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六之飲 >

六之飲

無論是戴昺“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還是徐禎卿“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閒嘗字筍茶”,或是鄭板橋“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文人杯中永遠蕩漾著茶之性靈。

【原文】

翼而飛〔1〕,毛而走〔2〕,呿而言〔3〕,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4〕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5〕;蠲〔6〕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註釋】

〔1〕翼而飛:這裡指振翅而飛的鳥類。

〔2〕毛而走:指身上有毛,能夠行走的動物。

〔3〕呿而言:《集韻》:“啟口謂之呿。”這裡指開口會說話的人類。

〔4〕飲啄:飲水啄食,引申為吃喝。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5〕漿:指能夠飲用的水。

〔6〕蠲:免除的意思。《史記·太史公自序》:“蠲除肉刑。”

▓〔清〕紫砂加彩壺

▓〔清〕紫砂加彩山水紋漢方壺

【譯文】

飛禽、走獸和人類都生活在天地之間,依靠飲食維持生命活動,這體現出的現實意義多麼深遠啊!如果要解渴,就得飲水;要消愁,就得飲酒;要消睡醒神,就得喝茶。

【延伸閱讀】

茶、酒、菜,共同構成中國飲食文化的三大支柱。不過,茶、酒因為各自不同的氣質,在歷史上的爭議始終沒有停過。

最有趣的版本,當數敦煌寫本中的《茶酒論》,這篇文字記載於唐代天寶年間。文中用中古民間故事的形式,把茶與酒當成兩個人,然後面對面辯證不休,皆是誇己之長,貶對方之短。茶對自己的讚辭是“百草之首,萬木之花。貴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名草,號之作茶。貢王侯宅,奉帝王家,時新獻入,一世榮華,自然尊貴,何用論誇”。酒則誇讚自己“自古至今,茶賤酒貴,單醪投河,三軍告醉。君王飲之,叫呼萬歲。群臣飲之,賜卿無畏”。雖然有些戲謔成分,說的倒也是實情。

▓〔明〕文征明 碧山品茶圖(局部)

古人飲酒的講究非常多,比如,對時間和環境的要求,《酒政之則》中就有記載“飲候”的,要求飲酒的時間是“春郊、花時、清秋、新綠、雨霽、積雪、新月、晚涼”,這八個時間段是上佳時段。在環境選擇上則“春飲宜庭,夏飲宜郊,秋飲宜舟,冬飲宜室,夜飲宜月”。這些其實和飲茶的講究相差無幾,但要講到飲酒時,地位尊卑、數量多少、器具規格等要求,“禮數”就非常煩瑣了。

相對而言,飲茶則自由很多,不同人群、不同等級都可以調和包容其中,體現出“雨露均分”的平民意識。這種品飲做派,和茶本身的溫和性質,以及茶文化本身的包容性都有一定關係。

▓〔清〕申錫制紫砂段泥漢磚文四方壺

【名家雜論】

茶是一種生活,酒也是一種生活。江蘇鎮江的“京江第一樓”有茶聯云:“酒後高歌,聽一曲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茶邊話舊,看幾許星迢露冕,從淮海南來。”把世間茶情酒意,寫得酣暢淋漓!

從古至今,中國人含蓄的性情常會在茶酒之中顯露真色。“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借酒之力,抒發豪情萬丈的想像,噴發自由奔放的激情。茶味濃,則神思寧靜,一杯茶,半窗而坐,聽竹雨松風,似與知交談心底細事。

茶與酒,一靜,一動;一清淡,一濃烈;一味苦後甘,一味醇後香。茶如禪似道,酒亦儒亦俠。春花冬雪之日,月朗星稀之夜,知己二三人,坐臥隨人願,宜茶宜酒。白樂天詩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杜耒詩云:“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無論是冬雪暖室中溫酒相待,還是寒星冷夜裡煮茶當酒,都為生活暈染了一層雅致的趣味。

【原文】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1〕,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2〕,漢有揚雄〔3〕、司馬相如〔4〕,吳有韋曜〔5〕,晉有劉琨〔6〕、張載〔7〕、遠祖納〔8〕、謝安〔9〕、左思〔10〕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11〕,盛於國朝〔12〕,兩都〔13〕並荊〔14〕〔15〕間,以為比屋之飲〔16〕

