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 > 02 3D打印有未來嗎 >

02 3D打印有未來嗎

3D打印是比互聯網更大的事

我小時候聽過一個兒童故事,叫《咕咚來了》。一天早晨,湖中忽然傳來「咕咚」的一聲,整個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被搞得很興奮,但是沒有人知道咕咚到底是什麼。3D打印就有點像「咕咚」,現在是產業界很關注一個新事物,政府各種扶持,資本界也真金白銀地往裡扔,媒體也是各種熱捧。你要是自以為時髦的話,出門不跟人侃幾句3D打印,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即使是這樣,3D打印在精英階層內部也是有兩種觀點的,而且分歧很大,有一派是熱捧,另一派認為它根本不重要。

這兩派觀點,各有它的領軍人物和旗幟性的觀點。熱捧派中,不得不提到克裡斯·安德森——大名鼎鼎的美國《連線》雜誌的前主編,互聯網界的理論大神。他曾經創造了很多炙手可熱的概念,比如說暢銷書《長尾理論》《免費:商業的未來》。

2009年,也就是他48歲這一年,他突然做了一個決定,辭去《連線》主編的職位,全身心投入到硬件創業的浪潮中。他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家機器人公司「3DRobotics」,並擔任CEO。

2012年,他突然又捧出一本書《創客:新工業革命》,預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克裡斯·安德森本人的學術生涯或者說整個事業生涯的一個大斷點、一次大轉型。

很多人都問他,說他都五十了,還搞什麼大轉型呢?克裡斯·安德森說:「我認為3D打印是一件比互聯網更大的事情。」

50歲是很多中國人都在準備退休的時候,而現在居然有人把後半輩子押到這麼大的事情上!可見他的判斷是非常樂觀的。

可是也有人認為3D打印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富士康的大老闆郭台銘先生。郭台銘說:「如果3D打印靠譜,我的『郭』字就倒著寫。這個東西既不能量產,材料又非常受局限,掉到地上還會被打碎,能比得上我這幾萬條流水線嗎?」

這兩種觀點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因為發出聲音的都是精英,他們都是根據自己的歷史知識和現實視野做出的判斷,都有自己的道理。

所以在這裡,我才要給大家梳理一下,到底什麼是3D打印,它會給人類的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以及用何種方式帶來改變。

什麼是3D打印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3D打印。這個D其實就是英文dimension的首字母,就是維度的意思,二維是平面,三維就是空間。

我們小時候逛廟會的時候,都看到過民間藝人畫糖人,拿一個小勺,裡面是融化的糖,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畫出各種圖形,什麼小貓、小狗、孫悟空、豬八戒等,這其實就是最古老的3D打印。雖然它是在一個平面上製作而成的,但是在空間裡面,它也算凸起了那麼一點點,有點三維的意思了。

我們原來的打印指的就是在一個平面(二維)上展開的打印技術,就是在一張白紙上複製各種文字或者圖畫。而3D打印是在這個基礎上,用打印的技術一層一層地堆疊材料,使它成為三維空間中的一個實體。

這個東西的核心就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噴嘴,在前面刺啦刺啦地噴原材料;第二部分是一台計算機,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數據模型,指揮噴嘴做動作。其實,這就是人類獲得實體物品的一種製造方式。

原來的工業社會用的是什麼方式呢?現在我們稱為「減材製造」,就是把原材料中我們不需要的部分摳掉,然後獲得我們需要的物品。這種生產方式的工業母機,就是機床,什麼車、鉗、刨、銑、磨,通過折彎、切削、鑽孔、打磨等技術,得到我們想要的部件,然後把它們組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工業品。

可是3D打印不是這樣,它是「增材製造」,是用加法,通過噴各種各樣的材料,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堆出你想要的東西。材料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尼龍、樹枝、塑料,還有高級的鈦金屬以及各種生物分子。但是,這有什麼神奇的,不就是一種新工藝嗎?

