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黑水屍棺 > 第650節 >

第650節


可來了以後我們才發現,這個村子根本談不上「封閉」,正相反,它離城市很近,我們進村子的時候,還在稍顯狹窄的村路上堵了車。
進入村子內部,就看見村道兩側有很多當地人開的小飯店,食客們的車就一輛一輛地停在村路兩旁,讓本來就不怎麼寬敞的路變得更為擁堵。
粱厚載看了看表,說:「快到食客們散場的時候了,劉尚昂,你再往村裡面走走吧,這地方估計很快就要堵死。」
劉尚昂笑了笑,繼續朝村子深處走,果然,經過那一片小飯店之後,路上的車就少多了,我們的行進速度也變得快了起來。
劉尚昂問我:「道哥,咱們怎麼著啊,是停下來,還是接著往前走?」
我說:「繼續走吧,我想去黃河口那邊看看。」
劉尚昂將車子一路開出了村子,離村五六公里左右的時候,我們總算是看到了黃河灘,在這個時間點,河灘上還有不少遊人,我看到有幾個年輕人圍在一起,在河灘的軟沙上蹦蹦跳跳,他們腳下的軟沙很快就被壓實,帶著土黃色的泥水從他們腳下的沙坑中漫了出來。
粱厚載也透過車窗看到了他們的舉動,對我說:「這裡的河灘,看樣子都是黃河沙淤積起來的。」
下車以後,我們就站在岸上,遠遠地望著黃河。
此時的河道中還有船隻穿行,在遠方的河灘邊緣,有一道石頭壘砌的堤壩,這條堤應該是早年用來擋洪的,如今它已經被潮氣侵蝕得不成樣子,有些地方還有斷裂的痕跡。
我開了天眼,就看到黃河上方大氣東進,歸於天地。師父曾說過,長江和黃河是中原大氣的兩條輪迴線,這樣的大江大水能滋養萬里黃土,也能讓萬里成澤。
在我們眼前的黃河口上雖然有大氣流通,可在河道下方,也有一些積淤的邪氣,其中有一部分是水鬼的怨氣,另外也有戾氣、煞氣和其他的氣場混雜在一起。
粱厚載說:「聽說早些年的時候,每到黃河水淺,當地人都會充當河工,進河道清淤,而每次黃河清淤,都會有一兩件怪事發生。」
我問粱厚載:「你從哪聽說的?」
粱厚載:「在的,以前到王大朋的玩的時候,你和瘦猴兩個人打遊戲,我就總看這樣的東西,說起來,黃河口的老故事還真不少,但不知道哪件是真的,哪件是的假的。東西嘛,可信的確實不多。」
我點了點頭:「最好找當地的老人問問情況。」
剛才進村的時候,我就發現村子裡的人精神面貌差別很大,年輕一些的人,從外表上看都和城區的人沒什麼區別,沒有我老家的那些鄉民身上應有的糙實,估計是這個村子離城區太近的緣故,一路上又沒有看到多少田地,他們很少農耕,失去了土地帶來的質樸感。
反倒是在村子裡偶爾看見的那些老人,和我老家的人沒有太大區別,他們不像年輕人那樣腳步匆匆,在他們的身上,都帶著一股莊稼地特有的厚實感。
我想,這些老人才算是真正的鄉民吧,他們在城市化的血液融入村莊之前就生活在這裡,他們瞭解村子裡的過往,也應該知道更多關於黃河口的老故事。
在沙灘上待了一會,我就朝劉尚昂招了招手:「咱們回村吧,找個地方先住下再說。」
劉尚昂當時正蹲在地上挖沙子,他聽到我的話,「誒」了一聲,卻沒起身。
我問他幹嘛呢,他笑了笑,說:「我聽人說啊,從黃河砂裡能掏出金子來,載哥不是說這個沙灘就是河沙沉積形成的嗎,我就想看看有沒有金子。」
粱厚載就在旁邊樂:「這地方又不靠金礦,哪來的金子啊?就算上游有衝下來的金沙,也都埋在河底了。」
劉尚昂這才站起身來,笑呵呵地跑去開車了。
村子裡不只有飯店,也有不少小型的旅店,這些店都是村民家自營的,一座兩層的村宅就是一個旅店,旅客住在二層,一樓有廚房,院子裡還擺著桌椅,以此來迎接食客。住在旅店裡的人也可以自己去魚販子那裡買回黃河鯉和其他的河鮮,店老闆幫你烹飪,回頭也只收一個手工錢。
