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沒事別隨便思考人生:在想太多的時代做個果敢的行動派 > 以己養鳥的悲劇 >

以己養鳥的悲劇

在微信後台看見一個留言,讓我感慨萬千,我覺得有必要分享出來:

鬼老師,怎麼辦,我開始嫌棄自己的媽媽了!我知道這樣很不應該。我媽媽是很普通的農村婦女,自從我上初中以後她完全以我為她的中心,特別是在高中,她的母愛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我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來。我記得那個時候豆漿機很流行,她每天早起幫我煮豆漿,為了更健康,她甚至一點糖都不放,可是真的很難喝。我早上喝不掉,她就去買很貴的保溫瓶讓我帶去學校喝。可是她不知道的是,高中課間時間很短,常常一晃就到了中午,然後豆漿變了味,我就只能倒掉。我也和她講過,她總說這都是為我好,講到後來還會掉眼淚,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和她溝通。

現在我上大學了,她就完全失去了生活重心,不上班一直待在家裡,每天都無所事事,要麼看看《聖經》。我叫她去找點有興趣的事做,學點什麼也好,但她聽不進去,每天待在家,我覺得她都快和社會脫節了。現在每次和我通話說的總是同樣的內容,然後我就越來越討厭她了,還有一點點看不起她,我也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悲哀?

莊子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經常講一些很有寓意的小故事。他有個故事叫《魯侯養鳥》: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大意是這樣的:有一天,魯國城郊的上空突然飛來一隻海鳥,是魯王從來沒有見過的鳥。魯王以為是什麼神怪之物,就派人把它捉了回來,並供養在廟堂裡,愛護有加。魯王時常吩咐人把宮廷最美妙的音樂演奏給鳥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鳥。可是鳥呢,根本體會不到魯王的一番盛情招待,嚇得魂飛魄散,舉止失常,一片肉也不敢嘗,一滴水也不敢喝。就這樣,只過了三天,鳥兒就餓死了。

我們看了這個故事,都會覺得這個魯王很愚蠢吧。其實不用笑魯王,我們很多人都和魯王是一樣的,這樣的事情也許每天都在我們周圍發生。

有人覺得這跟自己沒關係,我再講幾個更貼近於生活的事情。

我和朋友吃飯,發現一個特點:廣東、福建那邊的朋友特別熱情,每次都會主動給我夾菜。夾了菜,有的我不喜歡吃,又不好意思說。我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弄得很尷尬。我說了很多次不用給我夾菜,但他們還是會這麼做,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表示尊敬。

某個哥們兒跟我哭訴,他女朋友每天要打好幾個電話問候他,並不是不放心,而是女朋友覺得如果沒有在一起,只有打電話問候才表示想著他,表示愛他,女朋友說無論自己多忙都要打幾個電話,而且說要堅持幾年。把我那個哥們兒嚇得準備分手了,不是不喜歡女朋友,而是實在受不了那種愛。

不用我多講,大家應該已經明白我要說什麼了。

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以己養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對待別人。出發點是好的,但對方不一定會接受,有時候反而是種傷害。那應該怎麼做?以鳥養鳥。如果真的希望對別人好,那麼就要用別人適應的方式,而不是自己最喜歡的方式。

我上次給我們家閨女豆豆講了個故事,你也可以講給你們家小朋友聽:

有一天爸爸和豆豆都吃了變小藥丸,變得只有蝌蚪那麼大了。爸爸帶豆豆去池塘游泳,在那裡遇到了好多小蝌蚪。有個蝌蚪王子跟豆豆成了好朋友,就帶著豆豆到處玩。玩了一上午累了,該吃午飯了。

蝌蚪王子說:「豆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要把我最喜歡吃的東西送給你吃。」

豆豆說:「好啊,是什麼東西啊?」

蝌蚪王子說:「特別美味,我平時都捨不得吃呢,拿過來你一定要吃完哦。」

豆豆說:「好啊好啊,我現在就想吃了。」

過了一會兒,一群小蝌蚪抬過來一大坨牛屎……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微信留言,媽媽和女兒其實都是受害者,因為主導者在「養鳥的人」,而不在「鳥」。如果媽媽自己不明白這個道理,悲劇就會一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