沒錯,我當年剛接觸3D打印的時候,也覺得這就是一個挺好玩的新工藝。它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成本。

工業社會最計較的就是成本,原來那種「減材製造」,難免會產生一些邊角料,這就是浪費。工業社會製造了這種邊角料式的浪費。

3D打印把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了。在3D打印的工廠和實驗室裡,你絕對看不到邊角料,想製作多少產品就準備多少原材料,有多少用多少。所以剛開始,因為它這個省成本的特點,我很是興奮。

後來再一看,3D打印還有其他好處,它可以製造非常複雜的產品。這種複雜的產品若用減材製造,上機床,水平多高的老師傅才做得出來啊!但是對3D打印來說易如反掌,它後面的數據模型是什麼樣的,噴出來的就是什麼樣的,完全不需要工人的技術加工,這也是它的一個好處。

但是萬萬沒想到,有些專家告訴我們,3D打印真正的含義不是什麼增材製造,而是用數據遠程控制驅動的製造。

這個含義就不一樣了,有人甚至喊出了一句話:「3D打印是壓在工業社會這頭駱駝脊樑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話有點聳人聽聞,什麼意思?就是我們這一代人非常熟悉的工業社會,馬上就要迎來一個終結者了,那就是3D打印。這聽著好像不大可信,但沒關係,我把整個的理論給大家複述一遍,信不信由你。

工業社會的兩大絕活兒

說工業社會之前,得先說說農耕社會。農耕社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物質匱乏,一個字——窮。工業社會一來,蒸汽機一開動,各種各樣的機器一轟鳴,立即把這個「窮」字給攆跑了,人類生產各種各樣財富的能力突然爆炸開來。

因為工業社會有兩個絕活。第一個就是大批量的標準化生產。我們就拿郭台銘先生的富士康為例,他在深圳龍華的廠區有30萬名工人,光食堂一年據說營業額就達到了15個億。這個廠區每天可以生產2400個集裝箱的貨,在海關直接裝船,分銷到世界各地。在一個藍色的大屋頂下,幾千名工人夜以繼日地加班,這就是工業社會最常見的生產場景,十分壯觀。

工業社會的第二個絕招,就是精細化的分工,把每一個人按在一個非常精細的崗位上。你可能是生產蘋果手機的工人,但是也許你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一點,大量工人都只能跟個別元器件打交道。

就拿富士康來說,它裡面專門有一個職位,職能就是去調整工人們每一個動作所花的時間。比方說這個動作:把一個電子元器件從生產線上拿起來,貼上一個商標,然後裝進一個防靜電的袋子裡,掃瞄一下再放回到生產線。這個動作,熟練工人只允許用兩秒時間做完,每天要做兩萬次。想想看,這是對人性多麼大的壓抑啊。

但是沒辦法,這是工業社會的標準配置,用這種方式才能才夠把整個生產鏈條裡面的效能或者潛力,全部給壓搾出來,才有可能把匱乏和貧窮趕走。

工業社會的功績還是非常偉大的,原來那些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夠享用得到的非常昂貴的奢侈品,用不了多少年,隨著工業社會滾滾向前,就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還記得中國剛出現手機的時候嗎?售價一萬元、兩萬元,任賣家隨便喊,還有很多人想買都買不到,對吧?但是現在,在深圳的華強北路,花上一兩百元錢就可以買到一個有基礎功能的手機。再比如說非洲大陸,大約有6億人口,2000年的時候,僅不足1%的人可以擁有手機。可是2014年年底,據說有58%的人已經擁有手機了。如果你現在再去非洲大陸看一眼,你還認得出那是非洲大陸嗎?除了黑人兄弟沒變之外,估計人人都用上手機了。這就是工業社會的偉大之處。

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大分裂

但是工業社會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因為它追逐效率、追逐工業中的標準化和規模化,就製造出了一次大分裂。這個分裂在農耕社會是不存在的,因為農耕社會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往往是一體的。比如說你想吃桃子,院裡就有一棵桃樹,你爬上樹摘了桃,在褲子上蹭一蹭,就可以吃了。那麼,你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在這個場景裡,其實是分不清的。你如果想吃紅燒肉,媽媽就會給你做,對吧?

