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羅輯思維:成大事者不糾結 > 02 換個姿勢奔跑:盧梭 >

02 換個姿勢奔跑:盧梭

讀書考學是人生的登天之梯,這個觀念打小就在我心裡根深蒂固了。我父母特別有先見之明,大概在我三四歲剛記事的時候,他們就天天在我耳朵邊念叨,你得先考取個本地最好的中學,這算是中了秀才;然後得考取個大學,這算中了舉人;接下來還有進士,現在叫研究生,那時才算踏上整個社會的登天之梯,也就是到了金字塔頂端的小房間。

但是,你不要以為到這個小房間就完事了,小房間裡面還有一個保險箱,它的名字叫博士,打開這個保險箱才算是人上人。可是這個保險箱裡面還有一個小珠寶盒子,打開它才叫珠光寶氣,它叫博士後。

前半生,我基本上就是按照父母告訴我的這條路,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們這代人想脫離原來生活的小城市和鄉村,除了這一條登天之梯,也沒有別的道路可以選擇。

我一直到前年(2011年)才拿到博士文憑。記得那天給我老爹打電話,說我拿到博士文憑了。老爹說:「趕緊送來讓我看看!」我給他送去後,老爹拿著那個文憑,老淚縱橫地說道:「終於把兒子培養成才了!」

我站在旁邊,覺得他那時候的表情很荒誕,心想:「這東西有這麼重要嗎?博士現在都快車載斗量了,你幹嗎還這麼重視?」我其他的榮譽、成就,在他眼裡好像都不算什麼,掙一萬塊錢也不過是一萬塊錢,博士文憑才是真才實學的標誌。

其實,不只是老一代人,即使年輕一代也有這樣的情結,雖然自己不願意去讀博士,認為太苦。但是如果對方遞過來的名片上面印著「Doctor」,不是大夫而是博士,自己還是會肅然起敬。

博士們的生存現狀分析

現在我們來做一件煞風景的事情,幫大家還原一下如今真實的博士生活,瞭解一下讀書人的舊活法是什麼樣的。

先說理工科,理工科博士相對來說處境比較好,但是他們基本的生活狀態就是給導師打工——導師接項目,掙銀子,幾乎把他們當作免費的工人來用,最後給他們仨瓜倆棗。因為畢業證在人家手裡掌握著,所以拿到的津貼也相對較少。

這部分理工科博士生畢業之後,如果是學IT、電信的,華為、騰訊這種大公司可能會要,收入也還不錯。但是理工科專業林林總總、多如牛毛,絕大部分博士生畢業後的收入是不盡如人意的。

普通人對於理工科博士生活的想像,都是穿著白大褂,陪著留白鬍子的科學家老爺爺攀登人類科技文明的高峰。可現實並非如此。舉例來說,比如學化學的,在畢業前兩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實驗室裡幫導師刷試管,這種體力勞動會佔據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

再來看文科,真的是比較慘。《羅輯思維》欄目有一個知識策劃叫李源,現在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讀碩士。我曾經問他:「你們那兒的博士混得怎麼樣?」

「哎喲,好慘,有幾個數字可以證明。如果你在我們人民大學讀博士,國家每個月給你的補貼,也就是所謂的工資,是800大洋;當然這不算完,如果跟導師做項目,每個月還能拿到800大洋的補助。這1600塊錢,就是一個博士能夠在人民大學拿到的全部收入。」

「如果你是博士後呢?會不會好一點兒?因為你歲數也大一點兒嘛,應該掙得多一點兒。」

「沒錯,如果你在人民大學讀博士後的話,每年要交10000塊,學校會返給你30000塊,也就是說你每年淨得20000塊,平均下來每個月的收入不足2000塊錢。」

也有相對來說好一些的,比如北京大學國際發展研究院,也就是林毅夫教授所在的那個學院。那個地方的博士後收入優厚,每個月的收入居然達到了5000大洋!扣掉住宿費1500塊,還剩3500塊錢。這就是目前博士後最好的生存狀態了。但是要知道,如果按部就班地讀完全部課程的話,博士後大概都已經32歲了。

鄭也夫先生的《吾國教育病理》一書裡有一段分析,說一個男性如果到32歲的時候,還沒有為家庭、社會盡到過任何責任,還在拿著微薄的收入,這種人還有什麼用?

