽紙上寫的是人與宇宙間流動的溫暖,寫著無窮時空中的一些想望、一些追尋、一些愛。

在歐美和日本的中國餐館,常設有幸運簽,有的藏在筷子裡、有的包在饅頭內、有的放在玻璃瓶中,這些簽紙通常寫著最好最美的語言,讓人看了心情歡愉。我常常突發奇想,要是寺廟裡的簽都是這樣的好句該有多好,一定可以幫助許多有情人成眷屬,帶給沮喪的人生存的希望,使挫敗者有勇氣走向黎明的天光。

三年前的早春,我到日本的日光山去看紅葉,夜裡在山上小徑散步,找到一家賣蕎麥面的小屋,吃麵時打開筷子的紙袋,掉下一張紙,上面用中文寫著:「今日天氣真好!」我吟著這句話,俯瞰夜色中泛著淺藍色的山谷,谷中月光下的楓紅點點,忽然覺得不只今天天氣真好,人生也是非常幸福的!

人生在某種層次上,真像一張簽紙。

學佛以後我就不再抽籤了,我喜歡佛寺中不設簽箱,對一個坦蕩無疑的生命,到處都是純淨的白紙,寫什麼文字有什麼要緊,生命的遭遇猶如水中的浮草、木葉、花瓣,終究會在時間的河流中流到遠方。能這樣看,我們就可以在抽籤時帶著遊戲的心情,把一切缺憾還諸天地,讓我們用真實的自我面對這萬般波折的人間!

生命不免會遇到有如下下籤那麼糟的景況,讓我們也能有一種寬容的心來承擔,把它掛在樹上隨風飄動,或落入河中,隨流水流向大海吧!

這一冊《拈花菩提》正有如生命之河上所漂浮的花瓣,我隨手把花瓣撈起,有的美如桃花,有的淒艷如櫻,有的輕淡若菊,還有的如歷經冰寒的每花,也有一些是開在山溪澗無人知名、未曾被欣賞過的清醇的小野花。

我多麼喜歡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裡說的:「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系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我們生命裡所遭遇到的每一種顏色、每一朵花香,都展現了它無比的尊嚴與意義。一朵野外獨自開放的無名小花,不都讓我們感觸到宇宙生命的奧秘嗎?我們生命之河所流過的花瓣,雖有不同的喜之花、怒之花、哀之花、樂之花,不都是菩薩心海中的妙有世界嗎?

這苦惱的三界,既是己界、眾生界,也是佛界。我深信,佛菩薩的世界並不離開人生的現實而存在,如果佛菩薩不能與我們的生活結緣,佛菩薩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愈是直視充滿痛苦矛盾的現實人生,愈感覺到佛菩薩的大悲,如果這個世界不是如此苦難,佛菩薩的慈悲又要從什麼地方展現呢?

近幾年來,我寫的學佛隨筆,就是從現實人間來出發的。我認為佛與菩薩是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自然,佛菩薩也存在人生的順境與困境裡,我們如果在現實生活不能體驗慈悲與智慧,那不是生活中沒有真理,而是我們沒有足夠明淨的心性。《拈花菩提》是每一步都走在現實的道路上,希望從許多細小的日常事物去體貼、去接近佛菩薩無盡的慈悲與無量的智慧。

我的文章不是佛教思想的研究,因為我認為注重學解的佛教,很容易專門化、複雜化,不能滿足我們對宗教實踐的渴望與景仰。我期望的不是提出個人的主張或思想,而是想喚起人人自我的覺悟。

很多讀者讀了菩提系列以後,對我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的歡喜、有的讚歎、有的建議,也有一些是質疑與辯難,我都充滿感激的承受,可惜沒有時間一一回復。希望讀者有任何佛法的問題,直接去向法師請教,他們的修行都比我好,必然能有比我更好的答案。尤其是修行的問題,比起師父們,我的修行還非常非常的低微。這些年來在修行的路上摸索,日益感知了自己的渺小,唯一能說的大概只有一句話:「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時常在清夜裡,燃香三炷,寫這些文章。有時寫累了會走到陽台呼吸沁涼的空氣,站在陽台上俯望萬丈紅塵,讓夜霧輕輕撲來,在這寂靜沁涼而閃著寥落星光的夜晚,常使我覺得自己是走著多麼孤寂的道路。在這喧鬧的塵世,誰聽見我內心無聲的呼喊呢?在無邊的曠野,誰是相識的那再來的人呢?在有情的人間,誰願與我走在虛空之上讓蓮花承接雙足呢?這樣的孤寂之感,甚至令我感到自己眼中的水意。然後,我就靜靜地念著「南無觀世音菩薩」,一股清澈的泉水就清洗了我的內心,是南無觀世音菩薩護持我走過了無數漫漫孤單的長夜。

其實,我們走過每一步看似孤寂的路,每一位修行者都已走過;我們所感喟的無人理解的憂傷,佛菩薩也都能理解;我們在這世界所有的一切憂惱,佛菩薩都已經憂惱過,並且承擔過、超越過了。這樣想時,心中就已坦然,在我臨睡前例行的禮拜時,看到佛堂的燈光特別溫暖,准提佛母的臉洋溢著格外慈悲的光芒。

《正法念處經》裡說:「人命不久住,猶如拍手聲。」生命是如此短促,煩惱猶如空中飛鳥的影子,我深切知道,不論要遭遇多麼巨大的考驗與折磨,我都會懷著清明的感恩之心,來看待因緣、包容人間、注視世界。

特別感謝幾位朋友趙卯琳、連艾華、楊雅璇的關懷護持,朋友們的幫助,常使我覺得不枉這一趟的人世。

我願把此書的所有功德回向給我的妻子小鑾,並祈願佛菩薩、本尊、上師、護法繼續加倍護佑她。

我願把一切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祈望十方諸佛菩薩幫助一切在難關中的眾生能度過生命中險惡的波濤。

最後,讓我們定下心來,雙手合十,低眉垂目,一起虔誠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讓我們隨著觀世音菩薩來發願:

願吾速知一切法 願吾早得智慧眼 願吾達度一切眾 願吾早得善方便 願吾速乘涅槃船 願吾早得越苦海 願吾速得戒定道 願吾早登涅槃山 願吾速會無為捨 願吾早證法性身

林清玄

一九八八年五月於台北永吉路客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