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神似祖先 > 第8章 有性繁殖與婚配製度 >

第8章 有性繁殖與婚配製度

一、個體的性質與產生

什麼是個體?這個概念對於每一個搞社會科學的人,乃至於每個社會生活中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概念。可是往往發現基礎概念比一些非基礎概念還難定義。仔細考慮這一問題的話,就進入了一種非常有趣的、窮根問底的思索過程。

個體基本上不是物理現象,它是一種生命現象。個性是生命現象裡的屬性。那麼在生物的世界中,是不是每個生命都有個性?準確地說也不是。因為單細胞的生命繁殖靠分裂,一個分裂成兩個,兩個中的一個與分裂前的母體在性狀上完全一樣,每一部分都一樣。就是說子代將上代(不能說父代,也不能是母代,因為上輩只有一位)身體中的每一個基因統統都繼承下來了。它們之間只有共性,或者說是種性,因為彼此完全一樣,所以說談不上個性。該物種就是這樣繁殖的,一個個分裂。成員之間毫無差異,完全一樣,每一個成員都沒有什麼個性,於是「個體」的概念在這裡就失去了意義。

個體應該是這樣的,一些生命通過兩性來繁殖後代,繁殖中造就了一種屬性,即物種成員之間肯定具有該物種的一些共性,共享一些性狀,但同時每一個個體之間又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相互能夠識別。乃至熟悉某一物種的人們,也可以識別其中的每個個體。比如人們觀察一匹馬和另一匹馬,是可以看出差別的,如果看不出來,那就是對馬這一物種整體上太陌生了,沒有親近它們,親近它們就可以看出差別來。這樣一種性質,即互相之間共享著一些性狀,同時每個跟每個又是不一樣的,才構成了忠實意義上的個體。所以說,「個體」是與「性」結合在一起的,沒有性就沒有個體。一方面,只有性可以造就個體的這種「獨一無二」的性質;另一方面,性也只能造就這種屬性的後代,同卵雙生子畢竟是稀少的例外。

帶有個體屬性的生物,在它結束生命的時候,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和它完全一樣的生命了。分裂繁殖的單細胞生命不是這樣。所以又可以說,沒有性和個體就沒有充分意義上的死亡。

這樣,生活中的兩個最大的主題「性」和「死亡」都是與「個體」結合在一起的。這三個基礎概念是有密切關聯的。

生物界裡有相當數量的物種是通過兩性產生後代的。當個體死亡的時候,物種不滅。這物種的延續造就了無數個體,通過個體來反映物種的特徵。個體與物種間是這樣一種關係。在自然科學中,對社會科學影響最大的學科是生物學。以上就是一個例證。物理學、化學都不能告訴我們個體是什麼,社會學自身對這個概念也無法深究,只有生物學才能幫助我們理解個體這個概念的本質。否則,就只能望文生義,從膚淺的表面去理解。

二、為什麼是兩性?

下面討論的還是基礎問題。多數人認為這種問題沒什麼好問的。必是該學科的大家、核心人物,才會有如此大的好奇心來提出這種性質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是兩性?與之對應的是,為什麼不是一性、三性?多數人都接受兩性這樣一個既成事實,對此不產生任何疑問。而科學家就是要對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產生疑問,努力解答。應該說兩性的繁殖跟同性繁殖(即一性繁殖)的差異是很大的。同性繁殖產生的父母代與子代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差別。兩性繁殖大致就是父母親各拿出他們染色體的一部分(染色體承擔著遺傳的功能)組合在一起。不同哺乳動物的染色體數目是不一樣的,但邏輯是一樣的。就人類來說,每個人有46個染色體。父母親各拿出23個,組合成其某一子女的46個染色體,子代的染色體一半和父親一樣,另一半與母親一樣,但和兄弟姐妹又不一樣。因為精子與卵子的每一次結合都像是一次發牌,父親從46個中隨機地發出23個,母親也隨機地發出23個。所以與兄弟姐妹有些相似,又不完全一樣。其他的兩性繁殖的物種也是這樣一個邏輯。兩性繁殖造成的特徵是後代多樣而不一致。

