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 > 第三十六章 劇情函數庫 >

第三十六章 劇情函數庫

(《新知客》,2010年10月)

著名物理學家徐一鴻先生在《可怕的對稱》這本書中談到對稱性群的時候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笑話。說

有一個客人隨他的朋友參加一個笑話俱樂部的聚會。一個會員叫道,「C—46!」,其他人都會心地笑了起來。另一個站起來叫道,「S—5」,引得所有的人都笑了起來。這個迷惑不解的客人問道,這是怎麼回事?他的朋友解釋道:「所有可能的笑話,當然不能計細小的差別,都已經被歸類編上號了,我們心裡都知道這些編號指的是什麼。」

這個故事多年以來在我腦中揮之不去。是否真能做到把所有可能的笑話發現並列舉出來,以至於一一編號,並宣佈從此之後世上再沒有新鮮的笑話了呢?考慮到一個有實用意義的笑話應該可以用不超過500個漢字講完,而500漢字的排列組合只有有限多種,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世界上只有有限多個可能的笑話。唯一的問題是能不能在人類有生之年把它們窮舉,因為這種排列組合的總數是一個天文數字。好在看來人類似乎還沒有發現所有可能的笑話,總能出幾個新段子。就好像音符的排列組合也有限,而人類並沒有終結所有可能的音樂一樣。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所有可能在影視劇裡出現的劇情,似乎已經都被編劇們發現並使用過了。只要看得足夠多,就會發現所有的故事都似曾相識,所有的橋段都是俗套。比如有人總結了「香港TVB劇集俗套大全」,大結構無非是女人鬥,爭家產和江湖恩怨之類。小橋段也都是反覆使用多次的,比如掉下懸崖一定死不了,好人躲進府中壞人一定搜不到,女扮男裝很久才被發現,世界上有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等等,其實大多數都是傳統評書和武打小說用爛了的。但俗套絕不僅限於中文世界,美劇翻來覆去拍普通人成為超級英雄,犯罪分子則必有悲慘童年經歷;日本少女漫畫中兩人一旦發生一夜情,早上起來床上一定會少一個人。

一部影視作品,一本小說,甚至是一段廣告,無非是由多個大小不同互相嵌套連接的劇情橋段組成。現在我們看到好多橋段都是被反覆使用了的,那麼也許所有已知能用的橋段總數並不是一個天文數字。既然如此,有沒有可能乾脆把所有被用過的橋段分門別類,像笑話俱樂部一樣,不計細小的差別,全部列舉出來?

這件事已經有人做了!這就是 TV Tropes(tvtropes.org)。這是一個維基百科式的眾人合作貢獻內容的網站,它的主題是分析列舉各種流行電影,電視劇,動畫,小說和遊戲中出現的所有劇情。網站的參與者不是任何影評人,而是一群極客,他們看電影不是欣賞情節的好壞,而是本著理工科的精神把情節分解,識別並統計其中的橋段。網站的源起是一個程序員想要分析《捉鬼者巴菲》電視劇中使用的各種俗套,現在正發展到所有作品。在 TV Tropes 眼中,沒有那個作品真是特例獨行的,幾乎所有劇情都不過是對已有橋段的排列組合。

看過《阿凡達》之後,很多人反應畫面一流但情節一般。那麼《阿凡達》的情節有多一般?TV Tropes 列舉了片中使用的上百個「俗套」。比如劇中 Jake 第一次去森林探險,當他遇到一隻雷獸,女科學家 Grace 告訴他不要動,然後雷獸自己走開了……但實際上雷獸走開的原因是 Jake 身後有一隻更大的猛獸,這時候 Grace 就大喊讓他趕緊跑。這種把英雄從一個危險中拯救出來的拯救者其實是一個更大的危險的橋段,在 TV Tropes 中叫做「Always a Bigger Fish」。在這個橋段的條目下,網站列舉了使用過它的多個作品,比如《侏羅紀公園3》。

橋段(tropes),是劇情的基本粒子,也是 TV Tropes 的基本單位,被分門別類的一一列舉,就差編號了。但 TV Tropes 的真正意義並不是「橋段百科全書」或「橋段數據庫」,而是一個「橋段編程語言」!每一個程序員寫程序都要調用大量現成的庫函數,每一個做數值計算的科學家都有一本算法大全,TV Tropes 就是劇本的庫函數和編劇們的算法大全。

