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鬼吹燈II > 第58節 >

第58節

禿腦殼老扳點頭道:「要得,不知你是要打聽啥子地方?」
我問他知道不知道巫山青溪鎮在哪?還有這附近在古代,有沒有什麼大王被砍掉了腦殼兒的傳說?
禿腦殼老扳搖頭道:「沒得聽說過,哪裡有啥子大王被砍掉腦殼兒?解放前老百姓被土匪軍閥砍掉腦殼兒的倒是很多,那時候我還是個半大的娃兒,聽老人們講,街口的木樁就是斬首用的……」
第四卷 第五章 黑匣子

我一聽這小吃店的老闆兒果然是「瓜包氣」,問他還不如不問,便想再問旁人,轉頭看看四周,一眼瞥見街角一個上著半邊門板的老鋪子,看門面是賣雜貨的。
可奇怪的是,店舖門前用麻繩吊著一個小棺材般的木頭匣子,匣身走了許多道大漆,都是漆成黑色,看起來年代久遠古舊,漆皮剝落風化,單看那木料成色,便知是紫檀,必定是有些來歷的古物,而且形狀非比尋常,我越看越奇,想不到在這毫不起眼的偏僻小鎮中,竟有此物?被我撞見,也算是我們「摸金校尉」的造
我把目光落在店舖門前懸掛的「黑匣子」上多時,看得準了,心中有了數,料想不會走眼,便對轉頭去問禿腦殼老闆:「再跟您打聽個事,街上那間雜貨店是國營的還是個體的?」
禿腦殼老闆一邊在灶上忙活著,一邊抬頭看了一眼我說的那間鋪子,答道:「那個是個體的,老掌櫃叫做李樹國,是保定府的外來戶,打濫仗的老巴子,只曉得沖殼子,根本不懂做生意,沒得啥子正經貨色,你想買啥子東西,不如沿街走下去,有國營商店塞。」
我一聽雜貨店老闆是保定府人士,那就更不會錯了,謝過了禿腦殼,回到Shirley楊等人身邊坐下,Shirley楊問我:「怎樣?打聽到什麼消息?」
我說:「這裡地人都不知道有沒腦殼兒的大王。不過卻另有些意外的發現……」說著我用手一指著街角的雜貨店,讓眾人去看店門前懸掛的「黑匣子」。
胖子奇道:「是棺材鋪啊,老胡你要給誰買棺材?」
孫九爺說那肯定不是棺材模型,常年在農村鄉下走動,沒見過民間有這樣的棺材鋪,再說哪有雜貨店賣棺材的,不知道門口掛個木匣子有什麼講究,莫非是吃飽了撐的?
Shirley楊的外祖父,是民國年間有名動一時的「搬山道人,江湖綠林中地門道無不熟知。所以Shirley楊雖是在海外長大,卻通曉江湖上的山經暗語,別看身位教授的孫九爺和胖子不明所以,她卻已瞧出些許端睨,對我說:「這木頭箱子上全是窟窿,像是養蜂人的蜂箱一般,恐怕店中掌櫃是蜂窩山裡的來頭孫九爺聽得納悶:「蜂窩山?養蜜蜂的?不能夠啊,你們瞧那些窟窿。大小不一,深淺不同。毫無規則可言,可能都是用刀子戳出來的,可能是當地的某種風俗,你們不要急著武斷,咱們有必要尊重當地群眾地民間風俗。」
我說:「孫教授您在這方面真不是一般外行,我都懶得跟您抬槓。咱也別光說了,乾脆進去買些東西,看看此店裡面是不是藏著位蜂窩山的老元良。」
胖子其實也是一竅不通,但仍然不懂裝懂,對孫九爺說:「露怯了吧?不懂別瞎說,別以為是個什麼專家。就能在一切領域說三道四,專家教授也不是萬事通,以後多跟胖爺我學著點吧,進去帶你開開眼。」說完緊扒了兩口飯,拎起背包。跟我們一同來到那老鋪門前。
鋪中有一老一少兩人,老地七八十歲。頭髮鬍子都花白了,手裡握著倆鐵球,躺在竹椅上昏昏沉沉地半睡半醒,想來此人就是姓李的老掌櫃;另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長得眉清目秀十分水靈,紮了兩條辮子垂在胸前,從上到下透著乾淨利落,一看就是本地的川妹子,不像與那老掌櫃有什麼血緣關係,可能是店裡的售貨員,她見我們進了店,立刻忙著招呼,問我想買什麼東西?
