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時間簡史 > 前言    >

前言   

我沒有為《時間簡史》的原版寫前言。那是卡爾·薩根寫的。我寫了簡短的「感謝」,有人建議我感謝每一個人。但是有些支持過我的基金會不甚高興,由於被我提及而收到大量的申請。

我認為沒有任何人,我的出版者,代理人,甚至我自己曾預料到這本書會這麼暢銷。它榮登倫敦《星期日時報》暢銷書榜237周,這比任何書都久(顯然,《聖經》和莎士比亞不算在內)。它被譯成40來種文字,在全世界每750人都擁有一冊,包括男人、婦女和兒童。正如納珍·米爾伏德(我的前博士後)評論的:我的物理著作比麥當娜談性的書還更好賣。

《時間簡史》的成功表明,人們對於重大問題有廣泛的興趣:諸如我們從何而來?宇宙為何是這樣子的?

我已趁此機會更新本書,並將從首版(1988年4月愚人節)以來理論和觀測的新結果納入。我新添了蟲洞和時間旅行一章。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我們提供了創生和維持蟲洞的可能性,那是連接時空中不同區域的細管。如是,我們也許可以利用它們來進行星系之間快速旅行或在時間中旅行到過去。當然,我們從未邂逅到來自未來的人(也許我們曾經有過?)。對此我將給出一種可能的解釋。

我還描述了今年在尋求「對偶性」或顯然不同的物理理論之間的對應方面的進展。這些對應強烈地表明,存在一種完備的統一物理理論,但是它們也暗示,也許不可能用一個單獨表述來表達這個理論。相反,在不同的情形下,我們必須使用基本理論的不同影像。這和描繪地球表面很相似,人們不能只用一張單獨的地圖,在不同的區域必須用不同的地圖。這就變革了我們的科學定律的統一觀,但是他並沒有改變最重要的一點:一組我們能夠發現並理解的合理的定律制約著宇宙。

在觀測方面,迄今最主要的發展是由COBE(宇宙背景探險者)和其他合作者測量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的起伏。這些起伏是創生的指紋,這些在光滑均勻的早期宇宙上的微小的初始無規性後來成長為星系、恆星以及在我們周圍看到的所有結構。起伏的形式和無邊界設想的預言相吻合。無邊界設想說,宇宙在虛時間方向沒有邊界或邊緣。為了區分這個設想和對背景中的起伏的其他可能的解釋,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然而,在幾年之內,我們就應能知道,我們能否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完全自足的無始無終的宇宙之中。

史蒂芬·霍金

1996年5月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