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寂靜蒼穹下 > 稻城在路上 >

稻城在路上

當我翻開地圖,在上面找到稻城,也就找到了多年前所設計的那條旅行線路的起始:川西,稻城。是的,起始,如今已成結束;結束,如今亦是一個新的起始。

2005-10-28

2015年深秋的夜晚,從芒康鹽井再到雲南梅裡和滇西北後,我坐在中甸的客棧裡,就著昏暗的燈光一邊翻看地圖,一邊在本子上用鉛筆畫著一些記號,它們是這樣的一條線路:經過金沙江的馬蹄形拐彎,然後進入四川,穿過鄉城、稻城到亞丁,然後再經川藏線上的理塘、新都橋、康定、瀘定到成都,再返回北京。

稻城在路上。

川西的秋色,黃金般珍貴而閃亮,但比起西藏的波密、然烏以及滇西北,出現的時間還要稍早一些。在這個同樣有著「香巴拉」之稱的地方,我知道自己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季節。所以到達稻城時,沿途的森林已經透露出接近乾枯衰退的紅,而不再閃閃發亮、充滿活力,不再是最具感染力的絢麗多姿的狀態。

我並不失望,我不斷告訴自己,稻城就在路上,在我經過她的不同季節裡。

我搭乘的是一輛從中甸返回稻城的麵包車。司機是稻城人,他家就在離稻城縣城不遠的桑堆鎮上,他除了開車,還開了一個很大的旅館。他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藏族人的樸實,一路上都在給我講解著稻城和亞丁的情況。當他得知我從西藏回來,在高海拔地區已經比較適應之後,就和我相約,要我從亞丁回來後帶我去海子山。他說的意思不是在經過海子山的公路上開車觀賞一下而已,而是要驅車深入到海子山的腹地。他說海子山裡有一千多個大大小小的海子,有的大海子水面上飛鳥成群,湖水裡游魚穿梭。

他說得異常真誠。雖然我早已坦言,此行我未必真的能跟著他一同前去,然而他並不怎麼介意,只是反覆絮叨著值得一去。

我對自己的旅途一般無過多的物質要求,只需實現那些我在白紙上所勾勒出來的簡單構想就行。而總有這樣一些遇到的人和事,他們微不足道,但要為平實無奇的旅途添加過往的細節。

在從滇西北到稻城的路上,山巒已經披上了薄雪,冷風吹過來呼呼作響。雖然我已經開始為寒冷發愁,但我還是在一遍一遍地說服自己:稻城就在路上,就在我到來的每一瞬間裡,所以,我來得還不算太遲。

稻城在路上,在颯颯的秋風下,在蒼勁的樹林間,在我舉目所看到的每一片風景中。

瓦藍的天空並不只存在於頭頂,還漂浮在湖面上,水波中,還存在於那些收藏秘密的湖彎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