先說為什麼不是三性繁殖?三性沒有必要,不勝煩瑣,這樣的生存策略太囉唆,生產後代的效率太低,可能因此而丟失後代。三個性別的人一起談戀愛,兩個就已經夠累了,三個就太難了。假設一個擁有兩個性別的物種和一個擁有三個性別的物種共存,後者必敗。三個性別的物種的優點,兩個性別的都具備。兩性就已經可以造出很大的多樣性了,沒有必要存在三個了。兩個各拿出23個染色體,可以形成非常多的組合,完全一樣和完全不一樣的概率都很低。換句話說,父母產生後代,有人稱之為「賭博遺傳論」,就像發牌一樣,子代的天賦一發完牌就確定了,無論是好牌還是壞牌。撲克牌的魅力為什麼那麼大?因為每一次牌都不一樣,所以能常玩常新。

那麼為什麼是兩性而不是一性呢?當然,有的物種是同性繁殖的,同性繁殖是有其不可比擬的優越性的,效率高,無求偶過程,一分裂就完成了,並且可以保持高度的穩定性。首先我們不能從目的論的角度去理解,即不能說兩性繁殖有好處就必然出現,這樣解釋是不對的。許多好的東西不一定出現。不是好的就能存在,不是合理的就能存在。要換一種思路去思考。假設很早以前就存在著兩性繁殖和同性繁殖,而同性繁殖的策略不能徹底替代兩性繁殖,因為兩性繁殖有許多優勢,特別是複雜的生物更多選擇了兩性繁殖。大自然揀選了兩性繁殖。兩性繁殖和DNA一樣古老。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能否解開生命之謎呢?以後可能可以克隆人了,但還是不一定能說清自然界為什麼產生兩性這樣的機制。兩性繁殖的優勢就是造就的後代具有多樣性,進而當環境產生變遷時,物種中可能會有一些成員適應變化,從而使這一物種不至於統統都生存不下去。如果在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兩性繁殖更有可能使物種存活下去。所以在漫長的歷史裡,兩性繁殖成為遺傳後代的兩種方式之一。打個比喻,就是賣雞蛋的老太太願意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裡,而不是一個。這種解釋不被所有的生物學家贊同。但反對者也沒有充分理由推翻這種說法。在環境變化下,兩性繁殖在適應上是有優勢的。如果環境不變化,其實同性繁殖更為適應。從一些植物的特徵能最突出地看出這種選擇。「重組率」和「環境穩定性」之間存在著關聯。喬治·威廉斯說:「如果種群連續幾代是在一個非常相似的環境中成長,這時一個精確的針對流行條件的適應性狀一旦獲得,它最好是能被維持下去。在這一情況中重組的抑制將有利於種群生存。然而當上一代所面臨的環境幾乎無法為下一代將面臨的環境提供指導時,最好的策略就是產生新的一代個體,他們具有各種類型的能力,結果是至少其中的某些將適應於實際所遇到的無論什麼環境。在這種情況中,對於種群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使得重組最大化,以便產生一個範圍廣泛的基因型。……於是我們就能明白,在高等植物中,無性生殖通常流行於當雙親直接在其鄰近區域產生後代時,而有性生殖則產生漫遊的花粉粒子和種子。蕨類在鄰近的土壤中直接產生其本身的複製品,但是當需要進行傳播時,它就產生遺傳上多樣化的孢子以便繁衍後代,這些孢子就必然擁有一種相當不同於親代孢子型的生活方式。稍後形成遺傳上多樣化的合子並產生一組後代,它們將面對與親代配子體相當不同的生態環境。同樣的結論對於那些具有相似形式生活史的動物也有效。蚜蟲、水蚤和許多其他無脊椎動物的種群會連續通過無性克隆的方式進行繁衍,但是,需要經過遠距離或長時期去散佈的幼體,就會通過有性生殖的方式產生。」(威廉斯,1962:103—105)兩性繁殖這樣的戰術在生活中也有。比如一些房子的電、水等設施壞了,如果問題確定了,派一個維修工就行了;如果問題不確定,就需要派一個包含管工、電工多功能的維修小組或者一個多面手,以應對不確定的要求。環境的多樣性逼迫物種也要拿出多樣性去適應它。生活中的策略與生物學中的策略有時是暗合的。

