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柔軟的宇宙:相對論外傳 > 第18章 玩自爆的小偷 >

第18章 玩自爆的小偷

說到阿爾法磁譜儀,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因為主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丁肇中(圖片18-1)。他年輕的時候就展露出了在實驗物理方面的才華,後來在大型物理學實驗方面每戰必勝,從無敗績,1976年還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因此在國際上威望非常高。他搞的項目中有不少都是國際合作項目,人員來自世界各地,就好像「小聯合國」。他協調各方各面,幹起事情雷厲風行毫不拖泥帶水,有「科學沙皇」之稱。

圖18-1 丁肇中和aIpha磁譜儀

這個阿爾法磁譜儀已經是第二代了,因此縮寫叫AMS2。探測原理是基於一個假設:暗物質粒子的反粒子就是它自己,因此兩個暗物質粒子偶爾碰到一起會發生湮滅,產生的能量會創造出電子以及正電子。我們從天體物理的模型可以計算出一個正電子和電子的比例關係,假如正電子比例多得不正常,那麼必定有蹊蹺,極有可能是暗物質粒子產生的。意大利的帕梅拉探測器在2008年探測到多餘的正電荷,但是帕梅拉探測器並不能分辨到底是質子還是正電子,這兩種粒子都帶正電,因此需要新的探測器去探測,阿爾法磁譜儀就應運而生了。

這個計劃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共動員了二百多人,來自三十一所大學院校和十五個國家。我國作為丁肇中的祖國,自然是積極參與。核心部件永磁鐵是我國的產品,強磁鐵離不開稀土,我國是稀土大國,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個阿爾法磁譜儀是個大傢伙,大概有近七噸的重量,必須安裝到國際空間站上。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從太空返回的時候空中解體,宇航員全部死亡,再加上航天飛機維護費用極其昂貴,這次事故之後,航天飛機的退役就進入倒計時。可是俄羅斯的飛船沒辦法運這麼重的東西,險一險就沒了運載工具。最終還算幸運,搭上了末班車,在2011年的倒數第二次航天飛機任務中,阿爾磁譜儀被送上了國際空間站。隨後航天飛機全部退役進了博物館,太空霸主美國暫時失去載人航天的能力,直到今天。

圖18-2 國際空間站上的aIpha磁譜儀

經過幾年的運行,阿爾法磁譜儀(圖18-2)積累了大量數據。到了2014年,阿爾法磁譜儀已發現了一千九十億個電子與反電子,在已經完成的觀測中,暗物質的六個特徵已有五個得到確認,這一研究結果將人類對暗物質的探索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一個能量段內,正電子多得不正常,應該與暗物質有關係。這些正電子來自四面八方,並沒有某個特定方向,與暗物質的分佈是相符合的。

圖18-3 「悟空」衛星在地面,牆上掛著堪稱中國特色的紅色橫幅。

2015年底,我國也開始參與大型科學探測項目,發射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經過社會征名,起了個頗有民族傳統的名字叫「悟空」(圖18-3)。「悟空」上搭載了四種探測器,分別是塑閃陣列探測器、硅陣列探測器、BGO量能器、中子探測器,造價七億人民幣。雖然聽起來很貴,但是起碼比阿爾法磁譜儀的價錢便宜多了,那時候美國人可是花了二十億美元呢!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能探測的粒子的最大能量大約是阿爾法磁譜儀2號的十倍,同時,能量分辨率更高,比NASA費米衛星的準確率提升了十倍,並且能觀測阿爾法磁譜儀2號無法觀測的光子。我國現在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這種基礎科學的探測與實驗中來,除了尋找和研究暗物質粒子,這顆衛星還將致力於研究宇宙線起源和伽馬射線等,極大地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的發展。沒有蒸蒸日上的綜合國力支撐,就沒有辦法玩這些探索未知的項目,經濟基礎才是王道,咱們如今也不差錢了。

