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傳奇古術 > 第260節 >

第260節


你再猜猜那小娘們說啥?說到這,杜老二樂得都快掉渣了,那小娘們真叫一個狠,就那麼跟小兔崽子說:俗話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再怎麼著也不能忘了本,你回去吧,別再進我家門了。
葉夫人的確說狠了,連老悶兒都想知道冷步芳有啥反應了。
杜老二若有所失:那小子賤歸賤,不過以後還真就沒去過葉家一回。
就是葉家女時不時的自動找來。
你說現在這幫小兔崽子啊,真看不懂。
稍會兒,杜老二轉過神來:所以我懷疑冷步芳這小子是想公報私仇,可我們犯不著跟著送死啊!老悶兒頓了頓:這事休老大不可能不知道。
這就更沒道理了。
我說老悶兒,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就現在的形勢看,神易後人單薄無力,楚風後人也就剩一光桿司令和一美女小跟班。
如果咱哥倆拉出去單干,照樣找得著朝歌。
還在這沒天沒日的混什麼混?天大的雨點分到咱這,也他媽成蒼蠅屎了!分家單幹這可是大事,老悶兒顯然清醒得很:那道整頓指令發出後,你能保證有幾個人能跟著你幹?這句話差點把杜老二給噎死,他比誰都清楚,如果沒有其他門站在一起,就那道整頓令頒出後,幾百個人都盯著自己這個位置呢。
別說單干了,稍稍有點閃失,都被人家把腸子屎都給擠出來。
杜老二噎了半天想走,嚥不下這口氣,又回來恨恨道:我就不明白一件事,你說冷玉庭當年裡外那也叫一個人,怎就生出這樣一個鳥兒來?這日子沒法兒過了!不管怎麼說,八門這架巨大而古老的機器,在冷步芳的統領下,又重新開始運轉了。
一股強大到令人恐怖窒息的力量漸漸凝聚著,就像潛伏在黑夜裡,一條纏動身軀的巨蟒,悄悄的向天元一派、也向整個術界張開了血盆大口。
第三章 一張老照片上
梁庫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省城那熟悉的萬家燈火、熱耳鄉音,真讓他有種隔世為人的感覺,立在料峭微寒的夜風中,梁庫忽然頗有一番感慨。
或許兩年前那一個暴發戶還有些輕狂浮躁,經歷了無數次生死抉擇的今天,他自問已經成為一個感悟滄桑的哲人、一個看透世間的智者。
他俯視著過往人來的芸芸眾生,和那些一臉稚嫩的同齡人,真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奈和惆悵。
他輕輕搖了搖頭,不禁幽幽歎了口氣土包子,你到底走不走啊?一輛開著雪亮大燈的寶馬轎車,緊急剎停在梁庫的腳前好像已經好久了,梁庫這才回過神,發現自己呆立在車風狂飆的馬路中間,趕緊一個箭步竄到了人行道上。
寶馬裡狠狠的丟下一句:神經!然後狂飆而去。
梁庫忿忿:跩什麼跩?開寶馬了不起啊?老子明兒個買一摞壓死你!深沉這東西的確不太適合玩太久,梁庫很快又恢復了原有的光輝形象,橫著膀子向闊別已久的家走去。
老娘是否安好?小紅是否還像甜辣椒一樣連掐帶擰的惦著自己?一路上,梁庫顛來倒去的想這兩樣,越是離家近,越是恨不得馬上就見到這兩個一輩子最親的女人。
可等進了社區、上得樓來,梁庫又放慢了速度。
小眼兒一轉,看那死德行就知道要惡搞了。
叩叩,梁庫敲了兩聲門。
誰啊?梁媽推開門。
梁庫趕緊施展隱身術躲進樓角,儘管步法永遠都達不到朝歌那樣流暢,好在老娘眼神慢,沒露出馬腳。
只聽敲門不見人影,梁媽莫名其妙的念叨:奇怪,明明聽到有人,怎麼就沒個影兒呢?俗話說母子連心,這幾天梁媽就總預感兒子要回來,聽到敲門聲還真以為梁庫回來
了呢。
於是仍不死心,就往樓道喊了兩聲:梁庫、梁庫見老久沒回音,皺著眉回屋了。
一年沒見, 梁庫見老娘身體健康、紅光滿面的,心底暗暗感激,一定是小紅照料得細。
心裡踏實了,繼續惡搞,又再敲門。
這回梁媽開得快,梁庫閃得也快,一個矮身從門縫裡擠了進去。
一股足以讓人放鬆到每個神經末梢的氣息撲面而來││回家真好。
暗處看著老媽一臉狐疑且唸唸叨叨的樣子,梁庫幸福得差點笑出聲,正準備現身的時候,好像被幅畫似的什麼東西晃了一眼。
梁庫覺得有點奇怪,憑著感覺看去,小紅的房間虛掩著,門縫正對的房內牆上,隱約掛著一幅超大的黑白照片。
自從最開始在牧大師家牆上發現那幅有朝歌的全家福後,梁庫就對照片這東西有點敏感。
趁著老媽去廚房拾掇東西,梁庫小心的推開了小紅房門。
怕被老媽發現,梁庫慢慢把門關上。
房內沒人,樓窗很大,鋪洩進來的夜光,靜悄悄的打在那
張照片上。
讓梁庫意外的是,照片上既不是時下正流行的黑白藝術照,也不是某個大牌偶像明星,卻是個一兩歲大的嬰兒,瞪著一雙小眼睛,正愣愣的坐在一個地主老財家才有的太師椅狀的簡陋軟墊上。
背景是幾排瘦骨嶙峋、擁擠不堪的高樓大廈,一看就知模仿八十年代初高度繁榮腐敗著的萬惡資本主義社會。
別看這種中不中、洋不洋的照相館落後得簡直像出土文物,在八十年代的省城,那還是相當大膽前衛的。
給人感覺這小孩的爸媽有種強烈的願望,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過上,不能說是腐敗但卻一定是富足繁榮的生活。
梁庫仰頭仔細端詳著,照片中的小嬰兒也愣愣的看著他,這小子到底是誰呢?怎看起來那麼眼熟?忽然一拍腦袋,靠!這不就是我自己嘛!這不僅是梁庫唯一的一張照片,也是梁家唯一的一張照片。
在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拍完這張照片不久後,梁庫爸就閉上了眼。
他儘管沒能親眼
看到兒子發達的那一天,卻把所有的寄托和希望都凝聚在了這張照片上,一直到彌留之際仍緊攥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