我左右看了看,店內擺設雖然古舊,但各處打掃的一塵不染,有個老舊地木頭櫃檯,也不知用了多少年頭了,磨得油光亮,櫃上最顯眼的是一大排玻璃罐子,裡面裝的都是五顏六色的南糖,還有當地一些土產,貨架上的各色貨物,一律碼放得整整齊齊。我知道「蜂窩山」也是七十二行裡的手藝人,這種店舖在明面上和暗地裡,做地完全是兩種生意,不過陌生人直接進來,店主人絕不會跟你做真正的買賣,我尋思著要先找個由頭,正好進山盜墓需要用些雜物,出來的匆忙尚未採辦,便對那姑娘說:「妹兒,我們要買蠟燭,還要上好的白紙、線繩、火柴,糖塊也來二斤。」
那姑娘聽得明白,當下將我要的事物,按數量一件件取出來,我身邊地胖子替我補充說:「我說妹妹,蠟燭也要上好的,不是名牌地我們可不要。」
那姑娘以為胖子拿她尋開心,有幾分生氣地說:「你算罈子作怪?有哪個是買蠟燭還要看牌子的?」
這時老掌櫃把眼睜開條縫,搓著手中鐵球對那姑娘說:「妹兒,這一干人都是外來的貴客,不得無禮。」
我見老掌櫃醒了,心想那妹兒年紀輕輕,不像是「蜂窩山」裡的,而老掌櫃雖然老邁,卻不昏庸,出言不俗,說不定正是「蜂窩山」中的大行家,當下打個問訊:「老掌櫃,我打算跟您這淘換幾件行貨,不知可有現成的?」
老掌櫃不動聲色地說:「行貨件件都擺在櫃上了,客人想要什麼儘管問妹兒去買。」
我心想老掌櫃這是存心跟我裝傻啊,有心用暗語切口跟他說出本意,但我只是曾聽我祖父胡國華講過一些,大多是倒斗的切口,對通用的「山經唇典」卻不太熟悉,雖會幾句,可總也說不囫圇,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說辭,可又不能犯忌直接問。以免被對方視為「外行」,趕緊對Shirley楊使了個眼色,讓她出面相談。
Shirley楊點頭會意,上前似有意似無意地對老掌櫃說:途徑高山抬頭看,山上一面金字牌;金字牌後銀字牌,排排都是蜂字頭。」
老掌櫃聞言猛地睜開眼睛,上上下下大量餓一番AHINLEy,似乎不相信這番話能從她口中說出來,還以為聽錯了,當下東起「山經」來問道:「一面鏡子兩山照。照出金風吹滿面;不知哪路過蜂山,識得金銀蜂字牌-Shirley楊想也不想,便脫口回答:「風裡鷂子隨山轉,打馬加鞍趕路程;隊伍不齊休見怪,禮貌荒疏勿掛懷。」
那老掌櫃神色更是詫異,又問:「山上山下?所為何來?」
Shirley楊道:「不上不下,想請蜂匣。」老掌櫃捋著鬍子微微點首,但可能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繼續追問:「蜂爺好見,蜂匣難請。不知請去了有哪般作為?」
Shirley楊不肯輕易洩露行蹤,只推說道:「茶留名山客,門迎五湖賓,皆是山中人,何必問根苗。」
只見老掌櫃一拍大腿,從竹椅上站起身來。讚道:「言之有理,這幾十年來,都未曾聽過有人說得恁般敞亮,妹兒,快把貴客們往裡屋請。」
Shirley楊和老掌櫃地一番對答,我還能聽懂個大概的的意思。胖子和孫九爺則是如墜五里霧中,根本不知是何所云,胖子是左耳聽了右耳冒,對此倒也不走腦子,只有孫教授聽呆了。怔在當場,等我們都進裡屋了。才聽他在後邊自言自語道:「都是磨菇溜哪路的黑話呀!」