別看探測器一個個都升空了,也拿回了不少的數據。可是先別高興得太早了,科學研究總是按下葫蘆起來瓢,這邊數據對上茬了,那邊就很可能錯得離譜。在計算機上玩模擬計算的科學家們可遇上麻煩了,201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宇宙學家邁克爾模擬了標準冷暗物質對矮橢球星系形成過程的影響,這是一種環繞著銀河系運轉的迷你衛星星系,通過觀察矮橢球星系內部恆星的運動方式,邁克爾能夠推斷出它們內部暗物質的含量。他說:「結果好像講不通,模擬得到的矮橢球星系要比真實宇宙中我們看到的質量更大,密度更高。」

既然「冷暗物質」的不行,咱就來算「熱」的,讓「熱暗物質」上去試試看。它們更不容易成團,從而形成更為鬆散的星系。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人懷疑,暗物質是不是就是中微子啊?中微子也是一種中性的、不喜歡與其他物質起作用的粒子,熱暗物質模型就是以中微子為基礎的。但後來發現,熱暗物質與冷暗物質恰恰相反,中微子運動太快,根本聚集不成相對緊密的星系結構。

還有第三個辦法。幾年前,弗倫克讓他的團隊去尋找一個「最佳」解決方法,暗物質既不太熱,又不太冷,而是剛剛好。讓他們吃驚的是,這種不冷不熱的溫暗物質能夠形成與觀測相符的矮橢球星系。

不過,仍然會有其他影響:溫暗物質粒子的主要候選者是惰性中微子,大型強子對撞機或許會撞出惰性中微子,但它們很難探測,只有當普通中微子自發轉變成惰性中微子那一刻恰好被看見,我們才能知道有這麼回事。

如果不冷不熱的溫暗物質才是暗物質本尊,那麼以前各種實驗那不就是拜錯了廟門?特別是在直接探測WIMP粒子方面,那豈不是花了大把的冤枉錢啊!要知道衛星和國際空間站也都不便宜,還有那些苦巴巴地在深山老林裡蹲坑守候的探測者,豈不是也白花了大把的汗水與青春?真淒涼……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豪爾赫和他的同事們,也一直在探測近距離矮橢球星系中暗物質的分佈。他們發現,暗物質在這些星系的直徑方向上似乎是均勻分佈的,他說:「這種恆定不變的密度是我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用任何溫度的暗物質進行計算機模擬,不管是冷的、熱的,還是溫的,得出的矮星系都是越靠近中心密度越高。體形稍大、距離更遠的星系也看到了這種現象。

考慮得再複雜一些,普通物質要是和暗物質摻和在一起作用呢?這事就更複雜了。至今為止,各路消息都有,就是沒有一路是確切肯定的,至今還是一個謎。暗物質說到底,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從微波背景輻射的數據來看,暗物質雖然要比普通物質多了好多倍,卻仍然不佔大頭。佔據真正統治地位的是另外一種物質,叫做「暗能量」,這東西就更加神秘。根據最新的普朗克衛星的數據推測,4.9%是普通物質,26.8%是暗物質,68.3%是暗能量,大頭是暗能量。這暗能量又是屬於哪路神仙?居然如此神秘,連個臉都不露,這東西到底是怎麼被人發現的呢?這還要從宇宙中一個不那麼光彩的小偷說起。

在宇宙中測量距離,很多時候是靠光度法來測量的。一個一百瓦的大燈泡,亮度我知道,那麼就可以拿這個作為依據來計算距離。只要是知道大燈泡的瓦數,我再測量一下亮度,就可以計算出它有多遠了。那麼我怎麼知道這個燈泡是幾瓦的呢?哈勃靠的是造父變星,造父變星的變光週期跟亮度有關係,可以根據亮度變化週期來計算出這個燈泡到底是幾瓦的。那麼換算一下,距離也就知道了。

1929年,哈勃首先發現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與距離成比例(即距離越大視向速度也越大),並給出比值為500,後來人們稱為哈勃常數,以符號H表示。1931年,哈勃和哈馬遜第二次測定H為558,後又訂正為526,計算哈勃常數的時候應用了造父變星和星系中的最亮星來標定距離。1952年巴德指出,仙女星系中造父變星的星等零點有問題,需要調整一下,變動了1.5等,由此哈勃常數應修訂為260。1958年桑德奇指出:哈勃所說的最亮星實際上位於電離氫區,因此要再加上1.8等的星等改正,從而將哈勃常數降低為H=75。1974~1976年,桑德奇和塔曼又用七種距離指標的方法重新修訂哈勃常數,得到H=55,只及哈勃當年測定值的1/10。這就是說,按哈勃定律推算星系的距離,用H的新修訂值所得結果比哈勃當年所得的結果增大十倍,這也說明哈勃常數是出了名的難以測定。

