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跟著動物去旅行 > 鶴緣 >

鶴緣

幼時對鶴的印象,源自沙發巾上的松鶴圖,想必多數人和我一樣,對鶴的瞭解局限在傳統文化的意象中,長壽、高貴而優雅。

1 丹頂鶴

我第一次被鶴折服,是在2007年冬天的射陽——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人工繁殖的丹頂鶴,被飼養員放出籠捨後,三三兩兩,一唱一和,仰著頭,踱著官步,而後撲扇著雙翼起飛,在鶴場上空盤旋幾圈後回到我們面前,那著地時的姿態,讓我想到了黃永玉筆下的水墨鶴荷。

是日黃昏,我在保護區中路港的大麥草裡,遠遠望見了鶴群,它們一字排開覓食,在取景器裡只是一個個小點兒。我們太缺乏野外觀察經驗,習慣性地關上車門,“啊!啊!……”鶴群驚了,在海風中起飛,頭也不回地飛去。

匆匆的鶴緣,讓我至今難忘。

全球有15種鶴,中國就有9種,從青藏高原到東部沿海,都有它們的分佈,然而見得次數最多的,還是丹頂鶴。

749只!五年過去了,2007年初射陽之行瞭解到的射陽越冬丹頂鶴種群數字,我一直記得真切,荒唐的是,保護區在這一年對新聞媒體發佈的數字居然是2000只,全球丹頂鶴聚集起來,有沒有這麼多,都要打個問號。

兩年後我見到了鶴類專家王岐山教授,他對浮誇的風氣很不滿,他告訴我,丹頂鶴最大的越冬地已經在朝鮮半島“三八線”兩側的軍事禁區了,射陽失去這一頭銜,棲息地破壞是很明顯的原因。

儘管如此,射陽還是人們每年冬天的期盼,寒流來得越來越猛烈些吧!丹頂鶴應該到齊了。

稻田里,迎著太陽升起的丹頂鶴,蘆花蕩裡,一家四口已經對我們有點警覺。兩隻才從北方飛來的幼鶴,不諳世事,埋頭覓食。鶴頂通紅的家長,伸長著脖子,環顧四周。它們是丹頂鶴中最健康的個體,否則經不起長途遷徙的考驗。

與鶴結緣是在鹽城,於是每年冬天都會赴約,在漆黑的黎明早起,等著日出。最近的一個冬日,睡醒的鶴群飛來覓食,夾雜著灰鶴、丹頂鶴、白頭鶴,居然還有沙丘鶴,誰也說不清,它們到底從哪裡來。

在江蘇鹽城越冬的丹頂鶴。

2 白頭鶴

一個冬天又一個冬天的鶴緣,岐山老也已駕鶴西去。記得最後一次與他通電話,談起白頭鶴,老人家得知我在升金湖見過兩次,且都找到了大群,愉快地說起,20世紀80年代他和學生最早在升金湖發現白頭鶴的越冬種群。

對升金湖最初的念想,還是來自安徽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野外工作人員攀談時,他們建議我一定要找機會去升金湖——那裡丘陵環抱,清晨霧氣蒸騰中,不見湖水,只有雁鴨聲聲。

兩三年後得以成行,的確如此。巡護員龐子欽師傅帶著我在保護站屋頂上等了一上午,才見霧氣散開,幾分鐘的工夫,大霧又襲來,輾轉幾地,成群的小天鵝、豆雁、白琵鷺、東方白鸛飛來飛去,我有點無所適從,尤其是雁鴨們,急匆匆地飛過頭頂,嘩啦啦地落入水中,趕著要赴宴似的。

就是不見白頭鶴。

老龐到底是老把式,見我有些失落,信誓旦旦地說,肯定在田里。

我輕裝上陣,只背了一隻長焦鏡頭,貓著腰,在渠溝裡前行,鑽進小樹林,他指了指前方,果然,一群藍黑色的小個頭兒在田里覓食,它們的身高的確比丹頂鶴矮了一半兒,估摸著也有五六十隻了。

靜靜觀察一會兒,匍匐向前,要想拍鶴群,真的很困難,它們聚集在一起,要比三五成群時敏感得多,果不其然,才邁出幾步,就又是“啊!啊!啊!”的報警,它們次第起飛,天啊,足有百隻之眾!