我們隨老掌櫃和妹兒進了裡屋,他這鋪子後面是二層木樓,都是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但沒把我們領到客廳,而是將我們帶到了地下室。
地下室就如同一個手工做坊,裡邊光沙輪子就有四五個,牆邊擺著的儘是「袖箭、飛鏢、甩手釘、飛虎爪」一類的暗器,各種器械五花八門,見過的沒見過的什麼都有,有些東西我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更不知如何使用。
孫教授從後拽住我,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店舖門口掛的木匣子是什麼?什麼是蜂窩山?怎麼說了幾句黑話,就把咱們領這來了?
我說九爺,您可真該好好學習了,我估計您自打掛了個教授的虛銜,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人不學習要變修,所以才要活到老學到老嘛,一天不學問題多,兩天不學走下坡,三天不學沒法活,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孫教授說:「快別開玩笑了,我也不想吃老本,可這些門道我上哪學去?他們這葫蘆裡究竟賣地什麼藥?」
我只好給他簡單解釋了一番,自古以來,多有些犯禁的勾當,所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行內的暗語,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行話」,可是隔行如隔山,為了便於廣泛勾通,七十二行中產生了一套通用的大切口,叫作「山經」。
「蜂窩山」是專門製作各種「銷器兒」的工匠,不過暗器這些東西,是從古代就為明令禁止的,比管制刀具還要危險,從來沒人明目張膽地開個鋪子銷售,都是暗中交易,店舖門前掛個黑木匣子,上面全是窟窿眼兒,那都是試暗器時候射出來的,掛在門前,懂行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鋪子裡有暗器出售,進去之後用行話一說,便可以交易購買了,要是不懂局的,一是看不出門道,二來即便能出再多地錢,也沒人肯賣給你真東西。
我給孫教授講解了一通,又過去同老掌櫃攀談起來,原來李掌櫃祖籍河北保定府,保定府是有名的武術之鄉,李掌櫃家中代代都是「蜂窩山」裡的巧手匠人,專制各種絕巧的器械,七七事變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李掌櫃逃難入川,隱姓埋名,化了個假名,開間老鋪販賣雜貨,實際仍是想做他的老行當。可是解放後這些手藝和山經都漸漸失傳了,在暗器上已經有幾十年沒開過張發過市,至今仍把木匣子掛在門前,完全是出於「見鞍思馬、睹物思人」的懷舊之舉,想不到竟然還能有客人識得「蜂」字招牌,好在當年地傢伙式都還留著。