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茅山宗師 > 第11節 >

第11節

  我「撲通!」一聲跪在楊先生的面前道:「楊先生,我願意拜您為師,您就收我做徒弟吧!」
  還在詫異的楊先生聞言卻是禁不住一笑,道:「我還以為你是擔心身體內的陰煞之氣治不好呢,呵呵!既然你願意拜入我門下,說明我們確是有師徒之緣,你天生奇命,倒霉的運勢依傍週身左右,但凡接近你的人都會倒霉透頂,或許這也是你與道有緣的原因所在吧,我楊遠山不才,便收你初七為正式入門弟子!」
  我連忙激動地磕頭作揖道:「謝謝師父謝謝師父!」
  楊先生適時拉起我,苦笑著道:「既便我現在就收你,也沒有你這樣的拜師方式啊,嗯,時間緊迫,那些繁文縟節能免則免吧,想必祖師爺會諒解的,原本我宗門要為你雕刻一塊寄魂符菉牌的,只有手持寄魂符菉牌才能算是茅山宗正式入室弟子,但……也罷,為師可暫時將你列入記名弟子,他日再為你做一塊寄魂符菉牌吧。」
  我頓時疑惑道:「師父,什麼是寄魂符菉牌啊?」
  楊先生似是很滿意我這一聲「師父」的稱謂,當即開心地笑道:「寄魂符菉牌就相當於一個人的身份象徵,再比如現在每家都有戶口證明,我們茅山宗的寄魂符菉牌不但向世人昭示,而且九天之上的祖師爺那裡也有了你這個道門徒孫的印記,以後做法上通神明下入九幽地府,人家也知道你是幹什麼的,呵呵,至於寄魂符菉牌的其他妙用為師暫時就不說了,日後你自會明白的,好了,現在你就憑借此地法壇,先向茅山祖師爺上香叩拜吧。」
  我按照楊先生吩咐,點燃三柱清香,向著法壇拜三拜,然後又磕了九個響頭,至此,我站起身,欣喜地叫道:「師父!」
  楊先生,也就是我如今的師父,滿意地點頭笑道:「嗯,以後你就是我茅山密宗第四十五代記名弟子,待日後師父為你做一塊寄魂符菉牌,你便是我門下親傳入室弟子了!」
  恰在此時,還未等我應答,只見吳大先生匆匆跑了過來,隨即搓捏著雙手走到師父身邊道:「楊先生,連倒霉鬼初七你都收了,那我先前和你說的事……」
  師父苦笑著搖頭道:「道友的修持之心並不比我差到哪去,我們當以同輩相稱,若是日後對道法有何心得,盡可與我一起切磋。」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吳大先生也不好再說什麼,我倒是不明白吳大先生在這裡吃喝不愁,我拜入師父門下一來是為了治癒我的病痛,二來以後也有個依靠,不至於餓死,那吳大先生圖的是什麼呢?想不通……
  週二叔著人搭建好靈棚,便來到我身邊笑道:「初七這孩子命苦,十幾年來孤苦無依,現在既然有楊先生代為照顧,那我也就放心了,初七,以後難免要和楊先生學本事,千萬記住要多行善事,造福百姓,這次的事,也希望你時刻牢記。」
  週二叔一家人多年照顧我,在這個村子裡不是親人卻勝是親人,雖然我不太明白週二叔說的什麼意思,但我還是重重點頭答應。
  師父走上前,向吳大先生和週二叔略一抱拳道:「此事一了,我要盡快幫助初七驅除體內的陰煞之氣,所以我們也該走了。」
  「怎麼?」週二叔有些驚訝且不捨地道:「楊先生,這大半夜的可不能走啊,您幫了我們周家這麼一個大忙,我們還沒有好好報答您呢,村裡雖然不富裕,但也讓我聊表寸心,在這裡住幾天再走吧?」
  師父搖頭笑道:「你們周家人本不該有此厄運,此事皆因我密宗與顯宗爭奪一件……況且我雲遊四方慣了,你們多保重吧!」
  說完,師父未再有任何停留的意思,扭頭之際看了我一眼,示意我跟在後面,如此,我就這樣跟著師父上路了,走了幾步,週二叔的聲音突然再次響起:「初七!等一等!」
  師父沒有再停下,逕直走上山道,而我停下並轉過身,週二叔快步來到我身前,伸手塞進我手裡一個小布袋,我疑惑地摸了摸,頓時驚訝地張大嘴巴道:「這是……大銀元?!」
  週二叔苦笑道:「二叔也沒有什麼家當,這個一是表達對你師父的感謝之情,另一個……初七啊,不知道日後咱們還能否見面,二叔也沒有本事再幫到你了,你記得好好活下去啊……」
  說到此處,週二叔的眼眶已經紅潤了,我的眼淚卻早已滾落臉頰,我慌忙將銀元塞還給週二叔,道:「二叔,我現在有師父了,再說你家也不富裕,這錢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吧。」
