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農 業 >

農 業

格陵蘭的維京人主要靠放牧(飼養牲畜)和捕獵野生動物維生。儘管紅髮埃裡克從冰島帶了一些牲畜過來,但由於格陵蘭氣候條件惡劣,維京人無法僅靠自己飼養的牲畜生存下去,還必須捕獵許多野生動物。而挪威和冰島的氣候相對溫和,人們所需食物大多來自放牧和種植的作物(特別是挪威)。

格陵蘭的維京人最初希望自己農場的牲畜種類也能像挪威酋長那樣分配,以牛和豬為主,綿羊次之,山羊少些,再養些馬、鴨和鵝。在格陵蘭維京人居住過的地方,考古學家們對處於不同時期貝塚中的動物骨頭進行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很快發現維京人理想的牲畜種類分配法到了寒冷的格陵蘭有些行不通。鴨和鵝等在院子裡飼養的家禽不是馬上死亡,就是在前往格陵蘭的途中已經死得差不多了。考古學家在格陵蘭並沒有挖掘出任何飼養鴨和鵝的證據。雖然挪威的豬在森林裡就能找到很多堅果吃,而維京人也認為豬肉是最珍貴的肉類,但格陵蘭沒有多少林地,而且豬會對脆弱的植物和土壤造成很大的破壞,因此養豬實在沒有多大好處。所以沒過多久,豬的數量大大下降,最後以滅絕告終。考古學家在島上發現了馱鞍和運輸用的雪橇,顯然維京人利用馬來當運輸的畜力。由於基督教曾禁止吃馬肉,貝塚中鮮見馬的骨頭。在格陵蘭嚴峻的氣候條件下,養牛比養綿羊和山羊都要辛苦,因為只有在沒有雪的三個夏季月份才能在草地上放牧,其他九個月都得關在室內的牛棚,用乾草餵養。而乾草在夏天就得忙著準備起來。所以維京人最好捨棄這種耗費大量人力的牲畜。果然,格陵蘭島上牛的數量越來越少,但由於他們將牛視為地位象徵,所以一直沒有放棄。

維京人食用的肉類還是以羊肉為主,畢竟綿羊和山羊比牛更能適應寒冷的氣候。另外,它們還有一個優勢,即冬天能在雪地裡刨青草吃。在現在的格陵蘭,一年中有九個月都可在室外放羊(是牛的3倍),只有雪下得最大的那三個月才必須在畜棚內過冬。在格陵蘭維京人早期的聚落,綿羊和山羊加起來的總數也比不過牛的數量,後來越來越多,數量是牛的8倍。至於綿羊和山羊的比例,冰島人飼養的綿羊數是山羊的6倍,在格陵蘭人定居初期最肥沃的農場,也維持了這一比例。但隨著時間推進,山羊的數量越來越多,最後甚至和綿羊數等同。這是因為山羊比綿羊更能適應惡劣的環境,對於粗硬的樹枝和矮小的灌木,一概不拒。雖然維京人剛踏上格陵蘭時對牛的重視程度超過綿羊和山羊,但最適合在格陵蘭生活的牲畜卻是山羊,其次是綿羊,最後才是牛。大多數的農場(特別是越往北條件越惡劣的西部聚落)最後都是山羊一大群,牛卻寥寥無幾。而水草豐美的東部聚落還能維持牛的數量。

在遺留下來的中世紀維京人的牛棚,一年裡有九個月都將牛關在裡面。這是一個狹長的建築,用石頭和草皮蓋成,牆有幾碼厚,足以在冬天抵擋嚴寒。格陵蘭的綿羊和山羊比較耐寒,冬天仍可室外放養。牛棚裡每頭牛都獨自關在一個長方形的牛欄內,欄與欄之間以石板相隔。今天,在許多牛棚遺址還能見到那些豎立著的石板。通過牛欄的大小、出入口的高度以及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骨骸,我們可以推算出格陵蘭人的牛的體型要遠小於現代世界的牛,其高度不到4英尺。那些牛整個冬天都待在牛棚裡,排出的糞便堆積如山。開春後,農民們得把這些糞便鏟到外面去。冬天的牛以乾草為食,如果乾草不夠,就拿來自內陸的海藻充數。但是牛並不喜歡吃海藻,農民們為此必須住在牛棚,忍受著滿地的糞便,強迫牛進食。不管怎樣,牛還是變得越來越虛弱瘦小。五月,冰雪漸融、大地返青,牛終於可以返回戶外自由吃草。但那時的牛已經虛弱到無法走路的地步,農民們得把它們抬到戶外。如果碰上特別嚴酷的冬天,貯存的乾草和海藻在夏天青草重新生長出來前就吃光了,農民們只好將柳樹和樺樹的新生枝葉採下來給牛吃,以免其餓死。