這話說得可能有點兒過,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一個人到了30多歲,還沒有對家庭和社會承擔起任何責任,還抱著一種我要先學習、然後磨刀,磨完刀再去砍柴的心態,恐怕真的是有點兒遲了。

博士畢業以後怎麼活

可能有讀者會說,中國古人不是有兩句話嗎?「磨刀不誤砍柴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許等博士或博士後畢業後就好了。

其實未必,就拿文科生來說,如果你想到一家報社或者雜誌社當記者,就需要先問問總編和社長,他們想要什麼樣的人?人家才不管你是博士還是博士後呢,就看你能不能寫稿子。能寫稿子就要,不能寫稿子就不要,你的工資收入跟一個碩士甚至本科生都沒有太大區別。可是要知道,你的生命在求學的過程中,已經又過去三到四年了,你的投入划算嗎?

也有讀者可能會說:「你這個算法太市儈了,總有些人一心向學,就願意去做一個苦寒的讀書人,可不可以?」

錢鍾書先生說得好:「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有人願意過苦日子,當然可以。但是,我們來看看那種一心想留校、終身都在做學問的人,是不是可以邁上登天之梯呢?

我問過李源:「你將來考博士嗎?」

「不考不考不考。」

「為什麼不考呢?」

「不划算嘛。」

「你是一開始就知道不划算嗎?」

「那倒不是,一開始我真打算這輩子就不掙錢算了,看你們吃香喝辣的,哥們兒就玩學問。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看到,原來好好學習讀完博士可以留校當教師,行,哥們兒就走這條路;大學二年級發現,博士留不了校,博士後才能留校;大學三年級發現,博士後也留不了,需要排隊,需要撞機會。」

你知道李源給我算的賬是什麼?就是如果你是985、211這種名牌院校的,讀完博士後,基本上能夠找到的比較好的工作,就是在一個外地的二本高校當教師,留在好學校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之小。

《羅輯思維》節目在北京的一個錄像地點是建外SOHO,樓下有家小餐館在招服務生,每月底薪3000元,加上獎金、全勤獎、提成等,幹得好的月收入能達到4000元。請注意,這4000元可是包吃包住的,也就是說,一個在餐館裡端盤子的服務員——這個城市最底層的勞動人民的收入,和博士生剛開始能夠期望的收入是差不多的。

工業社會的分工邏輯

這是腦體倒掛嗎?20世紀80年代,我們經常用「腦體倒掛」這個詞來描述這類現象,即所謂「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可是今天還是這樣嗎?不是。

我們國家2012年的科研投入已經達到了一萬億元人民幣!隨便一所大學造一棟樓的花費都是上億;任何一個理工科的實驗室一旦開辦,數以億計的銀子都要花下去。如果你現在已經當上了博導、院士、教授,手裡又有項目的話,不敢說金山銀海,至少能過上當今中國頂級精英過的日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分析起來無非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你來遲了。現在當教授、博導的那些人,當年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就可以留校,可以發文章,可以當教授、當所長。那個時候全國每年才畢業多少學生?就像我讀研究生那會兒,我們那一屆文科、理工科的研究生加起來總共有37個人,現在一屆是2000多人。前面的人剛當上教授,才四五十歲,還非常年輕,學術生涯還遠遠沒有結束,哪裡還有後來者上升的途徑呢?就這麼簡單。

鄭也夫先生的《吾國教育病理》裡面對此也有過分析,說過度的競爭,尤其是軍備競賽似的競爭,到最後往往會發現競爭的標的物本身並不值錢。這個道理很簡單。

第二個原因就比較深了,要深入到工業社會的底層邏輯裡去看。工業社會有一個特徵,就是所有的效能都來自分工,所以在社會剛開始分工,有大的構建性機會的時候,就是大師輩出的一代。高曉松的《曉說》節目有一期叫《大師照亮八十年代》,講為什麼那時候容易出大師,不是說他們的智力水準真的比我們這代人要高多少,而是因為風雲際會,人家有更多的機會。

再比如說晚清,或者20世紀80年代,風氣剛剛打開,剛開始睜眼望世界,所有能夠把西方的思想、方法論移植到中國來的人,就是貨真價實的大師,因為人家想的全是元問題。像胡適一生寫的書,全部是核心問題,如《中國哲學史大綱》。可是對接下來的第二代學者來說,就只能研究「小問題」了。再往後,給兒子輩、孫子輩的學者剩下的都是工業社會給他們的非常細碎的分工。