  週二叔頓時眼睛一瞪,說實在的,週二叔發起脾氣我還是怕上三分的,但馬上他又和顏悅色地將小布袋塞進我手裡,並囑咐道:「好好拿著,以後多聽師父的話,走吧。」
  我的眼淚不爭氣地再次湧出眼眶,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後扭頭向師父追去……
  不知為何,我此時還走在屬於十八里村的山道上,這種感覺竟是如此的美妙舒服,彷彿天下間再也沒有這樣的好地方,再也沒有這般對我好的週二叔了……
  我快步追上師父,並將眼淚擦拭掉,此時師父的步履好像很沉重,和我昨夜見到他時的模樣完全不同,好像他的每一步都是非常的艱辛,而且……他的臉色更加慘白了,難道那把劍真的把師父傷了嗎?我趕忙跑在前頭,急切地問道:「師父,你怎麼了?」
  師父緩緩揮了揮手,道:「我被我背上的布邪寶劍傷了元氣,眼下要盡快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段時間才行,嗯,我現在倒是想到了一個人,我們可以去他那裡,而且,你需要他幫個大忙呢!」
  「大忙?師父,他是什麼人啊?」我不明白什麼人要幫我的忙,難道還有什麼是我師父幫不到的嗎?
  師父見我問起,竟是莫名歎了一聲,道:「提起這個人,唉……他當年正是你的師伯,也就是我的師兄,而現在……卻是茅山棄徒!」
第十七章 茅山宗
  「茅山棄徒?師父,既然師伯已經被山門拋棄,那我們還去找他幹什麼呢?」我暗自認為那位便宜師伯一定是犯了什麼宗規之類,不然怎麼會被茅山宗所棄呢?
  清冷的月光灑下,山路崎嶇不平,我和師父走得異常艱辛,幽幽深山,就我們倆人,在山道上不停地走著,雖然四周的場景充滿陰森之氣,但我現在和一派茅山宗師在一起,自然不會再有任何懼意了。
  師父聞聽我問起,便輕聲歎道:「並非是山門拋棄他,而是他自願丟棄山門,做個普通的世俗翁,初七啊,說起你的師伯,為師也該和你說一下我們茅山宗的歷史過往了,世人皆道我們茅山宗師乃是混吃騙喝的神棍,殊不知我們茅山正道的傳奇過往怎會輕易示人呢?」
  看著師父長吁短歎的架勢,我也不好打斷他的話語,只有聽著他講訴茅山宗的創派來歷和極其富有傳奇色彩的興衰史……
  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此為句曲山,西漢年間,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澤世人,後人為紀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為三茅山,簡稱茅山,而茅氏三兄弟亦被後世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
  後齊梁隱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創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來,茅山一直被列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宗人才輩出,其影響日漸擴大,唐宋時期益盛。唐代茅山道士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尤其宋代茅山派歷代宗師多得宋室所賜「先生」稱號,至劉混康任嗣法宗師時臻於極盛。
  茅山宗從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數百年,一直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後,逐漸衰微,但仍傳承不絕,且時有高道名於世,茅山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傳入後世,自明、清時期,道家傳承受到了執政者的極力排斥,遂以茅山多流派的萌生,但茅山宗的《上清大洞真經》一直傳承至今,以茅山顯宗著稱,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稱太師,第二代稱玄師,第三代稱真師,其後各代皆稱宗師。
