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花重錦官城 > 第227節 >

第227節

這案子跟陸女官的案子不同,死者是一位醉漢,兩年前被人一劍割喉,死在了於雲隱書院的外牆下。
被巡夜的武侯發現時,這醉漢身上還有些熱氣,顯見得剛死不久。武侯發現屍首後,左近追了一晌,未發現可疑人物,猜測兇手聽到他們來時的動靜,怕暴露行藏,在他們到來之前,就已經棄屍逃跑。
這兩樁案子看上去毫無瓜葛,可仔細一辨,卻能發現不少相同之處。
一則,兩案死者雖然死因不同,卻都死在雲隱書院。二則,兩樁案子都發生在凌晨,時辰恰好能對得上。
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兩案的經辦人竟都是李少卿。
只不過李少卿當年經辦此案時,剛從外地調入長安不久,初入大理寺,所任之職不過一個小小推丞。
他接手此案後,短短幾日便查明了真相、抓到了兇手,原來兇手是名長安街頭無所事事的地痞,因喝酒鬧事,跟醉漢發生口角,失手將那名醉漢殺死。
兇手被抓後,李少卿從推丞被提拔為掌折獄,一年之後,又被提為少卿。
短短一年,便連升幾級,從默默無聞的小吏變為經辦大案的五品官員。
前不久,他又好巧不巧地經辦同樣發生在雲隱書院的陸女官案。
昨日聽劉贊大人說,吏部已有風聲,李少卿不日便會被調去任長安府少尹,雖品級不算打眼,卻是個實打實的肥缺。
他暗暗蹙眉,這位李大人倒真是官運亨通,一個外地來的中年官員,若沒有人在背後幫扶,要想在人頭攢攢的長安官場出人頭地,簡直難如登天。
可見此人來長安時日雖短,卻恰好合了某位上位者的眼緣,而這合眼緣的因由,不知跟他「漂亮」地了結了兩樁雲隱書院的案子有沒有關係。
倘若二名死者都是被同一人所殺,這兩人究竟觸碰了那位上位者的什麼忌諱,才會引來殺人之禍呢。
最讓他不解的是,沁瑤又是出於什麼原因,會刻意在他面前打探陸女官的案子。
他想得出神,沒注意到康平已經氣鼓鼓地掀被下了床,快步走到了他面前。
等宗捲上投下一片陰影,他才猝然一驚,仰頭一看,就見康平不滿地看著他。
「都什麼時辰了,你還打不打算睡了?」康平本來憋了一肚子火,語氣很不好,可一看見馮伯玉臉上的疲色,心又軟了下來,語氣也跟著放緩,「明日再看罷,便是天大的案子,也不能一蹴而就,是不是?」
馮伯玉好不容易摸到了一點李少卿跟這幾樁案子的脈絡,正要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被康平這麼一攪,思路重又散漫起來,不免生出幾分慍意,可他也知道,康平一貫愛歪纏,既已起了頭,斷不會放他清淨。
他無聲看了康平一眼,默了片刻,壓住心頭的火,放下卷宗起了身。
看樣子終於準備去淨房洗漱了。
康平臉一熱,不敢再跟馮伯玉對視,慌忙垂下眼睛,卻不小心一眼看到了卷宗上的名字。
「李霖?」她想也沒想就衝口而出,「原來你這幾日忙的竟是他手上的功夫?」
「你認識他?」馮伯玉剛走一步,聽到康平這話,又連忙轉身,直直看著康平。
康平愣了一下,馮伯玉頭一回用這般專注的目光直視她,雖然她知道馮伯玉為的是公事,仍莫名覺得雀躍,點點頭道:「我有一回無意中看過母妃的禮單,見過這人的名字,知道他但凡逢年過節,都會送節禮給母妃,不拘貴賤,從來沒有一次落空過,可見他有多會鑽營。」
說完,語帶不滿地看著馮伯玉,「他是不是仗著資歷比你老,有意欺負你,將手中的案子丟給你了?你別瞞著我,我有的是法子收拾他。」
說這話時,語氣高高在上,公主派頭十足,重又恢復平日那副蠻橫模樣。
馮伯玉卻吃驚不小,錯愕地看著康平,怡妃在後宮中什麼地位?若不是已然投入她門下,李少卿這等五品官員的節禮焉能送到她手上?