但是在工業社會裡,這樣的場景是分裂開來的。你想吃桃子,只能上超市去買,哪裡有樹給你現摘?想吃紅燒肉,小區門口的連鎖餐飲集團可以給你做,而媽媽要上班,沒空給你做。所以,消費者和生產者被切割開來了。

《21世紀商業評論》的主編吳伯凡老師,曾經用一個古希臘神話來形容工業社會的轉變。在遠古,人是一種圓球樣的東西,有四隻手、四條腿和四隻耳朵,力大無窮,神通廣大,奧林匹亞山上的眾神感到十分不安。天神宙斯就用一根頭髮把人分成了兩半。人被分成兩半後,每一半都急切地想撲向另一半,強烈地希望融為一體……愛情產生了。

工業社會就是把農耕社會消費和生產一體化的場景一剖兩半了,讓它們互相尋找,尋找就會產生信息成本。這種成本在農耕社會也有,但是相對較低。

他們是怎麼辦的?有兩個辦法。

第一,約定個日子,比如逢五、逢十就有集,大家都來趕集。或買或賣,非常好匹配。第二,走街串巷叫賣,靠人力搜索自己的客戶。老北京的吆喝就是一種人肉搜索方式,它的整個交易場景被局限在一個空間內,而且規模也沒有那麼大。

工業社會的規模,可就嚇死人了。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富士康食堂,你要吃媽媽味道的紅燒肉,上哪兒給你做去?你只能去吃車間味道的紅燒肉。你還想吃什麼外婆醃的鹹鴨蛋、爸爸在河塘裡捕的魚,這種個性化需求根本就無法得到滿足,工業社會只能給你提供批量化的標準品。

再比如說,你坐到一個餐館裡,想喝點飲料,你只能喝酒水單上列出來的可樂、雪碧、王某吉、加某寶這些簡單的東西。我更想喝我小時候喝過的自家釀的米酒,但是米酒的產量能有多少?只要沒有形成規模化,它也不可能形成標準的供給,所以很難喝到。

面對這樣一道新出現的鴻溝,工業社會最終也想出了解決辦法,就是把所有市場中的消費者都假設為大眾。「大眾」這個詞20世紀才出現,在英文當中寫作mass,就是「一大坨、一大團」的意思。工業社會發展到巔峰的時候,我們假設所有消費者之間沒有區別,就是面目模糊的一團。

所以社會學上有一句話:「從來沒有什麼大眾社會,只有生產大眾社會的方法。」工業社會有什麼方法?就是假裝沒看見。

消費者之間雖然有區別,但我兩眼一抹黑,假裝你們沒區別,在你們面前擺上三個選擇,你可能買不到你最想要的,但是你也不會得到最壞的,我多少也能滿足你的部分需求,要求不要太高。這就是工業社會和消費者對話的基本場景。

當然,工業社會為了讓消費者滿意,也想出了很多辦法。比如通過廣告、電視這樣的現代傳播媒體,往消費者腦子當中輸入一些概念:你就是上火了,你就是怕上火,你就得喝王某吉、加某寶!漸漸地,你真會覺得自己怕上火,得喝它。其實,這是一個傳播的結果。

漸漸地,大眾都覺得,擁有了三克拉的某品牌的鑽石,才叫擁有愛情。實際上,我們是接受了傳媒的一些暗示甚至是催眠,把我們內心裡面的個性化需求固化到一些工業社會可以辦得到的產品上面。這就是過去100年裡我們這代人形成的觀念和行為習慣。

但是,工業社會終於走到了它的暮年。我們都知道互聯網在一點一點、一根骨頭一根骨頭地把工業社會拆掉,在往前走。往前走的方式,就是用互聯網將特有的信息飛速地匹配起來,讓人和人、人和信息、信息和信息飛速地匹配起來。

3D打印的本質:數據驅動的製造

在過去十幾年中,人和人的交流變得更加順利了,因為我們有QQ、微信等;人和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順利了,因為我們有百度;信息和信息、人和貨物之間,也更容易配對了,因為我們有阿里巴巴、淘寶。這些互聯網巨頭在虛擬空間裡將非實體經濟這部分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但是,還有一個鴻溝跨越不過去,就是物質生產怎麼辦?我們在外面跟大家講互聯網概念的時候,經常就會有人提這樣的問題:「你們老吹噓互聯網,搞來搞去不就是訂個票、泡個妞嗎?生產大機器、造房子才叫創造財富,因為它看得見、摸得著,我心裡踏實。這些東西怎麼互聯網化?比如造一座橋,怎麼互聯網化?」

