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迷航崑崙墟 > 第16節 >

第16節

  那對父女連連磕頭。丁天不願受他們拜謝,拉了丁川就走。沒想到那對父女趕到前面攔住去路,啞子老漢只跪在地上叩頭。那女子給丁天施了個萬福說道:「小女子家中雖然貧窮,卻也有幾分骨氣,是個守諾如山的。既然寫明了賣身葬母,又收了恩公的銀子,小女子不爭大小,恩公如不肯娶我,我只今日便撞死在這街上。」
  丁天說道:「這卻使不得。我給你父女銀子,實是憐惜你們,並無二心。」
  女子垂下淚來,啞子老漢在地上如搗蒜般地磕頭。丁天無奈,又見父女倆孤苦無依,只得應了。在古代大戶人家納妾,實在是尋常之舉,列位看官不必以今日的道德觀念衡量。
  丁氏兄弟隨後發送了那女子的母親,擇吉日納她為妾,把那啞子老漢也一併接入家中奉養。這女子姓雲,名素秋,雖是個貧賤人家出身,名字卻雅致。
  第九話 殺妖
  丁川對此也不在意,反正家中已經有了三四個嫂嫂,也不差她一個。未承想,自雲素秋過門之後,也不過六七天的時間,不知她使了什麼手段,迷惑得丁天整日神魂顛倒,對她言聽計從,而且終日作樂,消瘦得不成樣子。
  老管家丁福和丁川勸丁天不可沉迷酒色,此時丁天卻像變了個人一樣,連喝帶罵,把兩人趕出房去。
  隨後幾天,丁天以前的幾房妻妾一個個地都得了怪病,診治無效,相繼去世。
  又一日夜晚,老管家丁福在後院巡視,不知被誰把頭割了去。丁川是丁福看著長大的,心中難過憤恨,但是又不知是何人所為,心中就開始懷疑上了雲氏父女。他想找兄長攀談,結果又被罵了出來。丁川生起氣來,自己一個人到街上飲酒,心想我不如這便去投軍殺敵,也強似在家中受氣,但是轉念一想,兄長變成這樣,絕不尋常,其中必有蹊蹺,我若走了,留下兄長一人難免遭受不測,乾脆我一不做二不休,提刀回去,殺了那雲氏父女……
  丁川動了殺心,掛了雪花鋼刀,殺氣騰騰地直奔家中。在路上遇到一個騎驢的老者。那老者衣裝散亂,手托一隻大缽,身後從者數百,全是精壯的漢子,有人打了一面破旗,上寫「道接引聖」四字。
  老者見了丁川,就攔住了他,問道:「這位爺台,可是要去殺人?」
  丁川一怔,心想他是如何得知,便反問道:「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老者道:「我乃黃教教主,只因見你身上染有妖氣,又見你目露凶光,故有此問。我想你家中必有妖孽,你如想去除妖,我可助你一臂之力。」
  丁川推金山倒玉柱納頭就拜,說道:「求教主救我兄長。」
  老者道:「事不宜遲,咱們先不敘禮,這就快去。」
  一眾人等到了丁宅門外,丁川只和黃教教主二人進入,直奔丁天的房間。丁川一腳踢開房門,只見丁天躺在床上,瘦得像是具骨頭架子,氣息全無,眼見是活不了了。
  丁川雙眼噴火,提了單刀,到處尋找雲氏父女。這時只聽門外有人進來,回頭一看,正是啞子雲老漢,手中抱滿了丁家的金銀之物,看樣子正要捲了東西跑路。
  丁川大怒,舉刀就砍。雲老漢也吃了一驚,見那刀來得太快,不及逃跑,忽地張開黑洞洞的如一口大鍋般的嘴,便想吞了丁川。丁川連忙躍開閃躲。
  黃教教主舉起巨缽說道:「妖孽敢爾!」缽內有一道黃氣射出,黃氣照到雲老漢身上,雲老漢驚得抱頭癱倒在地。丁川趕上前去把他一刀砍做兩段。
  這一切也就發生在片刻之間,丁川還未細看,雲素秋便抱著仙瓶從內堂走出,邊走邊問:「怎麼這般吵鬧?綠公公,你可全取了丁家的財物嗎?我已找到了仙瓶,咱們趕緊走路,免得丁川那凶神回來撞見了……」等到了外屋見到雲老漢被砍成兩段,又有一個老者手托巨缽,丁川在旁拎著血淋淋的鋼刀,她不由驚得呆了,後邊的話就說不出來。
