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科學外史 > 三六 UFO談資指南 >

三六 UFO談資指南

UFO已經被人們談論半個多世紀了,照理說早已成為老生常談,然而奇怪的是,一直有許多人樂此不疲,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這樣的人,媒體也不停地做著各種關於UFO的報導和採訪。

在幾乎所有談論UFO的人的心目中,它其實並不是字面上的「不明飛行物」這個意義,而是「智慧外星人的宇宙飛船」。事實上,只有後面這個意義才會讓它具有被談論的價值。以下本文也始終使用這一意義。

什麼人不談論UFO?

半開玩笑地說,世界上的人可以分成兩類——談論UFO的和不談論UFO的。我更願意先分析不談論UFO的人群。

第一,以我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的經歷,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主流科學共同體」不談論UFO。事實上,他們羞於談論UFO,恥於談論UFO。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談論UFO無助於他們拿到科研經費和項目——不僅無助,反而有害,一個科學家如果經常談論UFO,他甚至在申請別的課題時也會因此而受到消極影響。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主流科學共同體」通常認為,UFO這類話題有著濃厚的「偽科學」色彩,「嚴肅的科學家」談論它是不適宜的。

第二,政府官員從來不在公開場合談論UFO。但這並不排除他們在私下場合,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和朋友聊天時,也會問「UFO到底有沒有啊?」、「你相信UFO嗎?」這樣的問題。政府官員不談論UFO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後面有一條暗含的推理鏈條:

以人類今天的科技能力,只能在地球附近活動;

我們沒有在地球附近乃至整個太陽系發現別的智慧生物;

所以UFO如果是智慧外星人的宇宙飛船,它們必定來自更遠的星球;

它們既能從地球人還無法到達的遠方來到地球,它們的科技能力必定大大超越人類;

想想看,一個擁有超越人類科技能力的天外來客意味著什麼?它必然意味著對現有政府權威的挑戰,或至少是潛在的挑戰。

所以,政府官員不在公開場合談論UFO,這一點國內外都是一樣的。因為從維護政府權威、保持社會穩定等角度來看,政府官員談論UFO都是不適宜的。

第三,像我這樣曾受過嚴格科學訓練但如今已不在科學前沿工作的人,通常也不談論UFO,因為覺得這個話題既沒意思,也乏趣味。不過——哈哈,寫專欄時例外。

到底有沒有UFO的證據?

談論UFO的人,也可以分成幾類。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上述不談論UFO的三類人的鏡像。

第一類,是民間科學愛好者。他們很不喜歡「主流科學共同體」對待他們和他們的UFO話題的傲慢態度。當然,他們也很不喜歡「主流科學共同體」所頒布、所奉行的所謂「科學標準」——這種標準之一,是要求實驗可重複。而民間科學愛好者宣稱自己所看見、所經歷的UFO事件,通常都無法進行科學家所要求的重複。

第二類,有著憤青情懷的人,他們希望挑戰一切權威。當科學權威認為談論UFO沒有意義,或者是「偽科學」時,他們就更要談論。當政府官員讓媒體上的UFO討論「剎車」時,他們就在網上談論得更加熱烈。由於他們通常對現實不夠滿意,渴望變革的發生,所以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也許期盼著某種外星超級力量的降臨。對這種潛意識想像到極致,就成為劉慈欣小說《三體》中的葉文潔。

第三類,又是像我這樣的人。雖然感到UFO話題沒什麼意思,但並不拒絕與媒體打交道,所以也不時被動地談論UFO——通常都是接受報刊採訪或做電視節目。

關於UFO我始終強調兩點:

1.迄今為止,尚無被科學共同體公開正式認可的UFO證據。

2.不能排除UFO存在於宇宙中,或降臨到地球上的可能性。

這第二點頗有些「兩邊不討好」,UFO的愛好者感到太軟弱乏力,卻又不能與「主流科學共同體」的立場一致。

國內的「主流科學共同體」傾向於認為,除了地球人類,宇宙中並無其他智慧生命。比如我的老上級、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前台長趙君亮教授,在一次天文學會年會的報告中就是這樣認為的。這讓我聯想起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吳國盛的觀點:外星人只是現代人發明的一種神話,為的是可以在「外星人」旗幟的掩護下談論各種超自然能力和現象——沒有這個掩護而談論超自然能力和現象就會被視為「偽科學」。他的見解和趙台長的見解相配合,倒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那些UFO愛好者所提供大量的「證據」——UFO目擊報告(包括文字、照片、錄像)、被UFO劫持的經歷敘述等,因為始終無法滿足「實驗可重複」的科學標準,況且其中還充斥著虛假的陳述,「主流科學共同體」是不會認真對待的。

但是在UFO愛好者看來,這些「證據」早已足夠證明UFO的存在,足夠證明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也足夠證明這些文明曾經到達過地球。他們和「主流科學共同體」的分歧,主要在判別標準上。從終極的意義上來說,「實驗可重複」也未必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恆標準。況且「主流科學共同體」也從來沒有給出過「外星智慧生命不存在」的任何證明。所以我們當然不能排除UFO存在於宇宙中,或降臨到地球上的可能性。雖然目前國家尚無必要用納稅人的錢去資助UFO研究,但對於民間的自發研究則應持寬容態度。

記得有一次記者問我:你說在今天,「主流科學共同體」到底要怎樣才肯承認UFO的存在?我說,按照今天的情形,除非有一艘UFO飛船大白天降落在華盛頓廣場上,長期停留,萬眾目睹——這正是電影《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中的場景,「主流科學共同體」才肯承認。

UFO影視作品提要

相關的影視作品本來是UFO話題最重要的談資之一,但UFO愛好者往往不太注意。這裡略談幾部比較重要的。

60年前的《地球停轉之日》當然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因為其中有UFO的典型形象。不過該片的主題實際上是警告人類可能因核武器而毀滅。2008年的同名翻拍片也沒有將主題集中在UFO問題上。直接將主題集中在UFO問題上的影片,有這樣幾部值得注意:

《地球停轉之日》海報

「主流科學共同體」到底要怎樣才肯承認UFO的存在?按照今天的情形,除非有一艘UFO飛船大白天降落在華盛頓廣場上,長期停留,萬眾目睹——這正是電影《地球停轉之日》中的場景,「主流科學共同體」才肯承認。

《夜空》(Night Skies,2007),講述六個人遇見UFO的故事,最後被證明只是他們的幻覺——這種現象在實際出現的大量UFO報告中佔有重要位置。

《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講述美國軍方以「毒氣洩漏」欺騙民眾轉移清場,然後秘密設立基地與UFO聯絡。最終一位UFO癡迷者被外星人選中而「升天」。

《第四類接觸》(The Fourth Kind,2009),認為人類與UFO的接觸分為四類:1看見飛碟;2看見證據(比如麥田圈之類);3與外星人有交往;4被外星人劫持。影片利用故事情節,悲憤控訴了那種拒絕考慮任何超自然力量可能性的、僵化死硬的唯科學主義立場。

關於UFO最權威、最集大成的影視作品,當數斯皮爾伯格監製的十集的電視連續劇《劫持》(Taken,2002),因為每集長達90分鐘,所以也可以視為系列電視電影。影片採用史詩形式,通過美國三個家族四代人——其中有人是人類與外星人的混血——之間的恩怨情仇,呈現了幾乎所有傳說中與UFO有關的情景和猜想。影片中外星人來地球的動機,是想通過與地球人混血來改良它們自己的「人種」。《劫持》在一般影視觀眾中知名度很小,但實為UFO愛好者必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