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鼻舌之爭 > 沉醉 >

沉醉

昨晚的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已經吃過晚飯,也喝過幾瓶好酒,然後回來繼續喝,當然也都是好酒。因為有些興奮了吧,變得任性,雖然都勸說已經喝好了,別再繼續開了,而且既然喝高也喝不出酒的好壞了。

我最不認同的就是這種說法。什麼品酒一定要按照既定的順序,先白後紅、先輕後重、先淡後烈,說是會影響品嚐能力。這都是沒有品嚐能力的人說的。附和者竟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反駁,不去驗證這說法多麼無稽。

「先喝了茅台就分不出下杯酒的好壞了?吃著麻辣燙給你塊木頭會吃成是豆腐?或者相反?」我們的舌頭沒那麼嬌貴,我們的味蕾也沒那麼脆弱好吧。

「很多人沒有自己的觀點。」「不,很多人不是沒有自己的觀點,他們是沒有觀點。」

就讓咱現在試試如何。於是,開了支1998年勃艮第香貝丹一級田。

「好酒!」「就是!」「誰敢說喝不出這是好酒?我開瓶國產酒給他自己喝去!」「對,聽說你有好的國產酒啊!」「當然,好吧,就開支給你喝!」「別!」

結果,真就開了支寧夏「闕歌」2008年。然後出人意料!「哇!今晚的『闕歌』非常好喝,成熟甜美,純淨無邪!」

在場的人都驚訝了,如果你在也會同意。是因為我們喝了太多酒,感官不夠精細了?不。漱漱口,再品一次,「闕歌」依然很棒。是因為我們先喝了好酒,感覺代入了下一款?不。喝了好酒倒是更容易比較出下一杯的缺陷來,當你是箇中高手,自會一目瞭然。

幾個月前組織過一次國產酒盲品會,喝過2008年,當時的表現我給了86分;一年前盲品波爾多列級莊時(一至五級都有)也塞了支這酒進去,我僅給了84分。

「今晚我給90分,這幾乎是滿分了。」

我知道有人會異議,不過在我的評分體系裡,我將「闕歌」一直列在第二級別的B級,相當於法國有品種和產地特色的優良產區酒,這一級別我設定的最高分就是90分。

「我們杯子裡還有1998年的香貝丹,這是A級別的酒,可以和『闕歌』比較一下,兩種風格,兩種標準,就『闕歌』所能達到的水平而言,可以說是毫無瑕疵。都同意吧?」

這是我喝過的國產酒最頂峰的表現了,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高度,忍不住再倒一杯,依然讓我驚歎。

像在海邊航行的船,隨波漂流,海岸線蜿蜒曲折,大的島嶼、小的島嶼且隱且沒,憑浪濤起伏,但沉穩,心思細密,航線明確,風景清晰,一切都有標尺,這是我們熟悉的香貝丹。

而「闕歌」正相反,這是一艘行駛平穩的船,無波無浪,靜靜顯現,有些煙霧籠罩,察覺不到船後的波紋,不知道它源於何地、航向哪方,你知道它是在前進,卻察覺不到任何的起伏,有些親近,也有些疏離。

「當時我比現在所描述的要更深刻和更恍惚地望著這一景觀,當時我並沒有努力朝現在要說明的這個方面去理解我所見到的一切」,但是,當時就是這樣的兩幅畫面湧現在我的眼前,當時就是這樣的兩隻船漂浮在我的腦海的邊際……我沉醉著。

我將緊縮議論:釀酒師高源,她釀出了中國現階段的第一款滿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