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醉神香 > 第90節 >

第90節

  可是下梅村的老人們都很自豪地告訴我們,歷史上除了土地革命時期,發生過幾起國共之間的戰火劫亂外,下梅從沒遭遇過嚴重的戰爭外患。日寇戰機轟炸赤石、公館、城關、星村、五夫這些村落時,也不敢貿然闖入下梅上空。
  我心說看來與戰火無關,此處這麼隱蔽,敵人很難發現,逃出去不如留在這裡安全。我望了一眼石台亂丟的毛筆,還有幾本沒抄完的冊子,以及一些資料,渾身襲來一陣寒意。看似平靜如水的石室,茶務廠所的人莫非也在這裡遇到了危險,所以被迫逃離?就如月泉古城一樣,古城被死亡之蟲襲擊了,幾乎沒人能逃出去。
  廖老二直說這不可能,因為茶務廠所在這裡深藏了一段時間,如果有危險的話,他們不會選這個洞穴做為據點。其實,我也考慮過這一點,但月泉古城一開始也沒危險,後來才被人破城。只希望過了那麼多年,石洞已經沒有危險埋伏了,可看情況又不盡然。
  我在案台上找了找,有一本冊子記錄了這處茶務廠所的建立過程。根據上面的記載,選址此處時洞穴就已經被人雕琢過了,可能是某位前輩曾住在這裡。從建好茶務廠所,到把《茶書總綱》幾近完成,前後花了20多年。冊子上的計劃是花30年,可他們卻神秘消失,還有10年的任務沒有完成,現在也不知道其他奪來的茶書收藏在哪裡。
  我樂得清閒,乾脆坐在冰冷的石椅上,翻開案台上的冊子,廖老二乾脆就站在我對面。案台上的資料不多,沒有記錄天下間一共設立了多少個茶務廠所,見於歷史記載的只有「飭江漢關稅務司」裡的「一筆帶過」。看武夷山茶務廠所的規模,即使它不是所有茶務廠所的龍頭老大,地位也不會低。
  廖老二擔心地問:「小路,其他廠所會不會也有那麼多茶書?如果真這樣,可能已經有人發現了別的廠所了。」
  「這不大可能,我覺得只有這一處,如果都干一樣的活,那就沒必要設立那麼多個茶務廠所了。」我說道。
  廖老二又問:「那也不對啊,看起來林家人早就發現了此地,為什麼這些東西他們都沒整理呢?這樣丟在這裡,不怕被別人發現嗎?」
  「所以他們才派人守住這裡嘛,你叫他們把這麼多書往搬哪兒搬,肯定會引起別人注意。林家人太有心計了,好東西不分享,居然藏得那麼好。」我感歎道。
  廖老二不屑道:「什麼東西都分享,老婆要不要分享啊?成功的商人都不是人,他們總會有點心眼。如果當初把茶書全部分享了,林家現在能有這麼風光嗎?」
  我一時語塞,要做商人就得不是人,這種觀念太不和諧了。林家人肯定不笨,不會一樣東西都不拿走。茶務廠所既然收集了天下茶書,那很可能也收集了天下名茶。林家人不帶走書,卻帶走了那些珍貴的茶葉。
  頓時,在來武夷山之前,我們就打聽到林家人的來龍去脈。1941年,中國茶葉公司武夷山建立了茶葉研究所,林家人就是從研究所走出來的。在文革前,林茗主動離開了茶葉研究所,沒說明具體原因,執意離開了。這些事情交織在一起,絕非偶然,第一個發現此地的肯定就是被稱作「茶癡」的林茗。
  廖老二看我沉思不語,忽然就說不對啊,此處如同一個藏經室,那老鬼和兩具腐屍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我聽後馬上回過神,心想剛才怎麼沒注意到這事,難不成藏經室裡還有別的通道。我咬牙站起來,左腳越來越疼,就好像一直有人用刀在割腳踝。我剛叫喚了幾聲,廖老二就說我裝模做樣,沒有一點兒男子氣概。
  我起身後單腳跳到石屏風後面,那裡都是石筍,都是萬千年才成形的,因而這種地方很難設置暗閣。廖老二繞過案台和石屏風,看到後面全是石筍,也說這後面不會有機關。我心想這不可能啊,如果到這裡就沒路了,難道兩個死人早就死在這裡了,其中一個該不會就是林紅巖吧?