  丁川眼都紅了,一晃單刀就要動手。黃教教主忙道:「且先留下活口盤問。」說完扔出巨缽,化作一口水缸般大小的東西罩住了雲素秋。隨後巨缽又變回原來大小飛回黃教教主手中。
  只見雲素秋已經現出原形,原來是隻狐狸,頭上戴了一顆血淋淋的女子人頭。丁川先用單刀割斷了狐狸四肢的大筋,逼問:「你這妖孽為何害我兄長?」
  狐狸口作人言,苦苦哀求:「只求饒我性命,便如實相告。我與那綠公公是在荒墳裡修煉成精的,平日只在客棧裡謀害人命,吸髓喝血。那日見了你們兄弟在客棧談論瓶中仙境,於是動了貪念。只因世間萬物慾修煉得道,必要躲過天劫才能成仙成魔,我們自知劫數不遠,想進仙瓶裡避難。綠公公夜晚的時候,便欲在客房裡吃了你們二人,沒想到閣下神武,沒能吃了你們,自己反被割掉了舌頭。」
  丁川回頭看那被砍成兩截橫在地上的雲老漢,此時卻化為一隻碩大的蟾蜍,口中果然沒了半截舌頭,難怪它扮成個啞子。
  狐狸哀求:「如今我已經被你挑了大筋,成了廢物,請念在我修煉不易,饒我不死,日後必不敢再做傷天害理之事。」
  丁川冷冷地說道:「你我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你雖已廢了四肢,我須饒你不得。」不容妖狐再說,用刀細細地碎割了它,把它五臟六腑都一件件地取出來,切成肉泥方才罷休。
  丁川抱起兄長的屍身痛哭:「只因小弟一時猶豫,晚了半日,竟救不得兄長性命。」
  黃教教主勸道:「逝者已矣,這是業孽因果,好漢也不用太過傷心,盡早發送了令兄才是。」
  丁川又跪倒在地,謝過黃教教主之助,說起這仙瓶之事,那白龍本是一番好意,卻不料寶物被妖孽盯上,反害了丁天的性命,世間之事殊難預料,這確實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黃教教主說道:「不知閣下日後作何打算?這瓶中仙境是曠世難求的崑崙之墟,憑我的修為,進去易如反掌,你如想進去避世,我可助你。」
  丁川道:「我兄長已經不在了,即便有仙境我一人住著也是無滋無味,我想去投禁軍報國。既然教主能進這仙境,這瓶就送給教主,反正我留之無用。」
  黃教教主道:「其實你我二人的心意相同,我雖有仙法,卻偏偏心熱如火,眼見天下蒼生要受倒懸之苦,絕不肯避世清修,創立這黃教就是為了濟困扶危救苦救難。你如想去從軍,那戰陣之中非同兒戲,可以將仙瓶暫且寄放在我這裡,我看你日後還有天大的劫數,屆時我必再相助於你。」
  丁川辭別黃教教主,傷心之餘,把妖狐和蟾蜍的碎屍並那女子的人頭都一併埋在後院之中,然後買了棺槨發送了兄長。隨後一想,我這一去不知生死如何,留下這宅院何用?於是就把家宅變賣了,所得銀錢盡數送給平日裡廝混的潑皮們。眾人知他欲去投軍,都買來酒肉給他餞行,一連醉了數日。
  丁川到殿帥府投軍。只因丁天在東京名望極好,就連都指揮史也曾受過他的恩惠,見他的兄弟來投軍,便處處照顧丁川,在軍頭司開了後門,依他所願,把他分配到常保軍(部隊番號),充做一個上軍(一等兵,不用在臉上刺字,在手上刺)。隨軍訓練半年有餘,邊關告急,金兵舉大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東路兵鋒直指大名府,欲取東京汴梁,西路大軍攻太原。
  兵勢極盛,朝廷派各路兵馬抵擋,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告急的文書雪片一般地飛到汴梁。天子大驚,連忙命殿帥府調兵遣將。
  丁川所在的常保軍正在太原附近駐紮,被就近撥往太原防禦。一場血戰,迫在眉睫。
  第十話 血戰太原城
  常保軍兩萬餘眾,再加上四萬廂軍匆匆趕往太原助防,在離太原五十里的地方就遇到了金兵前鋒,雙方一場短暫而激烈的交鋒,只用了一盞茶的工夫就同時退出了戰場。