這就是3D打印的意義所在了。我們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就是要說回到3D打印上來。

3D打印是什麼?是通過互聯網和一系列現代化的材料技術、製造技術,構建出來的人類的最後一道跨越天塹的橋樑,是把人、信息、財富和實體世界的物質聯繫起來的方式。

3D打印和普通製造根本的區別在哪兒?我們前面講到的,節省材料,可以做出更複雜的形狀,這都不是根本,根本在於它是數據驅動的。

數據驅動和實體物之間的區別在哪兒?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我要出版一本書,拿到印刷廠要先製版。在工業社會裡,出版社出任何一本書都要計算成本,要考慮盈虧平衡點,即賣掉多少冊才能掙錢。因為製版是要花錢的,這個成本要平攤到每一本書上,所以印刷機一開就是3000冊以上,印數越多,就意味著成本越低。

但是在辦公室裡用打印機就不一樣,每一頁紙的成本都一樣。學校的打印店都是按紙張數量來給你算錢的,從來沒人說,你必須印3000份,我才能給你便宜點。

這就是3D打印和傳統製造的核心區別,3D打印是數據驅動的製造。

這種製造方式帶來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生產資料變得不重要了。在馬克思整個的理論框架裡,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社會形態。生產資料怎麼配給,生產力什麼水平,決定了有什麼樣的社會形態。可是,在3D打印的前景照耀下,生產資料變得不重要了。

比如你有一台3D打印機,我就沒必要也買一台了,我可以遠程租借。我在北京,要給紐約的一個朋友送一份生日禮物。我親手做了一個數據模型,通過互聯網遠程指揮一個紐約朋友的3D打印機把它打印出來,然後通過快遞公司遞到他的府上,不就結束了嗎?生產資料對我來講,只是臨時租用幾分鐘或者幾個小時的一個租借品。

從整個人類的生產鏈條上來看,一個租借品和一個必須擁有才能生產的物品,那重要性可就差遠了,它是不能夠扼住整個財富生產的咽喉的。所以你看,生產資料的重要性變弱了。

人的作用被釋放了出來

3D打印的第二個結果,就是人的作用一下子被釋放了出來。

我說過多次的羅永浩和他的錘子手機的案例。羅永浩現在就生活在一個3D打印時代還沒有到來的工業社會,雖然這款手機的設計、概念都做得非常好,當然,羅永浩本身就是個營銷大師。他最後折在哪兒?他之所以供貨量不足,遭到很多人的圍攻,不就是因為沒法量產嗎?沒法量產的原因是什麼?工業社會拖住了他的後腿。如果他的訂貨量不夠大,對不起,廠家就不會給他上生產蘋果的流水線,工人的素質可能也不是很好,因為你的訂貨量小,廠家沒有效益嘛。

所以雖然他也找到了富士康進行代工,但是最後,產品合格率不高、殘次品過多等問題都扼住了他的咽喉。這就是工業社會追逐規模化和個性化需求、創意化營銷之間的一次激烈衝撞。

那我們假設一下,羅永浩這部手機是在3D打印時代誕生的,那就簡單了。他只需要和他的團隊完成所有東西的建模,至於怎麼生產,那還重要嗎?如果客戶在長沙,長沙今天需要1萬台,那就在長沙打印出來,然後送到客戶手上,他完全就不會受到今天這樣的制約。誰將變得非常重要?羅永浩會變得非常重要,相反郭台銘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說一千道一萬,互聯網能解決什麼問題?解決給人賦能的問題,讓每一個有稟賦、有才能的人,變得更強大。所以,3D打印實際上是互聯網社會往前滾滾發展的邏輯上的必要階段而已。

3D打印真的能實現嗎

按照這個說法,如果3D打印有可能在技術上實現,那它就真的會成為壓斷工業社會脊樑的一根稻草。但問題來了,3D打印這種技術真的能實現嗎?