【註釋】

〔1〕神農氏:傳說的上古三皇之一,教民稼穡,號神農,後世尊為炎帝。後人偽托神農作《神農本草》等書,其中提到茶,故雲“發乎神農氏”。

〔2〕晏嬰:春秋時期政治家,齊國名相。相傳著有《晏子春秋》。

〔3〕揚雄:西漢學者、辭賦家、語言學家。

〔4〕司馬相如:蜀郡成都人。西漢著名文學家,著有《子虛賦》《上林賦》等。

〔5〕韋曜:應作韋昭,三國時在東吳歷任中書僕射、太傅等要職。

〔6〕劉琨:晉中山魏昌即今河北無極縣人,曾任西晉平北大將軍等職。

〔7〕張載:晉安平即今河北深縣人,文學家,有《張孟陽集》傳世。

〔8〕遠祖納:即陸納,吳郡吳即今江蘇蘇州人,東晉時任吏部尚書等職,陸羽與其同姓,故尊為遠祖。

〔9〕謝安:陳國陽夏即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名臣。

〔10〕左思:今山東臨淄人,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三都賦》《詠史》。

〔11〕滂時浸俗:形容流傳廣泛。

〔12〕國朝:唐朝。

〔13〕兩都:長安和洛陽。

〔14〕荊:今湖北。

〔15〕俞:同“渝”,指四川(今重慶)巴渝地區。

〔16〕比屋之飲:家家戶戶都開始飲茶。

▓〔明〕陳用卿制包袱壺

【譯文】

茶作為飲品,開始於神農氏。魯周公時代,已為人所知。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揚雄、司馬相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愛好飲茶。流傳廣了,便形成風俗,到了唐代,飲茶之風已非常盛行,在東西兩都——長安和洛陽以及今湖北、四川一帶,家家戶戶都飲茶了。

【延伸閱讀】

中國茶事的發展演進,隨朝代更替而變化的特徵比較明晰。從原始社會起,一直到現在,每個時期的茶事內涵都有不同。

原始社會時期。從相關史料記載看,多數古人認同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二十八世紀的神農時期,《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記載。茶葉最初被發現,是做藥草之用。

西周東周時期。這時巴蜀一帶的茶葉已作為供品獻給當時的統治者,東周時期的茶葉作為菜餚湯料,被人們食用。

兩漢三國時期。史書記載,公元前59年,已經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錄,說明川蜀一帶的茶葉已經作為商品在市場出現。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在《食論》中寫“苦荼久食,益意思”,茶葉的藥用價值依然被重視,並逐漸發現了新的功效。史書《三國誌》中記述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此時茶的地位有所上升,與酒的地位相差不多。

隋唐時期。隋人的飲茶習慣逐漸普及,其藥用價值也繼續被人們運用。史書記載,隋文帝以茶葉治癒重病,時人見有奇效,爭相采之飲用。茶葉由此從藥用演變成飲品,但多為上層人士飲用。至唐時,茶葉的使用開始普及,並從上流社會走向民間。唐代宗大歷五年(770),朝廷在今浙江長興設立貢茶院,每年清明前派人督制茶餅,進貢朝廷;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開始徵收茶稅;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日本僧人最澄大師把茶籽從中國帶到日本,日本茶史開始。唐懿宗鹹通十五年(874),茶器和其他食器分離,開始出現專門的茶具。

宋朝時期。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朝廷在福建建甌設立宮焙,專制龍鳳茶團,至此龍鳳茶團開始有了大的發展。宋徽宗親著《大觀茶論》,茶文化得到大力弘揚。

明清時期。明代茶葉貿易蓬勃發展,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設茶司馬,專司茶葉貿易之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廢團茶,興散茶。炒青葉茶開始逐步發展起來。1610年開始,中國茶葉開始向歐洲等地出口。1896年,清政府在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