  望著石洞裡環繞的石筍,我忽然想起點什麼,似乎藏經石裡有一個被忽略的地方。可這時我們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轉頭一看,老鬼居然掙脫了束縛,又殺回來了。我的腳踝受了傷,鬥不過老鬼,廖老二膽子也不大,所以我們倆人都驚慌地愣住了。眼看老鬼急沖沖地殺過來,我想找把武器防身,卻想起帶來的匕首丟在石廊那邊了,廖老二也大聲嚷嚷,他的匕首不知道丟哪兒去了。
  我們才說了一句話,老鬼就朝我撲過來,瞬間將我壓倒在地上。廖老二早就嚇呆了,傻愣愣地站在一旁,半天都不來幫我。我慌張地想,老鬼怎麼那麼喜歡把人壓倒,真是一個變態!可老鬼撲倒我後,他卻沒有什麼動靜,當我把他推開時,覺得手有一把熱乎乎的黏液。
  抓地掉落的手電,往老鬼的身上照了照,不知何時,這老鬼的腹部竟被人捅了一刀,而那匕首就是我們帶進來的。
卷五《蒙頂神香》 12.屏障
  我見狀就稍微愣了一下子,這才過去幾分鐘,老鬼怎麼又跑回來了,肚子上還有一把鋒利的匕首?老鬼精神恍惚,被人捅了都不叫疼,還一個勁地想掐我脖子。幸虧老鬼失血過多,力氣大減,我很容易地就翻身了。廖老二緩過來就扶起我,不忘朝老鬼身上踹一腳。我看老鬼失去了傷人的本事,於是卸下防禦,哪知道老鬼好似不怕疼,拔出腹部的匕首要和我們拚命。
  當老鬼拔出匕首時,鮮血四濺,噴得我滿臉都是鹹腥的黏液。廖老二也好不到哪兒去,老鬼拔匕首時,他自取滅亡地想去搶回匕首,結果被鮮血染紅了雙眼。這事就發生在幾秒內,我都沒來得及反應,老鬼就暫時奪了先機。更糟糕的是,老鬼拔出匕首,居然還能活動,張牙舞爪地衝過來。廖老二的眼睛全是血,什麼都看不見了,一個勁地搓眼睛。我看老鬼要將匕首刺向廖老二,當下顧不得左腳的劇痛,衝過去救人。
  我已自身難保,還自不量力地逞英雄,肯定吃不了好果子。老鬼握著的匕首離廖老二還差幾公分時,我就推開了廖老二,然後赤手空拳地奪下利刃。老鬼不好對付,我奪下匕首時,右手掌被割了一刀,好在傷口不深。當我奪下武器後,馬上就給老鬼迎頭痛擊,一拳打暈這個老不死的妖怪。
  廖老二眼睛全是血,撇下生死未卜的老鬼,我就帶著廖老二到滴水石道裡清洗雙眼。花了幾分鐘,我們終於將血洗淨,可回來時老鬼已經行將就木了。我哀歎地蹲下,望著目光呆滯的老鬼,惋惜這條即將終結的生命。老鬼的舌頭沒了,他好像想說話,用手比劃了一下,最後還是放棄了。
  我記得廖老二把老鬼綁在王橋道人旁邊,然後我們就走到藏經室了,那時候老鬼還活著,匕首還尚未刺進他的腹部。廖老二不是傻子,一開始就撇清關係,發誓沒傷老鬼一分一毫,只把他綁在一根石柱上。我也曾懷疑過廖老二,畢竟匕首是我們的東西,石洞裡又沒有別人了。可廖老二與老鬼素無冤仇,沒理由殺死他,他們倆都是第一次見面。
  我想幫老鬼止血,可根本止不住,沒過多久他就身體冰涼了。看著老鬼漸漸僵硬的身體,我鼻子發酸,腦海中又浮現月泉古城裡發生的一幕幕。儘管我和老鬼沒有交情,他甚至想殺死我們,但我從沒想要他的命。我長歎一聲,吃力地站起來,左腳的疼痛鑽入心脈,眼淚都快飆了。
  廖老二站在一旁解釋道:「我真的綁住老鬼了,絕對沒騙你!至於那把匕首怎麼插進他肚子裡,我真不知道,我還想問你呢。」
  我相信廖老二不會下毒手,於是問:「那個守夜人吸了屍氣,不可能這麼快醒轉過來,他也不可能把匕首刺入無法反抗的老鬼腹部。王橋道人死了那麼多年,更不可能是兇手。」
  「可我真沒幹過那事!」廖老二重申道,「這一回我真沒騙你!」
  「我沒說是你幹的。」我扶著案台,顫抖地站著,「剛才一路走來,每一處我都看過了,不可能還有其他通道。因此我們走過的地方,如果藏了別人,早就被我們發現了。」
  「那你是說……」廖老二小聲地問。
  「我是說……」我拉長了尾調,深吸了口氣,「既然不是躲在洞裡的人,很可能有人跟著我們進來了。」
  這是唯一的可能,當我們走進藏經室後,尾隨者就用我們的匕首刺向老鬼。雖然老鬼沒有立刻斃命,但這種傷勢回天乏力,必死無疑。尾隨者可能還在洞裡,也可能已經逃走了。然後老鬼掙脫了束縛,奔進石洞,發瘋地向我們襲擊。若非老鬼跑進來,我們都不會發現他出事了。雖然不是我們把匕首刺進老鬼腹部,但我們綁住他,使他無法反抗。追根究底,其實是我們害死了他。
  我陷入自責中,沒往深處想,倒是廖老二提醒我,老鬼既然都沒舌頭了,為什麼還要殺死他。我心說對啊,老鬼的舌頭被人割去了,這不是想封住老鬼的大嘴巴嗎。老鬼被囚禁此處多年,早已精神錯亂,瘋瘋顛顛,根本沒必要殺死他。可事實上,老鬼還是被人殺死了,兇手為什麼要這麼做,一個沒有舌頭的瘋子,為什麼非死不可?