自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許多天文學家用多種方法測定了H,各家所得的數值很不一致,哈勃常數測定值的分歧在於用不同的方法給出的距離不一致。排除掉觀測的誤差,銀河系內距離指標的標定不確定等外在因素,還有內在原因。例如:不同星系之間由於化學成分、年齡、演化經歷的不同,距離指標和絕對星等之間的關係就不會一致。

在2006年8月,來自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SFC)的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發現的哈勃常數是77,誤差大約是15%。2009年5月7號,美國宇航局NASA發佈最新的哈勃常數測定值,哈勃常數被確定為74.2±3.6,不確定度進一步縮小到5%以內。最近這個數值又被普朗克衛星修正為67.8±0.77。

這是怎麼測出來的呢?因為找到了新版本的大燈泡。對於遙遠的星系,望遠鏡裡面看起來太小了,即便是個星系團也只看得見一個小亮斑,根本無法分辨裡面的造父變星,因此造父變星這種「標準燭光」就不再好使了,必須尋找一種新的「大燈泡」,需要亮得耀眼,亮得出眾,亮得獨一無二。天文學家們的目光就盯住了一個宇宙裡的「小偷」,而且是個玩「自殺式爆炸的」恐怖分子,這個大燈泡太亮了,比一個星系的光還要亮,哪怕是在宇宙邊緣,也能看得真真切切,這把量天尺就是1a型超新星。

圖18-4 偷吃鄰居氣體的「小偷」

宇宙裡面不少數的星星都是成雙成對的,雙星系統之中,一顆星偷吃另一顆星的氣體(圖18-4)的事太常見了,只要相互靠得夠近,必然會出現這種偷東西的情況,按照電視小品裡的說法叫「薅羊毛」。假如那個小偷是個白矮星,「薅羊毛」就要「薅」出危險了。白矮星密度很大,大概咖啡方糖這麼大的物質就有一噸重,白矮星的體積跟行星差不多,比如天狼星的伴星,就是一顆白矮星,體積跟地球差不多大。但是表面引力是地球表面的十八萬倍,溫度在一萬度上下。

白矮星因為體積小,密度高,表面引力強。假如雙星系統一面有一顆是白矮星,另外一個是普通恆星或者紅巨星,白矮星偷吃隔壁鄰居的氣體就特別方便。但是別忘了,前頭還有個錢德拉塞卡極限呢,大約是1.44個太陽質量。白矮星要是不斷地偷吃隔壁鄰居的氣體,那麼就會越吃越大,慢慢地質量就開始逼近1.44個太陽質量了。當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的那一刻就突然扛不住了,「砰」地一聲炸掉。因為白矮星的質量是逐漸逼近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所以爆炸威力基本恆定,大約到了1.44個太陽質量就炸,而且是剛剛臨界就爆炸了,徹底炸乾淨,一點兒不剩,不大可能殘留下中子星。這樣的話,爆炸亮度就每次都一樣,齊刷刷地一致。只要判斷是這種類型的超新星爆炸,旁邊的伴星也被炸得屍骨無存。超新星爆炸的亮度頂得上一個星系的總亮度,離得老遠就能看見,在天文學上,管這種「小偷玩兒自爆」叫做1a型超新星。NASA確定哈勃常數,靠的就是1a型超新星。

有了這把可靠的量天尺,科學家們就開始了一項觀測計劃:那就是搜尋大紅移超新星。看看在遙遠的宇宙深處有沒有超新星爆炸,最好是1a型超新星。那樣的話,就可以方便地測量出距離。要知道,光穿越宇宙也要花時間,越是遙遠的天體就越古老。我們現在看到的景象,就是這些天體小時候的樣子,那麼我們就可以分析出宇宙早期的天體演化情況。多統計統計,不就可以把那時候的宇宙情況瞭解個大概了嗎?

