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古廟禁地 > 第12節 >

第12節

這狀況我越想越覺得驚悚,不過我並沒有去問,因為無論過程怎樣,壞人已經得到了應有懲罰。
當地的活兒結束了以後我們就去了另一處地方,這次是在城市,而且是一處景色優美的旅遊城市,叫綠覺城,這位捐資人就是王天明那位開賓館的大哥,而他捐資修廟的原因我會在後面告訴大家,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搞清楚自己的麻煩到底在哪兒。
當地又名「九龍圍」,因為城市周邊有九座大小不一的山,是典型的丘陵盆地地貌,綠覺城雖然不大,卻是通往黃河流域的門戶,歷史上曾爆發過眾多可歌可泣的戰鬥。
但凡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必然廟宇眾多,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繫我也說不清,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這次我們要修的廟在名為烈女崗的山中,綠覺城周圍的九座山都屬於當地的旅遊景點,並不算廣闊的山而周圍水土肥厚,每一座山上植被都很茂盛。
既然是景點自然少不了人,一年四季人來人往,不過相比較其它八座山頭,烈女崗的人就少了很多,我們到的時候正好是上午,雖然遠處的山頭無法看見,但附近兩座山卻看得清清楚楚,只見茂密的植物中人影綽綽,甚至還有高手在山頂放風箏。
而烈女崗根本看不到半個人影,山頂那座紅牆黃瓦的古廟就越發顯得明顯。
之所以沒有人是因為山腳入口處攔著一道近三米高的鐵絲網。
我在施工隊裡的工作就是雜役,跑腿的活兒都是我來幹,所以就找到當地負責園林治安的工作人員,塞給他們兩包香煙後那人說了封鎖上山道路的緣由。
話說起來就比較久遠了,據說是在宋朝時期,遼金八萬大軍北下攻打綠覺城,卻被韓世忠將軍以五千軍馬大破於九龍灘頭,隨後敗逃的遼軍殘部重新集結後經過商議都覺得這一仗打的實在窩囊,於是商議趁宋軍剛剛大勝放鬆警惕時來個突然襲擊。
而宋軍以絕對劣勢兵力大破遼軍之後,確實放鬆了警惕,遼軍也非夜晚突襲,而是挑選精兵化裝成當地百姓,混入城內伺機燒殺,等大軍重回理應外和拿下綠覺城。
他們想的是挺好,但當天卻出了意外,當地一位大戶人家的小姐玉蘭外出採花,隨行共有九人,七女兩男,一行人去的就是距離最近的烈女崗。
宋朝時這座山不叫烈女崗,當時還沒有名稱,九人剛剛來到山腳下就被化裝成百姓的遼軍軍人給發現了。
這次來的全是敢死隊,因為進了城後就是別人的地盤,雖然殺些普通的百姓不是問題,可一旦城門關上了就算自己的軍隊能攻下城池,他們這些人只怕都沒有命在。
死士的心理和正常人是不一樣的,這就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壽命很快就要結束,他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放縱自己,曾經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現在都能做了。
一群年輕且身強力壯久禁**的死士看到七名如花般嬌嫩的姑娘自然是情不自禁,於是這些人如狼似虎的撲了上去……
雖然他們是放縱了一把,但也暴露了身份,兩名男家丁本來就是保護姑娘的練家子,雖然不可能打過許多人,但逃跑還是不成問題的,綠覺城得知了這個消息後立刻關閉城門嚴防死守了。
而遼軍眼看奸計無法得逞,就想了一個更缺德的點子,他們將被糟蹋的七名女子帶上烈女崗的山頂處,並搭建了七座木台,將七人架在木台上,這樣做是為了讓城裡的百姓都能看到。
遼國人提出條件,如果不開城門就活活燒死七名女孩。