三、性別之爭

性別之爭也就是雌性與雄性之間的戰爭。達爾文認為自然界的一個基本特徵是生存競爭。生存競爭廣泛地存在於生物世界中,存在於物種之間,諸如狼與羊;存在於物種內成員與成員之間,比如狼與狼之間或者羊與羊之間;存在於性別之間,也存在於同性之間。其實內外的衝突是相輔相成的。比如狼與狼或者羊與羊的衝突是以狼與羊的衝突為背景的。有一個故事,說老虎來了,一個人把鞋帶繫好,另一個人問:你要幹什麼,反正我們也跑不過老虎,那人說我跑不過老虎,可是跑得過你!這說明繫鞋帶的人和他的夥伴有競爭,而這種競爭是發生在人和老虎競爭的前提下的。關於性別之間和同性之間的競爭,不是說誰有意識和誰競爭,而是一種本能。本能驅使著與同類去競爭,這種本能是遺傳來的。如果沒有這種自私的本能,它就會照顧同伴,老虎來了先衝上去。每一種本能都能夠遺傳,可惜無條件利他的本能會被淘汰乾淨,因為利他者率先死了,有後代的機會就少了。所以最終不是它們有意識去競爭,而是經過大自然選擇形成的。物種之間、同種的成員之間都是如此。

經過大自然的篩選,每個物種都有一種本能,也可以說是生存策略,那就是竭力繁衍自己的後代。這種策略一旦成功,它就會在物種中覆蓋更大的比例。相反,如果換一種策略,將會導致後代減少,最終這種策略或曰本能將被淘汰。在大自然殘酷的淘汰機制下,成功的策略存活了,不成功的策略慢慢消失了。成功就意味著後代多。這樣每個個體都在這種本能驅使下複製後代。複製後代的競爭就產生兩種戰鬥。一種是異性之間的戰爭;另一種是同性之間的戰爭,比如猩猩中,就有這樣的戰略——性壟斷,最有力量的雄猩猩壟斷著雌猩猩。

在這一節裡我們討論的是異性之間的戰鬥。異性雙方一方面是夥伴,另一方面是競爭對手。由於異性之間差異很大,尤其是在生育問題上面。所以雙方採取的博弈手段是不同的。異性雙方在生育問題上的不同特徵,可以從機會、投入的成本以及產出後代的多寡三個方面來看待。什麼是雄性?什麼是雌性?這還用說嗎?用說。因為不是一切物種都有類似於人類一樣的生殖器官。雄性和雌性最簡易的定義是,雙方各拿出一部分東西參與生育,每次參與中誰拿出來的大誰就是雌性,誰拿出的小誰就是雄性。比如人類的卵子的個頭大概是單個精子的一百萬倍。可見在製造一個嬰兒中,雌性的付出大。從產出上看,就人類而言,雌性一生生育20次就是高限了。如此高產要求非常穩定的、健康的身體,並且不能有閃失,不能有間隔。當然因為有多胞胎,子女的個數與生育次數不盡相同。世界最高紀錄是一個女子每次生育均是三胞胎,共生了69個。但是一般而言女性生育的數量與男性相比,畢竟差遠了。《吉尼斯紀錄》記載,歷史上子女最多的父親是摩洛哥國王,他有888個孩子。(賴特,1994:231)「最近在中亞國家進行的一場基因調查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令人驚愕的例子。亞洲男性中超出8%的人擁有事實上完全相同的Y染色體,意味著他們共同擁有一位祖先。這位男性的後裔如此眾多,以致光男性後裔現在就有差不多1600萬人。定下這位偉大的授精者大約生活在1000年前,科學家們認為他最可能是成吉思汗。」(瓦爾,2005:73)如是,成吉思汗的子女超過摩洛哥國王似乎不成問題。極與平均數,一同說明著男女的差別。