前面,我們只是在理論上推導出,3D打印技術有可能成為工業社會的終結者,因為傳統工業社會是有內在矛盾的,但是它的解決方案只是權宜之計。

比如說我們穿的服裝,誰都知道,每個人的身材不一樣,適合的尺碼也不一樣。傳統工業社會有什麼辦法?它只好跟我們說:「我稍微給你們切分一下好不好呀?從S號一直到XXXL號,大家買自己適合的尺碼就可以了。」

但是買的人和賣的人都心知肚明,這種固定尺碼的衣服穿上身以後,多少還是會有點不合適的。如果是一個對穿衣要求特別高的人,或者想要量身打造一套正裝西服,怎麼辦呢?還免不了要去請那些老裁縫,用量體裁衣的方式給客戶一個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但是在3D打印的場景下,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一個人往那兒一站,掃瞄一下,得出一組數據,這就是只屬於你的尺碼。根據這個尺碼打印或者製造出來的衣服,一定是非常貼合你的身材的。所以,3D打印的應用前景是多麼的光明啊。

但是問題來了,服裝只是人類製成品市場中非常小的一塊,還有很多東西,比如說手機,它內部的機械構造和電子構造何其複雜!再比如說橋樑、房屋這些大型物件,以及對質地和結構有特殊要求的一些製成品,3D打印有用武之地嗎?可能就不敢說了吧?

說3D打印是趨勢,很多人可能都承認,可趨勢這個東西是說不清的,到底什麼時候能變成現實呢?如果說是1萬年以後,對我們這一代人還有什麼意義呢?

現在人類對3D打印的質疑,關鍵是對它的一些技術難題有沒有可能突破而產生的疑問。從我看到的材料中,質疑主要集中在兩塊。

第一,3D打印機的價格能不能降下來?這一點我倒是比較有信心,因為只要大規模應用起來,一種技術的價格和它的製成品價格,將來總會便宜一些。

第二,3D打印機的工藝能否改進?這一點我也有信心,因為它可以逐步去改進。3D打印的靈魂是它的材料工業,有些東西你不用特定的東西是打不出來的。理論上,它可以打印出一塊人的頭蓋骨(現在確實也有打印出來的)。可是如果材料不過關,用倆月就壞了,那醫院就沒法進貨嘛。

所以,材料工業是受制於上帝賜給這個地球表面的那些資源的,有的時候整整幾代人連一個材料技術都突破不了,這也非常正常。

為什麼我們應該樂觀看待3D打印

為什麼我們這一代人對3D打印技術應該持樂觀態度?我只給大家講四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因為互聯網的存在,人類的技術創新是一種重組式創新,世界各地的創新通過互聯網可以發生橫向協作。這個觀點是從《第二次機器革命》這本書裡得來的。這本書裡講,創新分兩種。一種叫果實性創新,就是上帝讓這棵樹結了一個果子,摘完了就沒有了。很多傳統的創新就是這樣,有些院士可能一輩子也只有一兩個技術成果,他只摘得著這麼一兩個果子。

可是在互聯網時代,真的存在另一種創新——重組式創新。兩個完全不搭界的創新,因為互聯網碰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成果。人類的很多創新都是這樣來的。所以,在互聯網的條件下,人類創新的速度會快得多,它背後的機理就是這種重組式創新。

第二個理由,人類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趨近一個全新的階段。過去所有的技術進步,甭管大的、小的,都是由人來推動的,而在未來,有可能是由機器自己來推動的。就好比上帝造人,他不需要造出所有的人,只需要造出亞當和夏娃,讓他們互相吸引,然後談戀愛、生娃,娃又可以生娃,後面的事上帝就不管了。

人類可不可以按照這個模式照搬一次?即我們不僅可以生產機器,還可以生產出能生產機器的機器。你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我們向火星發射了這麼一台可以生產機器的機器,它到火星著陸之後,自動開始挖礦,開始建造自己的鋼鐵廠,開始冶煉,生產出各種各樣的金屬配件,重新構架機器。這些機器自己又可以生產機器,然後迅速佈滿了火星的表面,採擷它的資源。這些機器自己又生產出宇宙飛船,把火星的資源發射回地球。如果有這麼一天,今天所有的環保事業都不要干了,因為人類的資源問題徹底解決了。

是不是會出現這麼一天呢?我不知道,但至少在邏輯上它是成立的,而真的也有人在嘗試。就拿3D打印領域來講,英國巴斯大學機械工程高級講師阿德裡安·鮑耶搞了一個項目,叫Reprap,就在試圖生產一種可以生產出3D打印機的打印機。