清代制茶圖

【名家雜論】

從唐代開始,茶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唐人封演《封氏聞見記》中記載,當時“茶道大興,王公朝士無不飲者”,“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舖,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除家家戶戶飲茶外,不少城市還開了專賣煎茶的店舖。而被人們奉為“茶聖”的陸羽,在“鬻茶之家,陶為其象,置於煬器之間”,成為茶肆中供奉的茶神。

喝茶除瞭解渴,更變成了一件風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茶是中國文人心間的一股清泉。它從很早的時候,就擁有了無數擁躉,“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無論是戴昺“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還是徐禎卿“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閒嘗字筍茶”,或是鄭板橋“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文人杯中永遠蕩漾著茶之性靈。

唐朝文人最詩意,也最愛以茶會友。一生癡愛飲茶的白居易,在蘇州做官時,有一天聽聞好友在顧渚山境會亭設茶宴。按平時性情,他肯定會欣然前往,不巧的是墜馬受傷,無奈只能身處家中,心嚮往之。於是,他提筆寫了一首詩,來描述當時的心境:“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鍾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

▓〔清〕友廷款雙線扁鍾壺

【原文】

飲有觕〔1〕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2〕,乃熬〔3〕,乃煬〔4〕,乃舂〔5〕,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6〕、薄荷之屬,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於戲!

【註釋】

〔1〕觕:同粗,指粗茶。

〔2〕斫:開闢。《三國誌·魏志·王昶傳》:“昶斫開荒萊,勤勸百姓,墾田特多。”

〔3〕熬:煎熬。

〔4〕煬:烤炙。

〔5〕舂:搗碎。

〔6〕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

【譯文】

飲用的茶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餅茶,分別用斫開、煎熬、烤炙、搗碎的方法加以處理後存放入瓶罐內。用沸滾的水沖泡,這叫浸泡的茶;或加入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一起煮沸,或揚起湯來使之柔滑,或煮的時候把沫濾掉,這無異於使茶湯變成了溝渠裡的廢水一般,可這種習俗流傳不已,真可惜啊!

▓〔清〕朱泥銅提梁茶壺

【延伸閱讀】

歷史上,我國的飲茶方式有四次較大的演變。

第一個階段是煎飲法。茶最初被發現時,人類的祖先們還生活在原始部落,當時生產力低下,吃飯是一個大問題。當他們發現茶樹葉沒有毒,滋味尚可時,就當菜葉來採食,而對於茶的色香味,則沒有心思仔細品味。在不斷的食用中,他們發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且可以振奮精神,對一些病症也有療效,於是將茶從糧食中分離出來,煎來當藥。這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羹飲法。從先秦到兩漢,茶從藥物變成飲品。當時人們飲用茶水時,可以煮成羹湯來喝,而且茶中可以加入粟米和一些調味料,做成粥狀食物。到唐代這種方法還存在,但遭到了陸羽的反對。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在唐時接受了漢人飲茶的習慣,並保留和傳承這一方法至今。

第三個階段是研碎沖飲法。這個方法三國時期就有了,到了唐代開始流行,至宋時盛行。三國時期,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記載:“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同今天飲磚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應該說是沖飲法的“祖宗”。但這時以湯沖制的茶,仍要加“蔥、姜、橘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羹飲法向沖飲法過渡的痕跡。

第四個階段是全葉沖泡法。這種方法也是從唐代開始,明清盛行。唐時就有蒸青制茶法,即在採茶、蒸焙之後,並不搗碎,飲用時直接沖泡。但因唐宋以飲用團茶為主,這種方法沒有普及。到明代,團茶被散茶取代,全葉沖泡為主的方法開始盛行,並一直沿用至今。

▓〔明〕仇英 松溪論畫圖

【名家雜論】

佛家有禪語“喫茶去”,千古機鋒至今未解。古往今來,不同地域不同人們喫茶的眾生圖,頗可擷取幾處來玩味。

唐宋人喫茶,加鹽又加姜,有詩謂之“鹽損添常戒,姜宜煮更誇”。宋人尤其喜歡加核桃、板栗等雜果,後人對此頗多詬病,認為把一盞清茶煮成了八寶湯,不知到底是想喫茶還是吃點心。不僅陸羽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做法,後來很多人也對此舉非常不贊同,宋代的蘇軾、蘇轍兩兄弟,就曾分別作詩諷刺:“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誇滿口”。