天賦如此,雌雄差異太大。所以雙方選取的戰術絕對不一樣。換一個角度來看,假如兩個性夥伴都很冷酷,生育出一個孩子,都不願意看管,那麼如果真的犧牲了孩子雄性吃虧較小,因為雄性的機會還很多。而雌性犧牲了一個,就是犧牲了全部子女的幾分之一。「正是因為體內授精型的父母各自對胚胎的投資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在胚胎有需要時,母親更難以下狠心推卸產卵或產後哺育之責。」(戴蒙德,1997:17)雄性往往採用的不是這樣的策略,而是廣種博收的策略,執著於一處不可能有太多的子女。廣種博收的雄性要比執著於一個的雄性後代多。舉例來說,鳥類學家發現,鳥類裡大多數雌鳥都是很本分的,在窩裡哺育幼鳥。雄鳥則大多是拿出一部分精力來顧家,因為雌鳥剛剛把幼鳥孵化出來,雄鳥要負責找食;但通常雄鳥在找食之餘還要建立「第二房」,去蒙騙另外一隻雌鳥。兩房通常拉開一點距離,比如200米,原配與二房相互不知道對方的存在。戴蒙德說:在兩房都產卵後「雄鳥平均每小時14次往來於原配的鳥巢銜運食物,它往二房處運送食物的頻率只有每小時7次。只要能找到足夠的鳥巢,多數已有配偶的雄鳥,都會蠢蠢欲動,追逐第二個雌性。而其中有多達39%的雄性成功了。……這種模式的大贏家是那些一夫多妻的雄鳥,它們每年平均繁衍8.1只,而那些忠貞不貳的雄鳥只有5.5個子嗣。」(戴蒙德,1997:23)這樣,一種策略、戰術、品性就流行下來了。結果是形成了兩性之間的戰爭。

當然,後來人類又在其中加入了文化因素。人類的進化當然與動物不可能一樣,但進化生物學告訴我們,它們也不可能完全不一樣。直到人類這裡,還是雌性哺育後代負的責任更多一些,因為在生理特徵上人類有同動物一以貫之的因素。同時另一方面,男女之間博弈,幾乎同動物雌雄間的博弈一樣深刻且廣泛。一位生物學家說,兩性之間的矛盾、衝突是人類痛苦的根源之一。

四、靈長目動物的三種婚配製度

以兩性為繁殖手段的動物世界中主要存在著三種婚配製度:一夫一妻制,多偶制,群婚制。有學者調查了68種靈長目動物。其婚配方式的選擇是這樣分佈的:一夫一妻制11種,多偶制(就是性壟斷)23種,群婚制34種。

婚配製度的選擇有什麼體質上的原因嗎?這是生物學家一直努力研究的,發現了一些不太嚴格的規律。兩性繁殖的動物具有二態性,就是兩性差別大,包括樣子、個頭、毛色等。當然還有一些動物的二態性不太明顯,就是雌雄很接近。一般來說,二態性大的是群婚制,如黑猩猩;二態性最小的長臂猿,是一夫一妻制。人類在體態上不是最典型的二態性,也不是差異最小,而是處於中間狀態。

還有另一個指標,就是睪丸與體重的比例。仔細比較,採取群婚方式靈長目動物的睪丸占體重的比例比較大,比如黑猩猩的睪丸重量占體重的0.27%,倭黑猩猩的比重更大,這是同性競爭所需要的。多偶制雖然不是沒有競爭,但不是時時發生,且競爭不依賴性器官,所以採取多偶制的靈長目動物的睪丸占體重的體例小,大猩猩的睪丸占體重的0.02%。一夫一妻制很有規律,面對其他雄性的競爭較少,睪丸占體重的比例也較小。在這個指標上,人類在靈長目動物中也是居中,其睪丸占體重的0.08%。從這兩個指標看,身體特徵與婚配製度還是有一些相關性的,但不知道能支配多大的比率,還沒有詳細的資料可以證明。這兩個指標都是連續譜,是漸漸拉開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生物學長期解不開的謎。這個問題就是在靈長目動物中有相當多的物種有發情期,並且排卵期有明顯徵兆。比如猴子有發情期,相應地在排卵期雌猴子的臀部就紅了,它們在這一短暫的時期裡瘋狂地交配。而人類一年中每個月都可以交配,排卵期身體上沒有任何明顯的徵兆。同時,哺乳動物中也有中間狀況,就是有輕微徵兆,很弱。這樣,在68種靈長目動物中共有三種類型。排卵期無徵兆的有32種,包括人類;輕微徵兆的有18種;明顯徵兆的有18種。(戴蒙德,1997:56)學者們就開始討論為什麼有的動物有發情期,有的動物無發情期?為什麼人類的排卵沒有徵兆,這些特徵各有什麼樣的功能?為什麼進化選擇了這樣一種策略?