這個技術我也不懂,但其間已經發生了幾次迭代,第一代機器叫達爾文,第二代機器叫孟德爾,第三代機器叫赫胥黎,都是以生物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背後的深意在哪兒?就是說,機器未來有可能是生物,有可能是亞當、夏娃,有可能自己下崽,不用人類操心。

在未來3D打印的應用場景下,我們有可能設計出一台飛機的發動機。怎麼設計?因為飛機的發動機特別複雜,有幾千個甚至上萬個參數,所以我們得先設計出來,製造好多個樣品,然後拿到不同的環境裡去試,最後試出一個最好的樣品進行改進,當然就很慢。

但是在3D打印和計算機系統接駁的情況下,就可以模擬現實的各種環境。它可以設計出一大堆參數,然後用「遺傳算法」或者叫「進化算法」進行運算。這些參數可以在計算空間裡面模擬出無數台飛機的發動機,給它疊加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雷電、颶風等,讓它自己像生物界演化那樣去求生存。有的受不住,就被淘汰掉,剩下來的相互之間雜交,各自選取對方身上的優勢,再生產出下一代,一直在算法中進行演化。

這就叫作物質編程。就是將來你只需要告訴計算機,你需要什麼東西,它自己就能按照那些極其複雜的參數,在電腦空間裡給你運算出一個最佳結果,然後接駁到3D打印機上,直接給你打印出來。

機器生機器,用生物學的模式重構機器,這也是我對3D打印持樂觀態度的一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人類現在什麼技術發展得最快?信息技術,其有可能抄了原來所有技術的老底。

人類歷史上經常會發生這種事。我們為某件事情頭疼的話,就會老想著解決這件事,所有的技術手段都會堆疊到這個技術領域。比如說石油,石油馬上要用光了,怎麼辦?加強采井技術,各種井下技術都往這兒想。

可是,也許真正的解決方案並不在這兒。電動車一發明出來,石油技術也許就該埋地下了。所以,很有可能通過他山之石,也就是另外開闢一條新的路徑,來替代原來的老問題。

信息技術有沒有可能把製造業技術整體替代掉呢?有可能的。

大家都聽過納米技術,納米技術讓人類加工物質的能力進入到分子級的水平。如果真到了分子級的水平,還有什麼製造業可言?只要是一個納米級的製造平台,這個平台上既可以生產汽車,也可以生產電腦;可以生產一個水杯,也可以生產一匹花布。所有東西在分子級重組的時候,能源問題、物質材料問題全部都解決了。

納米技術是21世紀人類非常重要的一個科研方向。納米技術如果成熟了,從信息技術的角度來講,把其他技術的難題從另外一個側面給解決掉了。這也是我樂觀的一個理由。

最後一個理由,20世紀的歷史反覆告訴我們,一項技術一旦開始奔跑起來,往往會進入一種叫「指數級」的爆炸性增長狀態,你會發現它的發展過程是人類無法想像的。

比如說人類基因組,剛開始,我們一看,那麼龐大的運算量,天哪,解決這個問題好像要花好幾百年的時間。但是沒幾年,人的基因圖譜就被畫出來了。為什麼?因為全球化的大協作,指數級增長的能力。

《奇點臨近》的作者庫茲韋爾曾經講過一個道理,說如果你走1步是1米,那你走30步就是30米。但如果第1步是1米,第2步是兩米,第3步是4米,這樣翻著倍地走,到第30步是什麼結果?你已經在10億米開外,也就是說你已經繞地球轉26圈了。

所以,指數級增長是一個特別可怕的增長,人類現在各個領域的技術突破都堆疊在一塊兒的時候,就極容易觸發這種指數級增長。

當然,在3D打印領域,指數級增長這個天靈蓋能不能被打開,我們也不知道,但至少我們知道,庫茲韋爾這個人正在幹一件事。他現在歲數已經不小了,據說每天要吃230多種藥(他認為,人類很可能在50年內就創造出讓人長生不老的技術,所以他得多吃藥,爭取活到那個時候)。但他有信心,他認為到2027年的時候,計算機的智慧水平將超越人類;到2045年前後,整個人類技術會迎來一個點,這個點就是奇點。從此之後,人類基本上就可以退出創新領域了,我們再創新,可能就是寫寫歌、跳跳舞、做做舞台藝術和電影藝術方面的創新,剩下的事交給機器來做就可以了。

當然,這只是個別人對未來的想像,但他的這個想像正在被很多人接受。在美國,有奇點大學,也有奇點派,正在成為一個學術流派,他們用樂觀的眼光來看待未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參考一下呢?

