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

雖然澳大利亞土壤貧瘠的問題和鹽鹼化對第一批墾荒的農民而言並不明顯,甚至對於今日一般大眾來說也沒怎麼聽說過。但是澳大利亞缺水的問題倒是廣為人知。大多數外國人只要一提到澳大利亞,就會馬上聯想到沙漠。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少,或者荒漠化嚴重,如果不灌溉根本無法發展農業。直至今日,澳大利亞還有一些土地既無法耕種,也不能放牧。在生產糧食的地區,通常離海岸越近,降雨量就越大。所以如果有人朝著內陸方向走,首先看到的是種滿作物的農田,還有澳大利亞一半的牛也在此地,載畜量極高;深入內陸,可以看到羊圈;繼續向裡走,看到的是養牛場(澳大利亞另一半的牛就在這裡,載畜量很低),因為降雨量相對較少,所以養牛比養羊更具經濟效益;最後腹地深處就是沙漠,不能種植任何一種糧食。

澳大利亞不僅平均降雨量低,而且難以預料。在世界許多地方,每年有規律的雨季可幫助農業發展。例如我居住的南加州,可以肯定降雨一般集中在冬季,夏季雨量很少,甚至不下雨。在眾多農業生產力高的地方,不僅有雨季,而且每年出現的時間也大同小異,很少發生大旱。農民每年遵循季節規律耕地、播種,作物在雨水的灌溉下生長、成熟。

然而,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降雨取決於恩索現象(即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1),因此十年裡每年的降雨情況都變幻莫測,而每十年間的變化更大。最早從歐洲來澳大利亞的農民和牧民並不知道當地的天氣深受恩索現象的影響,因為那時在歐洲很難檢測到這種情況,一直到近幾十年,氣象專家們才意識到恩索的存在。那些最早來到澳大利亞的農民和牧民在耕種放牧之初,遇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因此誤以為這是一塊福地,被假象蒙蔽雙眼的他們開始在這裡定居下來。實際上,澳大利亞每年只有一小段時間雨水充沛,能催熟作物。大部分地區有雨水的天數不到半年,而部分農業區十年裡只有兩年有雨水。這導致澳大利亞的農業經營成本高,經濟效益低:農民們不惜血本地耕耘與播種,但事倍功半,一半以上的年份都顆粒無收。雪上加霜的是,作物收割後,農田經過一番整地和拔草,光禿禿的土壤就裸露出來,如果其後栽種的作物無法生長,那麼土壤就會一直裸露在外,甚至沒有雜草覆蓋,最終落入被侵蝕的命運。因此澳大利亞難以預料的降雨在短期內增加了農業經營成本,從長期來看,則進一步加劇了土壤侵蝕的問題。

澳大利亞不受恩索現象影響的地區最主要分佈在西南部小麥帶,該地區每年冬天降雨穩定,小麥幾乎年年豐收。近幾十年來,小麥的產值甚至超過羊毛和肉類,一躍成為澳大利亞最有價值的農業出口商品。但如上文所述,西南部小麥帶雖然受益於冬季穩定的降雨,但實際問題並不輕鬆:土壤貧瘠,鹽鹼度高。近幾年來,由於全球氣候發生變化,西南部冬季的降雨也變得難以捉摸。從1973年起,小麥帶的降雨急劇減少,雖然夏季降雨日益頻繁,但雨水落在收割後裸露的土地上,反而加劇土壤鹽鹼化。就像我在第一章討論蒙大拿時所提到的,全球氣候變化,幾家歡喜幾家愁,蒙大拿雖然是輸家,但是澳大利亞比它輸得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