科學家們找了一圈下來,觀察到了幾十個1a型超新星,它們的紅移量也都很大,說明退行的速度很快很快。根據哈勃定律,越遠的退行越快,那麼大概也可以毛估它們的距離。結果這幫科學家核對了又核對,當最終結果擺在面前時,大家全傻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怎麼會這樣呢?

從超新星的距離上來看,遠比我們預計的要遠得多,也就是說比預計的暗很多。那麼按照現在的膨脹速度是對不上茬了,宇宙必定存在一個加速膨脹的過程,而且到現在為止仍然在加速膨脹。科學家們大跌眼鏡啊!要知道這個結果太出乎意料了!本書前面的章節講過,科學家們曾經計算過宇宙的形狀,要是物質夠多的話,宇宙的曲率會很大,會造成宇宙封閉。膨脹會越來越慢,最後停下來,然後開始開倒車,宇宙開始大收縮,最後收縮成一個大擠壓的奇點。要是宇宙裡面的物質太稀少,那麼很可能宇宙就是平直的,或者是個馬鞍形的宇宙。這兩種宇宙都是開放的,雖然膨脹會減慢,但是永遠也減不到0。你盼望過程逆反,開始收縮,那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即便如此,也是個漸漸減速的過程,怎麼會莫名其妙地加速呢?到底是誰給宇宙提供的能量?宇宙為什麼會加速膨脹呢?

做了大量數據分析以後,科學家們大致弄清了整個過程:宇宙大爆炸的早期,的確是按照人們開始計算的那樣,「砰」地一下,宇宙暴脹開了。然後呢,物質產生了,萬有引力也就一併產生了。那時候宇宙很小,大家彼此離得都很近,引力很集中,那時的宇宙的確是減速膨脹的。但是大概就在六十億到七十億年前,宇宙開始加速膨脹了,就像踩了油門一樣越脹越快。

一定是有一種東西,在支撐著宇宙的加速膨脹。這種東西,我們過去一直不知道它的存在,說白了也像暗物質一樣,不與光發生干係,對我們來講是看不見的。但是這種東西與暗物質相反,它存在一股斥力而不是引力。我們知道有引力的物質很喜歡一坨一坨地粘在一起,暗物質也喜歡成坨地聚集。但是暗能量就不同了,因為互相之間是斥力,它們不會聚集成團,必定是在廣袤的宇宙間均勻分佈的,那麼也就接近於常數的樣子。

難道是常數?大家心裡「咯登」一下子,貌似有個常數還挺出名啊,那就是愛因斯坦的那個宇宙常數啊。當年愛因斯坦為了扯平宇宙的膨脹,特地加了個常數進去。後來哈勃觀測到了宇宙的膨脹,愛因斯坦悔得腸子都青了,把宇宙常數稱為他一生最大的錯誤。不過添加了這個宇宙常數,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再也關不上了。無數人開始刷論文,先拿不帶宇宙常數的公式寫一遍,然後拿帶宇宙常數的公式再算一遍。也有人是反過來的,帶著宇宙項去計算,看看最後能不能推導出宇宙常數等於0,要是等於0,那愛因斯坦當年就不該加上宇宙常數,反過來就是愛因斯坦沒錯。刷來刷去,這個宇宙常數存在感還挺強的,所以大家立刻就把愛因斯坦的這個宇宙常數給想起來了,好像跟暗能量還蠻符合的。

假如暗能量就是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那愛因斯坦本事也太大了,連犯錯誤都犯得這麼帥!也有人懷疑,這是第五種基本的力。我們知道宇宙間有四種基本的力:強力,原子核裡面就歸它管,距離稍微遠點兒就夠不著了;電磁力,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都是電磁力的表現,金剛石為什麼那麼硬?石墨為什麼那麼軟?這都是化學鍵不同導致的,化學鍵就是電磁力在起作用;弱力,這傢伙導致了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氫核融合變成氦也靠它;引力,愛因斯坦解釋成時空的彎曲,引力非常弱,但是作用距離非常遠,大尺度內,沒有哪種力能壓得住引力。過去認為引力是大尺度內的王者之力,但是現在看來,引力在更大尺度內敗給了暗能量,暗能量想必是一種更加微弱,但是作用距離更遠的東西。假如是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的話,那麼整個宇宙應該是處處一致,常數嘛!是否隨時間變化呢?就像哈勃常數那樣,其實並不是常數,而是隨時間變化著,現在還不知道宇宙常數是否也隨時間變化。