,我們這隊人此次入川,除了工兵鏟之外,身邊再沒帶任何利器,就連傘兵刀也沒敢帶,空著雙拳進巫山深處尋找古墓,手中不免有些單薄,可巧在這小鎮中見到「蜂」字招牌,自然要買些稱手的器械,我們挑了幾樣,這年頭袖箭飛鏢早已經沒人會使了,只是要找些帶刃的利器防身。老掌櫃這裡有「峨眉刺」,短小鋒利,都是精鋼打造,而且便於攜帶,於是每人選了一柄藏在身上,胖子有看中唯一的一把「連珠快」,這東西射程比不得步槍,但一匣四十二枚「喪門」,皆為連發快箭,擊發出去足可以射透幾十步內的盔甲,也只有「蜂窩山」裡的能工巧匠,才能製作如此犀利地器械胖子問道:「老掌櫃,您這的傢伙真是太齊全了,我眼都挑花了,不知哪件是鎮山的寶貝?拿出來讓我們見識見識也好
老掌櫃哈哈一笑,說道:「要說什麼鎮山之寶,實不敢當,不過卻有件極精巧的器械,乃是老朽平生得意之作,常年累月的留在此間生銹,不該是它應有地歸宿,只是不知你們對它感不感興趣。得勒,先瞧瞧再說吧,諸位英雄,請上眼了……」說著話揭開一口躺箱,裡面有件東西,用錦緞密密地裹了數層,等他翻開錦緞,我和胖子、Shirley楊同時驚呼一聲:「金鋼傘
「金鋼傘」是摸金校尉的護身器械,當年無苦寺「了塵長老」曾經傳下一柄,又由Shirley楊從美國帶回來,不過被我們去雲墓」地時候,將它失落了,此傘的材料和製作工藝都是秘密,失傳已久,想再找人打造一柄都不可能,想不到李掌櫃竟然造過這麼一件,我有個念頭在腦中一閃:「難不成老掌櫃也做過摸金校尉?」
第四卷 第六章 五尺道

我忙問根由,原來老掌櫃在民國的時候名聲在外,黑白兩道中,沒人不知道保定府的「銷器兒李」,多曾有五湖四海的客人專程過來,向他定做些希奇古怪之物,許多年前有個打算盤的商人,特意來定做「金鋼傘」,並且留下圖譜和合金比例的秘方,不過等老掌櫃把「金鋼傘」造好了,那客商卻是「黃鶴一去無影蹤」,再沒回來取傘,到如今隔了這麼多年,料來那人也早已不在人世了。
我把「金鋼傘」拿在手中,反覆看了又看,手感材質,都與先前那柄一般不二,有此物帶在身邊,縱然是刀山火海,也敢走個來回,不由得一陣狂喜,當下也不去討價還價,就按老掌櫃開出的價錢,如數付了錢鈔。
我見李掌櫃也是「老江湖」了,說不定能從他口中探聽一些消息,便向他詢問「青溪鎮」的地點所在?古代有沒有一個被砍掉頭的大王?
老掌櫃說:「看諸位不惜重金購買這些銳利器械,又都是識貨的行家,此番到巫山地面來,肯定不是做些小可的舉動,而且如此不吝金錢,眉宇間又多有焦慮之色,想必也不是為圖財的勾當,要是老朽沒看錯的話,多半是救急救難之事,同是江湖中人,按理自然該當鼎立相助,可老朽也是客居此地,幾十年來老病纏身,平日裡極少出門,對當地風物不甚瞭解。恐怕幫不上忙了。」
我客氣道:「老掌櫃地心意我們都領受了,在去找別人打聽就是。」說罷就想帶著眾人告辭。
老掌櫃道:「且慢,話還沒說完,老朽身邊只有妹兒這一個乾孫女,她家是祖籍青溪,何不讓她來說給你們知道。」說著招呼妹兒過來,讓她來講青溪鎮的事情。
妹兒不知我們想做什麼,奇道:「青溪鎮?早都沒了十多年嘍,路上懸吊吊的,根本去不得。你們還找它做啥子?」