前不久,我們的知識策劃李源在搞一項研究,是他碩士畢業論文的課題,叫《張慰慈城市管理思想研究》。

我說:「你這搞的是什麼玩意兒?張慰慈是誰啊?」

他說:「民國時期的一個教授。」

我說:「你怎麼會對這東西感興趣?」

他說:「不是我感興趣,是導師分配我寫的。」

我說:「導師為什麼分配你寫?」

他說:「因為導師有自己的研究架構,裡面缺很多小塊,你既然是我的學生,就去幫我把這一小塊研究清楚,但在我這套研究計劃裡,它也就是一個小小的註釋。」

如果李源同學說:「我不搭理你那一套,我要寫一部中國通史!」導師就恨不得一個嘴巴呼上去,你以為你是誰啊?我是為了你好才這麼告訴你的,在史學界這樣一個輩分森嚴的體系下,你竟敢一上來就寫什麼中國通史,那就是找死。所有人都會覺得你是野狐禪,你這一輩子在學術界都休想混出頭來。

所以,你一開始只能按照導師、導師的導師、導師的爺爺導師的一整套規劃,在一個角落裡展開自己那種苟且偷生、慢慢攀爬、小小的學術生涯,那你不就悲催了嗎?說到底,這是工業社會分工到最後出現的一個荒誕現象。

每年,各種機構都會申報很多國家社科課題,能出版一書架的書,都由大量細碎的分工組成。我們不禁會問:真有必要這麼研究嗎?沒辦法,工業社會有它的慣性,就是要這樣細碎地分工下去,而每一個人都被這種分工邏輯給綁架了。

三個當代人的新活法

難道真的是這個社會不厚待知識分子嗎?也不是。過去十年,讀書人當中發生過這麼幾件事。一個研究美學的教授講三國出了名,他叫易中天;一個研究廣播電視媒體的教授講《論語》出了名,她叫於丹;一個海關的公務員寫明史出了名,他叫當年明月。有媒體採訪當年明月:「你這麼小的年紀,20多歲就寫出皇皇七大本明史著作,雖然是通俗版的,你不覺得太容易了嗎?很多教授說,有些學問是要窮30年的精力才能開始做的。」

當年明月就說這麼點兒東西還用得著30年?能有多少資料啊?花30年才做完的人,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他太笨;第二,他在騙你們呢。

我不敢說當年明月說得對不對,我也不敢否定所有明史教授的努力,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從當年明月、於丹、易中天的例子中得到一點啟示,就是市場經濟下的社會並沒虧待讀書人。如果你做出了讓市場認可的學問,採取了在這個新時代應該採取的存活方式,它就會給你豐厚的利潤。

據說於丹出的第一本書《於丹〈論語〉心得》的利潤,是中華書局自新中國成立後掙的所有錢的總和,於丹當然也掙了很多錢。至於當年明月,據他原來的一個同事講,到現在為止,他因《明朝那些事兒》拿到了上千萬的版稅。

所以,你不能說這個社會欺負讀書人,正確的結論是:過去的活法不成立了,讀書人必須換一個活法。

參考盧梭蹚出來的新活法

我們這一代人其實生活在一個大變革時代,在人類歷史上,這樣的大變革出現過好幾次。在之前的大變革時代,人們用生命左衝右突出來的新活法,依然能夠在幾百年後給我們這代人以參考和啟示。

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這個人叫盧梭。很多人都知道盧梭,知道他是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其實他不是法國人,而是日內瓦人,按今天的國籍來算應該是瑞士人。

盧梭的命運從小就很不幸,出生的時候媽媽難產死了,所以他是跟著爸爸長大的。他爸本來是一個老老實實的鐘錶匠,年輕的時候惹了官司,家就敗落了。盧梭從16歲開始,就不得不到處打零工,說白了就是流浪。

30歲那一年,他流浪到當時整個歐洲的文化中心——巴黎。推開城門,舉目四望,盧梭不禁大驚:「我的老天,哪有我的活路啊?」雖然盧梭很聰明,也會舞文弄墨寫文章,但是在當時知識分子的所有活法裡面,沒有任何一條縫隙是對盧梭這樣的人開放的。