現在,我們可以想像得出大爆炸的開始階段:宇宙膨脹經歷了暴脹,體積瞬間增大了幾十個數量級,當物質和引力產生之後呢,宇宙膨脹就開始減速了;隨著宇宙不斷膨脹,物質也就變得稀薄了,再加上物質因為引力的緣故喜歡一坨一坨的,那麼兩坨物質就開始彼此遠離,在星系團以上的尺度內,物質就不是成坨分佈的了,而是在彼此遠離,慢慢地相互之間的引力也在減弱,萬有引力是按照平方反比的規律在衰減。終於,物質離得足夠遠了,已經小於暗能量的斥力了,這時候暗能量開始佔據壓倒性優勢,雖然弱,但是架不住持之以恆,齊心協力,宇宙就被這股能量充斥著持續加速膨脹。

有人說,這個暗能量好像也是來無影去無蹤,看不見摸不著,甚至無法直接探測,是不是跟量子力學描述的那個「真空零點能」有點像呢?會不會就是真空量子漲落搞的鬼呢?有人按照量子場論來推導宇宙常數,結果一算嚇一跳,計算出來的值比觀測到的值大了n倍!有人說,天文觀測能搞對數量級就很不錯了,大個n倍也沒關係,但是你要知道這回計算差的可不是那麼一星半點,相差的倍數那是10120,完全對不上茬了。

看來這個算法是不對的,有人就開始打牛頓的主意了,一小部分人開始懷疑萬有引力的平方反比規律。假如平方反比規律只是個近似規律,那就好辦了。假如大尺度內不符合平方反比規律,比如星系級別比平方反比要大,到了星系團以上的級別比平方反比要小,那麼就可以統一解釋暗能量和暗物質。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樣的話,不需要引入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兩種東西,就能解決現有問題。現在這類理論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叫做「修正牛頓動力學」,簡稱「MOND」,他們覺得引入暗物質沒有必要,引力其實是一種「熵力」,都是這個熵在背後搗鬼。還記得黑洞熵嗎?引力與溫度居然有聯繫,這不是偶然的,背後必有蹊蹺,這一派「修正主義分子」就是這麼想的。

可是引力的平方反比規律久經考驗,不是想推翻就能推翻的。平方反比規律從根本上講來自於三維空間的場,這東西其實就是計算力線的密度,還記得法拉第擺弄的磁力線嗎?對於引力,我們一樣可以用類似的辦法。我們可以假想從地心發射出了無數的「引力線」,一平方米內有很多力線穿過。距離遠上一倍,力線就變得稀疏多了,一平方米內力線的密度大約是原來的四分之一,這就是平方反比的來歷。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我們的宇宙不算時間的話,空間是三維的。萬有引力也好,庫侖定律也好,都是平方反比規律。這是三維空間內普遍的規律,想要推翻,說實話挺難的。但是有人分析了一百五十三個盤狀星系的狀況,發現它們與「MOND」理論吻合得蠻不錯的,於是支持暗物質的一派和支持MOND的一派還在撕扯中。目前還是支持暗物質的一派佔上風,因為間接證據更充分一些。

還有一派人馬想要刨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老根兒:要是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不相等,那麼這事兒就變得好玩了,廣義相對論即便不被推翻也要大幅度修正。口說無憑,只能憑實驗來判定,有人還在很高的塔上專門進行自由落體實驗,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蛛絲馬跡。他們到現在也還沒發現靠得住的證據,理論上的事,畢竟還是要靠觀測來一錘定音。

