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山河之書 > 考古上海 >

考古上海

上海的松江地區有一個廣富林文化遺址,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前不久有一次考古現場的電視直播,我與指揮這次發掘的考古學家宋健先生、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先生一起,接受了即時採訪。

上海的歷史一般被說成是七百年。那是指公元一二九二年,元朝設立了上海縣。

這是行政地理學上的概念。按照這個概念往前推,上海地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便是介乎吳、越之間的征戰之地,西漢時代屬海鹽縣,唐宋時代屬華亭縣。這是上海的「前史」。

但是,如果我們的目光從行政地理學拓展到人類生態學,那麼,上海地區的「前史」就更早了。在被官方劃來劃去之前,這一帶早有祖先活動的蹤跡。廣富林文化遺址,可以確定已有四千年歷史,這就一下子把我們的時間概念拉長了。

上海這座充分近代化的城市,居然出現了這麼悠遠的歷史背景,就像車水馬龍的街市後面突然出現了巨大的山影,把人嚇了一跳。這裡有一種神秘的時間呼應,一定會讓大藝術家們深深沉思。

但是,我們不能匆忙地把廣富林遺址與現代上海直接相連。

我在傳媒上已經看到不少這樣的宣傳。有的報刊甚至硬把考古發現中的點點滴滴說成是「上海特性」,與今天上海的發展扯在一起,真是牽強附會。

其實,廣富林和今天的上海,連「遠親」都說不上。

嚴格說來,廣富林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的人類生態,提供了一個新的佐證。它的文化意義要宏大得多,開闊得多。

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大概在八、九千年之前。中國現代考古學產生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新石器時代的瞭解,更多地集中在黃河流域,例如陝西、河南一帶的仰韶文化,甘肅的馬家窯文化,山東的大汶口文化,以及衍伸於陝西、河南、山東的龍山文化。

為此,大家一直喜歡把黃河說成是中華文化的「母親河」。這是對的,但並非唯一。

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系統發現,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其中良渚文化倒是早在三十年代就發現了,但當時只認為是龍山文化的別支,到五十年代才定名為良渚文化。

現在我們有信心說,在整個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的文化遺址不僅豐富,而且已經可以完整地構成代代相續的系統。

據我本人的現場考察,最早的應該是我家鄉余姚的田螺山文化遺址和河姆渡文化遺址。河姆渡文化遺址比較有名,開始於七千年前;田螺山文化遺址在河姆渡東邊,是近幾年發掘的,比河姆渡文化遺址還早了一千年左右,大約八千年吧。

與河姆渡文化差不多時間,或稍後,浙江嘉興一帶又出現了馬家濱文化。也有人認為,馬家濱文化就來自於河姆渡文化,渡了一條錢塘江。

又過了一千年,馬家濱文化發展為崧澤文化。那就直接出現在上海地區了,中心遺址就在現在的青浦區。時間,大約在六千年到五千五百年前之間。

崧澤文化終於又發展成了赫赫有名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在浙江杭州的餘杭,時間從五千五百年前開始。正好與崧澤文化相接,延續到四千四百年前。

請看,從八千年前開始,幾乎每一千年都有一種重要的文化出現,直到四千年前。長江下游的文化生態鏈,堪稱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