說起來,在這裡住宿並不算便宜,好在房間很乾淨,床上的被子不是賓館裡常見的白被套,而是用花格布做的被罩,很有回到家的感覺。
我們在旅店落宿以後,就湊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以靈異雜誌記者的身份在村子走街串巷,拜訪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
為此,當天下午劉尚昂還跑到城區買了單反,那個相機貴得很,劉尚昂問我要錢的時候我就忍不住肉疼,我覺得他好像早就想買相機了,就藉著這個機會狠狠黑了我一把。
快要入夜的時候,我們就跑到魚販子那裡買了河鮮,不過我沒讓店老闆幫我們烹製晚飯,而是親自下廚,店老闆收了我二十塊錢,算是我借用廚房的租金。
我做了一桌子菜,大家圍在桌前正準備開始,就有另一個食客拿著菜單過來了,他湊到我們這邊聳了聳鼻子,問仙兒:「哎,美女,你們點的是什麼菜啊,挺香還?」
仙兒看了看他,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卻沒回應他,弄得他特別尷尬。
我就對那個人說:「這是我們自己做的,菜單上沒有。」
這個人走了以後,店老闆又湊過來了,管我要這一桌子菜的菜譜。
我笑著對他說:「想要菜譜啊,那你得給我們打折。」
廚藝雖說也算是守正一脈的傳承之一,但這一門手藝卻和其他的傳承不同,是可以外傳的。
店老闆搬了張椅子坐在我身邊,說:「打折還不好說嗎,以後我這地方,你們都免費住,回頭我把押金退給你。你是個廚師吧,這桌子菜一般人做不出來。」
「我不是廚師,就是自己愛吃,吃多了,就自己研究著做,想不到做著做著還真成了點氣候。」我對他說話的時候,他就拿來了筆和紙,讓我給他寫菜譜。
我一邊在紙上寫著每一個菜品的工序和用料,一邊問他:「聽說黃河口這邊經常發生一些怪異的事,是不是真的?」
他說:「嗨,啥怪事啊,我從小就長在這,也沒見過啥怪事。不過我四舅爺爺倒是常說那些事,我小的時候也愛聽他聊聊,後來大了,就不信了。」
我問他:「老人家還健在嗎?」
店老闆:「在呢,九十多歲了,身板可好了。我聽我爹說,四舅爺爺原來當過河工,有一年挖沙子的時候,還挖出一條鐵龍王來,說的真真的,反正我是不信,當個故事聽聽就算完。」
他的話引起了我的興趣:「鐵龍王?什麼樣的鐵龍王?」
「哎呦,我哪還記得?」店老闆說:「那都是小時候聽來的,光記得挖出過鐵龍王,別的都忘了。」
我笑著點了點頭,又對他說:「我們是雜誌社的記者,專門搜集這些老故事的。你看,要是方便的話,能不能讓我們採訪一下老人家?」
店老闆也跟著笑:「有啥不能的。我四舅爺爺還巴不得你們找他呢,他聊的那些事吧,這些年沒人聽了,要是你們找他聊,他指定高興呢。哎呀,他這個人啊,就是槓有意思來。」
我說:「等會我們吃完飯,能去見見老人嗎?」
經我這麼一問,店老闆卻顯得有些為難了:「不大行啊,現在這都……七點多了,我四舅爺爺睡得早,他八點多就睡下了。」
我擺了擺手說沒事,今天晚上不行,那就等明天上午吧,店老闆一口答應了。
將菜譜寫好以後,我又囑咐店老闆,做魚的時候刀工很重要,要讓料味入肉,必須在魚身上劃幾道不深不淺的口子,做出來的魚,肉要微微起卷,讓湯汁從縫隙入骨。但這幾道口子如果太深了,做出來的魚肉容易散開,那時候料味就會遮住鮮味,可如果太淺,味道又進不去。
我的刀工是常年練劍練出來的,下刀快,刀口入肉的時候也比較注重肉質上傳來的細微阻力。店老闆平時炒的大多是家常菜,刀工似乎不是那麼講究,我估計,就算給了他菜譜,卻不將這些事情告訴他,他也很難做出味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