對於宇宙邊緣的研究,基本上就依賴這些高紅移的天體。越是遙遠的天體,光傳遞到我們眼裡的路程就越長,時間也越久。反推過去,事件發生之時,也要比現在早很多年。現在科學家們找到了不少紅移非常大的1a型超新星,伽馬射線暴的紅移量比1a超新星還要大得多,伽馬射線暴可以說是宇宙裡僅次於宇宙大爆炸本身的最強大的爆發,因此可以在極遠的地方看到伽馬射線暴。現在觀察到最遠的一顆1a超新星大約在一百億光年左右,紅移量大約1.914,但是伽馬射線暴的紅移量輕鬆達到6,紅移最大的達到8.2。反推爆發的時間,那時候宇宙誕生僅僅六點四億年,相當於還是個娃娃。對於研究早期宇宙,高紅移的天體是個重要的線索。

說來有趣,對伽馬射線暴的研究之始居然涉及軍事機密。那是在美蘇冷戰的時代,雙方都要監視對方的核試驗,核爆炸會產生伽馬射線,於是美國人就發射了伽馬射線探測衛星到太空,專門監視蘇聯有沒有異樣的伽馬輻射,順帶監視中國的核試驗。不過美國人倒是吃了一驚,隔三差五就能收到非常短促的伽馬射線,難道蘇聯人隔三差五就能爆核彈?這也太誇張了吧!事情涉及軍事機密,因此被捂了好幾年才在專業科學雜誌上發表。這些伽馬射線顯然不是核彈爆炸搞出來的,方向根本不來自地面,而是來自宇宙深處,強度也很大,規模相當於太陽這麼大的恆星在一百億年中發出的能量在一瞬間全部釋放出來,人類哪有這麼大的本事啊!

當然,早期對伽馬暴的監視不算精確,經常搞不清楚準確方向,因為伽瑪暴來無影去無蹤,偶爾來那麼一下,馬上就消失了,你也看不到這事是誰幹的。一直到1996年,荷蘭和意大利聯合搞的BeppoSAX衛星上天,才發現了伽馬射線暴的餘暉。原來伽馬射線暴會在x射線波段留下餘暉,時間比較長。這下好了,天上衛星一報告發現伽馬射線暴,地面上長槍短炮齊刷刷地對準那個方位抓緊觀測和研究,不久,伽馬射線暴的光學餘暉和射電餘暉也被觀測到了。

隨著數據越來越多,大家發現伽瑪暴分為兩類:一類持續時間在兩秒以內,伽馬射線的頻率比較高,稱為「短暴」;另外一類持續時間比較長,在兩秒以上,頻率也比較低,稱為「長暴」。現在基本認定,短暴來自中子星的合併,當兩個中子星合併在一起,會短時間內爆發出極大的能量,然後中心變成一個黑洞。長暴則來自大質量的天體坍塌成黑洞的過程,五十到一百個太陽質量的巨大恆星在死亡的時候,會發生超新星爆炸,最終坍塌成為黑洞,期間伴隨著天體的兩極方向出現強大的噴流(圖18-5)。宇宙中的天體都在自轉,旋轉就會產生磁場,會把炙熱的物質沿著自轉軸方向噴出去。現在,天體物理學家們在研究伽馬射線暴的時候,也使用一個「火球模型」,跟當年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模型」有相似之處。不管是長暴還是短暴,到最後還是會得到一個黑洞加上一個吸積盤,周圍的氣體全部被吹散。

圖18-5 編號G299的超新星爆發後的殘跡

伽馬射線暴時不時就來它一傢伙,就像宇宙裡的一位殺手,臨死了還要「隨機放一槍」,至於哪個星球躺槍,這就難說了。假如伽馬射線暴在離地球很近的地方發生,地球會被伽馬射線暴徹底烤焦,好在我們周圍沒有那麼恐怖的玩意。有人猜測,這也是宇宙裡面生命如此罕見的一條理由。某一星球好不容易進化出生物,巧不巧被伽馬射線暴噴到,星球表面瞬間完蛋,這不是倒霉催的嘛!宇宙間的生命,恐怕大部分就這麼死得不明不白。

伽馬射線暴說到底是黑洞玩出來的東西,噴流雖然能量強大,但是時間也很短促。黑洞能不能搞出長時間持續性的噴流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