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酒惡時拈花 >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有些書籍將「丹寧」翻譯作「丹寧酸」。其實葡萄酒中的酸類物質主要由有機酸構成,有來源於葡萄本身的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和釀製過程中產生的琥珀酸、乳酸、醋酸等;而丹寧和同樣主要來源於葡萄皮中的花色素則屬於葡萄酒中的另一類物質組合:酚類化合物。

對酒體而言,白酒重要的是酸、糖、酒精三方面的平衡;紅酒則是酸、甜、酒精和丹寧四方面的平衡。酸是白酒的軀幹,丹寧是紅酒的骨骼。

白酒是果汁的液體發酵,將糖分轉化為酒精;而紅酒是混合發酵,多了一個皮、籽、梗固體物質的浸漬作用,將丹寧、花色素等溶解在酒液中。正是丹寧、花色素等酚類物質給予了紅酒比白酒更為複雜的顏色、結構和口感。

花色素分子呈紅色,正電性,活躍而不穩定,容易和其他分子連結而轉變顏色;丹寧在化學概念裡是帶負電子的活性分子,本身也有顏色,有橙、琥珀和黃;兩者的正負電子可直接結合,呈無色,在無氧的狀態下水解會變成橘黃色,接觸氧氣則會變成紅色,而在微氧的條件下,在橡木桶中或者軟木塞封閉的瓶子裡,與酒中的乙醚結合,會變成一種穩定的紅色色素。幾個因素帶來的變化決定了紅酒顏色的變幻。所以,葡萄皮本身含有的和釀製過程中萃取出的花色素的多少是決定紅酒顏色的基礎,而丹寧的多少則既是顏色穩定的條件,更是葡萄酒經得起陳年的重要因素。

丹寧不是氣味或味道,而是一種在口中能夠被察覺的觸感。新釀的酒中,丹寧是大量而獨立的存在,小分子活躍,和口水中蛋白的反應猛烈,口感苦澀、粗糙、生硬。在橡木桶或者酒瓶微氧的環境中陳年,對丹寧結構的改良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含量會減少,既和花色素結合,也會和酒中的蛋白成分結合,產生穩固的特性,使酒質能夠保持;一些丹寧分離凝結成為酒中的沉澱,另一些由簡單的小分子聚合成連鎖的複雜大分子,入口的反應會變得柔和、馴服並且持久,有一個好的口感。

近年的研究證明,花色素、丹寧對人體的健康也有著像對酒一樣的保護作用呢。

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喝一口紅酒吧,葡萄皮中優異的、有益的物質皆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