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沒事別隨便思考人生:在想太多的時代做個果敢的行動派 > 兩段對話 >

兩段對話

前些天,我在出租車上和一個師傅聊天。

「你每天開多長時間的車?」

「早上六點多出門,晚上九點多回家。」

「辛苦!你不覺得累嗎?」

「累啊,每天回到家就想再也不要這麼開車了,但第二天早上還是乖乖地去開車。」

「你這麼累是為了什麼?」

「為了一日三餐啊。」

「一日三餐,肯定不用這麼累的。」

「那倒是。其實也不用這麼累,我們自己吃穿好壞都無所謂,但不能讓小孩子跟我們一樣受苦吧,不能讓他們落在別人後面吧。我還是得拚命工作。」

很平常的對話。出租車師傅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是為了子女。其實子女真正需要的也沒有多少,而是因為競爭。接著往下看。

「你這麼辛苦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我辛苦幾年,等我兒子上大學就好了。」

「考上大學,還需要花錢的。」

「那時他自己可以掙錢了,大學生還不能掙錢嗎?大不了我再多辛苦兩年,日子就好過了。」

「他畢業後工作不好找怎麼辦?」

「這個……」

「他還要結婚啊,估計還要你幫助買房子吧。」

「……算了,這就是我的命。」

出租車師傅有點無奈,我想是我問多了。

這種生活總是有點無可奈何。師傅為了生計,也是為了讓兒子過上好日子,不落在別人後面。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小我,小我的目標是不斷地壯大自己,包括慾望。不希望落在別人的後面,我們希望超越越來越多的人,這樣有優越感。競爭就不可避免。

我們所有的生活,大部分都在競爭中度過。買越來越大的房子,開越來越豪華的車子,賺越來越多的錢,打扮得越來越漂亮……這些都是競爭心理在起作用。我們一切的壓力都來自競爭,當我們追求外在財富的時候,不可避免就會產生競爭,這就是向外求。

我有位朋友,是某大公司的高級經理,待遇不錯,年薪能到30萬。他工作能力很強,而且也很有責任心。

他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老婆和小孩還在睡眠中。他洗漱一下,匆匆趕去上班,路邊買點吃的。白天他緊張地處理郵件,開會,和同事討論問題,和客戶談判。晚上還要加班、應酬,回到家都十點多,小朋友也已經睡著了。

他有點疲憊,洗漱完了,看看手機,還有人在微信群討論工作。他又用手機看了一個小時。

老婆跟他抱怨幾句,也睡著了。十二點多他終於熬不住,也睡了。

這就是我那位朋友的生活。他有讓人羨慕的家庭、可愛的女兒、漂亮的老婆,生活富足。他從來不覺得他的生活有什麼不正常,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你累不累啊?」

「還好啊,有時候週六週日可以休息半天一天的。」

「你為什麼這麼拚命?」

「不是我想拚命,是我不得不這樣啊。」

「你計劃什麼時候結束這種狀況?」

「我努力工作幾年,等公司上市了就有不少錢了,那時我就退休。」

類似的對話估計很多人都聽過。幸運的是,我那個朋友在一個有可能上市的公司,還真有點盼頭。但我相信就算那家公司上市了,他還是停不下來。因為他內心的那個小我,一直有著不可滿足的慾望。

有沒有發現一個特點?我們都期望有一個很好的未來:每個人都在犧牲今天,享受明天。

到了明天,還有下一個明天。我們期待享受的那個「明天」永遠不會來。

你也可以試著回顧一下自己生活的軌跡,看看是不是也在犧牲今天,享受明天。

有沒有什麼辦法,讓自己變得輕鬆一點?我經常用的方法,你可以借鑒一下:

拿出一支筆、一張紙,把你現在每天都很忙碌的事情,寫下來,做成一個列表。

然後開始假設一個前提:想像在生活世界裡,只有你一個人,周圍沒有人生活在你身邊,沒有鄰居,只有你一個人,這些事情你還會做嗎?

多麼有意思的假設,不要覺得這種情況不會存在。如果你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在乎他們是否生活在你的周圍,這些還重要嗎?

無論是出租車師傅,還是我的那個朋友,都是在為了更體面的生活而奮鬥。因為有個「更」字,競爭就產生了,而且永遠不會停止。

如果非要做個主題總結,那就是:向外求,去競爭;向內求,做自己。

很多人說找不到自己的興趣點,你可以思考一下:當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你想幹什麼?

這是個更激進的問題,但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