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類的明天 > (六)走向分散型的共享經濟:與傑裡米·裡夫金的會面 >

(六)走向分散型的共享經濟:與傑裡米·裡夫金的會面

結束了旅程和所有會面之後,我們不得不注意到幾點元素。所有參與者都強調經濟權力分散化的必要性:無論是貨幣創造、企業創造、投資創造、創新創造抑或工業創造,都體現出將我們的模式分成眾多網絡是多麼重要,而每個公民都將從中獲利,同時也將對整個系統的運轉承擔責任。我們不能繼續餵養那些總是在集中更多權力和更多財富的妖魔。正因如此,貝爾納·列塔艾將經濟和自然生態系統進行的類比,讓人如夢初醒,這種類比也和樸門永續農業遙相呼應。我們可能應當從大自然的運行機制中獲取靈感,創造高效率且有韌性的經濟體系。仔細回想,我們參觀過的大部分創舉都是在這個模式上建立起來的。可再生能源致力於模仿光合作用,雖然仍顯笨拙;「零垃圾」,循環經濟或Makers,廢料被不斷重複使用以生產新資源的森林機制;輔助貨幣和BALLE網絡,以及貝爾納·列塔艾所說的,作為所有生態系統韌性基礎的多樣性和內部聯通性原則。這一切都將自主看作更大範圍內的自由、人類關係平衡和真正高質量民主的保證。

在我周圍,一些非政府組織、大學、媒體也開始掀起了一場以共享經濟為核心的大型運動。這場運動的觀念基礎是:我們不再執念於佔有自己的所有財產,而是意識到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財產為集體所用。對於大部分參與者,這個分散化、社會多邊化(脫離我們都知道的社會垂直金字塔模式)運動,是互聯網的出現引起的科技和大眾文化變革的結果。從此,大部分人類能直接互相聯繫、獲取信息和服務,或只需點幾下鼠標,就能自己創造信息和服務,而這卻不一定通過集中化組織(就連臉書、谷歌、亞馬遜、蘋果等集中化組織也開始複製20世紀自上而下的垂直資本主義模式)來實現。互聯網讓信息、物品、服務、能源的共享變得更加便利。而我們在旅程末尾遇到的傑裡米·裡夫金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場真正革命的催化劑。在他看來,互聯網中誕生了合作型經濟,這是繼19世紀初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後,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這種模式將會獲得決定性的地位。

我們在這裡介紹一下傑裡米·裡夫金,可以說,他是一位未來的精神領袖。他是經濟學家、顧問、企業家、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和聯合創始人。十幾年來,他被看作西方世界最重要也最有影響力的趨勢學家。他趕在很多人前面,在自己直覺的引導下,進行了一些重要的鬥爭。1973年,在察覺到人類能源消耗需要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後,他組織了最大的反石油遊行之一。1988年,他讓35個國家的氣候科學家和生態衛士會聚於華盛頓,召開「世界之網」關於溫室效應的首次會議。同年,他在好萊塢做了一系列演講,讓演員、製片人、劇作家、導演意識到氣候的變化。1992年,他創立了「beyond beef」,一家由6個環保組織結成的聯盟發起的公司,其中包括綠色和平、雨林行動網絡和公民訴訟組織,目標是減少50%的牛肉消費。以上所有問題,在2015年,都是我們所關心的核心問題,但在當時完全不是這樣。所以,傑裡米·裡夫金對接下來幾十年的演變的預測,值得被大眾注意。作為安格拉·默克爾首相和歐洲議會委員會的特別顧問,他成功地讓他們採用了自己的戰略:建立於可再生能源和互聯網共同作用之上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即便他致力於推進的運動的成功需要一定的先決條件,我們還是願意帶著自己在經濟上的所有發現,去直面這樣的願景。傑裡米·裡夫金在訪問巴黎的時候,會見了我們。巴黎是他對自己的新書進行全球巡迴宣傳的一站。這一次的見面,與我們之前的所有經歷相比,有些不一樣……

走進五星級酒店的走廊,我們看見傑裡米·裡夫金就在我們前方幾米處。我急忙迎上去,做了自我介紹。而他的反應卻非常冷淡。他看起來很緊張,幾天以來,他每天連續工作13小時,不停地用各種語言向記者們重複一樣的話語。在不知道我們是誰、為什麼要採訪他的情況下,他向我們解釋,他只能給我們20分鐘時間,而不是1個小時。我提醒他,我們拍攝的是一部長片,我們想做比一般的快速採訪更深入的訪問。我們和他的媒體專員談論之後,他允許我們做了30分鐘採訪,但我們沒有提問,以便讓他將自己的理論一口氣說完。最後,我們就獲得了沒有任何停頓的30分鐘。以下是他向我們所說的大部分內容: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也就是19世紀和20世紀,我們創造了垂直的金字塔形世界:集中的、自上而下的權力,集中的農業和工業以及越來越大型的生產手段,集中的銷售工具和宣傳(少數媒體和購物中心或大型超市業主),集中的銀行、保險、交通和後勤保障系統……它們曾經是減少生產成本、實現那個時期的大型工程、改善我們生活的最好方式。如今,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已經觸及了這個模式的極限。我們應當開始一場新的改革。得益於互聯網,我們有能力顛覆交流方式、交換和分配能源的方式、出行的方式。互聯網有著分配、合作、開放、透明的結構,促成了驚人的規模經濟。它讓幾百萬人集合在一起,進行生產和分享。這些小參與者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那些20世紀大企業的能力所及。我給你們舉三個例子:一個交通的例子、一個能源的例子、一個工業的例子。」

