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土 壤 >

土 壤

蒙大拿的下一個環境問題是土壤。比特魯谷的蘋果園起初欣欣向榮,給果農帶來不少收益,但後來由於果樹耗盡了土壤中的氮素,使得果園漸漸荒蕪,這只是一個次要且特定的土壤問題,更普遍的問題是土壤侵蝕。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過度放牧、雜草叢生、伐木,以及森林火災溫度過高破壞了表層土壤中的種子。這些原因造成保護土壤的植被消失殆盡。世代放牧的牧民家庭知道過度放牧的壞處,正如赫許基家的迪克和傑克所言:「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土地,否則會一無所有。」然而,赫許基家有個鄰居是從外地遷來的,由於買地的花費超過可持續放牧所得的收入,為了收回投資成本,短視近利地採用過度放牧的方式。還有一些鄰居將牧場出租出去,讓承租人放牧,坐收租金。承租人為了在三年租期內獲得最大利潤,就大量放牧,不管這麼做是否會對土地造成長遠的傷害。鑒於上述這幾個原因,比特魯谷流域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尚未遭受侵蝕,三分之一出現侵蝕危機,剩下的三分之一已被侵蝕,急需復原。

蒙大拿的土壤問題除了氮素耗盡和侵蝕外,鹽鹼化也相當嚴重。土壤鹽鹼化是鹽分積聚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結果。雖然這種積聚在某些地區是自然現象,但近年來越來越讓人擔憂的是一些農作方式使得大量農田出現鹽鹼化,我會在下文和第十三章重點從自然植被清除和灌溉來討論土壤鹽鹼化的問題。在蒙大拿某些地區,土壤所含鹽分甚至高出海水的兩倍。

鹽分除了會對作物產生一些毒害外,鹽分含量過高對作物的危害等同於旱災,土壤水分的滲透壓會升高,導致作物根部更難通過滲透作用來吸收水分。鹹井水或溪流的表面水分蒸發後,還會留下一層鹽。設想如果你喝的「水」比海水濃度還高,這樣的水不僅難以下嚥,也無法促使作物生長,而溶解在水中的硼、硒等有毒成分更會損害人體健康(野生生物和牲畜也是如此)。除美國以外,土壤鹽鹼化的問題還發生在世界很多地方,如印度、土耳其等,澳大利亞尤其嚴重(見第十三章)。在過去,土壤鹽鹼化是造成世界古文明衰敗的原因之一,如美索不達米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土壤鹽鹼化問題也很好地解釋了今天的伊拉克和敘利亞過去曾是貴為世界農業中心的「肥沃新月」,現在卻物是人非。

蒙大拿土壤鹽鹼化的形成方式與北美大平原幾百萬英畝的農地如出一轍,在蒙大拿,受害區域包括北部、東部和中部幾十萬英畝的土地。土壤鹽鹼化是指土壤含鹽量太高,高地勢地區鹽分含量高的地下水滲到低窪地區,使得周圍半英里地區都受到牽連。如果上坡農民由於農作方式的緣故造成下坡鄰居的農地土壤鹽鹼化,雙方必然免不了一場惡戰。

蒙大拿鹽漬土壤的問題是這樣形成的。蒙大拿東部的岩石和土壤本身含有大量的水溶性鹽(特別是鈉、鈣和硫酸鎂),以及許多海洋沉積物(這裡大部分地方曾經是海洋)。土壤下方是岩床(頁岩、砂岩和炭層),滲水性差。蒙大拿東部環境乾燥,幾乎所有的雨水都被植被的根部所吸收,然後又蒸發成為大氣,因此根部下方的土壤依然缺乏水分。然而,如果農民清除原生植被、採用耕一休一的農作方式,比如種一年小麥,然後休耕一年,使得雨水不會被植物的根部吸收,而是滲入土壤,留在根部下方的土壤層中。不過,土壤中的鹽分也會因此溶解於水中,造成水位上升,到達根部區域。由於土壤下方岩床的滲水性差,含有鹽分的地下水無法滲入岩床,於是在下坡低窪處滲出。因此,不僅上坡區域的植物難以生長或根本種不活,而且下坡區域也因鹽漬土壤問題很難種植作物。

自1940年起,由於農作方式發生改變,特別是拖拉機和高效耕耙機的大量使用,以及在休耕期使用除草劑來去除雜草,還有處於休耕期的農地越來越多,這一切都使得蒙大拿鹽漬土壤的面積越來越大。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依靠多種積極的農場管理,例如在下坡傾斜區域種植耐鹽的植物來吸收鹽分;通過應變種植來縮短上坡區域的休耕時間;種植苜蓿等需要很多水分的多年生植物,讓深入土壤的根系吸收多餘的水分。

在直接依賴於降雨的蒙大拿農業地區,土壤遭到破壞主要是由於鹽分滲出引起的,但其並不是惟一的原因。蒙大拿各地數百萬英畝的農地大多依靠灌溉用水,而非降雨,其中就包括我曾去度暑假的比特魯谷和大洞盆地。由於灌溉用水中含有鹽分,農地開始出現鹽鹼化的現象。另一個造成鹽鹼化的原因是開採天然氣的公司在煤床鑽井、注水,把甲烷引到表層,再合成天然氣。然而,注水溶解的不只是甲烷,還有鹽分。自1988年起,與蒙大拿相鄰、同樣貧窮的懷俄明州,為了振興經濟,大規模使用上述方法開採天然氣,結果導致懷俄明州的鹽水流到蒙大拿東南部的粉河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