這一幕城裡的老百姓看的是清清楚楚,眾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但結果也是明擺著的,守城將領不可能因為七個女人就開城投降,結果這七個無辜的女孩在父老鄉親的面前被燒成了枯骨。
而遼軍再一次無功而返後當地守軍為了給自己台階下就將山命名為「烈女崗」,那意思是七個女孩是為了守住綠覺城而壯烈犧牲的。
這個封號雖然荒唐可笑,但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只能說那七個苦命的女子命中該有此劫。
而七名女子死後山裡便開始怪事頻發,這在當地縣志是有明確記載的,據說只要是有滿族血統的人上山就會遇到怪事。
保安告訴我五年前有一個東北人應聘園區保安,他自稱是漢族人,可是干了五天他就把腿給摔斷了,他說在烈女崗無意中看到了一塊暗褐色的大石頭,結果沒等他把腦袋轉開,這石頭就「舒展開」了,原來是一個渾身長滿結痂嘴巴咧到耳朵根子的怪人,當時把他給嚇得,差點沒瘋了,逃跑時不小心摔斷了一條腿。
事後經過調查這位「漢人」其實姓那,是個純血統滿人,之所以隱瞞民族來這兒應聘就是閒的沒事和朋友打賭,結果鬧了個雞飛蛋打,但也親身經歷了這件邪性的事兒。
遇到類似事情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如果有攜帶東北地產物的人上山也會遇到稀奇古怪的狀況,後來為了保證遊客的安全,當地園林部門就把這座山給封了。
山上這座廟名為「身隱寺」,據說是元朝以為看破紅塵的大人物退居後在此建廟皈依,而從寺廟建成後烈女崗確實平靜了一段日子,直到民國時期才又鬧了起來,當時身隱寺裡的和尚一夜之間消失無蹤,自此小小一座山頭整日鬼哭狼嚎,這在當時縣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久而久之這座廟也就荒廢了。
當然修廟作為一項有意義的行為,各級地方政府還是非常支持的,所以很快園林部門一位負責景區管理的幹部就來到了現場,兩方交談之後,他再三告誡說上山有危險,讓我們千萬要注意安全,此外非漢族人不能上山,具有東北特色的物品不能攜帶上山。
我們仔細做了盤查,確定都是漢人,也沒有攜帶「違禁物品」,於是景區安排兩名工作人員替我們打開鐵門。
一路走的是小心翼翼,就怕遇到古怪,萬幸一路上還算是平安,估計那些被迫殉國的女子對於同族人還是比較「照顧」的,所以我們暢通無阻的到了「隱身寺」。
寺廟規模不小,以閣為主體,是前閣後殿的佈局,我們上台階時在第一節、第六節台階都是跪地三拜,這是修廟的規矩,台階第一級意味著「一心一意」,第六級則是「六六大順」,在進入廟門後只要有焚香爐就必須焚香祭拜,之後才能觀察廟堂主體。
隨後我們大致看了一下,山門後是觀音閣,閣後為七佛殿、殿後為法堂,然後是僧眾休息的場所,整個佈局錯落有致,看過之後老爸讚道:「這是一座上乘的寺廟建築,真可惜。」
牛根生道:「這座廟流傳到今也有幾百年了,能保留下來就算是不易,等咱們修好了,將來肯定能恢復香火。」
魯莽且想當法師想昏了頭的牛根生吃了一次虧後「大徹大悟」,再不想不切實際的事情,能踏實下來,他幹活倒也是一把好手。
「這座廟主體結構我看沒什麼問題,主要就是年代久遠,承重牆需要加固,寶剎上的木條需要更換,此外就是一些細節上的修補活了,沒什麼複雜的,咱們準備一下動手幹活。」工程隊長陳升道。
遇到保存完整的寺廟,第一步驟是清理佛像本身和佛殿內的積灰,必須打掃乾淨才能展開修補工作,這是我們和裝修公司最大的區別。
而我被分配去打掃彌勒殿,端著梯子和清掃工具進了佛堂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手握降魔杵的韋陀神像。
韋陀是佛的護法神,一般神像都在彌勒佛身後,見到他我知道自己走錯了位置,從後門進了佛殿,趕緊規規矩矩退出去,繞到前門往裡走。