我聽老掌櫃說妹兒祖籍青溪鎮,心道:「總算是有了著落。」連忙細問端的,原來在巫山山脈中,有一個很古老的鎮子,名為巫鎮,此乃官家的地名,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只是據傳該地為巫咸丘塚所在,所以該鎮中人避諱「巫」字。皆稱本鎮為「青溪」,外人多不瞭解此情。山中有礦脈資源,極是富饒,後曾多遭兵火,而且山裡的資源日益枯竭,人口逐漸流失,越來越是荒蕪。
六七十年代全國上下「備戰備荒」。為了貫徹實施「防空、防毒、防核」的三防工作,在原本的礦坑中改建戰備防空洞和倉庫,在七一年前後,就把青溪附近居民遷移至周邊幾個縣,但當地礦井眾多,地殼破壞較為嚴重。防空洞修一段塌一段,施工進展很不順利,不過隨著時事變遷,防空洞修了一半便停工荒廢,整個古鎮隨這時光的流逝。早已成了被遺忘地無人地帶。
妹兒雖是青溪人,卻並不姓封。也不知古時有無頭之王的傳說,青溪百姓舉鎮遷移之時,她隨家搬到此地,父母都在文革中去世,剩她獨自一個,被老掌櫃收留下來。
妹兒十一歲離家,青溪鎮得事物多半都還記得,她說青溪有三條路,一是水路,如今正值盛夏,江河水流暴漲,湍急危險,難以成行;道路年久失修,多處出現滑坡,也無法通過;只有一段古棧道還算完好,棧道為秦時修建,寬僅五尺,故名「五尺道」,經古棧道繞山進去,要大費周折。
我當即把地圖展開,請妹兒指畫方位路線,最好能把青溪鎮「礦坑、防空洞」的具體位置詳細加以說明。
這時老掌櫃說:「還看什麼地圖?就讓妹兒引著你們去青溪好了,將來有機會,你把她帶出山去,讓她見些世面,學些真實本領也好。」
我沒想到老掌櫃肯讓妹兒為探險隊做嚮導,我雖求之不得,另一方面卻惟恐她會出危險,我們進巫山尋找古塚,只為救人而來,我和Shirley楊、胖子這三人是不消說了,孫九爺在文革時也是接受過真正考驗的人,而妹兒如何吃得住風險?她再有個三長兩短,我豈不是「拆了東牆補西牆」?
我正要謝絕,卻聽老掌櫃道:「我家這妹兒為人伶俐,膽子又大,跟我學藝多年,盡得銷器兒傳授,又是山裡長大的孩子,翻山過嶺不在話下,肯定能幫到你們些許。」
妹兒不肯答應,她對老掌櫃說:「要不得,你一把年紀了,我去了誰個來照顧干爺吃飯喝茶?」
老掌櫃道:「傻孩子,干爺今年八十多歲了,還有幾天好活?你花兒一般的好時候,怎好留在山裡虛度日月,難道你將來願意嫁給那個掂大勺的禿腦殼嗎?干爺我雖然年紀老了,眼光卻還在,看他們這一干鷂子哥精神氣質最是有仁有義,都是要做大事的人物,你只管跟
他們去闖世界好了,發大財,賺大錢,到時候要是干爺還沒死,你再來接干爺跟你出去享福。」
老掌櫃執意讓妹兒引著我們進山,又托付我將來帶她到城裡做事,我和Shirley楊稍作商量,覺得有個當地人引路再好不過,不讓他在前面冒險便是,於是就應了下來,權且認做我地師妹,其實我也搞不清楚這輩份兒是從哪論出來的。這時孫教授從外屋進來說:「剛我出去看了一下,車子好像要開了,咱們得抓緊時間上路。」
山裡地司機都是不肯等人的,我們只好裹了些要用地雜貨。匆匆作別的「蜂窩山」老掌櫃,五個人各拎背包緊趕慢趕地出了雜貨鋪,跳上已經發動的汽車,車身在不斷顛簸搖晃中,一路駛出了山中小鎮。
我坐在後排座位上,看了看手中的「金鋼傘」,心道真是好一場奇遇,但願借此兆頭,順順當當地找到「地仙古墓」,念及此處。我當即就問妹兒,在青溪附近是否有啥子「地仙」的傳說?
