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謎蹤之國(Ⅰ+Ⅱ+Ⅲ+Ⅳ四部全) > 第111節 >

第111節


司馬灰用步槍壓住了趙老憋的脖子,此時想結果此人性命,實是易如反掌,不過轉念一想,自己這夥人與趙老憋之間糾纏甚深,卻沒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何況事到如今,再殺趙老憋也於事無補。
眾人置身在蘑菇雲下都有窒息之感,知道不是講話之所,於是先將趙老憋拖到一旁。
司馬灰等人把趙老憋圍在當中,彼此相互打量,誰都沒有開口說話,當真是「各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趙老憋終於撐不住了,對司馬灰說道:「真是山不轉水轉,想不到咱爺們兒又見面了……」他一邊偷眼觀瞧司馬灰的臉色,一邊繼續說道:「看這位團頭好俊的身手,想必也得過綠林傳授,咱人不親藝親,通吃祖師爺留下的這碗飯,爺們兒你走遍了天下路,交遍了天下友,把天底下能吃的都吃遍了,乃是前人顯貴、螯裡多尊、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頭等人物,為啥非要跟俺一個憋寶的過不去?」
司馬灰說你別跟我套近乎,誰不知道綠林裡的手段有上下兩等,上者曰「鑽天」,下者曰「入地」。
鑽天的練會躥房越脊飛簷走壁的本領,高處來高處去,能進到富戶巨室中偷金竊銀,使人不知;入地的則是挖洞打地道,專做掏墳包子摳寶的勾當。可不管是「鑽天」還是「入地」,都跟你們施術憋寶的道路不同,說是毫不相干也不為過。
高思揚和二學生兩個,並不瞭解趙老憋的身份,還以為此人就是「綠色墳墓」,沒想到長得如此獐頭鼠目。
不過司馬灰十分清楚,趙老憋不是「綠色墳墓」,但肯定與之有重大關聯。司馬灰也深知此人詭譎難側,圍繞在他身上的謎團多得數不清,試問一個人怎麼可能死亡並且留下屍體之後,又出現在另一個地方?
如果算上眼前這個趙老憋,司馬灰已經遇到過三次,或者說是三個同樣的人了。第一個是在長沙螺螄墳挖掘雷公墨,掉進墳窟窿被鬼火燒死了;第二個是從匣子裡逃脫,死於古樓蘭黑門遺址;如今又出現了一個深淵裡的趙老憋。
羅大舌頭遇事亦是腦袋瓜子發懵,總覺得趙老憋是妖怪變的,趁早弄死了才是。
司馬灰滿腹狐疑,但千頭萬緒,也不知該從哪裡問起才好,卻聽得勝香鄰在耳邊悄聲說道:「這個人也許不是趙老憋。」
司馬灰心念一動:「是了,看情形黑門和深淵中出現的趙老憋應當是同一個人,因為對方顯然還記得發生在匣子裡的事情,但此人可從沒承認過自己就是趙老憋,那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
司馬灰想到這裡,索性直接問道:「你姓甚名誰,為何到此?」
那人眼中賊光閃爍,臉上勉強擠出些笑,抱拳說道:「人過不留名,不知張三李四;雁過不留聲,不知春夏秋冬。既然諸位問起,今日俺就留個名姓在此。」
第四部 幽潛重泉 第一卷 柯洛瑪爾探險家 第二話 不老不死
司馬灰三遇趙老憋,見到的有屍體也有活人,每一次都是時隔多年。由樓蘭黑門前的死屍推測,匣子裡的趙老憋勾結法國探險隊在回疆盜寶,應該是在民國年間;而在長沙螺螄墳挖掘雷公墨的趙老憋,是出現於解放後的1968年,死後被埋在了荒墳裡;如今這個人又在深淵裡現身,容貌與前兩個死掉的趙老憋毫無區別,還是那一身拾荒者的打扮,仍舊五十來歲賊眉鼠眼的模樣,簡直是個不老不死的妖怪。
司馬灰難以理解發生在這個人身上的事情,但即便真是不老不死,也不可能被燒成了灰燼,還會再次出現,他只能認定前後三次遇到的趙老憋,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
誰知那人說道:「俺祖籍關東,在那百家姓裡排行第一,奈何家裡爹娘早亡,當初也沒給取過大號,後來憑手藝做了憋寶的老客,因此相熟的都管俺叫做趙老憋。」
司馬灰和羅大舌頭聽了這話,皆是面面相覷,感覺身上都起雞皮疙瘩了,事情呈現出了最詭異的一面——前後三次遇到的趙老憋是同一個!