當時整個歐洲知識分子的活法,大概有四類:

第一類,體制內的人,包括政府官員、學者型官員。比如說啟蒙運動四大健將之一的孟德斯鳩,他當時就是大法官;像英國的洛克,也是擔任過類似國務秘書這樣的職位。盧梭又沒參加過公務員考試,誰認得他是誰啊。

第二類,用今天的話講叫意見領袖,比如伏爾泰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伏爾泰不是貴族,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年紀輕輕就在法國巴黎的貴婦沙龍裡聲名鵲起了。很多巴黎貴婦見到伏爾泰就跟過年一樣。盧梭要當意見領袖的話,哪裡有伏爾泰的人脈?畢竟人家的人脈已經搞了好幾十年了,有大批擁躉和粉絲。現在你想混成意見領袖,太難了。

第三種活法,是被當時新興的大學「包養」,比如說休謨、亞當·斯密,這些人都是被愛丁堡大學、格拉斯哥大學等「包養」的知識分子。可是盧梭是自學成才的,沒文憑,沒有任何資本能夠進入大學。

第四種活法,就是由教會「包養」。這在歐洲歷史上是一個奇葩般的存在。但這個譜系裡面的名人,有貢獻的特別多,尤其是英國。英國的鄉村牧師是英國現代化當中非常重要的知識分子力量,因為他們除了週日做個禮拜,平時閒著沒事幹,還有一部分津貼,這足以讓他們靜下心來去研究一兩門學問。比如著名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就是這樣一個知識分子。

盧梭當時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長安居,大不易」。盧梭也做出過努力,比如說,他發明了一種全新的記樂譜的方法,他覺得這是了不得的發明,所以就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到巴黎,四處兜售這玩意兒。那些既得利益者、大音樂家、貴族哪裡看得上這個?根本就不搭理他,一點縫隙都沒給他留,所以盧梭弄得灰頭土臉。

那第二次呢?盧梭想向這些人輸誠,硬生生擠開一條縫而入。

他也想巴結意見領袖,比如說他拿著自己寫的一本書——《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跑去找伏爾泰,說我寫了一本著作,您給看看。

伏爾泰看完之後,是這麼回復的:「感謝您給我送來這部著作,看完之後,我有一種要用四腳爬行的感覺。我覺得所有人看完您這本書,都有一種四腳爬行的慾望,因為您這本書否定了文明,想讓人脫光衣服回到原始森林,這種思想太反動了。」然後他還說俏皮話,說我都60歲了,已經忘了四腳爬行60年了,你這套我是學不會了,然後就給退回去了。

盧梭那一年大概是38歲,年輕氣盛,也不饒人,就給伏爾泰寫了一封回信,說我很不喜歡你這個人云云,當時倆人就罵起來了,因此也結下了樑子。盧梭這個人一生平淡無奇,讀他的傳記會感覺非常枯燥,他人生中發生過什麼大事嗎?一件都沒有,就是寫信、跟人吵架、鬧矛盾、解釋,全是這些破事兒。

總體而言,盧梭在巴黎混得比較淒慘。剛去的時候他還有幾個朋友,比如他跟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法國啟蒙運動大將狄德羅關係挺好,兩人惺惺相惜。狄德羅說,你不是會記譜嗎?百科全書裡音樂這一條交給你寫好不好?盧梭說好,就花幾個月時間給寫了。但是後來兩人也鬧翻了。

有一次狄德羅跟他說,你和巴黎的朋友全鬧翻了,就剩我一個了,你能不能對我好一點兒啊?盧梭說,為什麼呀?他又寫信把人家罵了一頓。這就是盧梭,他就是這樣的性格。

兩個世界的人:盧梭VS伏爾泰

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盧梭是因為跟狄德羅、伏爾泰的觀點不一樣才導致分道揚鑣的。依我說,根本就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因為他和這些人壓根兒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就拿伏爾泰和盧梭來說,這兩個人怎麼可能談得來?伏爾泰年紀輕輕就暴得大名,而盧梭混到四十幾歲還沒混出個人樣兒;且伏爾泰是巴黎人,盧梭又是外省人。

