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尋路中國 > 作者前言 >

作者前言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紐約客》駐北京記者。這本書講述了我駕車漫遊中國大陸的經歷。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國駕照,在此後的七年中,我駕車漫遊於中國的鄉村與城市。這七年也正是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期,單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領駕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幾年,乘用車銷售額的年增長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中國政府在鄉村所鋪設的公路里程數,就超過了此前半個世紀的總量。

《尋路中國》一書有幾條不同的線索。它首先敘述了我由東海之濱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而發生巨變的鄉村,在這裡,我特寫了一個農民家庭由農而商的變化經歷;最後,則是中國東南部一個工業小鎮的城市生活場景。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而工而商,鄉村變身城市的發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所發生的最重要的變化。

《尋路中國》是我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討經濟、追蹤發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如前兩本書那樣,它研究中國的核心議題,但並不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的分析。它相信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來展現中國變革的實質。我經常在一地連續呆上數月、甚至數年,跟蹤變化。我不會僅僅聽主人公自己講述,我會睜大眼睛,看著他們的故事在我面前一點點展開。

這三本書橫跨了我的中國十年,從1996至2007。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處於世紀之交的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力開始增大。更重要的是,這是鄧小平去世後的第一個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歷史的面貌開始變化,大規模的政治事件和強力領袖開始從中退卻。相反,中國巨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干的企業家,他們的能量與決心是過去這十年中的決定因素。從《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尋路中國》,我所講述的都是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