在與婚配製度結合考慮後,有了一定的突破。起初,產生了兩種理論來解釋上述現象,一種叫「居家男人理論」。毫無疑問,雄性動物總是要努力保證後代的可靠性,即它們是自己的子嗣。對有發情期及排卵期有徵兆的動物,雄性只需在那一段時期看住雌性就行了。無發情期及排卵期無徵兆的動物則不同了,它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交配,若一個雄性沒有看守住它的配偶,其配偶就可能和其他雄性交配。所以若要保證其配偶所生後代的可靠性,它就必須時時看守。也就是說,這種理論認為,排卵期無徵兆促進了雄性與雌性廝守在一起。另一個理論叫「殺戮理論」或曰「多父理論」。在大猩猩中觀察者看到,隨著身體衰老,老的雄性統治者被推翻,新上任的雄性往往殘忍地將老首領的幼崽全部殺掉。這對整個物種來說是不幸的。無排卵徵兆的後果是什麼?就是無排卵徵兆的出現使這個群體的殺戮減少了。因為雄性統治者無法確認幼崽是誰的,群體內比較混亂,子代的歸屬不清楚,就不會輕易殺掉哺乳期的幼子,因為可能會殺死自己的子女。這樣殺戮就少了。避免目的論的準確解釋是,排卵期無徵兆的雌性的後代較少被殺戮,而這種排卵期無徵兆的特徵將被它的後代繼承,它們較多的後代將漸漸使得排卵期無徵兆成為種群內的支配性特徵。這兩種理論的爭論一時間難分勝負。這時候,瑞典生物學家比吉塔·西倫—圖爾伯格(Birgitta Sillen-Tullberg)和安德斯·莫勒(Anders Moller)綜合以上兩種理論進一步研究,有了新的突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排卵期無徵兆的32種中,有10種是一夫一妻制的婚配方式(一夫一妻制總共只有11種),有徵兆的18種中有14個是群婚制的方式(採取群婚制的共34種)。這裡面很有一點相關性。一夫一妻制的靈長目動物中的絕大多數排卵期無徵兆,但還不是說排卵期無徵兆的多數都是一夫一妻制。排卵期有徵兆的多數採用了群婚制,也不是說採取群婚制的大多都是排卵期有徵兆。經過細緻的歸類和推理後,分兩步推出了一個結論。首先隱蔽的排卵期產生於群婚制或多偶制的物種,而不是一夫一妻制的物種,是「殺戮」理論所作出的解釋在這種變化中起了更大的作用。而後,隨著隱蔽的排卵期出現後,具備這種特徵的物種中的一部分,向一夫一妻制轉變。「家居父親」的理論更適合解釋後一步驟。這一解釋很細緻。(戴蒙德,1997:50—64)漢語讀者只能從戴蒙德的《性趣探秘》這部書的轉述中瞭解這一理論的梗概。我們希望能早日看到這一理論的原本或全譯本。

五、人類為何選擇一夫一妻制

人類下一代最脆弱,人類具有別的動物沒有的漫長的成長期,人類的生存方式極大地依賴於後天教育,所以在人類這裡「高父愛投資」是有高回報的。如果父親不管,由母親單獨照管孩子,風險太大。原始社會乃至更早時期的環境與現在大不一樣。那時人類與其他野生動物共享自然,不像現在人類佔了那麼大的地盤。那時高父愛投資的回報很高,沒有父母的共同照顧,孩子就可能被野獸吃掉。殘酷的外部環境,是高父愛投資的原因之一。其二是人類的生存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孩子的後天教育,從而獲得生存能力。人類早就不是靠本能就能生存了。後天教育不是上學,上學是很晚近的事情,後天教育主要是通過父母完成的。否則後代的生存率很低很低。這種理論集中體現於費孝通的《生育制度》中提出的「雙系撫養」概念中。這本書寫得很有意思,其中包含了馬林諾夫斯基的思想,結構功能主義的思想。缺點是結構功能主義容易陷入目的論,沒有進化論那麼嚴謹。在今天看來,社會學、生物學以及其他綜合性的理論比費氏的思想要豐富得多。