另外,伏爾泰特別有錢,盧梭特別窮;兩人的思想觀點也不一樣,伏爾泰的政治觀點是,要改造政體但是不要革命,盧梭則說主權在民,等等。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他們都是生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伏爾泰後半輩子最大的樂趣就是禍害盧梭。因為盧梭也很有名,很多貴婦也喜歡他,伏爾泰就在背後搞鬼。

盧梭有一件見不得人的醜事,他到晚年才跟一個女人結婚,之前和那個女人共生了五個孩子,但都送到了育嬰堂,因為盧梭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撫養他們。伏爾泰就用別名寫了一本書,專門揭露盧梭。據說伏爾泰臨死之前有一次看戲,台上滾出來一個小丑,伏爾泰就跟別人說:「你看你看,盧梭,丑角!」他一輩子就是以到處散播盧梭的壞話為樂。

盧梭在巴黎待不下去了,想回日內瓦。伏爾泰就寫信追到日內瓦去,告訴那個地方的人,盧梭是個壞人,你們要收留他,就是你們城市的污點。

盧梭於是就躲去英國,住在休謨那兒。伏爾泰說怎麼可以這樣呢?一封信追過去,跟休謨講,你不能帶他。當然,再加上盧梭自己的一些毛病,後來又跟休謨鬧翻了,在英國也待不下去了。

總而言之,伏爾泰一輩子就是以文字追殺、禍害盧梭為榮。當然,這只是前輩文人之間的小花邊,但說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就是,文人原來的活法裡沒有你這種野狐禪,你混得好,大家就看不慣你。這種心態大家可能都能理解。

盧梭的不妥協

盧梭和伏爾泰在同一年去世,伏爾泰禍害了盧梭一輩子,去世後卻獲得了同樣的待遇——都被送到了先賢祠,隔得並不遠。

而且,他倆去世之後,歐洲大陸的很多知識分子,無論法國還是德國的,都視盧梭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尤其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比如說著名的雅各賓黨人羅伯斯庇爾,他一直說見過盧梭(後來很多學者都否定了這一點),堅持認為自己是盧梭的學生。所以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梭被正式封為賢人,入住先賢祠。那問題就來了,盧梭憑什麼呢?

首先,「盧梭不斷避免向現存政權做任何即使是表面上的妥協。」這是馬克思對盧梭的評價。

他不妥協有哪些表現呢?

當時他出了兩本書,一本是《論科學與藝術》,另外一本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他的歌劇寫得也挺好,據他自己講,法國宮廷裡演他的歌劇時,很多貴婦人都很感動,覺得他是個大才子。所以當時法國的國王路易十五就想要給他一筆年金,說你不要讓別人「包養」了,我直接「包養」你好不好?盧梭居然不幹,窮成那樣了也不幹。

當然,這件事在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因為那天膀胱炎發作撒不出尿來,怕君前失禮,所以沒去。也有人認為,他就是不願意讓權貴「包養」,因為要是進到他們的體系裡,那不就成孫子了嗎?我本人更傾向於後一種看法。

盧梭後來的歷史地位證明了他確實是一代文豪,如果當初他領了國王年金,那他在這個體系裡肯定不如伏爾泰,不如孟德斯鳩。

盧梭的兩條活路

盧梭有錚錚鐵骨,但也得有活路才行。盧梭的第一條活路就是他對音樂非常瞭解,他曾一度實在活不下去了,就去抄樂譜。當時貴婦要開音樂會,總會外包一些抄樂譜的活兒,盧梭不嫌吃苦,好歹能養活自己。

盧梭第二項活下來的本事,就是他有捕捉機會的能力。只要是一個轉型時代,總會有那麼一些機會從嚴絲合縫的傳統社會裡溜出來。這個時候,你要能夠準確地捕捉到那個信息,盧梭就有抓住機遇的這個本事。

有一次他去看望狄德羅,兩人當時還是朋友。他在路上撿到一張小紙條,是第戎大學有獎徵文的佈告。他當即就覺得這是個機會,一定要抓住。那時他雖然很窮,但還是專門為寫這篇論文雇了一個女秘書,自己口述,讓女秘書整理記錄。最後這篇文章獲得了那次徵文的大獎。

雖然這篇文章在盧梭的整個思想體系裡面地位並不高,連他自己都說論證方法太粗糙。但是不管怎麼樣,他憑借這篇論文在巴黎聲名鵲起。當時這篇文章一經發表,幾十篇書評就出來了,所有貴婦的沙龍也開始向他開放了。