妹兒說:「老家一帶有封王墳裡埋著地仙的說法,不過老百姓都說地仙是妖仙,那墳墓就是妖仙墳,因為地仙會妖法,最會迷人心竅,他說進了古墓就能長生不老,騙了許多人去給他活活陪葬。不過這都是早年間的傳說,現在誰也不曉得妖仙墳之事是真是假了。但青溪鎮確實有姓封的。」
我想再多打聽一些事情,卻見妹兒有些捨不得老掌櫃,依依不捨地望著車窗外邊,便安慰她說:「我比你現在小好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離開家,高喊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地口號。千里萬里的出去鍛煉了,這胖子就是當年跟我一塊去的。」
胖子聽我提起當年的崢嶸歲月,也來勁了:「那時候真是恰同學年少,滿腦子都是造反有理的勾當,敢笑黃巢不丈夫啊,妹妹你二十出頭了。還跟老掌櫃撒嬌?可胖爺當年才十八歲,就獨自一個人在晚上到山裡看青,碰上鬼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沒咒念,只好硬著頭皮死撐……」
妹兒畢竟是年輕心性。極是好奇,聽胖子說遇到過鬼,便忍不住向我們打聽是怎麼一回事?
我有心要試試妹兒膽量,如果她連聽個鬼故事都膽顫,我還不如快把她送回去,便對她說:「這事我聽過,是我參軍之後,胖子在東北山區地遭遇,說出來真讓人頭皮子發麻,反正咱坐在車上也是閒著,就讓胖子給你們講講。」
Shirley楊和孫教授也覺得好奇,都在旁靜靜聽著,只是嗓子,掄圓了開侃:
地點在大哈溂子公社團山營子生產小隊的屯子外邊,時間是一九七零年,也是夏天地一個夜晚,山裡地仲夏之夜應該很涼爽,可那天晚上也不知怎麼了,可能是要有大雷雨,悶熱得出奇,天上一顆星星也沒有。
就在那天,王胖子和另一個知青被指派到山上「看場」,就是守著開在半山坡上的幾畝地,那裡種地都是苞米,山裡的野豬最喜歡啃這玩意兒,它啃的多,糟蹋的更多,苞米地被它一滾就是一條胡同,所以到晚上得有人守著,聽見動靜就出來敲臉盆驅趕野豬。
當晚另外那個知青臨時有事,王胖子只好一個人上山看場,他白天套了隻兔子,出門時又從屯子裡順了一水壺土燒,他樂得自己吃喝,就在田間地頭收拾了兔子,嘴裡哼哼著樣板戲「紅燈記」選段,等把野兔從裡到外烤透了,啃一口兔子肉,喝一口土燒,心情飄飄然,覺得山裡的小日子還挺滋潤,只可惜最近沒野豬出來鬧事,找不到借口放兩槍過過癮。
正得意間,轟隆隆一聲雷響,黃豆大的雨點就掉下來了,胖子趕緊夾著酒壺拎著啃了一半地兔子逃回草棚躲雨,不料棚子裡到處漏雨,根本沒法呆,他一琢磨,苞米地那頭有間磨房,荒廢好多年了,何不到那邊避避?