川蜀、京津等地,人們喫茶喜歡泡茶館,喜歡在煙霧蒸騰中就著一碗茶高談闊論,雖無品飲佳茗的清靜,倒也有生機勃勃的人間煙火氣。粵地人喜吃早茶,一壺茶配小甜點,品茶同時又果腹。江浙之間的茶室,多了一些文人氣,《夢粱錄》中記載:“杭州茶肆,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七寶擂茶、散子、蔥茶,或賣鹽豉湯,暑天添賣梅花酒。”字裡行間可以看出,茶肆中用書畫裝點,品茶的文化氛圍營造得非常到位。

世俗之飲,盡世俗之興,而能真正體味到茶味清雅的,又有幾人呢?佛門之中好茶甚多,清茶一盞,正可助修行之人入禪悟道。若想得茶之清味,必有閒時、閒情。在品茗的閒暇之中,所有人生苦樂之念,世間煩惱之事,都拋至九霄雲外。齒頰之間剩下的是一味清香,心胸臆裡留下的卻是清幽淡雅的禪意。

【原文】

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膻鼎腥甌〔1〕,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2〕壅潦〔3〕,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4〕,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註釋】

〔1〕甌:指金屬酒器。

〔2〕飛湍:飛奔的急流。

〔3〕壅潦:停滯的積水。

〔4〕遽:惶恐、窘急。

【譯文】

天生萬物都有妙用,而人所講求的,只是一般的生活。用來避風雨的是房屋,房屋就建造得極精緻;用來御寒的是衣服,衣服就做得很講究;用來充飢的是飲食,食物和酒也製作得非常精美。茶有九難:一是製造,二是鑒別,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質,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品飲。陰天採摘,夜間焙制,則製造不出好茶;憑口嚼辨味,鼻聞辨香,不是鑒別的好辦法;風爐和碗沾了膻腥氣味,不能用作煮飲茶葉的器具;柴有油煙,炭沾染了油腥氣味,不宜用作煮茶的燃料;急流水和死水,都不宜用於調煮茶湯;烤得外熟內生,是烤炙不當;搗得太細,成了青綠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是搗碎不當;操作不熟練,攪動過快,就煮不出好茶湯;只在夏天飲茶,不在冬天飲茶,不能說是飲茶。

▓清代制茶圖外銷畫

【延伸閱讀】

古人總結煮茶有九個難處,其中第四難就是用火。烹茶一定要用“活火”,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燃料的選擇上,要取燃燒值高、無異味的材料。客觀條件具備後,還要對火候有足夠的把控能力。

古時候飲食行業有“三分技術七分火”的說法。對於湯水是否已到火候,那個時代沒有量溫度的工具,古人只好靠視覺和聽覺來判斷了。唐代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煮茶》裡寫了“三辨”:“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南宋詞人李南金也寫有一首詠煮茶火候的詩:“砌蟲唧唧萬蟬催,忽有千車捆載來,聽得松風並澗水,急呼縹色綠瓷杯。”李南金和皮日休的觀點相同:水臨近沸點,火候恰到好處。

關於煎湯看火候,蔡襄《茶錄》也有經驗總結,是“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聲辨,三曰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不湧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為萌湯,直至氣直衝貴,方是純熟。”

明以後由煮茶發展到以開水沖泡,“火候”“燃料”自然也由繁至簡。水開即沖茶,無須“三大辨,十五小辨”。

▓〔清〕朱泥鋪砂茶葉罐

【名家雜論】

同為炊事用火,煮茶時多用武火與文火,並沒有炒菜用火那麼複雜。不過,在燃料選擇上,煮茶比製作食物要求嚴格許多。陸羽認為煮茶最好用木炭,其次是硬柴,桑、槐、桐、櫟一類。沾染了油腥氣味曾燒過的炭,以及含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檜一類,還有腐朽的木器都不能用來煮茶,否則會有“勞薪之味”——陳舊木材的味道。

