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第四章 舊日支配者:阿納薩茲人和他們的鄰居 >

第四章 舊日支配者:阿納薩茲人和他們的鄰居

沙漠農民

本書探討的這些崩潰的社會群體中,地理位置最偏遠的莫過於上章提到的皮特凱恩島和漢德森島。對美國人而言,離家園最近的則要數查科文化國家歷史公園裡的阿納薩茲遺址(參見圖9、10)和梅薩維德國家公園。前者位於美國西南部新墨西哥州57號高速公路邊上,後者靠近666號高速公路,它們距離我在洛杉磯的家不到600英里。就像下一章將會論及的馬雅遺址一樣,這兩個古老的美洲土著遺址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名第一世界國家的遊客前去參觀。在這些早前的美國西南部文化中,明佈雷斯由於其陶器上的幾何圖案和寫實的風格深受藝術收藏家們的喜愛。這一獨特的傳統文化是由僅4000人組成的社會群體創造出來的,他們的盛世繁華卻只維持了幾代便突然衰敗下來。

我承認美國西南部的這些社會群體規模要比馬雅城市小,人口也只有區區數千,不像後者多達幾百萬。因此,馬雅城市規模龐大,紀念碑與藝術品數不勝數,這個以國王為首,階級森嚴的社會還擁有自己的書寫系統。但阿納薩茲人用石頭建造了北美最大最高的建築物,一直到19世紀80年代才被芝加哥的鋼筋摩天大樓所超越。儘管阿納薩茲人沒有書寫系統,不像馬雅人有銘文可以考證具體的年份,但我們還是能通過美國西南部的建築來斷年,且誤差只在一年以內。考古學家們因此能夠在相對精確的時間範圍內去瞭解社會群體的歷史,這在復活節島、皮特凱恩島和漢德森島很難實現。

在美國西南部,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和消亡,而是整個系列(參見地圖5)。西南部文化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經歷了區域性的崩潰、徹底重組和遺棄,這包括公元1130年左右的明佈雷斯,以及12世紀中晚期的查科峽谷、北黑台地和維京阿納薩茲人、14世紀前後的梅薩維德和卡嚴塔阿納薩茲、15世紀的莫戈永和晚至15世紀以複雜的灌溉農業聞名於世的霍霍凱姆。儘管所有這些急劇的轉變都發生在1492年哥倫布抵達新大陸之前,但阿納薩茲種族並未消亡:西南部其他的美洲土著社會吸納了一部分上述社會的後裔,使其延綿至今,例如霍匹和祖尼等村落。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這些相鄰的社會群體相繼衰敗或發生意外巨變呢?

通常的單一因素解釋不外乎環境破壞、乾旱,或是戰爭與人吃人。事實上,美國西南地區的史前史的確可以用單一因素來解釋:雖然多種原因並存,但最終還是回到根本問題上,即美國西南部的農業生態環境脆弱,一如當今世界的諸多地方一樣。那裡降雨量少而且無法預測、土壤養分消耗快、森林再生率極低。至於生態環境問題,最主要是大乾旱和日積月累的侵蝕現象,時間跨度之大超過人的一生,甚至人類的口傳記憶。在這些惡劣條件之下,美國西南部的美洲土著竟然能夠發展出如此複雜的農業社會,實在讓人歎為觀止。他們成功的證據是今日這些地方雖然人口相對稀少,但仍像阿納薩茲時代那樣自給自足。當我駕車經過那些散落在沙漠中的古老的阿納薩茲石頭房子、水壩和灌溉系統,偶爾在曠野處零星看到幾棟有人居住的房子,這對我是一次感動而難忘的經歷。阿納薩茲和西南部其他社會群體的消亡不僅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更點明本書的宗旨,闡述了生態環境與氣候變更如何交叉產生影響、環境與人口問題如何演變成戰爭、一個複雜的依賴進出口的非自給自足的社會的優勢與危險,以及社會為何在人口與權勢達到頂峰時迅速走向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