這間極為簡陋的磨房從解放前就有了,卻已經有好多年沒人進去過,不知是什麼原因,王胖子哪管那許多,抬腳揣開木門,裡面黑燈瞎火,滿是塌灰,但總好過在外邊被澆成落湯雞,他把剩下的土燒全灌進肚子,四仰八叉倒在木箱子上就睡,不多時便已鼾聲如雷。
胖子這一覺睡得很香,也不知睡到了什麼時候,半截被雷聲驚醒,隱約覺得這天怎麼始終不亮?翻了個身又要接著睡。這時就聽耳朵邊有個女人在哭,王胖子是橫膽的人,又且沒什麼心肺,只顧著想睡,誰知耳畔的哭聲越來越近,感覺都快鑽進腦袋裡了,他迷迷糊糊地罵道:「哭他媽什麼哭!」
被他這一罵,那女人地悲哭之聲頓時沒了。胖子卻根本沒去想是怎麼回事,仍是接著悶頭大睡,過了一會兒,就聽耳邊有個女人說:「你別壓我地鞋,別壓我的鞋,你壓我的鞋我就要你的命……」
這句話清清楚楚,胖子半睡半醒間仍是聽得格外真切,禁不住全身上下起了一片毛栗子出來,騰地坐起身來,饒是他膽大包天。也已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磨房中哪有什麼女人,門外艷陽高照,天色大亮了。
胖子心覺有異,罵了幾句,起身一看,原來在身下木板上,端端正正的擺放著一雙女式棉鞋。鞋頭還竹了兩朵驕艷欲滴地紅牡丹,胖子抹了抹頭上的冷汗。心中發起狠來,自言自語道:「這傢伙,來真格地了。」抄起兩隻鞋來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幾腳,隨後揚長而去。
回屯子後他對人們吹起此事,大伙都說十幾年前。有個小媳婦在那間磨房裡上吊了,臨死時穿著一雙新棉鞋,當時連鞋都一起埋墳裡了,苞米地邊上的磨房也沒人再去,怎麼可能在昨天夜裡被胖子見到那雙鞋?豈不撞鬼了?有好事地人,又跑去磨房看了。也沒見有什麼鞋子,都說是胖子偷喝土燒喝暈了頭。
胖子也稀里糊塗地沒當正經事,隔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鬼魂前來索命,不過到今天回想起來。夜宿深山,壓著女鬼的鞋子睡了一夜。也確實覺得有些聳人毛骨,天知道那天晚上是撞到哪門子邪了。
這段經歷卻是胖子插隊時遇到的真實之事,不過此時他在汽車上侃將出來,自是存心賣弄,不肯原事原說,不免要添油加醋,增加了許多聳人聽聞的駭人橋段。
但是妹兒膽子大,根本唬不住她,只是覺得有幾分刺激新奇,並不理會有多麼可怕,還取笑胖子瓜包氣,扯耙子講個嚇人的故事都講不生動。
我暗中點頭:「這丫頭,果然有個能做些艱險之事的膽量。」正想打聽地仙古墓附近的風物傳說,便藉機說妹兒膽量真是不凡,在老家是不是總聽鬼故事?不妨也給我們講些來聽。
妹兒說青溪鎮歷史很古老,開了幾百年巫鹽礦,巫鹽是一種特殊的地質鹽,可以加工成食用鹽,古時鹽稅極重,私采地鹽是要掉腦殼兒地,民間大多都是偷著挖掘開採,以此謀取暴利,所以青溪一帶的大小礦井不下千百處,到清代前後就差不多開採盡了,山中再也找不到新地鹽脈,加上後來大舉修築防空洞,使得山裡遍地都是窟窿。
「天然的、人工的、半人工的」各種洞穴山窟縱橫交錯,相互累積疊壓,有的地方深可數十里,外來之人寸步難行,挖地深了難免會見到許多希奇古怪的東西,所以各種各樣地傳說都有,她曾經常到礦洞礦坑裡去玩,反正那時候不太懂事,也不覺得恐怖。
我聽得這些情形,不禁暗地裡叫苦,眼見這最後一點指望,都要拋進東洋大海裡去了,青溪的各種工程,把大山都快挖透了,卻始終沒人發現「地仙古墓」,不知「觀山太保」究竟使了什麼遮天的手段?也可能「封王墳」只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傳說,根本就不存在於世上。
不過妹兒說的話中,提到了「穴地采鹽」之事,巫鹽已是滅絕的資源了,如今不復得見,我以前做工兵地時候,都不曾聽說過山裡還可以挖出鹽來,但此事卻有些符合地仙古謎中的「鑿井伐鹽,問鬼討錢」之語。
想到這些,我便以「好個大王,有身無首;娘子不來,群山不開;燒柴起鍋,煮了肝肺;鑿井伐鹽,問鬼討錢;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欲訪地仙,先找烏羊……」之語相詢,問妹兒是否知道這些話中藏著什麼秘密?