盧梭的干法

可是如果只有這兩招,盧梭在巴黎即使活下來,也不過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而已。要想成為名垂千古的文化大師,僅憑這兩招哪裡夠?我們來看看,盧梭接下來還幹了什麼。

盧梭做的第一件事是,倒轉身形,背棄那些知識分子原來的市場,去尋找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前面講過,傳統知識分子有四種活法,看起來形形色色,其實本質上都一樣,他們的「銷售」對象都是當時的高帥富們,因為只有那些大人、先生們,才能花得起錢買他們的書,聽他們的講座,捧他們的場,傳他們的名。

但盧梭並不是靠他那些哲學著作成名的,而是在40歲時靠另外一本書成名的,這本書叫《新愛洛伊絲》,裡面全是情書,堪稱18世紀早期情書的範文。

這本書一出來就備受追捧,因為它的題材非常清新,用的不是常見的小說體,而是飽含深情的書信體。它講了一個愛情故事,從構架上講,跟《廊橋遺夢》差不多,故事梗概就是一個叫朱麗的貴族女孩愛上了她的家庭教師,但是父母嫌貧愛富,把朱麗嫁給了一個高帥富,家庭教師一氣之下就當兵去了。他本來以為朱麗不會幸福,幾年之後回來一看人家很幸福,於是特別憂傷。朱麗臨死之前給他寫了一封絕筆信,告訴他:「我還是愛你的。」故事到此結束。

故事雖然狗血,但這種全新的、飽含情感的、題材別緻的新文學一出現,在巴黎就炸開鍋了。它的讀者並不是那些大人、先生們,而是那些情感在閨房當中已經被束縛、壓抑到極致的貴婦們,還包括一些情感豐富的男人。

18世紀的整個社會氛圍都是冰冷的,不像19世紀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而19世紀的浪漫主義氣氛,其實正是靠盧梭這樣的先行者醞釀出來的。所以很多18世紀、19世紀的浪漫主義文學家,都尊奉盧梭為他們的前輩。

在當時的巴黎,盧梭這本書一時間洛陽紙貴。有一個神父給他寫信,說你這本書我每讀一遍就哭一遍,我跟我的朋友們把你寫的每一個自然段都連讀了十遍,滿屋子人哭得就跟在靈堂一樣。還有人給他寫信,說讀這本書對我太有好處了,因為我痛哭流涕,結果把感冒給治好了。還有一個退伍軍官給他寫信,說最後那封絕筆信我一直不敢看,我不知道看完之後是否還能受得了,我下了三天決心,才決定要看。

這就是一個全新的市場,結合今天來看,有一些人已經在做示範了。杭州有一個人叫陸琪,是新浪微博大V,影響力非常大。如果作為旁觀者,會覺得陸琪一個大男人天天說的都是女孩子們愛聽的話,太沒有追求了。但是有市場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給,人家提供的是市場極其飢渴的需求,憑什麼不能暴得大名?憑什麼不能掙錢?

所以,勇敢地擺脫原來的知識分子生態,找到自己的市場,這就是盧梭的絕招。除了寫愛情小說,盧梭還有別的辦法——在找到全新的市場、全新的客戶的同時,他還把自己對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式的、精英式的嚴肅思考灌輸進去。

這就得提到盧梭的另外一本書,叫《愛彌兒》。

這套書講的是家庭教育——怎麼帶孩子。伏爾泰關心的是什麼?教士多麼無恥……國王多麼黑暗,等等。他整天惦記的都是怎麼用最後一個教士的腸子勒死最後一個國王。但人家盧梭卻踏踏實實地寫了一本怎麼帶小孩的書。

可是就在這本書裡,夾雜了很多盧梭作為一個冷靜、嚴肅的思考者的私貨。他告訴我們什麼叫人性,人性應該怎麼培養,等等。他的很多屬於那個時代的精彩思想,全部灌注在這本書裡面了。這本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這本書裡面提倡母乳餵養。這個概念是盧梭最先提出來的,這導致法國當時很多貴婦人都把奶媽給辭退了,自己堅持母乳餵養。信盧梭得永生,這就是當時法國貴婦的心態。

