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羅輯思維:有種、有趣、有料 > Part Ⅱ 歪理邪說話「環保」 >

Part Ⅱ 歪理邪說話「環保」

有必要打掃一粒灰塵上的塵嗎?

下面我拋出來的一個觀點來自於科幻作家劉慈欣前幾年在香港書展上的一次演講。劉慈欣在科幻界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人,他寫的那本科幻小說叫《三體》,推薦大家有機會看看,相信你們看完之後會對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文明,建立一種不同的視角。

劉慈欣得出的結論非常特別,他說在地球這樣一個星體上搞環保完全沒有必要。他給我們看了一幅圖,是發射到外太空的一個小型探測器回望地球時拍下的照片。從多遠的地方回望的呢?64億公里,也就是從地球到太陽距離的40倍之遠回看地球,然後拍下了這張照片。在這張照片中你還找得著地球嗎?找得著,不過得用顯微鏡去找。就是一個小小的灰點而已,看上去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nestcoffee2012:非常喜歡聽你的言論,但對於這一期的後兩個「歪理邪說」,我個人是不贊同的。劉慈欣(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提出的應該把投資到地球環保上的資源轉移到太空探索上,我個人只贊同一半。我認為人類應該把眼光放遠,盡可能加快太空探索的進程,但如果因為對宇宙探索抱樂觀態度而忽視地球的環境保護,是極其危險的,這可不是單純的商業投資這麼簡單,因為一旦投資失敗,造成的後果沒有人能夠承擔!

其實在拍這幅照片之前,科學家們就有過爭論。有的科學家說探測器自帶的能源有限,膠片也有限,拍一張少一張,在這麼近的地方拍一張照片,太浪費了。後來科學家們達成一致,說還是拍一張吧,一張照片能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在茫茫宇宙中,地球真的就只是一粒塵埃而已。這個意義非常之大,因為它能夠站在另一個視角上,提醒我們人類從不同的角度看地球。

如此一來,你就會發現環保這種思維好像確實有點問題,因為當我們面對宇宙這個廣袤空間的時候,還有必要去把這一粒沙粒清洗得特別乾淨嗎?

從宇宙這一整體範圍看資源可以說幾乎是無限的,劉慈欣先生做了一個數據論證。比如,地球上的貴金屬資源是有限的,可是僅在太陽系中,一顆普通小行星上可能就有幾百億噸的這種金屬,足夠人類用幾千年。而這些類似的小行星,在太陽系裡有上百萬顆。所以理論上說一個太陽系可以提供的資源堪比十萬個地球,我們真的有必要因為地球這顆塵埃星球上的資源有限而惴惴不安嗎?為何不放眼整個太陽系,甚至宇宙來看待人類文明的發展呢?

@OooH過客HooO:關於三體的那個理論我認為不對。因為就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和破壞地球的速度,我們是等不到有能力移民外太空的時候的。

再比如淡水資源,整個太陽系裡面存儲淡水資源最多的星體其實不是地球,而是一顆小行星,叫谷神星。海洋佔有面積最大的星球也不是地球,而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木衛二。既然如此,當人類文明的發展遭遇資源有限的困境時,我們為什麼不能向宇宙做更深的探索,用技術手段從外太空的星球獲取資源,甚至向外太空移民呢?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技術難題,劉慈欣先生就反駁了,說技術難道不是在不斷發展和突破的嗎?當年阿波羅號登月的時候,使用的計算機內存才63K,而今天隨便一個手機內存就是幾十G,現在的科技水平與當年阿波羅登月時候相比顯然不能同日而語了。因此,今天我們在宇宙空間的探索上即使面臨再多技術難題,相信也要比當年容易得多。

經濟學家說石油是用不完的;科幻作家說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塵,沒必要打掃一顆灰塵上的塵,與其費盡周折搞環保不如轉向探索外太空。

女王的一次投資大冒險:哥倫布航海

也有人說,從經濟學角度看現在技術成本太高,收益回報也不確定,因此不合算。其實經濟發展是在適應人類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同時進行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過程,有時候在發展的某些關鍵點上,可能需要人類做一些冒險的投資。

回溯人類幾千年的發展,最重要的節點之一應該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當時哥倫布甚至連一張航海圖都沒有,但是他說動了西班牙女王,其實是卡斯提爾的女王,叫伊莎貝拉一世。伊莎貝拉一世被哥倫布說得熱血澎湃,決定全力支持這一次遠航,甚至把自己的首飾都變賣掉了。一個女王能下這樣大膽的賭注,不得不視為一種冒險的投資。骰子就這樣擲出去了。

