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閨中記 > 第451節 >

第451節


第202章

此刻漸漸夜深,圍著看熱鬧的百姓們也逐漸散了,只有縣衙的公差尚圍在老馬家門口。
另外便是旺兒,挑著燈籠等候雲鬟。
正在袖手打哈欠,卻終於見雲鬟同白清輝兩人走了出來,旺兒忙打起精神迎了上去,道:「主子,辦完正經事兒了?」
白清輝忽然道:「我送你回去吧。」
雲鬟搖頭:「不必了,大人還是先回縣衙,明日……還要問案呢。」
兩個人彼此相看,各懷心事。最終白清輝道:「你不要多心亂想……」
不等他說完,雲鬟道:「大人無須介懷,我想也只是想案子罷了。」
清輝見她流露笑意,略覺欣慰,當下兩人才各自分別,一個回縣衙,一個回可園。
旺兒因在前頭引路,見左右無人了,便悄然對雲鬟道:「主子,你猜我方才看見一個什麼人?」
雲鬟道:「我如何知道呢?」
旺兒道:「是個長的……長的幾乎比白知縣還好看的青年公子呢,北邊口音,說是外地來的客人。」
雲鬟幾乎止步:「哦?」
旺兒道:「主子放心,我警惕著呢,他還打聽霍捕頭的事兒,都給我把話頭引開了。」說著便一臉得意,彷彿等雲鬟誇獎。
雲鬟啞然。
原來自從清輝提醒她趙黼將去錢塘,雲鬟在可園窩了數日後,陳叔跟林嬤嬤等都看出端倪,林奶娘細心打聽,雲鬟也隱約透了點口風,只說是有個她不能見的「宿敵」或許會來,故而憂心。
林嬤嬤跟陳叔私下裡商議,露珠兒跟曉晴自然都知道了,露珠兒知道,旺兒也知曉了,旺兒因說:「原來有人跟咱們主子為敵?可惡,是什麼人?」
露珠兒道:「你不要張揚,橫豎以後若是看見外地人來,且多個心眼兒,別冒冒失失就亂說咱們主子的話,不然,反是害了她了。」
旺兒聽了,果然謹慎留神,只不過一連幾個月,雖然也看見不少外地人,但無非是來往客商,暫經的遊客,並沒什麼稱得上是「主子」仇人的角色。
直到今夜陪著雲鬟來老馬家,他在外頭等候,猛然見了趙黼……心頭竟一個激靈,沒來由就警覺起來。
又見趙黼打聽霍捕頭的事兒,旺兒就攔在那些人講典故之前,轉開了話頭。
雲鬟雖對著白清輝的時候,並未表現的如何「張皇無措」,然而心底卻仍有些空茫無依,此刻見旺兒得意洋洋地笑,其實他渾然不知背後到底是何事,卻偏竭力維護……雲鬟眼中竟有些潮熱,幸而是夜間,眼底的水色也瞧不太分明。
雲鬟笑笑:「你做的很好。」
想了想,又補充說:「不過下回若是見了他,你只走開就是了,盡量別跟他說話……那個人,不是好相與的。」
趙黼此刻多半沒留心,若是他留意起來,任憑旺兒怎樣機智,也是瞞不過的,越是話多,越是容易被他識破,自然也越發危險。
旺兒聽雲鬟如此說,知道果然被他認中了!
那個看著也神仙似的青年公子果然就是主子的對頭,旺兒便道:「是,我聽主子的。」又恨恨道:「哼,怪不得我一眼看見他,就覺得很不順眼了,果然是個壞的。」
雲鬟心底的些許愁苦,被這幾句話擊中,一時笑了出聲。
舉頭望月之時,見那月輪皎潔,月光溫柔如水,雲鬟定睛看了半晌,那眉尖心上的陰霾才緩緩散了。
次日一大早兒,雲鬟還未起身,衙門裡便來了人,砰砰敲門。
雲鬟只以為是因趙黼之事,不知端地,竟心驚肉跳,忙披衣出來相見。
正懸心之時,那來人卻道:「典史,大人說昨兒的貴客已經走了,今日要好生審老馬家滅門一案,讓典史早些去衙門。」
雲鬟幾乎不信:「已經走了?可……沒錯兒麼?」
那人道:「其實是昨晚上連夜走的,聽聞來了個什麼要緊的人接著的呢……詳細如何,典史問了知縣大人就知道了。」
雲鬟竟坐不住,忙忙地盥漱換了衣裳,帶了旺兒來至縣衙。
果然白清輝也早起了,兩人相見,清輝因說:「昨夜本想派人去告訴你,只是因夜深了,怕再驚擾了你反而不妥,所以等到早上……」
原來昨晚趙黼因回縣衙,卻正好碰上餘杭駐軍來的一名副將,說是京內有聖旨來,宣旨的公公如今正等在營中,所以才不顧夜間將至,快馬加鞭來此地請趙黼回去。
趙黼聽說是聖旨,無奈,只好叫了隨身嚮導,又同縣衙之人說明,甚至沒等到白清輝回縣衙,他已經匆匆去了。
白清輝說完此事,微微一笑,卻又斂容道:「好了,言歸正傳,先前負責看護那馬娘子的差人回報,說馬娘子方纔已經甦醒了。」
昨夜因馬家變成凶宅,馬娘子又是重要的人證,故而便帶來縣衙暫且安置。
來人來至偏院,入內相看。
這會兒馬娘子躺在榻上,正睜著雙眼發怔,那大夫看知縣來到,便早迎了出來,門口上低低說道:「這娘子的傷十分險要,只差一寸便救不回來了,只不過總歸失血過多,大人若要問話,可要留神。」
清輝點頭,又問道:「她醒來後可說過什麼?」?大夫道:「一言未發。」
清輝跟雲鬟對視一眼,便走到裡間兒,那馬娘子眼珠兒也不轉一下,清輝道:「關氏,你可記得昨夜發生了什麼?」
馬娘子動也不動,清輝皺皺眉,道:「關氏,本縣問你話,你如何不答?」
雲鬟在旁見狀,便上前一步:「馬娘子,是誰傷了你的?」因見她仍似沒有反應,雲鬟又道:「你的夫君馬大,雙足被開水燙爛,這件事,可是你所為?」
馬娘子聽了這話,眼睛一眨,忽然自眼角流出淚來。
雲鬟同清輝對視一眼,原來昨晚雲鬟入內查看,當時馬大雙足仍在盆中,盆中的水沒過腳脖,自不曾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