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與淚與河流 > 索非亞清真寺與征服者 >

索非亞清真寺與征服者

伊斯坦布爾據說是地球上清真寺最多的城市,450座清真寺當中,有的簡單,有的華美壯觀、飽含歷史意義。其中又以索非亞清真寺最為著名,有著巨大的圓頂,被視為改變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典範。

公元537年,它在竣工時還叫作聖索非亞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直到1519年被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取代。教堂之所以成了清真寺,跟有「征服者」稱號的穆罕默德二世有關。這位蘇丹在1453年領著伊斯蘭大軍攻克君士坦丁堡,延續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自此滅亡。

當時才21歲的帝王將城市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作為橫跨歐亞的奧斯曼帝國首都,從此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接著,他又西侵巴爾幹半島、東抗白羊王朝,為奧斯曼帝國日後的百年霸業奠下穩固基礎。

穆罕默德二世通曉土耳其、亞美尼亞、希臘、斯拉夫、希伯來、波斯、拉丁及阿拉伯等八種語言,是歷史上最尚武好戰的蘇丹。他統治帝國的30年期間,曾親率大軍遠征26回,幾乎每一年都在打仗。

佔領伊斯坦布爾後,他下令將大教堂改為清真寺。鍾鈴、祭壇、聖幛及祭典用的器皿被移去,基督教鑲嵌畫被灰泥覆蓋,日後又逐漸加上一些伊斯蘭建築,如米哈拉布(凹壁)、敏拜爾(講壇)以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樓。

隨著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索非亞無論是教堂也好、清真寺也罷,一夕之間徹底喪失了它的宗教意義。1935年2月1日,整座建築重新開放,但身份已變成了博物館。

033 伊斯坦布爾的清真寺以索非亞最為著名,有著巨大的圓頂,被視為改變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