唐代李約說“茶須緩火炙,活火煎”,蘇軾說“貴從活火發新泉”“活水還須活火煮”。所謂“活火”,大概和陸羽所說的燃料一樣,潔淨,無異味,燃燒力強,有火焰。晚唐五代點茶大家蘇廙著《十六湯品》概敘茶湯好壞,其中有五品因為燃料不好而壞了茶湯。蘇廙認為燃料有煙不行,有異味不行,無火焰不行,火焰不持久亦不行。用竹條樹梢或煙柴必壞湯品。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主張炭先燒紅,待異味余煙散盡火力正猛時煮水烹茶。武火乃至急火煮水,猛水還以扇助之,愈速愈妙。這樣煮出的水不會“鮮嫩風逸”,不會“老熟昏鈍”。

如今燃料已多樣化,煤、煤氣、液化氣、電等,城市裡以木炭煮水並非易事,且不說燃料難以買到。但“活火”一說,防止燃料異味串味損壞茶品一說,對現代茶人仍有指導作用。

【原文】

夫珍鮮馥烈〔1〕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註釋】

〔1〕馥烈:香氣濃烈。唐司空圖《十會齋文》:“法鼓雷硠,震泉扃而動鑰;天香馥烈,擁日氣以盤空。”

【譯文】

鮮美馨香的茶,一般(一爐)只煮三碗,較次的是煮五碗。假如坐客為五人,只煮三碗分飲;坐客為七人時,則以五碗勻分;坐客在六人以下(實際是說坐客有六個人),可不必計算碗數(意謂照五人那樣舀三碗),只要按缺一個人計算,用原先留出的好茶湯來補所缺的人就可以了。

▓〔清〕曼生銘提梁紫砂壺

【延伸閱讀】

在古代,不論飲茶的方法是精雅還是簡陋,它已成為中國百姓日常待客的必備飲品。據文獻記載,江南一帶,在兩晉、南北朝時,“客坐設茶”,便已成為普遍的待客禮儀。

至唐時,以茶待客更發展為全國性的禮俗。白居易《曲生訪宿》“林家何所有,茶果迎來客”,劉禹錫《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杜荀鶴《山居寄同志》“垂釣石台依竹壘,待賓茶灶就巖泥”,李鹹《訪友人不遇》“短棒應棒杖,稚女學擎茶”,都驗證了這一點。在農村,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在新年佳節客人來訪時,主人總要先泡一壺茶待客,以示祝願。南宋時,臨安(今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也都各烹新茶,並配各種細果,饋送親友比鄰,俗稱“七家茶”。

以茶葉相饋贈,在我國歷史上實際出現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獻中記述不多,在《全唐詩》中饋贈茶葉成為常見的題材,關於答謝饋贈茶葉的詩篇,多達三十餘首,比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間自來新茶見贈酬之以詩》、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等。

▓〔明〕徐渭 煎茶七類(局部)

【名家雜論】

宋朝時期與邊疆各國戰事不斷,朝廷開始重視“榷茶”制度,即茶葉施行專賣制度。茶課成為宋時的重要財政來源,而士民喝茶的負擔也開始加重。但這並未影響到人們對茶的喜愛,甚至北土南遷後的宋人,還為後世留下了不少飲茶趣事。

孝宗乾道年間,南下的北方士人譏諷“南人未知煮茶”,此文還被刊登在臨安的“小報”上。很多南方文人看了,紛紛表示不服,越州山陰人陸游寫詩“汲水自煎茗”,“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以證實自己就是一個茶中高手。

在當時的上層社會,有客人光顧,請人飲茶是最基本的禮節,但是由於官府專賣茶葉,茶很珍貴,因而此禮節並未普及民間。後來花茶開始出現,愛茶之人望之生羨,但花茶也是官府壟斷,普通人根本喝不起。好在大自然的饋贈十分豐厚,時人趙希鵠說木樨、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等皆可作茶。為了能喝到香茶,老百姓頗費了一些腦筋,有記載稱:“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

一方面,人們在不斷的品茶過程中,大都認同了茶貴真味,並不想在茶中加入其他的香味,但是又喝不起花茶,只能放入珍果香草。結果是,煮出來的茶,怎麼喝怎麼不像茶。如此四不像的茶,不知道當時喝的人,是何心情?