「如今有了互聯網,比起擁有車輛來,和別人分享車輛變得極其容易。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對擁有自己的汽車完全不感興趣,只想能夠自由出行。汽車共享已有5年歷史了。有了智能手機和定位系統,你就能迅速地在眼皮子底下找到一輛車或一位司機。你到了目的地,然後在線支付……想想這為環境帶來的好處。通用汽車前副總裁拉裡·伯恩斯為密歇根安娜堡大學做了一項針對汽車共享影響的調查。如今,儘管我們的基礎設施仍然不是十分完善,我們還是能在保持同樣出行率的情況下,減少80%的車輛數目。目前,世界上流通的汽車數量為10億輛。我們能把這個數量減少到2億,而且我們不僅能共享汽車,還能通過綠色能源驅動汽車、用3D打印機製造汽車。」

「到這兒,我就要講講工業了。我們看到了Makers運動崛起,裝配3D打印機的一代,在網絡上共享軟件和圖紙,從而能夠生產各類物品。猜猜他們使用什麼材料:廢料。他們會把塑料、紙張、金屬回收,用來生產。這一過程免去了專利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一旦打印機收回成本,就不會再有任何花銷。幾年以來,他們通過自己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微型風力發電機,為自己的打印機和小型工廠供電。同樣地,只要太陽能電池板收回成本,之後的能源就是免費的(邊際成本[1] 為零)。陽光如此充沛,又不會找我們收費……我們按件製造產品,就能避免當前工業和消費型社會產生的大量廢品,因為目前的生產模式是:為了減少成本而大量製造產品,甚至不惜丟棄產品。雖說不是每個人都能製造精細的產品,但正如奧巴馬總統設想的那樣,如果每個學校都擁有3D打印機,相信不久以後年輕人就能自己製造智能手機和房屋等。」

「能源也是一樣。在德國,太陽和風負責生產27%的電力,這幾乎是零成本。至2020年,德國還要使這些能源的份額達到35%。2014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世界第三經濟體75%的電力,幾乎全天都由太陽能或風力產生,電價為負數,這聽起來就像一個逆喻。1970年生產1瓦特太陽能需要66美元,如今只需要66美分,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在我們在德國能看到數以百萬計的各類小型參與者:個人、中小型企業、公民合作社、非政府組織,它們生產電力的成本幾乎為零。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那麼化石能源和核能又怎麼能繼續擁有立足之地?10多年以後,這些小型參與者將會達到千萬,25年以後,他們會達到幾億;他們將在當地或大區內,通過生物能、地熱、風力、太陽能、水力生產能量,然後通過線上智能網絡進行共享。這一切是大勢所趨。我們已經看到這股趨勢了。而金字塔模式的大型企業將失去份量。在德國,過去7年裡,四大國企的市場份額衰減,只生產7%的電力。它們習慣了中央集權的體制,而且它們的規模經濟是垂直型的。但目前正在崛起的權力是橫向的、分散的。能量到處都是,可用,免費。這幾百萬小型參與者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小份額能量、存儲能量、交換能量……當你把這些橫向經濟一點點地加到一起,它們可以做到的事情就遠遠超過一座核能發電站!」

「所有企業家一直都在尋求新的科技,以求改善公司生產率,減少邊際成本,向市場上投放價格更低的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贏得市場份額,讓投資者滿意。但我們從沒預料到會有如此極端的技術革命,它能在重要的資產和服務方面,將邊際成本降低至幾乎為零,讓這些資產和服務實際上變得免費而充足。曾經成就了資本主義系統的事物,現在正反過來對付它。」

「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詞:社會企業家。上一代人可能會說,這個詞前後矛盾,我們不能既是企業家又是社會人,因為亞當·斯密認為每個個體都追逐自身利益,而蔑視集體利益。他認為個體正是在追逐自身利益的過程中,並非出於本意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顯然,新一代人並沒有讀過亞當·斯密的書,因為他們相信,只要發揮自身的才能、能力、創造力,再通過合作型經濟把這些提供給集體,就不僅會改善其他人的生活,也會改善他們自己的生活。當某個年輕人評判政府、政黨、社會系統或任何公共機構時,他常常提出以下問題:這個組織的行為是否集中、產權在握,是否是家長制的、自上而下的,是否自我封閉;或者這個行為是否是分配性的,是否是合作、開放或透明的,是否獎賞了橫向規模經濟?他們不僅有企業家精神,而且有不同的權力概念。也就是『權力屬於人民』。」

「當然,所有這些公司的權力現在仍然很大,它們企圖壟斷所有讓我們前進的工具:電話公司、電纜公司、入網供應商、能源供應商、互聯網巨頭。谷歌每天有60億查詢記錄(美國搜索引擎2/3的市場份額,歐洲91%的搜索),地球上20%的居民有臉書賬戶,推特有3億用戶,亞馬遜是世界超市……我們已經在個人信息安全方面出現了嚴重問題。因此,真正的鬥爭將是民主的鬥爭,我們應當保證自己的網絡盡可能中立。這場鬥爭將會十分殘酷,但這也是為創造一個真正能夠與地球和諧相處的社會所要付出的代價。在這樣的社會裡,我們的子孫才能生活。我們所剩時間不多,只有不到30年去實現這個目標。」

羅蘭和他的桿子


[1] 邊際成本指在固定成本之外,每增加一單位產品或服務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