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麼? > 氣道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招搞定 >

氣道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招搞定

逢年過節,也是急救中心最忙的時候,一家人難得聚在一塊兒,平時不喝酒的人一高興也會多喝幾杯。孩子更是得到全家人的關注,奶奶抱抱,爺爺親親,叔叔哄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往往就是在這個時候,「隱藏」的危險就來了!

2014年春節,有條消息在微博上被網友瘋轉:一個2歲半的小娃娃被親戚餵了一顆開心果,結果開心果就進入了氣管,孩子立馬呼吸不暢,臉憋得青紫,家裡人嚇壞了,趕緊送醫院。儘管接受了氣管切開搶救,但孩子還是沒有被搶救過來。

很多人都斥責那個親戚說他手賤,但大家仔細想一想,在這之前,又有多少人知道不能亂給孩子喂東西吃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呢?如果那一大家子人裡面,有一個人會海姆立克急救法,並能及時實施,或許開心果就不至於要了孩子的命。

抽樣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佔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吸入異物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為0~4歲的孩子。

很多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孩子的氣管如此容易進異物?且一旦吸入異物,情況又如此凶險?原因在於喉嚨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咽喉是人體「氣道」和「食道」並行的地方。所謂「氣道」,就是吸入與呼出氣體的通道,也就是氣管,只供氣體通過,容不得任何其他液體、固體物質進入;而「食道」則是吞嚥食物的必經之路,也就是食管,同樣,氣體也不應進入,如果較多的氣體進入食管,可能會導致腹痛、腹脹等症狀。

將氣體和食物分流的裝置是「會厭」——喉腔開口處的一個舌形活蓋。會厭向上開放,人就能進行呼吸,會厭向下蓋住喉腔,水和食物就不能進入氣道。一般來說,會厭分流功能受神經系統自動控制,但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多不完善,吞嚥反射功能尚未發育健全,所以最容易發生液體、固體物質誤入氣道,出現「竄道行駛」。異物進入氣道,可能出現兩種情況:氣道完全阻塞和氣道不完全阻塞。不完全阻塞很多見,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通常是液體,比如喝水的時候,突然被嗆,就屬於這種情況。一般我們馬上會控制不住地劇烈咳嗽,這種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它可以利用肺部的氣體把異物衝擊出來,從而解除氣道梗阻,使人轉危為安。如果遇到嘔血或咯血被嗆入氣道,可以立即採取頭低腳高位,利用重力進行「體位引流」,把氣道裡面的液體引流出來。

異物進入氣道後,孩子會出現一些有特徵性的症狀,家長要能馬上識別出來,以便迅速進行急救。如果進入氣道的異物較大,把氣道完全阻塞,就是說氣道裡面完全堵嚴了,機體不能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孩子馬上會出現「三不」症狀:不能咳嗽、不能呼吸、不能發聲。接著會出現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煩躁不安,大腦就會嚴重缺氧,意識喪失,心跳也很快隨之就停止了,情況非常緊急。

如果異物較小,進入氣道後,孩子會馬上出現劇烈嗆咳、吸氣性呼吸困難等,異物也可能因劇烈咳嗽或由肺內的氣體從氣道被衝擊出來,也可能衝擊不出來,甚至越堵越厲害,導致孩子呼吸停止,繼而心跳停止。

如果異物已經進入一側氣道(多見於右側),孩子會出現咳嗽、喘鳴,之後還可能引發肺部炎症。如果誤入氣道的異物含有脂肪酸,如花生米、杏仁等,則氣道炎症會較明顯,孩子會咳嗽、咳痰;如果誤入氣道的是小紐扣、小彈珠等較小的異物,剛開始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數周或數月後,孩子會反覆發熱、咳嗽、咳痰,出現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等病症。對於反覆不愈的支氣管炎、肺炎,父母要特別注意,應盡快帶孩子去醫院。

在我個人看來,從危險程度上講,氣道異物梗阻導致的氣道完全阻塞是僅次於心臟驟停的急症之一,所以要分秒必爭,及時施救。怎麼救?國際上通用的氣道異物排除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是一位美國的外科大夫。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的意外死亡中,氣道異物窒息排在第6位,這讓他感到很震驚。當時美國的醫生在急救時多採取拍打背部的方法,認為這樣能夠把異物拍出來,或者用手指直接伸到患者咽喉裡去摳,結果越弄越深,效果並不好。

鑒於此,經過長期摸索,海姆立克發明了「腹部衝擊法」。1975年10月,美國醫學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急救方法,並在報刊電視等媒體廣為宣傳推薦,到1979年,短短4年時間裡,美國就有3000多人因這種方法被搶救成功。到目前為止,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多萬人的性命。《世界名人錄》稱海姆立克教授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成人氣道梗阻的「海姆立克法」

