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第十章 馬爾薩斯在非洲:盧旺達的種族屠殺 >

第十章 馬爾薩斯在非洲:盧旺達的種族屠殺

兩難境地

在我雙胞胎兒子10歲和15歲的時候,我和太太兩次帶他們去東非旅行。同其他遊客一樣,非洲巨大的動物、壯觀的景色與眾多的人口深深震撼了我們。不管我們在家中舒適的客廳看了多少遍國家地理頻道的非洲特輯,看了多少次羚羊躍過電視屏幕的鏡頭,當我們身處塞倫蓋提大平原,從陸虎吉普車上放眼望去,四周上百萬頭羚羊黑壓壓一片,這種景觀、聲音和味道還是讓我們措手不及;電視也無法向我們展示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的遼闊平坦。開車從位於懸崖口的旅館一路下到平地,你將會領略到火山險峻陡峭的內壁。

東非人民的友善、對孩子的熱情、色彩艷麗的服飾和人山人海的情境讓我們備受感染。在書中抽像地讀到「人口爆炸」和每天親眼所見一排排站在路旁的非洲兒童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會。許多兒童看上去與我的兒子年紀相仿,身高也不相上下,他們紛紛向開車經過的旅遊車索討一支上學用的鉛筆。這些為數眾多的人群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顯而易見:牧場中的草稀稀疏疏,成群結隊的牛羊差不多將它們啃得精光,新近侵蝕形成的溝壑流淌著從牧場沖刷而下的泥漿。

這些孩子的存在使東非加速成為全球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之一:肯尼亞近期的人口增長率達4.1%,其人口將在17年內翻一倍。非洲的人口爆炸已經現出端倪。由於非洲是人類棲居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因此有人可能會天真地認為非洲的人口早已達到平衡。然而事實上,諸多原因造成非洲人口激增:引進新大陸的作物(特別是玉米、豆子、甘薯和木薯),從而拓寬了農業基礎,糧食產量超過以前只種植本土作物時的產量。另外還由於衛生條件改善、預防醫療、母親與兒童接受疫苗接種、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瘧疾等非洲地方性疾病得到部分控制;同時國家統一、國界確立致使那些渺無人煙、爭端頻起的鄰界地帶如今也能安家居住。

像東非這樣的人口問題往往使人想到「馬爾薩斯主義」。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和人口統計學家托馬斯·馬爾薩斯1在其著作中提出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食物供給的增長,他的依據是人口以指數方式增長而食物供給卻以算術方式增長。比方說,假設人口翻一倍需要35年的時間,2000年時有100個人,那麼按照這一速度增長,到2035年就會有200個人,到2070年則有400人,2105年翻到800人,以此類推。然而,食物產量並非成倍增長:這次科學重大突破使得小麥產量上升了25%,那次重大突破使產量又增加20%等等。這就是人口增長與食物增長最本質的區別。當人口增長時,多出來的人口本身也在製造新的人口,這就好比是利滾利。所以,除非饑荒、戰爭、疾病等因素,或者因為人們採取預防措施(如避孕或者晚婚),人口增長的速度才會緩減下來,否則日益增長的人口必將消耗掉所有的食物。時至今日,下述觀點仍然得到廣泛的肯定:如果不控制住人口增長,僅靠增加食物供給來提高人類的幸福終將流於失望——馬爾薩斯如是說。

對這一悲觀看法的正確性一直存有爭議。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現代國家通過人民自願(意大利和日本)或政府下命令控制出生率(中國)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口增長。然而,現代盧旺達的例子卻證明了馬爾薩斯理論中最壞假設的正確性。通常來說,馬爾薩斯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們都認為以不可持續的方式利用資源所造成的人口和環境問題最終都能通過這個或那個方式得到解決:要麼通過自願選擇的方式,要麼通過不愉快的、強加的方式,例如馬爾薩斯所想像的那些2。

幾個月前,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給本科生講授社會的環境問題時,探討了社會在解決環境保護爭端中經常面臨的困難。一個學生答道,這些爭端一般可以在衝突的過程中得到解決。他並不是贊成用屠殺來解決爭端,而是認為環境保護所引發的衝突發生在人身上,這些衝突在美國通常是由法院來解決,法院也能給他們一個通情達理的解決方式。因此那些有志於以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為職業的學生們需要熟稔司法系統。盧旺達案例很具有教育意義:這個學生的看法在根本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衝突的嚴峻性往往超過法院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