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 後記 >

後記

這個有關量子論的系列全部是本人業餘時間在網上完成的,最初發表在新浪的論壇上,前後陸續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原先的構想只是一篇四五萬字的極簡介紹,但不料讀者的反應異常熱烈,自己興頭上來後也有些收不住筆,結果最終有了這篇近30萬字的稿子。

這並非一篇專業的科普文章,事實上,我的本意是更注重歷史,而不是科學方面。不過如果你讀完了全文,我也希望它可以帶給你一些最基本的量子論的科學概念。這本是網上的消遣文章,供大眾茶餘飯後娛樂所用,因此我努力使它成為極通俗的讀物。事實上,我僅僅假定讀者具有初中的數學水平和一點點高中物理知識(如果你具有以上水平但仍看不懂某些內容,那一定是我寫作的問題^_^)。即使是對數理完全不通,我也希望你可以從中得到一點感染和啟示。但不可避免地,運用日常化的語言會使一些描述顯得牽強附會,不符合物理上的概念。所以再次強調,這不是專業的科普,如果想獲得對量子論更好更準確的認識,各位還是參考一些專業書籍。上帝是數學家,唯一能夠描述宇宙的語言是數學!

另外,本文是利用業餘時間斷斷續續而成的作品,其信息全部來自於各種媒體,沒有任何第一手的資料。因為時間和水平有限,所以難免包含了許多錯誤。雖然我已經盡量使描述符合歷史與事實(一般來說,除了一些明顯的虛構情節外,本文中的歷史場景都是有依據的),但仍可能在某些地方查證得不夠,對於那些態度認真的讀者來說,也需要小心對待。其實,我和各位一樣是門外漢,只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科學的快樂。如果各位也從中體味到了一點點量子論曾經給我帶來的激動和驚奇,此文的目的便已經達到。

作為網絡作品,我有意使文字風格靠近同齡人的語境,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的風格。這是一種取巧的辦法,因為這些是網上的主要人口。雖然經過修訂,最後字裡行間的網絡特色已經減少了許多,不過我很高興它仍然帶有一些可以辨認的痕跡,可以讓人回憶起當初那樣熱烈的討論。為了追求可讀性,在不改變基本事實的前提下,我有的時候做了一點文字上的誇張(比如歷史上的玻爾-愛因斯坦之爭很可能沒有我所描寫得那樣戲劇化),我為此表示抱歉,也希望這不會損害讀者對我的信心。

關於本文任何的意見,比如知識錯誤,信息過時,文字風格,遺漏與補充,哲學觀與討論,都可以發信到[email protected],我很樂意聽取各位的意見,也算是網絡文字遺留的一種互動形式。

在這裡要特別感謝熱情支持和鼓勵過我的那些相識和不相識的網友們。本文會引起如此的熱潮,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也教我深深感動:雖然時代變遷,帶來了無邊的喧囂和煩躁,但人們心中對於自然的好奇和嚮往,卻終究不曾更改。

最後,把這篇文章送給那個女孩,以回贈她曾經送給我的那些可愛笑容。

CAPO

2005年5月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