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鬼谷子的局 > 第49節 >

第49節


魏惠侯多少有些驚訝:「哦,嬴渠梁郊迎三十里?」
「是的。秦公親攜微臣之手,邀微臣同輦而行。途中秦公屢次提及逢澤之會,只說天不作美,使他未能親赴逢澤一睹陛下威儀,引為此生憾事!」
魏惠侯聽畢,不無感慨地輕歎一聲:「唉,不瞞愛卿,在逢澤那會兒,寡人不見秦公前來,心中真還犯過嘀咕。現在看來,是寡人誤會秦公了。借兵之事,秦公可有推托?」
陳軫一臉興奮:「微臣一提此事,秦公即說,秦是大魏屬國,自當舉國唯陛下馬首是瞻。秦公又說,秦國現有兵馬八萬,除去三萬守備西戎之外,餘眾五萬盡皆聽從陛下差遣。秦公即封公孫鞅為主將,車英為副將,要微臣稟明陛下,但有陛下旨意,即刻出兵!」
魏惠侯連聲感慨:「好哇,好哇!秦公如此識大體,實在難得!陳愛卿,依你之見,秦人何日出兵為宜?」
「微臣以為,可讓秦人暫渡洛水,屯兵河西,以觀山東戰局。若是龍將軍一戰而勝,秦兵就可不動。若是龍將軍陷入僵局,可使秦人東征,一鼓而定山東局勢!」
魏惠侯沉思有頃,點頭說道:「就依愛卿所奏,詔令秦人北渡洛水!你再詔令河西守軍,讓他們好生款待秦兵!」
「微臣領旨!」
當魏惠侯的詔命送至河西將軍府時,公孫衍兩眼發直,面無血色。此時此刻,他真想大哭一通。
公孫衍實在弄不明白這個糊塗的陛下,好像大魏天下壓根兒不是他的。近幾日來,公孫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將大荔關卡及洛水防線整頓一新,也就斬殺大荔關令趙立一事向呂甲作了說明。因趙立觸犯軍律,呂甲心中有刺,面上卻也不便說出什麼。這條防線算是稍稍有了起色,豈料陛下一道詔令,就使他的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候立一側的參軍不無焦慮地望著公孫衍。
許久,公孫衍抬起頭來,長歎一聲,拔出白圭交付他的寶劍,手指輕拭劍鋒。
參軍輕聲問道:「將軍,我們怎麼辦?」
公孫衍輕輕搖頭,苦笑道:「天亡河西,天亡我公孫衍,你叫我怎麼辦?召諸將進帳聽令,宣詔開放關門,迎接秦人佔領河西!」
參軍驚道:「將軍?」
公孫衍再歎一聲:「去吧,河西已是秦人的了,我們戰與不戰,結局都是如此!」
參軍答應一聲,步履沉重地轉身走出。
諸將進帳,公孫衍宣過詔書,命令新任大荔關守將開關迎接秦兵,許秦兵駐紮在大荔關與臨晉關之間的長城外側待命,候旨由臨晉關東渡黃河。
宣過詔書,公孫衍單獨留下呂甲和張猛,輕歎一聲,緩緩說道:「兩位將軍久駐河西,自也深知秦人。如果不出在下所料,秦人必行假道滅虢之計,其意不在東征,只在吞我河西!」
呂甲從鼻孔裡哼出一聲:「將軍何出此言?」
公孫衍知他不服,只好點明:「呂將軍,秦軍真要東征,根本毋須北渡洛水,完全可由洛水南側,經由陰晉東出函谷,走崤函故道,因為那條通路距大梁最近。可秦人定要北渡洛水,經由臨晉關東渡黃河,其意如何解釋?」
呂甲、張猛均是深懂軍事之人,一點即破,因而互望一眼,誰也不再說話。
公孫衍再掃二人一眼:「呂將軍,陛下頒下這道詔書,洛水防線就算不說了。下面一道,就是長城,望將軍加強防範,時刻留心秦人的一舉一動!」
呂甲漫不經心地「嗯」出一聲:「公孫將軍若是沒有其他吩咐,末將告退了!」不待公孫衍發話,已是自行起身,大步走出府門。
張猛驚異,正欲張口喊住呂甲,公孫衍擺了擺手,輕歎一聲:「讓他去吧,戰也好,不戰也好,這道長城也指望不上了!」
張猛的目光不無猶疑地落在公孫衍臉上,許久方道:「公孫將軍,在下只問一句,將軍真的認為秦人此來,一定是謀我河西的?」