羅大舌頭咋舌不下,他提醒司馬灰道:「我明白了,說不定這老怪床底下埋著一個罐子……」
其餘幾人聽得莫名其妙,司馬灰卻知道羅大舌頭所言何意,當年他們在黑屋混日子,多曾聽人提起一件怪事:
具體是哪朝哪代說不清了,估計可能是前清的事,那時村子裡有個闕姓人家,夫妻兩個以種田砍柴度日,粗茶淡飯的生活雖然清貧,但老兩口子非常恩愛,為人厚道本份,日子倒也過得適宜。
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子,這孩子天生耳大,耳垂又肥又厚,老兩口子十分喜歡,總說:「咱家這孩子生就佛相,將來必福壽無窮。」於是給小孩起了個乳名叫「福耳」。
可後來有位看相的先生瞧見,卻說:「這孩子耳大無福,雙耳要厚而有輪方為貴人,耳厚福厚,耳薄福薄,耳要大,又要圓,又圓又大是英賢;兩耳削平,奔勞一世,兩耳貼腦,富貴到老,對面不見耳,則是巨富巨貴之相。」
按那江湖上流傳的相法,這意思就是人的耳廓不能向前探著招風,須是平貼後腦才能有福。正所謂「兩耳招風,買地祖宗」,因此以前迷信的人家,剛生下小孩,都要緊盯著孩子睡覺時不能把耳廓壓向臉頰,免得睡成賣盡祖宗田產的招風耳,等孩子逐漸養成後壓耳的習慣,也就不用再管他了。
那先生看「福耳」的面相,是雙耳上薄下厚,兩邊都往前支著,就說這是逆子之相,再想改也來不及了。
闕氏夫妻哪裡肯信。一頓掃帚將看相的先生趕走了,此後對「福耳」更加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活都不讓干,這小子長大成人之後,整天游手好閒不務正業,還學會了耍錢嫖娼,把他爹氣的吐血而亡。
「福耳」不但不思悔改,反倒變本加厲,把家裡的田產變賣揮霍了,又去偷雞摸狗,一次被人告上了衙門,他逃到山裡躲避。途中撞見一夥養蠱的黑苗,就此跟去湘黔交界混飯吃,幾年後回歸故里,到家不說孝順老娘,卻肆無忌憚的殺人越貨,他若瞧上哪家的姑娘媳婦,光天化日裡就敢進去施暴,誰攔著就拿刀捅,比那山賊草寇還要凶狠猖狂。
想來王法當前,哪容他如此作惡,果然驚動了官府,派差役將「福耳」抓起來過了熱堂。他對自己所犯之事供認不諱,被訊明正法,押到街心砍掉了腦袋,民眾無不拍手稱快,沒想到行刑後的第二天,此人又大搖大擺地在街上走,依然四處作惡。
官府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再次將其擒獲正法,可不管「福耳」的腦袋被砍掉了多少回,這個人都能再次出現,活蹦亂跳地好像根本沒死過,百姓無不大駭,不知此人是什麼怪物,任其為非作歹,誰都拿他沒有辦法。
最後「福耳」的老娘實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大義滅親,到衙門裡稟告官府,說此子從黔湘深山裡學會了妖術,在家裡床底下埋了個「藏魂壇」,肉身雖然在刑場上被斬首示眾,但他過不了多久就能從罈子裡再長出來。
官府聞之將信將疑。立刻命人到其家中挖掘,果真刨出一個黑漆漆的罈子,形狀就像骨灰罈似地,當場敲碎砸毀,再把「福耳」押赴刑場碎剮凌遲,挫骨揚灰。自此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妖人死而復生的事了。
這件事沒有明確記載,僅是口耳相傳,司馬灰也不知道那「藏魂壇」裡有什麼名堂,這趙老憋每次死後都能再次現身,倒確實與這個離奇古怪的傳說有些相似。