當然,伊莎貝拉女王還跟哥倫布簽署了一個協議,叫《聖塔菲協議》。協議規定哥倫布不管發現多少財寶,最後只得到1/10,剩下90%全部歸伊莎貝拉女王所有。從經濟角度看,女王幾乎是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哥倫布的身上,結局不是全盤皆輸就是皆大歡喜。而最後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樁非常合算的生意。

所以劉慈欣先生說了,人類現在在地球上搞環保真的值得嗎?以中國為例,政府每年在環保上的投資有幾萬億人民幣,可投在探索外太空資源上的錢,頂破天不過一年兩三百億人民幣,相差如此懸殊,我們真的是在做一個理性的選擇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在外太空探索這項事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呢?沒準兒我們就能再現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的經濟奇跡呢!

誰可能是最後滅亡的動物

說到這兒,我其實就不太同意劉慈欣的這個論點了。因為人類真要做這樣的太空探險,不僅僅需要資金上的巨大支持,還要有一些經濟上的理由和動力驅使我們去完成。比如說當地球資源真的耗竭到一定程度,資源稀缺昂貴到人類用不起的時候,自然會有商人站出來仔細算一筆賬,然後心想沒準我們去小行星搞一些鐵來賣,比在地球上開採鐵礦還划算。到那個時候,外太空探索在經濟力量的支撐和推動下,就會變成一件非常現實而緊迫的事情。

前兩天有一個熱血青年跟我說,我現在要投身於保護小動物的事業中。我說你真得覺得保護小動物這個事有那麼重要嗎?他說對啊,我們多盡一份努力,小動物就多一份存活的幾率啊。我說你想一想,世界上這麼多物種,你覺得最不會滅亡的物種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是兩個:第一個是大熊貓,因為我們啟動了一項專業化的保護機制,在四川的臥龍建立了一個大熊貓保護基地,用專業化的方式保護大熊貓,因此我覺得大熊貓滅亡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種不大會滅亡的動物我覺得可能就是豬。現在的豬如果你把它放到大自然中去,它可能已經喪失生存能力了,過不了多久就會滅亡。可是慢著,人類要吃肉要生存,這種長期持續的基本生理需求會導致市場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養殖場、屠宰場、加工廠這些龐大的商業機器一旦運轉起來,你會發現豬沒準真還不會滅亡。所以,在思考有關環保的一切問題的時候,我們永遠不要忽略一個變量,那就是人類商業系統的巨大力量。

最後,我想談談自己的內心感受。我們人類正在進入一個很不確定的時代,從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始,整個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急速發展的快行軌道。在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道路上,會遇到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和新鮮事物。所以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背景下,我們應該允許那些不確定性、不同意見的存在,積極接受並吸收新鮮事物的血液,不要對一件事情有非常固定的看法,沒準兒到了明天,它很可能就是錯的了。

@歐歐快樂:我總結老羅說了這麼多,關鍵一點是不讓我們認死理,世事無絕對,多方面去看問題,找到最合適的。還有一點好像是存在即合理。不過感覺老羅好像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可能是書讀得太多了吧,不過聽百家言還是有好處的。

柴靜在一篇博客裡引述一位美國大法官的話,說:「什麼是自由?自由就是對什麼是正確不那麼確定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告訴你們的這些歪理邪說,我不見得信,有些我也將信將疑,但是對於它到底正不正確,我們最好抱有一種不那麼確定的精神。

羅胖推薦文章:《用科幻的眼睛看現實》

作者:劉慈欣

可關注羅胖微信公眾帳號(羅輯思維:luojisw)繼續探討本章話題。在所要探討的問題前加「圖書」二字,羅胖將看緣分回復。

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背景下,我們應該允許那些不確定性、不同意見的存在,沒準兒到了明天,它很可能就是錯的了。


[1] 羅馬俱樂部是一個研討國際政治問題的全球智囊組織。1968年由意大利學者Aurelio Peccei和蘇格蘭科學家Alexander King共同發起成立。1972年發表了一份有關環境問題報告:《增長的極限》,報告預言經濟增長不可能無限持續下去,石油等自然資源供給非常有限。這份報告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公眾的關注,隨後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出版,成為當時最暢銷的出版物。

[2] 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邏輯學家。重要著作有《科學原理》(1874年)、《政治經濟學理論》(1871年)、《勞工問題介紹》(1882年)等。他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提出了價值的邊際效用理論,同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1871年)、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1874年)共同開創了經濟學思想的新時代。1865年出版《煤炭問題》一書,提醒英國煤炭逐漸枯竭,受到了社會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