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鼻舌之爭 > 婚姻 >

婚姻

女士來電,說讓我幫她試一下酒,希望給一下意見。「我帶酒來給你喝哦。」OK,好吧。

帶來的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波爾多,打開來,聞一下、喝一口,還不錯啊。杯中的香氣雖然時遠時近,但還是很有潛質,過一會兒應該散發更多的出來;酒體有些單薄,畢竟也有一些年齡了,入口蠻順滑,已經開始出現不均衡的苗頭了,酸度稍強,而且只會再強下去,現在喝還來得及,是一款在走向下坡的酒啊。

「這酒怎麼樣?別人會喜歡嗎?會願意買麼?我可是買了幾百箱啊,把他酒莊所有的庫存都買了!」啊?皺一下眉,這算哪門子的要我給意見哪,酒都買回來了!

「你們去酒莊試酒的時候,他給你看衛星圖,說是他的田挨著那些名莊,說他的酒多麼受當地人歡迎,是嗎?」「是呀!」

嗯哼。我點頭。

「怎麼樣?這酒?您覺得?」「不錯啊。」

「不錯?」「嗯,不錯。」

「就兩個字啊?」「呵呵!有些酒會讓你無話可說,你知道麼。」我笑。

「那到底是好還是壞啊?別讓我著急好不好!」「我說這酒不錯,已經很好了!」呵呵。

「多說點麼,給些意見啊,我要怎麼去賣它!」

「最近波爾多名莊酒不好賣,很多人轉向右岸、轉向中級莊,這款酒也屬於中級莊。但是你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酒都能夠陳年,名莊酒的酒質足以支持它陳年,你可以找到一些老年份給客人嘗試,告訴客人名莊酒買來可以收藏、陳年之後再喝;中級莊的老年份則會有些冒險,這酒可以讓你的客人學到:好花能折就須折,讓你的客人試過這酒,然後告訴他這種酒要買新年份而且是買來喝的。」

「我查過資料,看很多酒評家寫過這酒,都說不錯。」

「對。但要看他寫的是新酒還是老酒,而且酒評家寫酒寫的多是一瓶酒的印象,有其孤立性,你是問我怎麼去賣這酒,我想給你一些整體感的意見。」

葡萄酒是一種沉默的藝術,很多酒評往往是將自己的論述化作文字的描繪強加於這款酒之上的,因為杯中的液體並非一個被固定住的客體,所以時常也便成為最好的轉喻借口。而且一款酒品者和賣者之間要有些矛盾處才好。

「這酒香氣很不錯啊。」「對。而且越來越好,但是,你喝喝看——」

香氣就像人,我指指彼此,只是表面印象、外表,我們都會以最好的形象示人,性格、為人、素質、修養、優缺點卻要深層的接觸才能瞭解。酒的品質不是問鼻子,聞,那不叫深層的接觸,要問嘴,入口嘗過才好作判斷。

「你說得對!我明白了,就像婚姻!結婚前看起來都不錯,結婚後才知道彼此都是缺點重重!」

哈哈!我大笑。不過,我擺擺手,酒就好了,婚姻的事就別問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