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前塵舊夢 > 周碧初的油畫 >

周碧初的油畫

在我的朋友中,有很多負盛名的畫家。其中有畫國畫的,有畫西洋油畫的,我很欣羨他們一支妙筆,具有造化功能,一經點染,什麼都能湧現在人們的眼前,給人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周碧初作品

繪西洋油畫的,我欽佩作家但杜宇,我和他同事有年,他所繪的人體,曲線之美,達到高峰,惜逝世九龍。始終繪油畫不改弦易轍的,為顏文梁和周碧初。文梁和我幼年同學,作品的光線和色彩,精妙入微,今年已九十六歲了。碧初我認識較遲,記得赴某處的約會,同車都是熟人,關良先在座,繼而接來了碧初,邵洛羊開玩笑說:「關公和周倉,你們並坐吧!」我欣然和碧初握手,深歎相見之晚。此後一再晤敘,當然欣賞了他的油畫,感覺到別有一種風格。原來他留學法國,受印象派畫界權威約乃斯·羅隆的熏陶,又復辛勤鑽研和庫爾貝的寫實手法,鍥而不捨,精益求精。他又寓居印尼及新加坡,異域風光,盡收筆底。回國後,更把祖國的萬千景色,擴大了他的題材,如《西湖之雨》《虞山道上》《南湖煙雨樓》《新安江水電站》《太湖工人療養院》等,賦予藝術的新生命和新氣象。這些畫,著筆都是平平的,設色都是淡淡的,可是平淡之中自有刻削之勢、鮮麗超逸之意,正是所謂「緣景會情,曲折善肖,靈心映照,藻采紛披」。這幾句話,不啻為他而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造詣,則是得力於國畫。他潛心丹青,從中取得營養,所以有人稱他的油畫「似明代的龔半千、謝時臣和清代的石濤」,在這糅合交融中,成為國畫中的異軍,西畫中的別派。他富於創造性,放開步子走他的路,不亦步亦趨跟隨人們的後頭,就產生了不可思議的魅力,引人入勝。這次他有感身逢盛世,願把新舊所作,在上海藝術館舉行較大規模的展出,以筆桿代替了管弦來頌唱新中國和新社會,載歌載舞。我參觀了也由衷地感到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