  這一陣,宋軍折了三千餘人,而金軍因為主力未到,也不敢戀戰。丁川第一次領教了金兵的凶悍絕倫,那些女真蠻子皆是長槍快馬強弓硬弩,頭戴皮裘身著鐵甲,來去如風。在這種高機動的騎兵集團面前,大宋以步兵為主的軍團只有原地挨打的份兒。
  統兵的宣威將軍王凜心知肚明,同遊牧民族的精銳進行野戰無異於以卵擊石,只能盡快進入城中,憑借高牆深壕消耗對方的力量。為了避免被金兵主力包圍在太原城外,全軍都輕裝疾進。
  就在宋軍剛進太原城,也就是前後腳的工夫,金兵主力已到了城外,西路金兵統帥完顏粘沒喝1帶領三十萬之眾,號稱五十萬,只見旌旗蔽野,刀槍似林,把太原城圍得鐵桶一般。
  這時城中收到的最後消息是,金兵東路軍已克燕京,指日就能渡過黃河攻到汴梁。如果西路金軍攻陷太原,就可以同另一路金軍會師,一舉拿下北宋都城。現在太原軍民所面臨的選擇只有背水一戰了。
  北宋自王安石變法以來,耗費無數民財,已然壞了元氣,又受西夏、土蕃、遼、金諸強蠶食,故有弱宋之稱。朝中奸臣當道,兵甲俱廢,太原城內的守軍見金兵勢大,而且鋒銳正盛,尤其金兵都生於極北酷寒之地,力大無窮,擅使勢大力沉的釘釘狼牙棒,掄起狼牙棒來縱馬一衝,銅牆鐵壁也阻擋不住。兩軍一旦在曠野中相遇,大金國的虎狼之師絕非積弱之宋可以對敵。如今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聚攏兵馬固守堅城。但是萬一金兵在四周構築工事鎖城,城內水糧必然斷絕,那時如何能夠守得住太原城防?
  大將王凜身經百戰,見勢頭於己方不利,便打算出奇制勝,在禁軍精銳中選拔了三千死士,藉著夜色用繩索垂下城頭,要趁金兵立足未穩之際殺他個天翻地覆。如果能盡快打亂敵軍的陣腳,說不定就可以扭轉戰局。
  丁川眼明手快,武藝出眾,自然也被選在其中。當天晚上烏雲壓頂,星月無光,丁川等人身裹軟甲,飽餐了一頓戰飯,各藏兵刃火種,準備出城偷營。但此時萬萬不敢開城,只好用長繩悄悄垂放城下,三千精銳禁軍摸入了金兵大營。
  宋軍待到近前,聽得一聲響箭為號,同聲舉火發喊道:「爺爺們踹營來也!」吶喊聲中一擁而上,正要衝過去揮動刀槍亂殺亂砍,順便再給他來個火燒連營。
  誰知事先竟然走漏了消息,那金營中早有防備,已是弓上弦、刀出鞘,只見伏兵四起,槍林箭雨地招呼過來,真是「刀砍槍挑錘打去,人頭滾滾肉為泥」,頃刻間殺得血流成河。丁川仗著一身精熟武藝,惡戰之際,只他這一柄長刀底下,就不知剁翻了多少金國兵將,又點火焚燒了一大片營帳,趁亂死戰得脫。
  那三千偷營劫寨的大宋禁軍,包括丁川在內,總共才有一百多人闖出重圍。幾乎是人人掛綵,個個帶傷,都跟血葫蘆似的,其餘的兵卒則全部陷在陣中。
  城上的守軍剛剛把丁川等人接上城去,金軍便開始發動大兵攻城。宋軍守將在城頭一望,只見敵軍密密麻麻猶如螻蟻一般,怕是不下數十萬之眾。異族之間的戰爭,不同於一個民族內部改朝換代的戰爭,是沒有任何人性可言的,不分男女老幼士農工商,在敵人的眼中都是一樣的。
  能否守得住太原,事關大宋的生死存亡,此城一失,東西兩路金軍就能對大宋都城形成合圍,舉國上下必然動搖,這無異於把汴梁拱手送給金人。太原一旦失守,開封豈能保全?所以城中軍民,無不抱定了死守的決心,舉城出力,搶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準備了足夠的防守器械。太原城防分為四方,除了精銳禁軍之外,每方另外配備正規軍數萬餘人。並且還有保甲民兵協助,共組織馬步軍四萬餘人,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要同金兵決一死戰。太原城地勢險要、民風強悍,真要死守堅城,雖然金兵勢如破竹,卻也未必能夠輕易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