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 本書綜覽 >

本書綜覽

我先談一下這本書的結構,以便讀者對下面的章節有個初步的認識。本書就像活吞了兩頭羊的巨蟒,這兩頭羊指的是我探討的現代社會和過去社會。我會把重點放在對一個社會的分析上,然後對其他四個社會做簡要的敘述。

讓我們從第一頭羊開始說起。第一部分包括篇幅較長的第一章,討論我的朋友赫許基一家(本書就是獻給這些朋友)的農場所在的蒙大拿州西南部面臨的環境問題。蒙大拿具有位於第一世界的優勢,雖然有環境和人口問題,但比起第一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還算比較輕微。最重要的是我熟識許多蒙大拿人,可以從個人與社會政策間的衝突著手進行研究。從蒙大拿這個非常熟悉的視角開始,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聯想到遙遠的過去社會所發生的種種奇異之事,去猜測人們的行為是受何種動機驅使。

第二部分開始是四個較短的章節,其中包括對過去已經崩潰的社會的描述,根據我在上文所提出的五點框架,一一加以論述。我著重討論的社會大多數都很小,地理位置偏僻,有些疆界有限,有些則完全孤立或是生態環境脆弱。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這些社會模式雖然與人們所熟悉的大型現代社會大相逕庭,但我選擇它們的原因在於這樣的小型社會,崩潰的過程會表現得更為迅速,而結果往往更為極端,所以這些社會成為很好的討論例子。而地處中央、與鄰邦有貿易往來、環境良好的社會過去沒有崩潰並不意味著今天也不會崩潰。在我詳細討論的社會中,如馬雅文明,身居歐洲人到來前的新大陸,位於兩大最高級的文明地區之中,與鄰邦有貿易往來,也深受該地區其他高級文明的影響。在本書的補充閱讀章節,基於第九章,簡明扼要地歸納了一些與馬雅命運相似的過去文明,如肥沃的新月地區、吳哥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等,他們在嚴重受到生態環境的影響後,逐漸走向衰敗。

本書第一個來自過去社會的研究案例是復活節島(第二章),這是一個接近「純粹」的生態崩潰,在這個案例中,赤裸裸的森林消亡導致戰爭爆發,精英階層被打倒,著名的石像也被推翻在地,無數人口逐一死去。據我們所知,復活節島上的波利尼西亞社會從建立初期便孤絕遺世,所以發展軌跡不受敵人或朋友的影響。我們也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復活節島氣候變化的相關資料,也許在以後的研究中會有人涉及。我和羅雷德的比較研究法幫助我們瞭解為何在太平洋群島中,復活節島會遭受如此大的變故,引發崩潰。

皮特凱恩島和漢德森島(第三章)也曾被波利尼西亞人所佔領,它們可作為五點框架中第四點的絕佳例子:失去友邦的支持。皮特凱恩島和漢德森島本身都有環境破壞問題,但由於其重要的貿易夥伴遭到生態毀滅,它們也因此遭到沉重打擊。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它們都不曾受敵鄰和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由於樹木年輪能詳細記載氣候情況,美國西南部的阿納薩茲印第安社會(第四章)被認為其消亡主要與環境破壞、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即乾旱)等因素相互作用有關。此案例不存在友邦或敵鄰,也沒有戰爭因素(除了最後的戰亂以外)。

在談及人類社會崩潰的著作中,沒有一本書可以完全避開最輝煌的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即馬雅文明(第五章),叢林掩蓋了它的傳奇與神秘。如阿納薩茲社會一樣,馬雅的隕落主要歸咎於生態環境破壞、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等因素,與友邦失勢無關。但是與阿納薩茲的消亡不同的是,馬雅在建城之初,就受到惡鄰的威脅。在從第二章到第五章探討的人類社會中,只有馬雅留下可被解讀的文字記錄。

格陵蘭的維京人(第六章到第八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複雜的史前社會崩潰的案例,我們對此擁有大量的資料(因為它所處的歐洲社會已有成熟的文字),因此本書不吝篇幅對它進行深入探討。格陵蘭的維京社會是巨蟒肚中的第二頭羊。這個社會的消亡與五點框架全部相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氣候變化、失去與友邦挪威的聯繫,與因紐特人的敵對關係激化,以及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因素。格陵蘭是人類社會崩潰研究中最接近可控實驗的例子:兩個社會(維京人和因紐特人)生活在同一個島嶼,但相互間文化差異懸殊,由此導致一個社會走向消亡,而另一個則生存下來。因此格陵蘭的歷史透露出一個訊息,即哪怕在嚴峻的環境中,崩潰也不一定是必然的,這取決於社會自身的選擇。維京人在格陵蘭建立的人類社會與他們在北大西洋其他五個地方建立的社會群體相比,能有助於我們瞭解為什麼在奧克尼群島的維京人能繁榮興盛。而冰島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那裡的維京人克服了脆弱的環境,發展成一個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富裕國家。