上腹部衝擊法:此法是通過衝擊上腹部而使膈肌瞬間突然抬高,肺內壓力驟然增高,造成人工咳嗽,肺內氣流將氣道內異物衝擊出來,從而解除氣道梗阻。有兩種方法:成人立位或坐位上腹部衝擊法和成人臥位上腹部衝擊法。

成人立位或坐位上腹部衝擊法適用於意識清楚的成人患者。患者取立位,搶救者站在患者身後,一腿在前,插入患者兩腿之間呈弓步,另一腿在後伸直;同時雙臂環抱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拳眼置於肚臍上兩橫指,另一手固定拳頭,並突然連續用力向患者上腹部的後上方快速衝擊,直至氣道內異物排出或患者意識喪失。

成人立位上腹部衝擊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後,一腿插入患者兩腿間,另一腿後伸,雙臂環抱患者腰腹部。

成人臥位上腹部衝擊法適用於意識喪失的患者。搶救者騎跨於患者大腿兩側,將一手掌根部置於患者臍上兩橫指的正中部位,另一手重疊於第一隻手上,並突然連續、快速、用力向患者上腹部的後上方衝擊。每衝擊 5次後,檢查一次患者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有異物,立即清理出來;如無異物,繼續反覆進行。

胸部衝擊法:此方法適用於肥胖者或孕婦,同樣有立位或坐位胸部衝擊法和臥位胸部衝擊法兩種。

立位或坐位胸部衝擊法適用於意識清楚的肥胖者或孕婦。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搶救者站在患者身後,一腿在前,插入患者兩腿之間呈弓步,另一腿在後伸直;同時雙臂環抱患者胸部,一手握拳,拳眼置於兩乳頭之間,另一手固定拳頭,並突然連續用力向患者胸部的後方快速衝擊,直至氣道內異物排出或患者意識喪失。

施救者的拳眼要置於患者肚臍上兩橫指的上腹部。
如果用拍背法,一定要讓患者盡量彎腰,然後再拍擊其背部。
對意識喪失的孕婦用臥位胸部衝擊法,按壓部位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每衝擊5次,檢查一次其口腔有無異物。

為什麼要把腿插在患者兩腿之間呢?第一,可以起到穩定的作用;第二,如果患者的意識喪失了,可以讓他坐在腿上,隨即將其身體平放在地,繼續搶救。這樣既省力,也不會造成患者摔傷。

臥位胸部衝擊法適用於意識喪失的肥胖者或孕婦。施救者跪在患者任何一側,將一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另一手重疊其上,雙手十指交叉相扣,兩臂基本伸直,用力垂直向下衝擊。每衝擊5次後,檢查一次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有異物,立即清理出來;如無異物,繼續反覆進行。

·成人氣道梗阻自救法

如果發生氣道異物阻塞時,周圍沒有人幫助,一定要在兩三分鐘之內,趁著自己意識還清楚的時候趕快自救!可以利用桌子、椅子、床頭,或是比較寬的窗台,頂在臍上兩指位置,仰頭,把氣道拉直,伸直脖子,用力衝擊,把異物衝出來。

發生氣道異物阻塞時,如果周圍沒人,用好身邊的椅子、桌子,馬上進行自救。

·嬰幼兒氣道異物梗阻處理法

嬰兒氣道異物梗阻處理可採用背部拍擊法及胸部衝擊法,一手固定嬰兒頭頸部,面部朝下、頭低臀高;另一手掌根部連續叩擊肩胛區 5次,再將嬰兒翻轉成面部朝上、頭低臀高位;或用食指、中指連續按壓其胸骨下半部 5次。兩種方法反覆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

幼兒氣道異物梗阻處理可採用如下方法:

施救者可以單腿跪地,或取坐位,把孩子腹部放在大腿上,頭低臀高,連續用力拍擊背部(兩肩胛骨之間)5次,然後檢查異物是否排出,如未排出,繼續拍背。如此反覆進行。這個方法的原理,一是利用重力的作用,二是利用振動的作用。

一手固定嬰兒頭頸部,使其面部朝下,頭低臀高,另一手掌根部連續叩擊肩胛區。

也可以用上腹部衝擊法。施救者在患兒身後,坐在椅子上,或站立、身體下蹲,或單腿跪地上,都行。然後,用一手兩三指橫放在患兒肚臍上一兩橫指的上方,另一手的兩三指重疊在上,連續向患兒的後上方衝擊。

還可以用幼兒臥位上腹部衝擊法(可參看「成人臥位上腹部衝擊法」)。如果患兒意識喪失,立即將其身體平放在地,騎跨在患兒身體上方,一手手掌根部放在肚臍上方一兩橫指處,然後衝擊五六次,看孩子嘴裡有沒有異物,沒有再接著衝擊五六次,如此反覆。

托好嬰兒,將嬰兒翻轉成面部朝上姿勢。
嬰兒胸部衝擊法,此方法可與拍背法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