這雖然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細節,但作為我們這樣的匠人都必須注意,因為進入佛門或是道門,都必須要有一顆極其虔誠的心,否則在工作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我轉了一圈從正門而入,可是進去後我就傻眼了。
因為我又看到了韋陀的神像。
24、佈施餓鬼
難道剛才是我看花了眼?想到這兒我退出去又從之前那道門進入。
果不其然看到的還是韋陀神像。
稀奇古怪的狀況在修繕古廟的過程中是經常遇到的,誰也說不好其中緣由,或許是因為此地仍有法力罩護緣故吧。
所以我也沒感覺到害怕,將物品放下後拜了幾拜,隨後就去找寧陵生說了情況。
寧陵生沒說別的,而是讓我先去幫人清理別的佛殿。
之後忙忙碌碌一直到中午,基本上除了彌勒殿其餘佛殿都已打掃乾淨,清掃出來的灰塵我們會灑在植被茂盛的區域。
這種事說起來也很奇怪,在別的地兒視為垃圾的灰塵,只要是從佛殿裡清掃出的,對於植物生長能起到促進,那效果比肥料都要明顯,這也算是我們的工作經驗之一。
之後我和寧陵生來到了彌勒殿,也沒進去,以順時針的方向繞了一圈後寧陵生似乎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先去吃飯。」
葷腥的東西是絕不能在寺廟內燒煮的,所以廚子是在遠離寺廟兩三百米的地兒搭的灶,而我們坐在另一邊的樹林裡休息聊天,還沒說幾句話就見兩名燒飯的廚子慌慌張張跑了過來道:「鬧鬼了、鬧鬼了。」
我們本來神經就高度緊張,一聽這聲音每個人都條件反射的坐直了身體。
只見伙夫老李跑的滿臉通紅、氣喘吁吁道:「你們快過去看看,這事兒、我他媽這輩子就沒見過。」
他的表情十分驚駭,語調更是慌張的不成樣,寧陵生也沒問情況,帶著我們去了燒飯的地方,隨後我就看到了極為怪異的一幕。
山裡搭灶就是泥巴地裡掏個洞,上面壘幾塊磚頭,坑中點火,鍋具擺在磚頭上,只見洞裡的火勢旺盛,老李正在煮一鍋魚湯,湯水早就沸騰了,煮出的蛋白質溶解在湯水裡形成了類似牛奶的白色。
然而就是這樣一鍋滾開的湯卻沒有半絲熱氣冒出,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鍋冷水在翻騰。
可是當我們把手伸往鍋面卻能感受到明顯的熱量。
除此以外,一鍋沸騰的奶白色魚湯沒有半點味道,就像是一鍋煮開的白開水。
我們這些人沒有誰是不開眼的「小白丁」,所以除了廚子呼呼喘氣,所有人都平靜的看著寧陵生。
他想了想抬手將整鍋魚湯倒入土地裡道:「老李啊,你再炒個菜吧。」
老李用他顫抖的手倒入了菜油,片刻之後能清楚的看到菜油冒出了青煙,可是當他把菜倒入炒鍋內,翻炒幾遍出水後,煙氣頓時消失了。
煙氣消失之初還能聞到淡淡的菜香,但很快香氣就蕩然無存,只有一股股的熱氣。
寧陵生眉頭緊鎖他抄起鍋倒出炒菜道:「再來一次。」
老李滿脖子都是冷汗,他哆嗦著又炒了一份土豆絲。
不出意外,菜倒入鍋內之後,當煙氣轉成了水汽,煙霧和菜的味道再度同時消失了。
噹啷一聲,寧陵生端起炒鍋將鍋遠遠丟入樹林中,接著抬腳將篝火踩滅道:「這座山有餓死鬼作祟。」
現場頓時沒了聲音,我則暗中瑟瑟發抖。
修廟人對於鬼神之說歷來是堅信不疑的,所以對於寧陵生所說的「餓死鬼」我們都知道是怎麼一會事。
寧陵生曾經說過餓死鬼渾身臘黃,除了肚子身體其餘部位都是乾癟無肉的,可肚子卻又圓又大,餓死鬼總是處在飢餓的狀態,見到任何食物都會狼吞虎嚥的吃進肚子裡,但隨即又會全部吐出來,所以無論怎麼吃都無法填保肚子,永遠處在飢餓的狀態。
而餓死鬼最喜去的就是每天晚上都有剩菜,且從不收拾擺放在餐桌上的人家,進入後它會毫不客氣的將桌上所有剩菜吞嚥、吐出翻來覆去幾遍,所以如果家裡有了剩菜最好的處理手段要麼就倒了,要麼就用另一隻碗卡住菜碗,絕不能就這麼放在桌上,因為那樣你很有可能吃的就是「嘔吐過的食物」。
可是之前我們一直把「餓死鬼」的行為當故事聽,難道今天就被我們給碰到了?