比如你想在一部動作電影裡來一段追逐戲,TV Tropes 會告訴你追逐戲一共有57種不同的橋段可供選擇。如果被追的這個人比較笨,一個辦法是讓他往高處,比如說往樓頂上跑,這樣的結果就是他會被陷在那裡,《金剛》中就用這個辦法。如果被追的這個人很聰明,就必須給他一點難度,比如說他想消失在人群中可是身上穿著某種顯眼的衣服不能換,然後再安排這時候正好趕上有一群人都穿著類似的衣服走過!比如《黑暗騎士》中的幾十個人質就都被戴上了同樣的面具。相比之下,追壞人的英雄隨便攔下一輛出租車,讓司機「跟上前面那輛車」這個橋段就實在是太俗套了。

我們設想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幾乎無限多種可能發生的事情,為什麼劇本中只有57種追逐方法?因為只有這些追法好看。正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觀眾看小說看電影追求的是好看,而不是真實。從有通俗文學那天開始,一代代的作家和編劇們絞盡腦汁,就只發現了57種好看的追逐。反過來說如果就是不用任何橋段,平鋪直敘,就好像我最近看的一個網絡小說一連三天連載都是你一言我一語地開會,那還有什麼意思?

TV Tropes 網站的出現,必然是通俗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它把編劇從藝術變成了技術。莎士比亞時代天才的劇作家都是單打獨鬥,而現在美劇編劇都是團隊合作了。我希望中國的編劇們,尤其是TVB,多讀一讀這個網站,學幾個新鮮點的套路。也許未來的編劇們討論劇情,是這麼一種方式:

編劇A:「前25分鐘是一個A-15劇情,分四段,分別是NM-23,KB-1,DSJ-9和Z-4。建議其中從第一段到第二段的過渡使用一個XUB-7。」

編劇B:「XUB-7最近三年已經被人用過13次了,是不是可以換成PI-32?」

編劇C:「不妥,我查了最新的統計,63%的亞洲20歲以下女觀眾不喜歡PI-32劇情。」

庖丁解牛到了一定的境界,眼睛裡面看到的就不再是一頭完整的牛了。一個人一旦熟知了 TV Tropes 上的各種橋段,再看電視劇就會只看到一堆庫函數。這樣看電視劇還有意思麼?所以 TV Tropes 的口號就是「TV Tropes Will Ruin Your Life」。無形之中,劇情數據庫把觀眾分為「會看電影的」和「不會看電影的」兩類,只有不會看電影的觀眾才會被劇情感動,而會看電影的觀眾則永遠失去了這個樂趣。豆瓣這樣的小資影評網站有可能會被理工男們佔領,他們使用橋段編碼對每一部影視劇進行基因分析,用外行看不懂的語言劇透。

《連線》雜誌的 Scott Brown 在談到 TV Tropes 時發出感慨,認為原創劇情已經消失了。其實也不至於。真正的原創劇情是高雅文學和文藝片的事情,流行文學和商業片只需要「好用的」劇情。評價嚴肅作品,往往要看它是不是發明了獨一無二的人物和劇情。所以嚴肅文學作家是科學家,通俗文學作家是工程師。另一方面,科學和社會進步總能帶來一點新鮮的劇情,比如發現相對論之前,又有哪個劇本使用過時間旅行?

最後讓我把本文開頭的笑話講完。

有一個人站起來叫道,「G—6!」,這時每一個人都捧腹大笑起來。這個客人問究竟是什麼笑話如此可笑。他朋友答道:「哦,這是喬·史蒙,他笨透了,還不知道根本沒有G—6 這種類型的笑話呢!」

因為一個人說錯編號而引發的笑話本身必然也在笑話俱樂部的數據庫中,但是親眼目睹一個笑話發生還是值得捧腹大笑一次 — 說明就算所有橋段都已經被發明了,商業片仍然可以拍得很好看。有了各種庫函數,編程是如此的簡單,以至於高中生也會寫程序,可是最好的程序員仍然可以把編程從技術達到藝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