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風中有六百四十八種味道 > 迦南美地 >

迦南美地

如果有些酒確實值得為其寫篇文章的話,那麼這支酒就正是,因為酒名本身已經引起了葡萄酒愛好者很大的興趣並喚起了他們的期待,儘管他們應該多少會有些懷疑起個華麗名字、做個美麗包裝的這種酒釀造方面又是否一樣做得用心。

雖然酒是很多人一起喝著,品質如何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問起是否喜歡,大多數人還是給出了共識。這是一支來自寧夏賀蘭山東麓、迦南美地酒莊的干白葡萄酒——雷司令,以其品種的典型性讓大家都驚艷了。青蘋果、檸檬皮、稍帶菠蘿的鮮爽香氣,純淨清新,絲毫不染西北粗獷野性的大漠風塵。一款好雷司令的特質是第一印象的單純和各個味感要素的清晰,這酒都具備了。

第二次喝到此酒,是和一款中規中矩的德國雷司令一起喝的,在其遮掩之下迦南美地雷司令依然展現出很好的香氣,不露怯,也未被削弱,散發出荔枝、紅糖水的香,入口有酸度,像咀嚼梨心,似苦未苦,舌面留下收斂感,酸、甜、酒精表現得很均衡。

「酸度有些不足,簡單了。」「是,比起上次有些失望。」「缺乏雷司令的那種爽脆感。」一起品嚐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德國酒呢?」「香氣要好一些,也很典型。」「過得去,沒有驚喜,本來就是大路貨。」

是那種市場上充斥著的平庸、乏味的流通酒款,但不是說不能喝,只是沒有品嚐價值罷了。通俗流暢,酸酸甜甜,容易入口。

與其相較,迦南美地雷司令給人簡單的印象,但這是一種鮮明而有深度的簡單性,根本沒有不必要的東西,卻有一種使人覺得清新適意的直接性。

「我們要發掘的是它品質的深度,這酒有,在那兒有某種東西,明顯而堅定。」它並不是缺乏酸度,而是隱而未顯,像賀蘭岩羊,與環境融為一體,需得眼力才能發現。就品質而言它要高出那支德國酒一籌。

新酒品嚐總有一種讓人擔心的可能性:它可能期而不至,也可能擦身而過。品質、風格對新酒而言都是尚未到來的東西,它如何為自己作證?酒在杯中現身,我們能否領會?酒裡的物質還沒有穩定,環境因素也會影響表現,更別說再遇上經驗不足的品酒者。

這只不過是一個夢想:擁有一個酒莊,早晨起來,去田里拔拔草、剪剪枝,看著葡萄樹開花、結果,親手參與收成、釀造,每天都把耳朵貼近橡木桶聽發酵的聲音……沒人瞭解真要去實現這個夢想需要多大的勇氣,她——迦南美地酒莊莊主王方卻做到了。

放棄德國十餘年的生活,聘請德國釀酒師,回鄉種地釀酒,只為了思念故鄉的山水,只為了發揚父輩的事業。那麼寧夏真的適合種葡萄、釀酒麼?無論對人而言還是對葡萄這種植物而言,寧夏條件確實艱苦,氣候惡劣,在此種葡萄、釀酒誠屬不易。雖然近年寧夏葡萄酒聲名鵲起,但要釀出頂級葡萄酒仍需假以時日去觀望,而釀造品質優良、口味純淨的佐餐酒也要多有用心才行。

「白葡萄酒難學而易工,紅葡萄酒易學而難工。」套用《人間詞話》裡的說法,個人一向認為簡單易飲、清新淡雅的白葡萄酒才是寧夏產區的未來。難題是:如何保持新鮮度,而無需太過精雕細琢。迦南美地的雷司令畢竟葡萄樹齡還淺,卻已經讓人看到前景,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