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工智能的進化 > 假設是真的嗎? >

假設是真的嗎?

知識表示假設只是一個假設,可能為真,也可能為假。不妨思考一下這兩個有趣的問題:

1.我們有沒有理由相信(或不相信):人類天生(或者通過進化)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

2.我們有沒有理由相信(或不相信):我們建立具有人類智能水平的人工系統,即人工智能系統的最佳方法,就是將系統設置為基於知識的系統?

不幸的是,這兩個問題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說人類可能是從一種類似於符號和符號處理這樣精準複雜的過程中進化成知識型,這個想法不禁有些荒謬。至少在最初期時,很多事情不像是進化的產物。(例如,查爾斯·達爾文曾討論過眼睛與視覺系統。)很明顯,書面語言具有象徵意義。那麼這樣看來,進化已經產生了一個能夠處理並解釋這些符號的物種。正如人類學家特倫斯·迪肯(Terrence Deacon)所說,我們就是那個象徵性的物種。不難想到,我們使用和處理內部符號的能力也許與使用和處理外部符號的能力相關。

這一點值得記住。然而,知識型問題是一個設計議題。即使人們真的是以知識為基礎,我們也不是希望神經學家們必須達到前面第2章的要求:在大腦中找到相應的符號結構,以證明人類可能無法反向設置神經元。因此,即使我們確信人類是以知識為基礎,這也未必是因為我們發現人腦可以儲存知識。相反,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我們會確信,只有知識型的設計才能解釋人們的所作所為。我們將研究各種各樣的人造系統設計,我們將會看到知識型系統產生的像魔術一樣的行為。換句話說,在第二個問題的引導下,我們能夠回答第一個問題。

那麼第二個問題呢?專家們對此有著不同的意見。直到20世紀90年代左右,麥卡錫提出的基於知識的方法都始終佔據主流。但是GOFAI的研究卻一直止步不前,為兩個基本的未解之題所阻攔:

‧ 要用什麼樣的符號結構來表達智能系統的想法?

‧ 要怎樣處理符號才能傳播其代表的想法,以便它們以正確的方式影響行為?

這兩個問題分別被稱作表示和推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