  清末時期,茅山顯宗與密宗的正統道門之爭逐漸顯出端倪,顯宗秉承《上清大洞真經》以思神、煉丹、誦經為主,而密宗以修持秘術、玉符、古禁咒隱世不出,為何時至今日真正的道士越來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們卻越發的猖獗起來,以至於世人對茅山誤會加深,把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面目全非、烏煙瘴氣,追溯尋源,逃脫不開神秘且富含傳奇色彩的密顯之爭。
  所謂密顯之爭,乃是茅山兩大分支顯宗和密宗為爭奪茅山正統門戶而不斷的明爭暗鬥,要說為什麼爭鬥,原因無他,只是兩大分支宗派皆沒有正統道門傳下來的掌門信物,說起掌門信物,那便要提起兩個字「密顯」,原本茅山開派祖師創派以來,並未有顯宗和密宗之分,正是因為那段長達數百年的興衰史,在明、清時期,修道者多受排擠,也是茅山派走向沒落的時期。
  茅山弟子沒有賴以生存的源泉,直弄得殘破凋零,弟子或奔走他鄉,或帶著密卷自立門戶,總之,到了後來,以茅山為名的各大流派紛紛顯出世面,比如萬靈派、如意門、九龍宗、龍虎宗等等,但他們都各成一派,而還在依附茅山門戶的兩大分支密宗和顯宗,則一直在尋覓著當年名動一時的茅山鎮山八寶,以及秘傳信物「密顯羅盤」。
  我微微瞪大雙目,道:「師父,那你這次來十八里村,是認為你們茅山哦不對……咱們茅山派其中一件信物密顯羅盤在十八里村?」
  師父聞言搖頭不已道:「不單是我來錯,就是如今執掌顯宗的谷潭也是來錯了,可是沒有理由我們都弄錯了呀,唉!真不知道密顯羅盤如今身在何地……」
  我急忙問道:「師父,那你可知道密顯羅盤的樣貌嗎?比如是方的還是圓的,是薄的還是厚的,是黑的還是白的,是……」
  師父頓時眼睛一瞪,我吐了吐舌頭,將還未說完的話咽進肚子裡,只聽師父訓斥道:「密顯羅盤乃是掌門信物之一,萬不可用言語戲之,不過真要說起來,我的確不知道密顯羅盤是什麼樣的,曾經聽我的師父說過,密顯羅盤已超脫一個『凡』字,因為他非金非木非銅非鐵,不在五行之中,卻能準確的算出五行之勢,有了它,再找到另外八件信物,便能將茅山宗發揚光大……」
  我微微張大嘴巴,道:「然後呢?」
  「咚!」的一聲脆響,在我腦殼上準確亮相,我疼的呲了呲牙,卻見師父又瞪了我一眼,道:「哪有那麼多的然後!好好趕路!」
  「嗯?」突然,師父停下了,只見他伸手摸了摸額頭,隨即放在鼻子跟前聞了聞,頓時慍怒地道:「鳥屎?!現在大半夜的怎麼還會有鳥屎?」
  當即師父掐起了手指一算,卻又更加疑惑地道:「今天是丙子日,對我並不沖克啊,怎麼會……初七,你……你還是走慢一點吧,和你走的太近,就是神仙也會倒霉透頂的。」
  說完,師父朝我歉意一笑,馬上快步向前趕路,我被落下一大截的路程,沒好氣地對著師父的背影無聲的叫了幾句,然後無可奈何地跟了上去,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師父呢……
  離開了小山村,離開了我賴以生存十六年的地方,我才發現,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大到我無法想像,從小孤苦的生活,練就了我對一切惡劣環境都能很快適應的基礎,我和師父楊遠山走了三天兩夜,眼看第三個夜晚漸漸降臨,我不由得喘著大氣喊道:「師父,為什麼我們老是走山路鑽老山林,就不能走一下正常點的路歇歇腳嗎?」
  眼前又是一望無際的深山老林,雖然月光一天比一天皎潔,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很難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看到外面的天色,聽到我的聲音,楊遠山停了下來,轉身看了我一樣,淡然笑道:「就這點路就不行了?如果是百里之外有人需要你解救,就你這樣拖拖拉拉耽誤了大事,還不壞了我茅山宗的名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