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山河之書 > >

作為一個藏書樓,天一閣的份量已經遠遠超過它的實際功能。它是一個象徵,象徵意義之大,不是幾句話所能說得清楚的。

人類成熟文明的傳承,主要是靠文字。文字的選擇和彙集,就成了書籍。如果沒有書籍,那麼,我們祖先再傑出的智慧、再動聽的聲音,也早已隨風飄散,杳無蹤影。大而言之,沒有書籍,歷史就失去了前後貫通的纜索,人群就失去了遠近會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沒有書籍,任何個體都很難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軀,成為有視野、有見識、有智慧的人。

中國最早發明了紙和印刷術。書,已經具備了一切製作條件的書,照理應該大量出版、大量收藏、大量傳播。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它遇到了太多太多的生死冤家。

例如,朝廷焚書。這是一些統治者為了實行思想專制而採取的野蠻手段。可歎的是,早在紙質書籍出現之前,焚書的傳統已經形成,那時焚的是竹簡、木牘、帛書。自秦始皇、李斯開頭,隋煬帝、蔡京、秦檜、明成祖都有焚書之舉,更不必說清代文字獄的毀書慘劇了。

又如,戰亂毀書。中國歷史上戰火頻頻,逃難的人要燒書,佔領的人也要燒書。史籍上出現過這樣的記載:董卓之亂,毀書六千餘車;西魏軍攻破江陵時,一日之間焚書十四萬卷;隋朝末年農民起義,焚書三十七萬卷;唐朝末年農民起義,焚書八萬卷……

再如,水火吞書。古代運書多用船隻,漢末和唐初都發生過大批書籍傾覆在黃河中的事件。大水也一次次地淹沒過很多藏書樓。比水災更嚴重的是火災,宋代崇文院的火災,明代文淵閣的火災,把皇家藏書燒成灰燼。至於私家藏書毀於火災的,更是數不勝數。除水火之外,蟲蛀、霉爛也是難於抵抗的自然因素,成為書的剋星。

凡此種種,說明一本書要留存下來,非常不易。它是那樣柔弱脆薄,而撲向它的災難,一個個都是那麼強大、那麼兇猛、那麼無可抵擋。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之於一朝;三千里的搜聚,可焚之於一夕。這種情景,實在是文明命運的縮影。在血火刀兵的歷史主題面前,文明幾乎沒有地位。在大批難民和兵丁之間,書籍的功用常常被這樣描寫:「藉裂以為枕,爇火以為炊。」也就是說,書只是露宿時的墊枕、做飯時的柴火。要讓它們保存於馬蹄烽煙之間,幾乎沒有可能,除非,有幾個堅毅文人的人格支撐。

說起來,皇家藏書比較容易,規模也大,但是,這種藏書除了明清時期編輯辭書時有用外,平日無法惠澤文人學士,幾乎沒有實際功能,又容易毀於改朝換代之際。因此,民間藏書就成了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承方式。民間藏書,搜集十分艱難,又沒有足夠力量來抵擋多種災禍,因此注定是一種悲劇行為。明知悲劇還勇往直前,這便是民間藏書家的人格力量。這種人格力量又不僅僅是他們的,而是一種希冀中華文明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通過他們表現出來了。

天一閣,就是這種意願的物態造型。在現存的古代藏書樓中,論時間之長,它是中國第一,也是亞洲第一。由於意大利有兩座文藝復興時代的藏書樓也保存下來了,比它早一些,因此它居於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