公孫衍苦笑一聲:「張將軍,信與不信,你看著好了!不過,在下只想告訴你一句,即使河西盡失,臨晉關、陰晉兩地,斷不可失!陰晉若失,秦人即可斷我函谷通道;臨晉關若失,秦人即可斷我黃河渡口,切斷河西、河東。在下深知將軍,之所以撥出一萬武卒予你,就是看重將軍,希望將軍能夠堅守兩城,為龍將軍收復河西留下立足之地,萬望將軍切切在意,不然,你我就是千古罪人!」
張猛沉思有頃:「可——如此下來,少梁只有五千守軍,將軍您——」
公孫衍輕歎一聲:「唉,白相國將河西托予龍將軍,龍將軍又轉托在下,河西若失,在下縱使活著,有何顏面復見將軍?有何顏面再祭白相國在天之靈?」
張猛聽聞此話,心裡發酸,叩拜於地,聲音哽咽:「將軍放心,只要末將一口氣在,就有陰晉、臨晉關在!至於將軍,輕生念頭斷不可有!我觀將軍是社稷大才,大魏朝廷,缺的不是末將,而是將軍,萬望將軍以社稷為重,保全自身!」
「將軍請起!」公孫衍甚是感動,扶起張猛,緩緩說道,「有將軍此話,公孫衍心中略有安慰!將軍也請放心,少梁城高池深,糧多民眾,況且還有五千守卒,公孫鞅欲殺在下,也沒那麼容易!」
張猛緊握公孫衍之手:「將軍保重,末將告退!」
張猛拜別公孫衍,與兩個護衛策馬出城,逕往臨晉關馳去。馳有一程,張猛想起一事,勒轉馬頭,轉馳東北方向。三人快馬加鞭,走沒多時,來到一個小鎮。
此鎮名喚張邑,位於少梁東北,距少梁約三十里,有近百人家。魏文侯時,吳起屬下參將張歡因軍功受封於此。張歡之後,其子張耀不諳武藝,卻善經營,先後二十年間,置下百餘井田產,成為少梁大戶之一。張耀辭世,家業傳予兒子張豹。張豹偏又承繼先祖的稟賦,天生喜愛舞槍弄棒,十八歲時,與結義兄弟張猛一起應徵入伍,成為大魏武卒。十八年前,獻公征伐河西,張猛是百夫長,張豹是左軍參軍。秦魏大戰,張豹殉國,張夫人悲慟欲絕,結好繩套,正欲隨張豹而去,偏巧年僅五歲的愛子張儀口中喊娘,衝進門來。看到兒子,張夫人這才打消殉夫之念,一心一意照料張儀成人。張家本為富戶,又得張猛照顧,日子過得也還愜意,可謂是豐衣足食。眼見大戰將至,張猛陡然想起張家,趕去提個醒兒。
張猛三騎馳至張邑,在張家院門外停下。張猛讓兩個護衛守在門外,自己急走進去。聽到馬蹄聲響,老家宰張伯匆匆迎出,見是張猛,跪地叩道:「老奴叩見張將軍!」
張猛上前一步,輕輕扶起:「張伯,快快請起!」
張猛拉起張伯,眼珠兒四下一掄:「夫人呢?」
「晨起就到少梁去了,說是為儀兒請個先生!」
張猛驚道:「怎麼又請先生?上次那個呢?」
張伯連連搖頭,長歎一聲:「唉,這個儀兒,哪有先生教得了他?不瞞將軍,這三年來,夫人少說也為他換過七八個先生,竟然沒有一個呆過足月的!儀兒無人管教,簡直是無法無天,莫說是打架鬥毆,縱使上房子揭瓦之事,他也幹得出來。夫人食不甘味,寢不安枕。這不,聽說安邑有位先生新來少梁,學問甚是了得,夫人為示恭敬,天剛放亮躬身去請了!張將軍在客堂稍坐片刻,夫人想必快要回來了!」
張猛心中有事,哪裡肯坐,當下抱拳說道:「在下還有緊事,馬上就走。有個口信,特托張伯捎予夫人!」
「將軍請講!」
「秦人就要攻打河西了!」
張伯大驚:「這——陛下不是剛與秦人結盟嗎?」
「那是秦人玩的障眼之計。張伯,難道您還不知秦人嗎?」
張伯點了點頭:「不瞞將軍,聽說與秦人結盟,河西無人不高興。可老朽心裡卻不踏實,一直在犯嘀咕,聽將軍此說,算是亮堂了。請問將軍,秦人何時打過來?」
「哪一日吃不準,近則三日五日,遠也不過十天半月。您可轉告夫人,要夫人務必有個防備!」張猛說完,轉身告退。
張伯目送一程,返身回到院裡,靠著一棵老樹坐下,悶頭思索這一重大變故。苦思有頃,張伯尚未尋出理路,聽到外面車馬聲漸近,知是張夫人回來了。張伯趕忙喊出幾個僕役,在門口列隊迎候。
張伯他們剛剛站穩,張夫人的車馬已到門口。早有僕人放好踏腳板,張夫人首先下車,而後轉身,畢恭畢敬地朝車中揖出一個大禮,微笑道:「先生,寒舍已到,請!」
車上隨後跳下一個中年先生。先生站穩步子,朝張夫人回揖一禮:「夫人,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