  我想回到石筍洞,也許兇手還未離開,可廖老二卻阻止我,還大罵我是個蠢蛋。兇手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我們誰都不清楚。何況我的左腳都傷成那樣了,鴨子都比我跑得快,我又怎麼能捉住殺人兇手呢。沒捉住還好,萬一真碰上了,兇手肯定要滅口,我們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
  「可是……唉!」我不甘心道。
  「算啦,由他去吧。老鬼留在這裡也好,他到外面了又沒身份,不如早點托生個好人家,免了啞巴之苦。」廖老二悻悻地說。
  我感慨萬千地靠在案台邊,望著死去的老鬼,忽然想起老鬼是從石門後跑出來的。可我們在藏經室裡找了個遍,這裡沒有起居用品,也沒有老鬼身上的臭味,更沒有裝殮死屍的棺木。我懷疑我們搜尋時遺漏了某處,所以又叫廖老二撿起地上的手電,一起重新找一找。廖老二有點打退堂鼓了,可卻不敢往原路逃出石洞,他生怕兇手埋伏著,因此只能硬著頭皮和我繼續留在藏經室。
  藏經室雖然大,但除了書架和桌案、石屏風,別無他物。我們把這些東西都輕微地挪動了,沒有機關顯露,更沒有暗門打開。藏經石的四周全是石筍,要在這種地貌搞巧簧暗閣,恐怕魯班來了都沒折。那些石筍都是天然而成,並不是人工堆砌的,因此牆壁後面也不可能有別的空間。
  找了好一會兒,廖老二耐不住性子,放棄道:「小路,也許這裡就是盡頭了,我們再怎麼找都白費功夫。」
  「我總就不大對勁,我們肯定遺漏了點什麼東西……」我沉思道。
  我們走在書架間,檢查書架有沒有機關,廖老二不願意繼續搜尋了,於是就拿出一本書隨便翻了翻。我想到了些什麼,看著一排排整齊的書,又看了看書架周圍的石筍,終於悟出了藏經室裡的不和諧之處。
  藏經室裡的石筍高低不一,乃巖洞裡的滴水變化而成,所以的時間短則幾萬年,長則數百萬年。倘若藏經室一直滴水,這裡就不適合藏經了,否則紙質的典籍很容易被腐蝕。石廊處以及王橋道人坐化的巖洞裡,滴水不止,不僅有凸起的石筍,還有倒掛的鐘乳石。可是,從第二扇石門開始,石洞裡就沒有滴水了。
  此時我激動地仰頭,握著手電往上面一照,果然不出所料,藏經室的上方大有文章。
  我們頭上的地方平平整整,就跟家裡的天花板一樣,這在天然的山洞裡極少存在。何況地上有那麼多石筍,我們的頭頂上怎麼會沒有倒掛的鐘乳石,反而光滑如鏡。廖老二看到了曙光,興奮地說難怪找不到,原來就在頭頂上,近在咫尺啊。
  頭頂的石板幾乎貼近上架頂端,在這種昏暗的環境裡,我們僅僅注意四周,卻沒有往上看過。這種結構的建築,其實很簡單,原理和磚瓦房是一樣的。在瓦房中,為了阻隔陽光熱氣,建築工人會在瓦片下搭建一層天花板,瓦片和天花板之間就如一個小閣樓一樣。頭頂的石筍之所以看不到了,就是因為有人將石洞一分為二,還一層在我們頭頂。
  「林家人還真會利用空間啊。」廖老二佩服道。
  我搖頭說:「肯定不是林家人幹的,這是個很大的工程,要麼是茶務廠所,要麼就是比茶務廠所還要早的某個古人。」
  廖老二抬頭往上看,又迷糊道:「頂處和地面最少有三、四米吧,雖然不算很高,可老鬼他們是怎麼爬上去的?難道從石洞的旁邊往上爬,那兒又沒梯子,而且……頭上的天花板也沒入口嘛。」
  「你當然看不見入口了,要不早被我們發現了,就算是瓦房,天花板的入口也是被封住的。」我對此十分肯定。
  我們有了目標,這一回信心滿滿,林紅巖肯定跑不掉了。地毯式地搜尋了一回,我們在案台的上面發現了一個矩形縫隙,那裡肯定就是一個蓋子了。我們只要把蓋子頂上去,自然會找到入口。案台有近一米高,只要站上去,我們就離藏經室的天花板一米多了。可是,這還不夠,廖老二站上去後根本夠不到天花板,跳了幾次也是失之毫裡,差之千里。
  要不是我的左腳受傷了,早就等不及地換下廖老二了,看著他折騰了半天還沒成功,急得我牙癢癢。廖老二為此哀歎不已,抱怨小時候沒吃過好東西,害他的身高不夠,耽誤了現在的大事。其實我也不高,換我上去的話,結果不會不一樣。我想了想,於是把石椅搬到案台上,讓廖老兒「增高」。石椅高大,立在案台上,廖老二踩上去後,不用跳都能摸到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