人類社會怎麼奠定了一夫一妻制?「高父愛投資」促進了這一制度,但只此一個因素恐怕解釋這一制度的建立仍嫌不足。畢竟從生理特徵上看,人類不是典型的選擇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如前所述,人類的特徵居於靈長目動物性特徵系列譜的中間。從現實的制度選擇看,不是全部的人類統統實行一夫一妻制,而是多數人類實行一夫一妻制,少部分是多偶制。那麼,一夫一妻制是不是兩性之間博弈的產物,女性佔了上風,男性作了讓步,最後選擇了這一制度呢?不對。如果是妥協的話,先要看誰佔了便宜,誰吃了虧。前面講了兩性戰鬥中的兩種策略,從生理而非道德意義上看,吃虧與佔便宜要從佔有的資源上去衡量。應該說一夫一妻制導致了「好男」、「劣女」吃虧,「好女」、「劣男」佔便宜。這怎麼講?舉例來說,先說佔便宜,有些雌鳥寧願給最有力量的雄鳥做「二房」,也不願意找拙劣的雄鳥,因為這些雄鳥沒有領地,身體太弱,找食的能力差。雌鳥的這種選擇可以使其子代擁有較高的存活率。再說吃虧。本來雄鳥可以有「兩三房」的,但是在嚴格的一夫一妻制下,有力量的雄鳥的後代也不得不減少,因為只能擁有「一妻」。「劣」的雌性在一夫多妻制下佔了便宜,因為它們「搭了便車」,找到了好的雄性,在一夫一妻制下,就不行了,肯定找不到「好」的雄性。「好女」在一夫一妻制下佔了便宜,由於這一制度她們獨享了男方優厚的資源。在多偶制、群婚制下,它們只能與其他雌性共享一個「好男」。在一夫一妻制下,「好」雌性獨佔了這一資源,「劣」的雌性吃虧了。與此同時,「劣男」更有望找到配偶,因為「好男」也不能多佔。(賴特,1994:79—85)

經濟學家弗蘭克更簡明地說明了上述道理。如果人類允許多偶制,即多偶制和一夫一妻制並行,假如10%的男子佔有30%的女子,也就意味著「9名男子的適婚對像僅為7名女子」,顯然至少20%的男子找不到配偶。所以,多偶制傷害的是男子,嚴格的一夫一妻制有利於更多的男子找到配偶。「禁止一夫多妻制的法律可以減輕男子的生活壓力。也許正因為如此,以男子為主的立法者才會使之成為法律。」(弗蘭克,2006)

一夫一妻制實際上是男性之間的妥協。那個制度的奠基時代是男性的時代,女性沒有發言權,男性佔據支配地位,一夫一妻制是「強男」(這裡只指資源佔有上的意義,非道德上的)向「弱男」的讓步。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妥協,一次制度建立。為什麼需要妥協?為了減少社會生活的暴力。有學者,比如福柯,認為一夫一妻制壓抑人性,我認為那是只看到「小道理」,沒看見「大道理」。人類社會生活中包含了很多衝突,很多慾望滿足上的不平等。而人類「性」的慾望是最基本的慾望之一。如果若干男性沒有性夥伴,沒有機會染指異性,這樣的社會必將生活在火藥桶上,其暴力事件將極其頻繁。通過生物學的學習,可以反駁一些流行的觀點。比如有些學者極其反對戰爭、暴力,認為中國文化愛好和平。首先,中國文明不是這樣的,相反中國古代戰爭極其頻繁,否則怎麼會有《孫子兵法》這樣高超的作品。其次,戰爭和暴力也有其偉大的功能。暴力在不同階段,功能不一樣。不同時期、不同水準的武器,決定了它是有利於強者還是弱者。很多武器,包括核武器,都是利於強者的。但是在遠古時代,也有武器利於弱者的時刻。人與人身體的差距是巨大的。比如泰森一拳就能打死我們這樣的人,雙方力量的差距太大。他背對著我,我都奈何不了他,我打他一下像撓癢癢一樣,他一回手我就斃命了。但後來出現了石頭、刀子,情況就不同了。有武器的泰森和有武器的鄭也夫,沒武器的泰森和沒武器的鄭也夫,在兩種情況中我願意選擇雙方都有武器。這樣我也可以從背後要他的命,否則我沒有任何勝算。人類為什麼走向一夫一妻制了,是因為人類這個物種率先摸到了武器。當大家都有了武器的時候,強者也害怕。這樣男性之間完成了一種妥協,這妥協之前可能是一段殘殺。這不是自然選擇了。人類已經有了意識、有了理性。理性的思考使人類社會中的強者也認識到不能壟斷性資源。這一制度的功能極大。因為人類最終是合作的動物,一夫一妻制的建立消除了人類合作的基本障礙。雖然說仍然有不平等,掙錢多少不一樣,但基本慾望滿足了,就勉強可以合作了。否則人類無法形成一個共同體。