我還得加一句,所有對於未來的判斷,如果說得鐵板釘釘,一定不靠譜。人在未來面前,還是要保持一種謙卑之心的,所以一邊聽聽庫茲韋爾,一邊聽聽郭台銘,就不會有錯了。

誰也控制不了技術的成長方向

人類親自孕育了技術這個兒子,可是生下這個兒子之後,卻讓人類媽媽好為難,因為媽媽發現,她根本控制不了兒子的成長方向。過度悲觀和過度樂觀,似乎都是錯的。

就像我們小時候讀《小靈通漫遊世界》,說2000年的時候,全北京上空跑的都是宇宙飛船了,再沒有汽車了。現在都2014年了,宇宙飛船在哪兒呢?這就是一種革命浪漫主義的輕佻的樂觀態度。

但是你會發現在過去一個世紀裡,對未來技術做悲觀估計的,或者按部就班預測、畫個曲線往未來去倒的,往往都破產了,因為現實的發展遠遠超越了當時人的想像。

當然,技術——人類的這個兒子的發展,最重要的還不是悲觀和樂觀這個維度,而是它一旦實現之後,引發的社會後果,是我們完全沒法想像的。

舉個例子,當年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最開始他設計這個東西是為了把自己的聲音留下來。他在進行商業銷售的時候,打的是這個賣點:讓老人留下聲音,做遺囑用,讓子孫後代知道爺爺和爺爺的爺爺說話是什麼聲音。

結果,這玩意兒一上市,全世界人民都拿它來聽音樂,搞得很不嚴肅,愛迪生很生氣。但是沒辦法,這個蛋你下完了,孵出來一隻小雞,它的生物性的成長過程,它的邏輯鏈條的展開,就跟你這個媽媽完全沒有關係了。這才是技術和人類之間真正的摩擦點。

如果3D打印完全實現了

我們回到3D打印的話題。不管對3D打印的態度是悲觀還是樂觀,我們都應該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就是萬一它實現了呢?實現之後引發的整個社會後果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不應該提前做一些判斷嗎?至少我個人的判斷是謹慎的、悲觀的,我認為人類政治、文化、法律的全套體系,都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果它真像庫茲韋爾講的那樣,來得那麼快,我們會不會面對一次劫難?也未可知。

給大家舉個例子,美國有一個網站叫Defense Distributed,這個網站的主人是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一個大二學生,叫科迪·威爾森。在這個網站上,你居然可以下載到3D打印槍支的文件和數據包。

試想一下,一個普通人,用普通的3D打印機,用普通的材料就可以打印出槍支,會產生什麼後果?

第一個後果是,3D打印可以任意變形。也許他打印出來一把麵包狀的槍,也許是一把魚竿式的槍,它的應用場景會變得非常複雜,防不勝防。萬一這玩意兒落到恐怖分子手裡怎麼辦?

第二個後果是,你可以把這把槍帶上飛機。這把槍除了撞子彈的撞針是金屬的,剩下全是塑料的。也就是說,你完全可以在兜裡裝上一根撞針,然後把一把3D打印的塑料槍擱在其他行李裡面,在機場矇混過關。

事實上,也的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英國的兩名記者就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在兜裡裝了一把3D打印的槍,順利通過了倫敦火車站的安檢,上了「歐洲之星」列車。然後,他們在火車上把東西拿出來,當著全車廂人的面,把它拼裝完成,帶著這把槍若無其事地在車廂裡走來走去。

一看沒人搭理他們,這哥兒倆還急了,乾脆把槍拿出來,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合影、作秀、擺pose、拍照片,還是沒人有反應。

巴黎到了,他們帶著這把槍下了火車,又通過了巴黎警方的安檢,來到了巴黎市區,還是沒有人有反應。

這兩個記者就沿途大喊:「我帶槍了,我是恐怖分子!」依然沒人搭理他們,因為3D打印的槍支就是這樣具有偽裝性。

第三點更可怕。這個網站其實一度被美國政府盯上過,美國政府強行要求他們把這玩意兒下架。其實政府也很為難,這件事到底是適用《槍支管理法案》,還是適用《信息管製法案》呢?說不清楚,人家就是上傳了一個3D打印的數據包而已。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個數據包上傳兩天後,就被強制刪除了。