司馬灰不太相信世上有什麼「藏魂壇」,那與「聚寶鼎」一樣都是荒誕不經的事,相傳元末明初有巨富沈萬三,家中財帛通天,富可敵國,哪來的那麼多錢呢?是他還沒發跡之時,路過湖邊見到鄉人捕蛙,就地剖蛙取腸,血腥滿地。沈萬三見狀不忍,出錢把剩下的幾百隻蛙都買了下來,扔回湖中放生。某天晚上他再次路過湖邊,聽群蛙鳴動鼓噪,從湖底擁一古鼎而出,往那鼎中扔進一塊金子,就立即變成兩塊,沈萬三因一時善念得此古鼎,日後盈千累萬之資,皆為其中所生,後來沈家被明太祖朱元璋抄了,從地窖搜出此鼎,問以劉基劉伯溫,劉基曰:「此為聚寶鼎。」後世俗傳為「聚寶盆」,如果掉進一個活人進去,再拽出來可能就是兩個相同的人了。
司馬灰也暗自揣測,莫非那趙老憋無意中掉進了「聚寶鼎」,所以世上才有好幾個一模一樣的人?可是「聚寶鼎、藏魂壇、不老不死」三種猜想,都不能完全解釋趙老憋的來歷,此人身上的秘密,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才清楚。
司馬灰尋思敵我難辨,沒法說趙老憋是正是邪,只能說這是個「奇人」,從頭到腳都是謎團,其位置處在「考古隊」和「綠色墳墓」之間。此時明知道趙老憋為人油滑,從對方嘴裡說出來的話並不完全可信,但又不能不問個究竟。於是示意眾人誰也不要多說,避免言多有失,先讓趙老憋把其來歷作為,原原本本的交代一遍,等摸清了底細再做計較。
趙老憋見推脫不開,兀自在舌口上逞能:「諸位英雄聽了,俺這憋寶的行當,那也是憑真本事吃飯,眼作觀寶珠,嘴為試金石,五湖四海生涯,萬丈波濤不怕……」
羅大舌頭惱怒地說:「你再敢多說一個用不著的字,老子就生掰你一顆大牙下來,不信咱倆試試。」
趙老憋嚇得一縮脖子,說道:「俺不識眉眼高低,還望好漢寬恕則個,可……可是諸位,到底想讓俺說啥呀?」
羅大舌頭嘬著牙花子道:「你成心的是不是?讓你說什麼你自己不清楚嗎?還非得等我問你?先說你鬼鬼祟祟跑到這地方幹什麼來了?」
趙老憋苦著臉說了經過,他聲稱自己也被困在這個深淵裡了,瞧見大霧中有東西墜落,便特意過來察看,發現竟是個生鐵坨子陷在此處,使地底湧出萬丈黑煙,他鑽進殘骸裡面看了一回,也沒找到什麼東西,不料剛一出來,就撞到了司馬灰等人,他還記得在樓蘭沙海中,被這些人從後追擊。不想冤家路窄,竟又在此相遇,趙老憋已成驚弓之鳥,看勢頭不妙立即轉身逃開,再往後就是現在的事了。
羅大舌頭越聽越氣:「老不死的你這話說了等於沒說,真拿我羅某人當傻子糊弄啊?今天非把你滿嘴的牙都掰下來不可……」
司馬灰看羅大舌頭問得糊塗,就將他攔下,然後告訴趙老憋:「你我雙方沒有什麼解不開的仇疙瘩,但你的事對我們非常重要。所以今天必須把話說明白了,別指望還能矇混過關。你要仔細交代,比如遇過什麼人、學過什麼藝、憋過什麼寶、經過什麼事、到過什麼地,把你的老底兒全給我抖落出來。」
趙老憋為難的說:「這位團頭也是場面上的人物,咋不明白掏人老底兒,和挖人祖墳沒啥兩樣?看諸位這架勢,莫不是到此地裡來找……禹王碑?俺趙老憋雖然不才,但願助一臂之力。」
眾人聞言都是一怔。司馬灰和勝香鄰齊聲問道:「你知道深淵裡的禹王碑?」
趙老憋見自己說著了「海底」,故弄玄虛地道:「說句那啥的話,俺是略知那麼一二。」
羅大舌頭迫不及待地追問:「那你知不知道禹王碑是什麼東西?」
趙老憋點頭道:「自然知道……」
羅大舌頭奇道:「禹王碑到底是個什麼?」
司馬灰等人也都屏氣凝神,全部注視著趙老憋,要聽此人究竟說出哪些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