妹兒也茫然不解,她從沒聽說過封家秘傳下這段的尋仙暗示,不知話裡打的是啥子啞謎,但要說到「鑿井伐鹽,問鬼討錢」,必定是指「青溪」古鎮,再不會錯的,舊時稱采巫鹽礦地礦坑為「鹽井」,只是本鄉本土的叫法,外地人大多不曾聽說。
「巫鹽地井」皆為地方豪族佔據,窮人只得做「苦力、窯奴」,巫鹽礦內常有沼氣,地底又有隨時湧出地下水,礦工窯奴們下井作業,每每要擔許多風險,常有大批窯奴屈死在井下,故此當地民彥才說「鑿井伐鹽、問鬼討錢」。
我見終於有了一些頭緒,可只此一段,仍是難解全意,估計要想洞悉「地仙村」地謎團,仍是要先破解第一句「好個大王,有身無首」,按部就班的逐步推測,青溪鎮舊時居民早已分散各地,想再多找幾個人打探都不可能,那些古老的傳說,也肯定要比明代的墳墓更加久遠,如今的人未必能還能知道,我腦中思緒雜亂,正沒理會處,只見車窗外雲開霧散之處,遠遠地顯出一座蒼鬱挺拔的山峰,瑰麗奇俏,清幽朦朧,不覺看得入了眼。
第四卷 第七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

孫教授在旁也讚歎道:「這就是望霞峰,傳說當年天下洪水肆虐,大禹帶領民眾治水,所作所為乃是改換乾坤的舉動,少不得有鬼神之力相助,所以神女下凡,站在此地為船隻導航,年深日久化為山峰,故此也稱神女峰。」他突然想到了些什麼,以口問心、自說自話道:「娘子不來,群山不開,這段謎文中所說的開山娘子,難道是指神女峰?」
此時雲霧漸合,又將朦朧的山峰遮住,孫九爺在車上仍是出神不已,反覆念叨著:「群山不開……百步九回……」直如癡了一般。
我曾多次看過孫教授的筆記,知道他是研究解密古代符號的年頭多了,對謎文暗示之類格外執著,所以腦筋反而有些僵化,常常會鑽死胡同,此時見他又將「神女峰」與「地仙墳」聯繫起來,便對他說:「神女峰這個傳說太古老了,幾乎是發生在神話時代,而且大禹更不是無首之王;神話傳說中刑天舞干戚,刑天氏倒是無頭的,將肚皮做臉了,但刑天氏既不是王,其事跡也不是巫峽一帶,我看娘子不來、群山不開這句言語,並不像是與這些神話有關,可能在巫山山脈中,另有與之對應的傳說。」
Shirley楊也說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青溪古鎮」附近,若果封團長那段關於「地仙村」入口的啟示不假,「地仙古墓」十有八九是在有鹽井地地方。雖然以往沒能有人找到,但咱們有幾個有利的條件,首先地仙留給封家後人的謎文,至少已經知道了一半;另外還有個「殺手鑭」,也就是可以占驗龍脈生氣的青銅古鏡,關鍵時刻,可以用它得到一些提示。
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背包中的「歸墟卦鏡」,對眾人說:「我前些時候請我師兄張盈川,幫忙研究卦符的用法,虧得他是占驗推算的高手。曉得許多陰陽之道,加上參詳南海蛋人的卦數古咒,不久前終於有了些眉目,但古鏡中的海氣已快消散盡了,恐怕最多能用一次,而且沒有十足把握能看懂呈現出的半副卦象?不到萬不得已之時,絕不能輕易使用,發丘摸金、搬山卸嶺留下許多盜墓尋龍地古術。我就不信望聞問切四法,還對付不了一介地主礦頭的觀山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