事後,這個網站的創始人科迪·威爾森說,刪掉就刪掉吧,無所謂,這東西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在一般的圖書館都可以查到,大家自己去查吧。

這句話說得好嚇人啊,意味著政府原先控制3D打印槍支這種事的所有手段都是失效的。過去你傳播危險信息,我可以從你這兒掐斷,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些信息到處都是。我們假設有一個恐怖分子,我們不知道他的目標和行為方式,他聽到了這番話,第二天就鑽進了圖書館查找。幾天之後,他揣著一個像麵包的東西走出來的時候,你不覺得毛骨悚然嗎?

雖然3D打印或者互聯網技術的未來很美好,給每一個人賦權、賦能,整個世界資源的體系將會重構,個人可以獲得更大的權利和資源。可是人有複雜性,假設他是恐怖分子呢?假設他極端仇恨社會呢?這個東西到了他手裡,你知道引發的社會後果是什麼嗎?

且不說這個後果有多嚴重,人類現在沒有辦法去制約這個後果,這才是真正可怕的。

每個人都應該活在趨勢中

大家都知道,近30年來,製造業在國際間梯次轉移,最後來到了中國,把中國變成了世界的製造之國。如果3D打印真的實現了,中國這個「製造王國」的美名和地位,還能保持得住嗎?

2010年,奧巴馬上台的時候承諾,美國要重振製造業,甚至還要撥款、修改法案等。在我看來,在3D打印技術的坐標下,這就是扯淡。工業將來會變成遍佈全球的零星式分佈,地域空間的限制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這個重要嗎?重要的是那些能夠設計數據包、數據模型的大腦在哪兒。

假設他們現在在舊金山,會一直在舊金山嗎?沒準兒將來就在馬爾代夫呢。如果馬爾代夫政府說,只要你會玩3D打印,所有度假村都對你免費。沒準兒未來世界的創造中心就在馬爾代夫的海灘上,也未可知。

也有可能,未來的國家主權會變成民間組織,一個分佈於全世界的組織。也許這個組織的權利和資源,遠遠超過一個主權國家,因為3D打印時代、互聯網時代,權利都在個人手裡。

你只要接受這個前提,真的可以推導出這樣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結論,而所有這些結論都在告訴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乃至每一個美國人,你現在看到的世界,你根據現在看到的世界推演出來的未來世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可能全都是錯的。未來世界什麼樣?3D打印已經讓它變得面目模糊。

今天我們講的是3D打印機,實際上我想說的是,一個人面對那些已經呈現出光輝前景的技術創新,應該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很多人往往是在兩極之間搖擺,要麼絕對樂觀,對未來某個時間點會出現的某個確定性的結果,做賭徒式的下注;要麼就是完全的悲觀,甚至是保守式的排斥。悲觀者認為:我原來的世界很美好,我原來的被窩很暖和,新的東西你不要來,我原來的世界牢不可破,你對我毫無作用。

我主張的態度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在趨勢中。這兩種極端的態度,可能都對,也可能都錯。你可能欣喜若狂,也可能非常失望和沮喪,但是,如果你能秉持一種活在趨勢中的態度,那你生命中的每一個點都可能獲得驚喜。面對這些創新,我們用一種歡樂的姿態,用一種匍匐的身姿跟在它身後,體察它一點一毫的進步,這本身就是快樂的所在。

更何況,趨勢這個東西非常嚴酷,有的時候它會造福於你,有的時候會撲入你的生命中,給你造成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劫難。但不管怎麼樣,你只能享受,無法拒絕,這就叫活在趨勢中。

我在市場上找到一本書,叫《3D打印:從全面瞭解到親手製作》,它的作者是北京大學的楊振賢先生。這本書裡有如何親手做一款3D打印機的全面指引,如果你有興趣,真的可以親手製作一台。

如果你做成了,我願意用《羅輯思維》的資源幫你展示,因為我們知道,你就是那個活在趨勢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