維京人在格陵蘭養牛羊的主要目的在於它們的奶,而不是肉。動物們於五六月間分娩生產,在夏季短短幾個月內會分泌乳汁。維京人把牛奶和羊奶製成奶酪、黃油和類似於酸奶的「施俄」,然後把乳製品裝進大桶,放在山溪或草房內冷藏,整個冬天都以此為食。此外,格陵蘭還盛產優質羊毛。由於氣候寒冷,綿羊毛和山羊毛富含油脂,天然防水。維京人也吃牛肉或羊肉,但這些肉類通常來自淘汰的牲畜。每年秋天,農民們會計算貯存的乾草可供多少牲畜過冬,然後宰殺多出來的牲畜。即使如此,可以宰殺的牲畜還是有限,肉類同樣不足。因此農夫將牲畜宰殺之後,為了不浪費裡面的骨髓,幾乎把每根骨頭都一一敲碎。不過也只有格陵蘭的維京人才會這麼做。在格陵蘭因紐特人的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很多腐爛的骨髓和脂肪引來大批蒼蠅,由此可見因紐特人的捕獵技術要比維京人精湛,打到的獵物也多。

飼養一頭牛,光是一個冬天就需要幾噸的乾草,羊則省心多了。因此,大多數維京農民從夏天就開始忙著收割牧草、曬乾和貯藏。乾草的貯藏量關係到冬天可以餵養牲畜的數量。但是冬天的長度也很重要,如果太長,原先貯藏的乾草就會不夠。所以,每年九月維京人不得不做痛苦的抉擇,他們必須根據乾草的貯藏量和冬天的預計長度來決定留下牲畜的數量。如果該年九月宰殺太多,很可能到次年五月乾草都還沒有用完,而剩下的牲畜也不多,於是後悔不已,怨自己沒多留幾頭牲畜跟老天賭一把;如果該年九月宰殺太少,很可能次年五月到來之前,乾草已經吃光,於是所有的牲畜都要餓死。

維京人在格陵蘭三種不同類型的農田里生產乾草。最有效的是所謂的「內田」,即農宅周圍的田地,農民們用籬笆把它圍起來,以免遭牲畜入侵;他們還在田里施肥,以促進牧草生長。在加達大教堂的農場和其他幾個農場的遺址中,我們還能看到以前留下來的水壩、溝渠等將山溪引入田地的灌溉系統,用以增加農田的產量。第二種是所謂的「外田」,也就是離農宅較遠的田地,沒有籬笆圍欄。最後一種是維京人從挪威和冰島引進的放牧方式,叫做「放牧棚」或「高地牧場」,也就是他們在偏遠的高地牧場搭建棚屋,供放牧人在夏季小住,種植乾草、放養牲畜,但這種放牧方式並不適合嚴寒的冬季。有些高地牧場看起來很像一回事,裡面還有放牧人住的房屋。夏季他們在這裡放養牲畜、種植乾草,到冬季才返回山下主要的農場。每年,冰雪最早融化、青草最先生長出來的地方總是低地,然後才是地勢較高的地區。新長出的草營養價值高,而且鮮嫩,容易咀嚼。由於格陵蘭資源有限,可用的土地不多,因此高地放牧不失為一個解決之道,季節性利用山上的土地,趁夏季高地水草豐美,就將牲畜趕上山餵養。

我在上文提到過,在我們造訪格陵蘭島前夕,克裡斯·凱勒告訴我「要想在格陵蘭生存下去,就得找一塊資源豐富的寶地」。克裡斯的意思是即使在格陵蘭最適合做牧場的兩大峽灣地帶,也沒有幾個好地方,而且四下分散。我在格陵蘭的峽灣隨意閒逛,儘管是個一竅不通的城裡人,但也漸漸掌握如何擇地開闢農場的訣竅。那些來自冰島和挪威的維京人雖然都是經驗豐富的農民,但我有後見之明的優勢:我已經知道哪些地區是維京人試圖開墾過,但因結果差強人意而被最終放棄。對維京人而言,當時他們必須花費很多年的時間,甚至要用幾代人,才能知道哪些牧場是繡花枕頭爛稻草。我這個城裡人總結得出的中世紀維京人適合做農場的好地點的標準如下:

1.平坦廣闊,或是坡度平緩的低地(海拔低於700英尺)最適合開發成高產的內田,因為低地的氣候最溫暖、沒有雪的生長季也最長,同時地勢平坦有利於牧草生長。格陵蘭維京人的農場中,加達大教堂的農場具備上述全部優勢,瓦納弗非的農場次之。

2.如果找不到廣闊的低地,那麼就在中等海拔的地方(海拔為1300英尺以下)開闢外田,種植備用乾草。考古學家們根據牛欄遺址的數量,計算得出在低地農場生產的乾草通常不夠餵養農場的牲畜。紅髮埃裡克的巴拉塔利德農場就是一個中等海拔的外田。

3.在北半球,向南山坡的日照最為充分。因此這裡的冰雪在春季總是最早融化,牧草的生長季就可以比其他地方多幾個月,每天的日照時間也較長。在格陵蘭,最好的農場均向南面,如加達、巴拉塔利德、赫瓦勒塞和桑德斯等。

4.附近要有溪流或灌溉系統,這樣才能保證農場有充足的水源,以增加乾草的產量。

5.農場千萬不能靠近或面向冰川,寒冷的暴風雪會妨礙牧草生長,也會加快土壤的侵蝕問題。像納沙克和瑟米利克峽灣的農場就受到冰川詛咒,一直無法擺脫貧困的命運。而位於科若克河谷的源頭和瓦納弗非地區海拔較高的農場最終不得不被遺棄。

6.如果可能,農場最好坐落於擁有優良港口的峽灣,以方便運輸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