第二部分(第九章)以三個像冰島那樣成功的社會作結尾,通過比較,更能體現失敗社會的根由所在。這三個社會的環境問題雖然不像冰島那樣嚴重,或者可能比大多數失敗的社會都要輕微一些,但他們能收穫成功的關鍵在於分別採取了兩條明路:一條蒂科皮亞島和新幾內亞高地所檢驗過的「由下至上」方式,還有一條是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實施的「由上至下」方式。

本書的第三部分又回到現代社會。雖然我們已在第一章探討過今日的蒙大拿,第三部分將分析四個截然不同的現代國家,前兩個為小國,後兩個為大國或超級大國:一個是第三世界的災難(盧旺達),一個是第三世界的倖存國(多米尼加共和國),還有一個是奮起直追第一世界的第三世界巨人(中國),最後一個則來自第一世界國家(澳大利亞)。盧旺達(第十章)是馬爾薩斯人口論的真實體現,就像馬雅一樣,盧旺達人口過度膨脹,最終引發血腥廝殺,社會崩潰。盧旺達與其鄰居布隆迪因為胡圖族和圖西族的種族屠殺而臭名昭著,但我們應該看到人口增長、環境破壞和氣候變化是該事件的隱患,而種族衝突不過是導火索而已。

多米尼加共和國和海地(第十一章)同踞於伊斯帕尼奧拉島,它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鮮明的對照,就像格陵蘭島上的維京人和因紐特人那樣。頭幾十年,兩邊都為可惡的獨裁者所統治,最終海地成為現代新大陸國家中最悲慘的一個,而多米尼加共和國則成為希望的標誌,使我們體會到個人力量的強大,特別當他/她是該國的領導人。

上文提及的十二種現代生態環境問題在中國(第十二章)都能找到。由於中國經濟強大,人口眾多,因此中國的環境和經濟影響不僅對本國人而且對全世界都至關重要。

澳大利亞(第十三章)與蒙大拿恰好相反,它是第一世界社會中生態最脆弱、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國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澳大利亞處心積慮決定採用最激烈的手段來重建社會。

本書在第四部分總結概括了可供今日參考的經驗與教訓。第十四章探討的是每一個過去社會都在自我毀滅中結束,如果我們也走了同一條路,那麼後人是否也會對我們的崩潰深感困惑:危險如此清楚,先人們卻為何視而不見?我們能否說這一苦果是他們自己種下的,還是說他們是這些無法解決的問題的受害者?過去的生態破壞,有多少是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無意造成的?有多少又是人們明知後果嚴重而一意孤行造成的?例如,復活節島民砍倒最後一棵樹時嘴巴可曾念叨什麼?群體決策的失誤可能是一系列的因素所造成,一開始的時候也許問題並沒有被發現,其後利益衝突使得一部分人為了自己的好處置他人於不顧。

第十五章討論的是現代企業的角色,有些企業是當今環境破壞的劊子手,有些則竭盡全力維護生態環境。我們將探討為何有些企業(但只有一些)認為保護環境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以及他們該做哪些改變,才不會被其他企業超越。

最後,第十六章將總結今日世界所面臨的環境危機的種類,反環境保護者的老調重彈,以及今日和過去社會面臨的環境危機的差異。關於我們有無能力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無論是悲觀主義者還是樂觀主義者都認為最重要的著眼點在於全球化。全球化使現代社會不可能像過去的復活節島和格陵蘭的維京社會那樣在孤零零的境地中獨自消亡。今天,任何一個社會發生動亂,不管多麼偏遠(哪怕像索馬裡和阿富汗),都會波及其他大陸的繁華社會(不管是有利還是有害)。在人類歷史上,我們第一次面臨全球崩潰的危機,但也是第一次能以最快速度獲得全球信息,貫穿今古。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

注 釋:
1.詳見第十四章。——譯者

2.迦太基,位於今日的突尼斯。當時是北非地中海地區政治、貿易和商業的中心,後被羅馬消滅。——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