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過,一場生活 > 光陰的味道 >

光陰的味道

喜歡梔子花,那是我童年夏天的味道。

南方的夏天盛產梔子花,鄉下的阿姨從山裡採來一大堆然後用一個簸箕挑到菜市場去賣,菜市場的門口飄著熟悉的梔子花味道。梔子花本身並不值錢,鄉下隨處都能採摘到,把買來的梔子花放在床邊,空氣裡便慢慢氤氳出淡淡的山間、田間的香味。暑假裡睡了午覺醒過來臉上被涼席壓出了一道道印子,卻聞得到一陣陣籠罩在周圍的花香,然後吹著電風扇吃著冰西瓜看《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每年暑假都會播,像是從來沒有看厭過,那是從童年到少年的香氣。

味道,會幫我們記錄下某些場景和心情。

冬天上學路上的煤煙味,綠皮火車廂裡的盒飯味,船艙裡散不去的江水味……隨著味覺的豐富,自己的世界在不斷地擴大,於是有了人也有了故事,但其實味覺之旅隨著我們的長大才剛剛開始。

對於味道的敏感應該是從有了一些年紀後才開始的,或者嚴格來說是從對生活的瑣碎細節留心起來時開始的,生命在歲月的累積中沉澱出一些熟悉的味道,隨時隨地跟在周圍,環境會變化味道也會。我們習慣在陌生的環境裡找尋熟悉的味道,這讓你莫名地在心裡冒出一種安定感,那是我們自己體內的生理和神經系統傳達的。

人的身上也是有香味的,當然不是所有的人,有個作家曾說過某人呼吸裡有檸檬的味道,我倒是從來沒有遇到過,肝臟要有多麼潔淨才能散發出那麼清新的味道呀!中學時候有個同學說自己身上總有一股奶香味,我覺得那是 18 歲之前的事情,成人之後這味道便消失了,奶香混合著洗衣粉的味道漸漸成了記憶裡最溫暖的線索。有一段時間那個同學經常放學順路騎自行車帶我回家,一路上我聞到的都是他所說的奶香味。之後,這味道再也沒有出現過,是我們世俗了還是忙碌冷漠的生活圈子已經缺少了這樣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人。

那年我和旅伴在清邁落腳的旅館不在市中心,郊區的樹屋搭建出來的小別墅環繞在旅館的四周,因為靠近清邁動物園晚上還能聽到各種動物的叫聲。我們在陽台點上蠟燭喝起酒,店家看到我們在戶外聊天,特意送來精油。香茅的味道緩緩地在空氣裡散發著,夾雜著植物的天然氣味和夏夜的濕氣,還有那麼一點點酒氣被我們一併吸進肺裡。

東南亞盛產的香茅儼然已經成為泰國的一種標誌,只要聞到香茅的味道自然會想起泰國。其實,泰國並不是一個盛產精油的國家,只是因為大量的 SPA 店讓這裡成了香薰的代名詞。市面上的香薰種類繁多、參差不齊,你可以在曼谷的週末市場上花 300 多塊錢買到鋁制瓶子裝得滿滿的精油,也可以在市區的高檔百貨公司看到得獎無數的 THANN精油,不管怎麼樣,來這裡選一瓶香茅或者雞蛋花味道的精油總歸是不會錯的。在泰國,香味何止是瀰漫在人身體上最常見的味道,泰國人還將這味道融進了食物。香茅味的早餐,聽著是不是就已經有些躍躍欲試了呢?

尋味,去山裡尋味。

初夏的江南山林綠意正濃,進山的旅館裡保留著原始的灶台,大家分頭去山裡撿了木材和稻草,有人負責生火開灶,有人負責淘米洗菜。雖然灶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可是科技越發達越是要認真對待簡樸的生活。洗了米放入大鍋裡,沒一會兒火越燒越旺,稻草秸稈的味道夾著米香飄滿了整個屋,這是幸福的味道,因為珍惜此刻的溫飽才有的幸福感,所用山中的一草一木皆是自然原始造物而來,絲毫沒有造作的痕跡。

熟悉的味道會讓人感覺溫暖和安定,就像是你遇到一個遠方的老友。味覺是一個很好的記憶提醒器,聞到特定的味道你就會想起某些人某些事,有時候這是影像無法完成的,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