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巴黎盧浮宮 > 泰奧多爾·席裡柯《梅杜薩之筏》,1819年 >

泰奧多爾·席裡柯《梅杜薩之筏》,1819年

畫布油畫491×716 cm1824年購買收藏

1816年,25歲的席裡柯前往意大利學習,在同古代遺跡和偉大的16世紀藝術面對面接觸的過程中,內心產生了新的思考和興趣。這趟重要的學習之旅對他的影響明顯地表現在了這幅《梅杜薩之筏》中,可以注意到,他傚法了米開朗琪羅和卡拉瓦喬的藝術風格。

這幅巨幅油畫1819年在沙龍展出時,因對於人物形象那現實主義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繪而引起了極大轟動。「梅杜薩號」帆船戰艦遭遇海難後,一大批船員被拋棄在塞內加爾海岸外的深海中漂泊了12天,期間149人罹難。席裡柯聽聞這場慘劇後深受震動,選擇描繪15個生還者望見遠方那艘使他們最終得救的船的高潮時刻。在創作這幅表現人類極致苦難的畫作以前,席裡柯去醫院繪製了多幅現場寫生,並開展了一系列密集的準備性研究。雖然人物的動作複雜多樣,但從中爆發出異常強烈的情感和激情;雖然他們的姿勢混亂不堪,按透視法縮短的身體和四肢彎折扭曲,但畫面的整體構圖卻顯得協調穩定,以船桅的支索為邊框,清楚地構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結構。背景中透視縮小的遠景快速地離觀畫者而去,但同時又將觀畫者拉入畫面之中,一同朝那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