婚姻撫慰了男性。男性比女性生猛。社會學家作了很多統計,犯罪率最高的是未婚的男性,已婚的男性犯罪率比未婚的男性犯罪率低很多。有個理論說男性在婚姻中精力得到釋放,精神變得鬆弛,侵犯性削弱了,狀態不一樣了,減少了犯罪率。有句老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有錢人佔據了大量異性,但他們最惜命。因為弱者以命相拼,強者只好承認大家都有「性權利」。於是人類的社會遠離了大猩猩的社會。性夥伴的獲得需要自由競爭,競爭不到也沒有辦法。現在的婚姻法也不是說保證每人配一個配偶,但是有權利了。

六、一夫一妻制的補償與變形

讀者朋友很可能會指出,歷史上的納妾既屬合法,又不在少數,能否說人類很早就選擇了一夫一妻制?在三種婚配形式中,我們可以有把握地先將群婚制從人類社會中剔除。也就是說,爭論將在人類歷史上的婚配製度是多偶制還是一夫一妻制上展開。我認為從覆蓋的人數上判斷,應該說主要的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多偶制涉及的畢竟是少數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也可以說這是另一種妥協,是對於一夫一妻制的補充。如前所述,一夫一妻制的建立是強者向弱者的妥協。但強者畢竟不會放棄他們對資源的爭奪。於是社會又從主導制度中穿孔打洞,向強者妥協讓步,使納妾合法化。另一方面看,一個制度能長期存在下去,既在於它的剛性——任何人擁有異性的權利都不能剝奪,又在於它的彈性——在昨天體現為納妾現象的存在,在今天體現為離婚被社會接受以及自願的婚外戀不受法律的嚴酷制裁。完全沒有彈性的制度其實是難以存在的。因為制度是社會成員間博弈的產物,博弈不會隨著制度的建立而終止。絕對剛性的制度在現實中是非常稀少的。

一夫一妻制在當代社會的演變中出現的最大變數,不是對少數納妾現象的妥協和允許,而是家庭大量的離異與重組。形式上看,一夫一妻制照舊。但實質上這已經遠離了原初的、生物學意義上的那種一夫一妻制。生物學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意味著一對夫婦共同養育自己的子女。重組的一夫一妻制則是相互養育別人的子女,丈夫幫助養育妻子和別人的孩子,妻子幫助養育丈夫和別人的孩子。賴特說:「畢竟自然選擇發明父母之愛的唯一理由就是,給予後代以好處。」(賴特,1994:89)常識告訴我們,繼父母對待孩子同親父母是不可比擬的。所以賴特對這種「變相的」一夫一妻制提出了嚴厲的批判:「許多孩子不能與親生父母共同生活,將帶來最寶貴的進化資源的大量浪費,即愛的浪費。無論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彼此功過如何,在某種最重要的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多種形式的一夫一妻制,即變相的一夫一妻制,是所有形式中最差的一種。」(賴特,1994:90)

人類日益脫離自然選擇。變相的一夫一妻制是其中一例。

七、同性戀的根源和功能

同性戀是人類的一種性行為,也是進化論生物學思想面臨的幾大難題之一。達爾文進化論思想認為,沒有用途的身體部件和性能將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被淘汰。有同性戀傾向的人不生育或少生育,為什麼這種傾向沒有在漫長的自然選擇中被淘汰呢?社會生物學教父威爾遜在其書中講述了進化論生物學面對這一難題的第一種解釋:「由於他們的出現,結果可使他們的近親們生育較多子女。原始社會裡具有同性戀傾向的分子們無論在捕獵、採集或其他住居地的工作上,都會去幫助同性的成員。由於他們不受親職義務的牽絆,他們可能會表現為近親們的得力助手,而他們的職務也會顯出這個特徵:他們可能會擔負起占卜者、巫師、藝匠、部落知識保存者的角色。如果他們的近親,如姐妹、兄弟、侄甥等等,會較有利於生存與生殖的話,則這些近親與該同性戀者所共有的基因便有更強的擴張下去的趨勢。所以不可避免地,其中某些基因就會使下一代某些個體具有同性戀的先天傾向。一個種群中某些少數分子便因此而可一直保有發展偏愛同性戀的潛能。所以說,縱然同性戀者們自己沒有子女,他們卻有可能將同性戀的基因通過旁系而增殖。這一觀念可稱為同性戀之來源的『親族選擇假設』。」(威爾遜,1978:138)