遺憾的是,幾次錯過去鄱陽湖看白鶴、白枕鶴,無論如何,冬天要補上。我曾在冬季,夢見白鶴在寒流清洗過的藍天出現,飛過我的頭頂,鶴鳴陣陣。

冬天,快點來吧。

在安徽升金湖越冬的白頭鶴。

3 黑頸鶴

“它最喜歡我了,總像磕頭一樣的轉圈,然後再抬頭,可高興了”,加洛老人抱著他救助過的黑頸鶴,笑著站了起來。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我曾在青海湖畔的黑馬河濕地與它們初見,沒想到再訪青海,在玉樹州的隆寶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卻意外得知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黑頸鶴在隆寶灘繁殖,每年春天飛抵,冬天離去。藏族牧民加洛老人的家就在小山坡上,離保護站的距離只有500米左右,他從蛇皮口袋裡拿出望遠鏡,幫助我尋找河谷裡的黑頸鶴。

“你看,河對岸,有一排小白點,那個就是啊。有時它們在公路邊,那得靠運氣了。”加洛老人說。在他的指引下,我隱隱約約看到了正在覓食的黑頸鶴,它們正背對著公路,真佩服老人的眼力。

多少有點意外,在觀鳥並不普及,如此偏遠的高原濕地,還有這麼一位土著觀鳥愛好者,還挽救了受傷的黑頸鶴。

每年夏季,黑頸鶴在青藏高原繁殖。

2005年的一天,他外出幹活,突然一輛車停在路邊,放下個東西,旋即開走了。他慢慢走近,才發現是一隻受了傷的黑頸鶴——它的紅頂被殘忍地揭去了一塊。老人像撫養兒女一樣,照顧受傷的黑頸鶴,儘管自己的生活並不寬裕。童話般的故事,就這樣改變了黑頸鶴的命運。

我試圖靠近這兩隻黑頸鶴,但它們似乎對生人還心存戒備,總保持10米左右的安全距離,而加洛老人走上前去時,它們就像孩子一樣衝上前去。

老人說,到了遷徙的時節,黑頸鶴總會在院子裡,看著同伴們集群鳴唱,然後飛走,“它就張著翅膀,‘嗚……嗚’地對著天大叫。”等到來年,黑頸鶴成群結隊飛來,它又大聲地叫著,不同的是,這次的叫聲是開心的。

青海湖的早晨,黑頸鶴涉水覓食。

在中國,黑頸鶴對人的警惕性較低,這得益於藏族傳統生態觀的庇護。

生物詞典

鶴是形目鶴科鳥類的統稱,分為鶴亞科和冕鶴亞科兩個亞科,15種。其中鶴亞科有13種,除南美洲以外的各大陸均有分佈,而在東亞種類最多,中國有9種,是鶴類最多的國家。它們分別是白鶴、赤頸鶴、白枕鶴、沙丘鶴、蓑羽鶴、灰鶴、白頭鶴、黑頸鶴、丹頂鶴,它們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拍攝寶典

總的來說,鶴都不是太容易接近,尤其是鶴群,我在青海湖跟蹤過一群黑頸鶴,每每貓著腰試圖靠近一步,它們總是優雅地後撤一步。躲在車裡是不錯的選擇,這在拍丹頂鶴和白頭鶴時都得到了驗證。說實在的,有時運氣比什麼都重要。另外,一定要沉住氣,觀察它們的行為,要是等到婚舞,那就太美妙了。

灰鶴,鄭州黃河濕地。

白頭鶴,升金湖。

蒼鷺,升金湖。

長三角地區冬季觀鶴勝地

1.江蘇鹽城

珍禽自然保護區設在鹽城市東54公里的新洋港鎮,每年冬季丹頂鶴和灰鶴等飛抵越冬,由於環境日益惡化,越冬種群逐年萎縮,但仍然是觀賞越冬水鳥的重要目的地。另有養殖場“鶴樂園”,常年飼養展出多種鶴類。

交通:較為方便,可從鹽城市包車前往新洋港鎮,食宿方便。

2.安徽升金湖

升金湖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已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中下游水質較好的淺水湖泊,也是白頭鶴和東方白鸛等在中國的主要越冬地。

交通:較為方便,可從東至縣包車環湖觀察越冬水鳥。

3.上海崇明東灘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入海口,崇明島的最東端。作為候鳥們北遷的第一站和南歸的最後一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東方白鸛、黑鸛、白尾海雕和白頭鶴均有記錄。保護區官網(www.dongtan.cn)每日開放科普教育基地限額1000張的預約票,為您提供未來一周(不含當日)的預訂參觀服務。

交通:坐申崇一線到終點站陳家鎮後租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