原以為李少卿走的是莫常侍、王尚書等朝中肱骨之臣的路子,不曾想他竟是怡妃的人。
難怪他那日在自己面前毫不遮掩,可見因為自己的駙馬身份,李少卿早已將他視作同一陣營之人。
他越想越覺得心神不安,如果李少卿真是因為雲隱書院兩樁案子得到了怡妃的提拔,雲隱書院究竟有什麼了不得的私隱,要讓怡妃這般忌憚呢?
康平見馮伯玉只顧看著她不說話,好生納悶,走到他跟前,看著他道:「可是累了?不如李霖的事咱們明日再說,早些洗漱了歇下吧。」
馮伯玉不敢讓康平瞧出端倪,怕越發讓怡妃疑到自己身上,轉過身便往淨房走,邊走邊道:「確實早該安寢了。」
可誰知剛從淨房出來,門外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下人在外急聲道:「公主殿下,宮裡頭來人了,有急事找殿下和駙馬,請殿下和駙馬著了外裳速去前院。」
康平本已躺下,聽到這動靜,忙又坐下,詫異莫名地跟馮伯玉對視一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宮裡竟深夜派人來找她?
知道事關重大,不敢任性,揚聲喚了下人進來,邊穿衣裳邊道:「是我父皇的旨意還是阿娘的旨意。」
「奴婢也不知道。」回答的是雪奴,她一邊說話,一邊快手快腳服侍康平穿衣,馮伯玉多年來已養成自給自足的習慣,從不用婢女近身幫他穿衣著冠,故而她們幾個全都集中在康平身旁,「只知道來的是娘娘身邊的人,急得很,進府後,一句客套沒有,便催著奴婢們來找殿下,竟像是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
雪奴紅奴是怡妃養在康平身邊的暗衛,經受多年訓練,見事明白,反應迅速,連她們都覺得事態緊急,十有八九宮裡出了了不得的事。
康平雖然莽撞,卻並非不諳世事,當下再說話,穿好厚厚冬裳,便跟馮伯玉匆匆到了前廳。
果見廳裡候著一個年輕宮人,並十來個肅靜無聲的護衛。
「娘娘吩咐奴才們護送公主殿下出城。」那宮人這幾年才到怡妃身邊,卻因行事穩妥、忠心耿耿,漸有成為怡妃心腹的趨勢,「公主殿下什麼都不要問,速跟奴才們出府,等長安城恢復風平浪靜,再由奴才們護送殿下回來。」
「究竟出了什麼事?」康平再也鎮定不下來了,「阿娘為什麼要送我們出城?」
「眼下不是細說的時候。」宮人堅定地看著康平,「公主殿下只需知道娘娘對殿下一片慈母心腸,所做一切全都是為了幾位殿下的未來。事不宜遲,請公主和駙馬即刻出城,萬不要再拖延。一應吃穿用度,馬車上皆已備妥,無需再回內院收拾行裝。」
馮伯玉滿心疑懼,今夜之事太過蹊蹺,早前並未聽到任何消息,這位怡妃身邊的宮人深夜造訪,處處透露出生死攸關的迫切,一來便要護送公主出城,何等突兀奇怪。
聯想到她暗中收買官員的行為,要不她所行之事不站理法,何須忙著將康平送出長安避難?
他驚出一身冷汗,莫不是宮裡已然出了大事?
可不論結局如何,若他今夜真跟康平一道出了城,等再回來時,自己勢必會被劃為怡妃一黨。
她若安分守己也就罷了,若是亂臣賊子呢?難道只因自己是駙馬,便要無端被捲入沼澤,背負一世罵名?
他輕輕一哂,不動聲色看一眼門外,後院有一處暗門,平日裡供府中下人出入買菜之用,若能想辦法回一趟後院,不愁找不到機會脫身。
便眉頭一皺,對那宮人淡淡道:「我身子染了風寒,有些藥放在後院,路上恐怕舊疾發作,需得帶上藥上路才行,請各位在外稍候片刻,我去一趟後院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