自然,很多學者認為這一解釋太過牽強。賴特說:「原則上這些解釋可能是對的,但事實似乎與解釋不太吻合。有多少同性戀者在幫助其兄弟姐妹、侄女侄子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學者企圖從靈長目動物的行為中獲得啟示。賴特說:「值得注意的是倭黑猩猩,他們近親,顯示了雙性性行為。例如,他們進行生殖器摩擦,作為一種友好的信號和平息緊張的方法。這揭示了一個普遍的原則:一旦自然選擇創造了一種滿足的方式,這種方式就可以為其他功能服務。……古希臘人形成了有時靠男孩用性刺激來取悅男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男孩還用這種技巧結交良師益友,提高他們的地位。……監獄是一個極端例子,當異性滿足不可能時,性渴求就可能尋找最相近的替代物。」(賴特,1994:374—375)

靈長目動物專家瓦爾說:「問這個問題的人是這樣想的:既然同性戀不能繁衍後代,他們就該在很久以前就滅絕了。但是如果我們不接受現代給各種事物下定義劃類別的想法,我們就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感到困惑。同性戀不能繁殖後代的假設真的那麼正確嗎?他們當然可以繁殖,在現代社會裡,他們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會結婚的。很多同性戀夫婦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組建家庭。『滅絕』的說法也假設在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存在基因的鴻溝。的確,性偏好看來是體質決定的,但『同性戀』基因的傳說卻暫時沒有找到證據來支撐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在基因上存在著系統差異。……倭黑猩猩有時被視為同性戀動物,它們的確有頻繁的同性戀活動。雌性倭黑猩猩總是在從事這類活動,而實際上GG—摩擦是它們社會裡的政治黏合劑,很明顯是雌性之間良好關係的一部分。……(但)就我們所知,沒有完全的異性戀或者同性戀的倭黑猩猩:它們實際上全部參與到與各種伴侶的性活動中。……排斥異性的純同性戀傾向在動物的王國中幾乎沒有,或者很罕見。」(瓦爾,2005:61—64)

美國性學家金賽認為,62%—79%的自稱同性戀的男性和74%—81%的自稱同性戀的女性,有過異性性行為的經驗。可見同性戀群體中的多數具有雙性戀傾向,而有雙性戀傾向但在現實中未表現出同性戀的顯然要高於現實中的同性戀者。

我在閱讀靈長目動物生活習性的文獻時產生了自己的心得。靈長目動物大多都有同性戀和性自娛行為。68種靈長目動物中僅有11種實行一夫一妻制(人類是大部分一夫一妻制,小部分多偶制),23種實行多偶制,34種實行群婚制。多數學者共識,一夫一妻制是後來的產物,早期的婚配製度是群婚和多偶制。群婚中性資源的享受當然是不平等的,強者的機會更多。學者們觀察到在野生狒狒的群體中,小狒狒在染指不到異性時大多發生同性戀,一旦能夠得到異性馬上就轉變為異性戀。由此可以判斷,同性戀是具有生存優勢的。在多偶制乃至群婚制的群體中,很多雄性長期得不到異性,如果沒有同性戀作替代,一方面內部的衝突將趨於白熱化,另一方面雄性中的弱者的性能力將弱化(它們還將在鬱悶中變態),而那又將導致該群體中的首領及其他少數強悍的雄性沒有了替補和候選,那將是物種的災難。進化沒有淘汰這種品性,在於它具有實實在在的功能,可以幫助靈長目動物協調性資源,緩衝性壓抑,鍛煉性能力。借用NBA的話語來說,群婚或多偶制的動物世界中,同性戀者是「板凳隊員」,他們鮮有上場的機會(即同異性交配的機會),但必須不停地操練(即在同性戀活動中操練性能力),這樣他們才不致荒廢了「球藝」,在機會降臨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