更神奇的是,當時還是王子的路易十六,讀了這本書後發生了重大變化。盧梭這本書裡有個重要的觀點:人一生不管從事什麼職業,混得有多好,哪怕你是國王,都應該有一門手藝,這是人生立定根基最重要的基礎。路易十六就想,學點什麼手藝呢?想了好久,他學會了修鎖。路易十六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技法很高超的鎖匠,就是因為看了盧梭這本書。由此可見,盧梭在當時的影響力十分大,而且這種影響力並不完全是媚俗,他在媚俗的著作當中還能夠灌注冷靜的思考。

實例分析:怎樣借鑒盧梭

以上,我們基本上把盧梭的活法給大家解剖了一下,再講一下如何從盧梭的故事中得到啟示,還是以李源同學為例。

當時他就是這樣,第一,利用手藝,當每個月200塊錢補助養不活自己的時候,就靠做點翻譯來生存;第二,會抓機會。有一次《羅輯思維》節目組要招暑期實習生,大家一起來死磕讀書,李源馬上就報名了。我們一看這小伙子不錯,讀書讀得多,是羅胖今後做《羅輯思維》重要的助力,馬上就招進來了,所以人家機會抓得也好。

但是招進來之後,我就跟李源同學講,你不能一輩子靠替我找資料、整理文案過日子,這種生活不屬於你。屬於你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用你的生命去蹚開一條血路,為那些研究高大上學問的讀書人找到一個新的活法。

我給他做了這樣一個設想:這個社會有很多人想讀書但沒時間,於是就看《羅輯思維》,我說什麼,他們就只能聽什麼。那我們可不可以搞一個讀書定制呢?比如說你很有錢,上面有老爺子老太太,下面有幾個孩子,一家三代人,能不能搞一個讀書會,指定一本書,讓李源同學事先讀好,然後利用週六下午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主持這個讀書會。你再順便賞我們一兩萬塊錢,讓知識分子也掙點生活費,李源同學不就找到了自己的全新市場了嗎?

當然,這個市場還可以再想,很多公司的老闆經常給員工買書學習,可員工哪有時間讀書啊,文字閱讀時代都過去了。我們能不能趁一次全員開大會的時間,抽出一個小時,讓李源給大家講講這本書裡大概講了點什麼,把老闆買書的這筆錢變成給李源同學的酬勞,這不也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嗎?我個人堅信,這個市場在未來一定會發展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講盧梭,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們《羅輯思維》自己。我原來也是吃公家飯的人,出來以後發現學郭德綱,在前門搭一個攤說相聲,憑三寸不爛之舌,靠這個手藝我可以活下去。而且優酷、土豆大整合以後,中國最強大的視頻平台出現了,這個機會我抓住了。

但是,我能不能找到一個新市場?比如那些電視台撥給娛樂公司的市場,等等。最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在大家有辨識能力的情況下,我有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很多想法告訴大家的內在衝動。如果這幾條做到了,我不也是盧梭300年後的一個好學生嗎?沒準兒我也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盧梭,老先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輩子除了抄樂譜,也沒參加過什麼勞動,國王給的年金他不要,跟意見領袖又鬧翻了,請問他是怎麼活下來的呢?他的財富是從哪兒來的呢?

盧梭還有一個辦法,靠「包養」。如果你覺得這個詞不好,那我換一個詞,靠供養。誰的供養?讀者、粉絲、受眾,他有他自己打開的全新的市場。

就像我們剛才講的,伏爾泰攆著他在歐洲到處流亡,哪兒都不要他,哪兒都攆他走。雖然他的心情是落寞的,但是每到一處住下來,馬上又感覺不錯起來,為什麼?因為當地的讀者,包括一些貴婦人紛紛登門求教,甚至有人非要拉他到自己的莊園裡住上兩天。他這一生就是這麼過來的,到處都有人捧他,他吃自己受眾的百家飯,挺好的一生。

再說到我們《羅輯思維》,我要想蹚出一條讀書人的新活法,就必須和原來讀書人的活法一刀兩斷,我不去讀什麼博士後,不去躋身什麼教育系統在高校裡面謀得一官半職。我就在街頭搭下一個說書的攤子,靠大家供養。2014年8月,5個小時內我們收到了160萬元的會員費。我其實也知道,大家交會員費憑的不就是一份愛、一份信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