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實驗是如何終結的? > 電子 >

電子

兩種不同的實驗途徑都導致了電子理論的產生,其中一種是約瑟夫·約翰·湯姆森(J.J.Thomson)的陰極射線實驗。同赫茲的看法相反,湯姆森說明,射線通過空間氣壓被減小時,陰極射線可能因電場產生偏斜。因此,一位德國科學家的論證就被推翻了。湯姆森辯稱,組成射線的粒子十分微小,以至於含有較大氣體原子的金屬薄板無法阻擋它的穿過。在1897至1900年間,即便是意見相反的研究群體也開始逐漸接受湯姆森的觀點,即細小帶電微粒是陰極射線的組成成分。

在麥克斯韋之後,其他一些科學家繼續對電流和動量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索,包括奧利弗·亥維塞(Oliver Heaviside)、湯姆森、約瑟夫·拉莫爾(Larmor)和J·H·坡印廷(J.H.Poynting)等。至少在1897年陰極射線電子公佈之前,他們都未曾想到,電流動量是可測量的帶電物體轉移造成的。相反,他們將能量和動量的產生歸因於電流產生的電場和磁場。歸根結底,麥克斯韋本人對電動力學最深遠的貢獻就在於提出了位移電流——一種可以在電容器板片間傳遞,但又不會造成電荷物理轉移的電流這一概念。傑德·布赫瓦爾德(Jed Buchwald)曾表示了反對,稱麥克斯韋觀察法從整體而言,就是為了消除微觀物理領域的所有討論。這一方法的追隨者們的目標是通過場變量的連續值來描述世界,電子可測量性觀點為他們所厭棄。在他們的框架中,麥克斯韋慣性電流實驗一類的實驗貌似是偏離主題的。[1]

亨得利·安東·洛倫茲(Hendrik Antoon Lorentz)的電子理論摒棄了麥克斯韋傳統方法,他假設一隻手中是帶電的可測算物質,另一隻手中是以太。通過將兩隻手分離,使帶電電子受到與未帶電物質相同的力和電場、磁場的作用。洛倫茲所做的這一電荷——以太的區分取得的推論結果是:運動的電子中包含著麥克斯韋一直想要檢測的那種物質流。

英國物理學家歐文·W.理查森(Owen W.Richardson)的整個科學生涯都集中在了電子的相關問題上。他的科學工作始於1901年,是原子學說中統計方法的模範樣本,研究中運用了均值實驗裝置。[2]在湯姆森的指導下,理查森瞭解到了許多物理現象,包括帶電線路發散出的物質電子等。在因襲這一傳統的情況下,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良實驗。實驗中,他對鉑進行加熱,然後通過旁邊的試探電極測量產生的電流。根據電流強度(發射出的電子數)可以繪製出鉑的溫度函數曲線。在研究地點由劍橋大學轉移至普林斯頓大學後,這位英國物理學家改進了他的研究。他在接收線上加上了負電荷,所以只有具有一定速度的電子才能穿透電屏障。通過改變溫度和負電荷強度,他發現電子的速度分佈同麥克斯韋猜想的帶電線分佈情況完全相同。理查森的這一簡單實驗發表於1908年,是首次對氣體物質粒子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情況的直接測量。[3]

在普林斯頓大學進行研究期間,理查森的工作手冊中記錄了他對物質電子探索方法的廣泛思考,其中包括發現宏觀物體電子帶電率的化學、磁力學和光譜學方法,以及檢測正負電荷萬有引力的方法等。[4]1907年,基於電流的粒子性本質,理查森計劃對安培假說進行重新實驗,他再次選擇了宏觀方法和平均水準的實驗裝置。實驗方法如下:環形軌道中的電子的角動量L=r(mur)=2ma,其中m為電子質量,u為角速度,r為軌道半徑,a為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隨之產生的磁矩M=ea,其中e為電子電荷。因此,旋磁比K(角動量與磁矩的比)與角速度和軌道半徑無關:

理查森的算式可以簡單地運用於任意封閉軌道的計算。假設電子和正粒子同時在軌道中,且掠面速度不同,然後他對K值進行了更具普遍性的計算。[5]

對於所有的軌道而言,K是一個常量。這啟發理查森進行了一項簡單的實驗:將一根鐵棒懸空,突然在鐵棒上加上磁化強度M的磁場,會得到相應的角動量變化,值為(2m/e)M。同麥克斯韋一樣,理查森也未能獲得預期的旋轉效果,他將實驗的失敗歸因於某種未加明確的「干擾效應」。雖然理查森竭盡全力仍未能獲得有效結果,但是1914年他對物質電子重拾信心,相信自己的實驗最終會獲得積極的結果。[6]

圖2.3是這一效應的機械模擬,圖中更為清晰地展示了實驗的狀況。假設兩個相同的陀螺儀旋轉方向相反且角速度相同,將它們背對背置於橫桿的兩端,此時整個裝置系統的總角動量為零。橫桿正中置於支點上,並且可以以支點為中心旋轉。通過旋轉臂內部作用將兩個陀螺儀立起至豎直方向轉動,總角動量將不再是零而變成了2L。為了補償角動量的變化、保持平衡,整個裝置將開始旋轉。理查森希望能為這種外層繞軌電子組成的、造成了磁體宏觀旋轉的微觀陀螺儀定向,但是他並沒有觀察到預期的實驗現象。[7]

圖2.3 理查森或德哈斯效應的機械模擬。若將兩個旋轉方向相反的陀螺儀舉起並置於橫桿兩端,且旋轉軸線(旋轉方向)互相平行,整個裝置將開始旋轉。理查森和愛因斯坦的假設類似,雙方都認為永磁體是由許多基本磁體構成的。這些磁體環繞著慣性電子旋轉,如同微小的陀螺儀。當磁場為這些微小磁體進行定向時,它們的角動量也將被定向,進而使得整個裝置出現旋轉。


註釋

[1] 參見Buchwald,Matter,Ph.D.thesis.Harvard(1974),他這篇思路清晰的綜合性論文是關於麥克斯韋學說,參見From Maswell to Microphysics(1985),esp.23 and 38ff.

[2] 斯圖埃沃適當地捕捉了理查森在1910年前後提出的觀點:「理查森本可以採用熱力學方法,直接避免對微觀世界的假定。」因此宏觀儀器非常適用於對微觀物理學實體進行統計學推斷.參見Stuewer,Compton Effect(1975),61。

[3] Richardson and Brown,「Kinetic Energy,」Philos.Mag.16(1908):353-376.

[4] Richardson,「Projected Researches,」n.d.,Richardson Papers,microfilm,reel 18,ms.W-0624.

[5] Richardson,「Mechanical Effect,」Phys.Rev.26(1908):248-253.

[6] Richardson,Electron Theory(1914),397.

[7] Richardson,「Mechanical Effect,」Phys.Rev.26(190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