可問題是這次也不是剩菜,而是剛入鍋的菜,難道此地的餓死鬼「不守規矩」?
見我們沒人說話寧陵生道:「你們不相信?」
「寧總,不是我們不信,這大白天的上哪鬧鬼,您這也、也……」牛根生算是比較「正直」的,他表達了自己對於此說法的不信任。
「我知道你們不信,但很快你們就會相信了。」寧陵生笑道。
「大哥就算我們信了,這廟裡真有餓死鬼咱們怎麼辦?找個道士……」
「你給我住嘴。」不等王殿臣把話說完寧陵生厲聲喝止,王殿臣吐了吐舌頭,一縮腦袋不說話了。
「大家千萬記住,咱們眼前是在佛門道場討生活的人,所謂六道眾生皆普渡,山門中千萬不要說驅邪避凶的話,小心把自己舌頭嚼碎了嚥下去。」寧陵生一句話說的我汗毛凜凜。
說罷他對廚師道:「麻煩你兩位去弄十八道菜,三葷腥,十五道素材,再買十八盞深色的菜盤。」
等兩人離開後問道:「寧哥,咱這是要幹嗎?」
寧陵生道:「既然到了人家的山頭,想要做事就得請它給個面子了,所以菜是用來佈施的,希望能讓它心滿意足別再為難咱們了。」
「這七位姑娘死後怎麼會成了餓死鬼?這和她們身份也不相符啊?」我好奇的道。
「身後之人咱們就不要在議論了,這道佈施做過,就能有結果。」
廚師辦了菜品和盆子回來後所有人幫忙洗菜、搭灶,很快廚師就掄開了勺子,叮鈴光啷一陣響後十八道菜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泥巴地上,仍舊是沒有絲毫熱氣。
寧陵生做了個手勢我們所有人靜悄悄的躲進了樹林中。
說也奇怪,到了晚上再看盤子裡的菜雖然一點沒少,卻變得十分乾癟,就像菜汁被吸乾了一般,最明顯的就是紅燒肉,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肉出鍋時一塊塊亮晶晶的就像抹了蜜,多汁飽滿,此刻所有肉塊黑乎乎的就像烤糊了一般,且蔫吧癱軟的就像牛皮糖。
不等我們發表「感歎」,寧陵生揮揮手道:「挖坑連菜帶盤子一起埋了。」之後我們下山在山腳下搭建的帳篷休息。
第二天依舊沒有開工,繼續十八個菜品,整整齊齊擺在山路上,到晚上把癟縮的菜連盤子一起埋了。
週而復始四天後老李炒菜時終於有白煙冒出了。
寧陵生一拍手道:「這頓飯可以自己吃了,吃完幹活。」
所有人飽餐一頓後齊聚彌勒殿,這次再進去所見就是彌勒佛像了,寧陵生道:「清理灰塵時一定要仔細,手腳不要太重,如果見到什麼怪事情不要大驚小怪,驚擾了佛祖可就是我們的罪過了了。」
之後掃地的、擦窗戶的都忙活開了,而我則搬了把梯子清理佛殿的斗梁。
梯子並不高,所以即便我站在最高一級也只有舉起雙手才能勉強碰到斗梁頂部,於是用腳盤著梯子一邊向前挪動,一邊擦拭斗梁頂部的灰塵。
走到殿中的位置我手忽然碰到一個硬邦邦、毛茸茸的東西,一時沒反應過來,我還用手摸了摸,越摸感覺越像是一個人的腦袋。
猛然間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差點從梯子上掉下來,看見我的異動,工友們都湊過來問怎麼回事,我蹲在梯子上指著斗梁道:「那上面有人。」
憑我的手感,斷定這肯定是人,因為我摸得是頭頂心的位置,而且這個人是禿頭。
一個禿頭悄無聲息的躲在我頭頂。這一幕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25、女歌手
寧陵生穩穩的走過來道:「別慌,沒什麼大不了。」說罷拿著一把高出斗梁的靠梯架在斗樑上順梯子爬了上去。
看他腦袋高過斗梁,我深吸了口氣道:「是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